


2022年福建省沙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则四边形的周长为( )
A.8 B.10 C.12 D.16
2.如图,AB∥CD,DB⊥BC,∠2=50°,则∠1的度数是( )
A.40° B.50° C.60° D.140°
3.如图,已知,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动点在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与线段之差达到最大时,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4.如图,△ABC中,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A=30°,∠ACB=80°,则∠BCE等于( )
A.40° B.70° C.60° D.50°
5.如图,直线a∥b,点A在直线b上,∠BAC=100°,∠BAC的两边与直线a分别交于B、C两点,若∠2=32°,则∠1的大小为( )
A.32° B.42° C.46° D.48°
6.为了大力宣传节约用电,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情况,统计如下表,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电量说法正确的是( )
月用电量(度)
25
30
40
50
60
户数
1
2
4
2
1
A.极差是3 B.众数是4 C.中位数40 D.平均数是20.5
7.下列方程中有实数解的是( )
A.x4+16=0 B.x2﹣x+1=0
C. D.
8.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4,点D,E分别是BC,AC的中点,动点M从点A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沿B﹣D﹣E匀速运动,点M,N同时出发且运动速度相同,点M到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M走过的路程为x,△AMN的面积为y,能大致刻画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9.如果关于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仅有、,那么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组成的有序数对共有()
A.个 B.个 C.个 D.个
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圆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EB平分∠AED;④ED=AB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 )
A. B. C. D.
12.如图,O为直线 AB上一点,OE平分∠BOC,OD⊥OE 于点 O,若∠BOC=80°,则∠AOD的度数是( )
A.70° B.50° C.40° D.3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若一次函数y=kx﹣1(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是k的值可以是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4.当x=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零.
15.写出一个一次函数,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______.
16.计算:=_____.
17.对于实数x,我们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1.1]=1,[3]=3,[﹣2.2]=﹣3,若[]=5,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AC⊥x轴,BD⊥x轴,垂足C,D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CD=k,已知AB=2AC,E是AB的中点,且△BCE的面积是△ADE的面积的2倍,则k的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问题背景:如图1,等腰△ABC中,AB=AC,∠BAC=120°,作AD⊥BC于点D,则D为BC的中点,∠BAD=∠BAC=60°,于是==
迁移应用:如图2,△ABC和△ADE都是等腰三角形,∠BAC=∠DAE=120°,D,E,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1)求证:△ADB≌△AEC;(2)若AD=2,BD=3,请计算线段CD的长;
拓展延伸:如图3,在菱形ABCD中,∠ABC=120°,在∠ABC内作射线BM,作点C关于BM的对称点E,连接AE并延长交BM于点F,连接CE,CF.
(3)证明:△CEF是等边三角形;(4)若AE=4,CE=1,求BF的长.
20.(6分)如图,是的外接圆,是的直径,过圆心的直线于,交于,是的切线,为切点,连接,.
(1)求证:直线为的切线;
(2)求证:;
(3)若,,求的长.
21.(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n≠0)的图象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x轴交于点C,点B 坐标为(m,﹣1),AD⊥x轴,且AD=3,tan∠AOD=.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AOB的面积;点E是x轴上一点,且△AOE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E点的坐标.
22.(8分)如图,在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中,指针位置固定,三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且分别标有数字2,3、1.
(1)小明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为 ;
(2)小明先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接着再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再次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求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解).
23.(8分) (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的负整数解.
24.(10分)已知:如图,□ABCD中,BD是对角线,AE⊥BD于E,CF⊥BD于F. 求证:BE=DF.
25.(10分)如图,已知直线AB与轴交于点C,与双曲线交于A(3,)、B(-5,)两点.AD⊥轴于点D,BE∥轴且与轴交于点E.求点B的坐标及直线AB的解析式;判断四边形CB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6.(12分)如图,在△ABC 中,AB=AC,CD是∠ACB的平分线,DE∥BC,交AC于点 E.求证:DE=CE. 若∠CDE=35°,求∠A 的度数.
27.(12分)某校想了解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对学生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分组整理,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分别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求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和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
(3)请估计该校3000名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根据平移的基本性质,得出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即可得出答案.
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8,
∴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①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得到CF=AD,DF=AC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3,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
解:∵DB⊥BC,∠2=50°,
∴∠3=90°﹣∠2=90°﹣50°=40°,
∵AB∥CD,
∴∠1=∠3=40°.
故选A.
3、D
【解析】
求出AB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把A、B的坐标代入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出在△ABP中,|AP-BP|<AB,延长AB交x轴于P′,当P在P′点时,PA-PB=AB,此时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求出直线AB于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
【详解】
把,代入反比例函数 ,得:,,
,
在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
延长交轴于,当在点时,,
即此时线段与线段之差达到最大,
设直线的解析式是,
把,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是,
当时,,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和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P点的位置,题目比较好,但有一定的难度.
4、D
【解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AE=CE,推出∠A=∠ACE=30°,代入∠BCE=∠ACB-∠ACE求出即可.
【详解】
∵DE垂直平分AC交AB于E,
∴AE=CE,
∴∠A=∠ACE,
∵∠A=30°,
∴∠ACE=30°,
∵∠ACB=80°,
∴∠BCE=∠ACB-∠ACE=5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D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a∥b,
∴∠BCA=∠2,
∵∠BAC=100°,∠2=32°
∴∠CBA=180°-∠BAC-∠BCA=180°-100°-32°=48°.
∴∠1=∠CBA=48°.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的性质.
6、C
【解析】
极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这组数据的极差是:60-25=35,故本选项错误;
B、40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4次,则众数是40,故本选项错误;
C、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40+40)÷2=40,则中位数是40,故本选项正确;
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25+30×2+40×4+50×2+60)÷10=40.5,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知识点的概念.
7、C
【解析】
A、B是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根据其判别式判断其根的情况;C是无理方程,容易看出没有实数根;D是分式方程,能使得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的就是方程的根.
【详解】
A.中△=02﹣4×1×16=﹣64<0,方程无实数根;
B.中△=(﹣1)2﹣4×1×1=﹣3<0,方程无实数根;
C.x=﹣1是方程的根;
D.当x=1时,分母x2-1=0,无实数根.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程解得定义,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针对不同的方程进行分类讨论.
8、A
【解析】
根据题意,将运动过程分成两段.分段讨论求出解析式即可.
【详解】
∵BD=2,∠B=60°,
∴点D到AB距离为,
当0≤x≤2时,
y=;
当2≤x≤4时,y=.
根据函数解析式,A符合条件.
故选A.
【点睛】
本题为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关键是找到动点到达临界点前后的一般图形,分类讨论,求出函数关系式.
9、D
【解析】
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已知求出1<≤2、3≤<4,求出2<a≤4、9≤b<12,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不等式2x−a≥0,得:x≥,
解不等式3x−b≤0,得:x≤,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仅有x=2、x=3,
则1<≤2、3≤<4,
解得:2<a≤4、9≤b<12,
则a=3时,b=9、10、11;
当a=4时,b=9、10、11;
所以适合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a、b组成的有序数对(a,b)共有6个,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有序实数对的应用,解此题的根据是求出a、b的值.
10、B
【解析】
解:根据作图过程,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根据作图过程可知:PB=CP,
∵D为BC的中点,∴PD垂直平分BC,∴①ED⊥BC正确.
∵∠ABC=90°,∴PD∥AB.
∴E为AC的中点,∴EC=EA,∵EB=EC.
∴②∠A=∠EBA正确;③EB平分∠AED错误;④ED=AB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B.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1、A
【解析】
连接AM,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M⊥BC,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M的长,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MN的长.
【详解】
解:连接AM,
∵AB=AC,点M为BC中点,
∴AM⊥CM(三线合一),BM=CM,
∵AB=AC=5,BC=6,
∴BM=CM=3,
在Rt△ABM中,AB=5,BM=3,
∴根据勾股定理得:AM=
=
=4,
又S△AMC=MN•AC=AM•MC,
∴MN=
= .
故选A.
【点睛】
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勾股定理.特别注意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斜边.
12、B
【解析】
分析:由OE是∠BOC的平分线得∠COE=40°,由OD⊥OE得∠DOC=50°,从而可求出∠AOD的度数.
详解:∵OE是∠BOC的平分线,∠BOC=80°,
∴∠COE=∠BOC=×80°=40°,
∵OD⊥OE
∴∠DOE=90°,
∴∠DOC=∠DOE-∠COE=90°-40°=50°,
∴∠AOD=180°-∠BOC-∠DOC==180°-80°-50°=5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性质:若OC是∠AOB的平分线则∠AOC=∠BOC=∠AOB或∠AOB=2∠AOC=2∠BO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由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可知k>0,﹣1<0,在范围内确定k的值即可.
【详解】
解:因为一次函数y=kx﹣1(k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所以k>0,﹣1<0,所以k可以取1.
故答案为1.
【点睛】
根据一次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可确定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值的符号,从而确定字母k的取值范围.
14、2
【解析】
根据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1;(2)分母不为1计算
即可.
【详解】
解:依题意得:2﹣x=1且2x+2≠1.
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为1的条件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若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1;(2)分母不为1是解题的关键.
15、y=x﹣1 (答案不唯一)
【解析】
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可知y=kx+b中k>0,b<0,由此可得如:y=x﹣1 (答案不唯一).
16、-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原式=2.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7、11≤x<1
【解析】
根据对于实数x我们规定[x]不大于x最大整数,可得答案.
【详解】
由[]=5,得:
,
解得11≤x<1,
故答案是:11≤x<1.
【点睛】
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利用[x]不大于x最大整数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关键.
18、
【解析】
试题解析:过点B作直线AC的垂线交直线AC于点F,如图所示.
∵△BCE的面积是△ADE的面积的2倍,E是AB的中点,
∴S△ABC=2S△BCE,S△ABD=2S△ADE,
∴S△ABC=2S△ABD,且△ABC和△ABD的高均为BF,
∴AC=2BD,
∴OD=2OC.
∵CD=k,
∴点A的坐标为(,3),点B的坐标为(-,-),
∴AC=3,BD=,
∴AB=2AC=6,AF=AC+BD=,
∴CD=k=.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巧妙得出k值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见解析;(2)CD =;(3)见解析;(4)
【解析】
试题分析:迁移应用:(1)如图2中,只要证明∠DAB=∠CAE,即可根据SAS解决问题;
(2)结论:CD=AD+BD.由△DAB≌△EAC,可知BD=CE,在Rt△ADH中,DH=AD•cos30°= AD,由AD=AE,AH⊥DE,推出DH=HE,由CD=DE+EC=2DH+BD=AD+BD,即可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3)如图3中,作BH⊥AE于H,连接BE.由BC=BE=BD=BA,FE=FC,推出A、D、E、C四点共圆,推出∠ADC=∠AEC=120°,推出∠FEC=60°,推出△EFC是等边三角形;
(4)由AE=4,EC=EF=1,推出AH=HE=2,FH=3,在Rt△BHF中,由∠BFH=30°,可得=cos30°,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
迁移应用:(1)证明:如图2,
∵∠BAC=∠DAE=120°,
∴∠DAB=∠CAE,
在△DAE和△EAC中,
DA=EA,∠DAB=∠EAC,AB=AC,
∴△DAB≌△EAC,
(2)结论:CD=AD+BD.
理由:如图2-1中,作AH⊥CD于H.
∵△DAB≌△EAC,
∴BD=CE,
在Rt△ADH中,DH=AD•cos30°=AD,
∵AD=AE,AH⊥DE,
∴DH=HE,
∵CD=DE+EC=2DH+BD=AD+BD=.
拓展延伸:(3)如图3中,作BH⊥AE于H,连接BE.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120°,
∴△ABD,△BDC是等边三角形,
∴BA=BD=BC,
∵E、C关于BM对称,
∴BC=BE=BD=BA,FE=FC,
∴A、D、E、C四点共圆,
∴∠ADC=∠AEC=120°,
∴∠FEC=60°,
∴△EFC是等边三角形,
(4)∵AE=4,EC=EF=1,
∴AH=HE=2,FH=3,
在Rt△BHF中,∵∠BFH=30°,
∴ =cos30°,
∴BF=.
20、(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1.
【解析】
(1)连接OA,由OP垂直于AB,利用垂径定理得到D为AB的中点,即OP垂直平分AB,可得出AP=BP,再由OA=OB,OP=OP,利用SSS得出三角形AOP与三角形BOP全等,由PA为圆的切线,得到OA垂直于A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及垂直的定义得到OB垂直于BP,即PB为圆O的切线;
(2)由一对直角相等,一对公共角,得出三角形AOD与三角形OAP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列出关系式,由OA为EF的一半,等量代换即可得证.
【详解】
(1)连接OB,
∵PB是⊙O的切线,
∴∠PBO=90°.
∵OA=OB,BA⊥PO于D,
∴AD=BD,∠POA=∠POB.
又∵PO=PO,
∴△PAO≌△PBO.
∴∠PAO=∠PBO=90°,
∴直线PA为⊙O的切线.
(2)由(1)可知,,
,
,
=90,
,
,
,即,
是直径,
是半径
,
,
,
整理得;
(3)是中点,是中点,
是的中位线,
,
,
,
是直角三角形,
在中,,
,
,
,
,则,
、是半径,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或(舍去),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1、(1)y=﹣,y=﹣x+2;(2)6;(3)当点E(﹣4,0)或(,0)或(﹣,0)或(﹣,0)时,△AOE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C(4,0),即OC=4,即可得出△AOB的面积=×4×3=6;
(3)分类讨论:当AO为等腰三角形腰与底时,求出点E坐标即可.
【详解】
(1)如图,在Rt△OAD中,∠ADO=90°,
∵tan∠AOD=,AD=3,
∴OD=2,
∴A(﹣2,3),
把A(﹣2,3)代入y=,考点:n=3×(﹣2)=﹣6,
所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把B(m,﹣1)代入y=﹣,得:m=6,
把A(﹣2,3),B(6,﹣1)分别代入y=kx+b,得:,
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
(2)当y=0时,﹣ x+2=0,
解得:x=4,
则C(4,0),
所以;
(3)当OE3=OE2=AO=,即E2(﹣,0),E3(,0);
当OA=AE1=时,得到OE1=2OD=4,即E1(﹣4,0);
当AE4=OE4时,由A(﹣2,3),O(0,0),得到直线AO解析式为y=﹣x,中点坐标为(﹣1,1.5),
令y=0,得到y=﹣,即E4(﹣,0),
综上,当点E(﹣4,0)或(,0)或(﹣,0)或(﹣,0)时,△AOE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熟练掌握各自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1);(2)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解析】
(1)在标有数字1、2、3的3个转盘中,奇数的有1、3这2个,根据概率公式可得;(2)用列表法列出所有情况,再计算概率.
【详解】
解:(1)∵在标有数字1、2、3的3个转盘中,奇数的有1、3这2个,
∴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2)列表如下:
1
2
3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由表可知,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为9种,其中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有3种,
所以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求概率. 解题关键点:列出所有情况,熟记概率公式.
23、(1)5;(2),3.
【解析】
试题分析:(1) 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2)先化简,再求得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1)原式=1-2+1×2+4=5;
(2)原式=×=,
当3x+7>1,即 x>-2时的负整数时,(x=-1)时,原式==3..
24、(1)证明:∵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B∥CD
∴∠ABE=∠CDF
又∵AE⊥BD,CF⊥BD
∴∠AEB=∠CFD=
∴△ABE≌△CDF
∴BE=DF
【解析】
证明:在□ABCD中
∵AB∥CD
∴∠ABE=∠CDF…………………………………………………………4分
∵AE⊥BD CF⊥BD
∴∠AEB=∠CFD=900……………………………………………………5分
∵AB=CD
∴△ABE≌△CDF…………………………………………………………6分
∴BE=DF
25、(1)点B的坐标是(-5,-4);直线AB的解析式为:
(2)四边形CBED是菱形.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将点A代入双曲线方程求得k值,即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双曲线方程;然后将B点代入其中,从而求得a值;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mx+n,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
(2)由点C、D的坐标、已知条件“BE∥x轴”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得,CD=5,BE=5,且BE∥CD,从而可以证明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在Rt△OED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ED=5,所以ED=CD,从而证明四边形CBED是菱形.
【详解】
解:(1)∵双曲线过A(3,),∴.把B(-5,)代入,
得. ∴点B的坐标是(-5,-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
将 A(3,)、B(-5,-4)代入得,
, 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
(2)四边形CBED是菱形.理由如下:
点D的坐标是(3,0),点C的坐标是(-2,0).
∵ BE∥轴, ∴点E的坐标是(0,-4).
而CD =5, BE=5,且BE∥CD.
∴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
在Rt△OED中,ED2=OE2+OD2,∴ ED==5,∴ED=CD.
∴□CBED是菱形
26、 (1)见解析;(2) 40°.
【解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BCD=∠ECD,由DE∥BC可得出∠EDC=∠BCD,进而可得出∠EDC=∠ECD,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证出DE=CE;
(2)由(1)可得出∠ECD=∠EDC=35°,进而可得出∠ACB=2∠ECD=7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的度数.
【详解】
(1)∵CD是∠ACB的平分线,∴∠BCD=∠ECD.
∵DE∥BC,∴∠EDC=∠BCD,∴∠EDC=∠ECD,∴DE=CE.
(2)∵∠ECD=∠EDC=35°,∴∠ACB=2∠ECD=70°.
∵AB=AC,∴∠ABC=∠ACB=70°,∴∠A=180°﹣70°﹣70°=40°.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找出∠EDC=∠ECD;(2)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B=∠ABC=70°.
27、略;m=40, 1.4°;870人.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组的人数和比例得出总人数,然后得出D组的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根据C组的人数和总人数得出m的值,根据E组的人数求出E的百分比,然后计算圆心角的度数;根据D组合E组的百分数总和,估算出该校的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
试题解析:(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2)∵10÷10%=100 ∴40÷100=40% ∴m=40
∵4÷100=4% ∴“E”组对应的圆心角度数=4%×360°=1.4°
(3)3000×(25%+4%)=870(人).
答:估计该校学生中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小于6小时的人数是870人.
考点:统计图.
青岛市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青岛市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有一组数据,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点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重点达标名校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的值,下列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是,一次函数y=kx+k,下列运算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省杭州下城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杭州下城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规定,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