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6第七讲 逻辑推理练习题

    16第七讲  逻辑推理练习题第1页
    16第七讲  逻辑推理练习题第2页
    16第七讲  逻辑推理练习题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6第七讲 逻辑推理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16第七讲 逻辑推理练习题,共6页。
    知识要点与学法指导:
    逻辑推理就是依据逻辑规律,从一定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点,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1 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涂着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根据下图摆放的三种情况,判断每种颜色的对面分别涂着哪种颜色。
    【分析与解】
    如果直接思考哪种颜色的对面是什么颜色,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考虑,这种颜色的对面不会是什么颜色。
    我们发现蓝色出现了两次,就先来考虑蓝色。从第一个图中可以知道,蓝色的对面不会是黄色和红色,从第二个图中又知道,蓝色的对面不会是黑色和白色,因此蓝色的对面一定是绿色。
    红色也出现了两次,接下来再来考虑红色。从第一个图中知道,红色的对面不会是黄色和蓝色,从第三个图中又知道,红色的对面不会是绿色和白色,因此红色的对面一定是黑色。
    剩下黄色的对面一定是白色。
    试一试1
    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l,2,3,4,5,6。根据下面的三种摆法,判断每个数字对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例2 小明、小华和小刚三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做了件好事。老师向他们三人了解情况。
    小明说:“是小华做的。”
    小华说:“不是我做的。”
    小刚说:“不是我做的。”
    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到底是谁说的真话,又是谁做的好事呢?
    【分析与解】
    我们可以先作出一种假设,从这个假设出发,充分利用每一个条件,进行层层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不妨假设是小明做的好事,那么小明说的是假话,小华说的是真话,而小刚说的也是真话,这与题目中告诉我们的“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这一条件相矛盾,所以这件好事不是小明做的。
    再假设是小华做的好事,那么可以发现小明说的是真话,小华说的是假话,而小刚说的也是真话,又矛盾了,所以也不是小华做的。
    因此只可能是小刚做的好事,同时可以发现,三人中说真话的是小华。
    其实,分析题目中的三句话我们还可以发现,小明与小华说的两句话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他们两个人中肯定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而另外一个人说的是假话。但是题目中又告诉我们,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因此剩下来的小刚说的肯定是假话,因此这件好事就是小刚做的,而且可以判断出,说真话的是小华。
    试一试2
    有一个珠宝店失窃了,经过几个月的侦察,查明作案的人肯定是A、B、C、D中的一个人。把他们四个人当做重大嫌疑犯进行审讯时,他们是这样招供的:
    A:“珠宝店被盗那天,我在别的城市,所以我是不可能作案的。”B:“D是盗窃犯。”
    C:“B是盗窃犯,他曾在黑市上卖珠宝。”
    D:“B与我有仇,他在陷害我。”
    经过进一步调查知道,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你知道罪犯是谁吗?是谁说的真话?
    例3 同住一间寝室的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来自上海、南京、北京和沈阳。已知:
    (1)甲不是来自上海,也不是来自北京;
    (2)乙的家乡不是南京,也不是上海;
    (3)如果甲不是来自南京,那么丙就不是来自上海;
    (4)丁的家乡不是北京和上海。
    那么他们四个人分别来自哪儿?
    【分析与解】
    我们可以绘制一张表格(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表格中进行判断。用“×”表示否定,用“√”表示肯定。而且要注意,在这道题目中的每行、每列都只能有一个肯定,一旦取定,同行、同列都要否定。
    现在已经把题目中的条件填在表格中了,接下来分析表格。
    我们发现在上海的这一列里,已经有了三个否定,因此丙肯定是来自上海,在相应的这一格里打上“√”,同时把丙这一行的其余格子都打上“×”。接下来又可以看出,在北京的这一列里已经有了三个否定,因此乙肯定是来自北京。
    根据条件(3)可知,如果甲不是来自南京,那么丙就不是来自上海。而现在知道丙来自上海,所以甲肯定来自南京。最后剩下来的丁肯定来自沈阳。
    因此甲来自南京,乙来自北京,丙来自上海,丁来自沈阳。(最后完成的表格如下图所示)
    试一试3
    张、王、李、赵四位师傅分别是甲、乙、丙、丁四个工厂的。现在已知:
    (1)张师傅不是甲厂的;
    (2)王师傅不是乙厂和丙厂的;
    (3)李师傅既不是乙厂的,也不是丁厂的;
    (4)赵师傅经常和乙厂、丙厂的那两位师傅一起喝酒;
    (5)甲厂的那位师傅的年龄比赵师傅大。
    根据以上条件,你能判断出他们四人各是哪个工厂的吗?
    例4 江波、潘锋、刘荣3位老师共同担任六年级(1)班语文、数学、政治、体育、音乐和美术6门课,每人教两门。现在知道:(1)政治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2)潘锋最年轻。
    (3)江波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5)潘锋、音乐老师、语文老师3人经常一起去游泳。
    你能说出3人分别教哪两门课吗?
    【分析与解】
    有这么多条件,我们该从何处入手呢?(3)和(5)提供的信息最多,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为了使分析过程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我们可利用列表法整理条件,用“√”表示肯定,用“×”表示否定。
    由(3)知江波不是体育老师、数学老师。在(江,数)、(江,体)两格中打“×”。
    由(5)知潘锋不是音乐老师、语文老师。在(潘,音)、(潘,语)两格中打“×”。
    由(2)、(4)知潘锋不是体育老师,所以刘荣是体育老师,在(刘,体)一格中打“√”。
    由(3)知刘荣不是数学老师,在(刘,数)一格中打“×”,在剩下的(潘,数)一格中打“√”。
    由(1)知潘锋又不是政治老师,在(潘,政)一格中打“×”,在剩下的(潘,美)一格中打“√”。
    由(4)知刘荣不是语文老师,在(刘,语)一格中打“×”,在剩下的(江,语)一格中打“√”。
    由(5)知江波不是音乐老师,在剩下的(刘,音)一格中打“√”。最后得到下表:
    解:江波教语文、政治,潘锋教数学和美术,刘荣教体育、音乐。
    试一试4
    小赵、小钱、小孙和小李四位老师分别教数学、语文、自然和体育中的一门功课。而且知道,赵老师只能教语文或自然,钱老师只能教数学或体育,孙老师能教数学、语文或自然,而李老师只能教自然。请问:这四个人各教什么功课?
    例5 有A、B、C、D、E五位老朋友见面后,每两人各握手一次。已知A与另外四个人都握了手,B与三个人握了手,C与两个人握了手,D只与一个人握了手。问还有哪些人之间没有握手?
    【分析与解】

    五个人每两人间握手一次,总的握手次数应当是4+3+2+1=10次。依题意我们可以把已握过手的人用下图表示出来。

    A与四个人握过手,由于D只与一人握过手,所以B只能是与E、C握过手。从图中可以看出,已握过手的总次数是6,还有四次没有握,当然这四次是在没有连线的两人间进行,因而得到还没有握过手的是:E与D、E与C、D与C、D与B。
    试一试5
    A、B、C、D、E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A已经赛了4盘,B赛了3盘,C赛了2盘,D赛了1盘,E赛了几盘?
    练习七
    1. 下图是由四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同样的顺序写有l,2,3,4,5,6六个数字,请判断出每个数字的对面上的数字各是几。

    2. 根据一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摆法,判断出相对的两个面上的字母各是什么?
    3. 红红、明明、亮亮、娟娟经常为学校做好事。星期天,校长发现操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找来他们4人询问。
    红红说:“打扫操场在明明、亮亮、娟娟之中。”
    明明说:“我没打扫操场,是亮亮扫的”。
    亮亮说:“在红红和明明中间有一人是打扫操场的。”
    娟娟说:“明明说的是事实。”
    经过调查,证实4个人有两人说的是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这4人中有一人打扫操场,你知道是谁打扫的吗?
    4. 听到一声响,原来我房内玻璃被打破了,询问了院子里的四个孩子,得到的回答是:
    A说:“是B打破的”。
    B说:“是D打破的”。
    C说:“不是我打破的。”
    D说:“B在说谎”。
    已知其中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且肇事者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人。那人是谁?
    5. 张华、李明和王强三个同学在操场踢足球,他们中的一个人不小心把教室的一块玻璃踢碎了,老师找他们了解情况,他们是这样说的:
    张华说:“是王强踢碎的。”
    李明说:“不是我踢碎的。”
    王强说:“也不是我踢碎的。”
    事后查明他们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是谁踢碎的玻璃?谁说了真话?
    6. 甲、乙、丙、丁四个人分别在看书、打电脑、踢足球和打排球。已知:
    (1)甲不在看书,也不在打排球;
    (2)乙不在踢足球,也不在看书;
    (3)如果甲不在踢足球,那么丙就不在看书;
    (4)丁既不在打排球,也不在看书。
    那么他们四个人分别在做什么?
    7. 生日那天,小芳收到了一份贵重的生日礼物,而且她知道这肯定是她的三个好朋友甲、乙、丙中的一个人送的。到底是谁送的呢?甲、乙、丙三个人是这样告诉小芳的:
    甲说:“是我送的礼物”。
    乙说:“不是我送的。”
    丙说:“这份礼物是乙送的。”
    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三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你知道礼物是谁送的吗?
    8、五位同学一起打乒乓球,两人之间最多只能打一盘。打完后甲说:“我打了四盘”。乙说:“我打了一盘。”丙说:“我打了三盘。”丁说:“我打了四盘。”戊说:“我要了三盘。”你能肯定其中有人说错了吗?为什么?
    9、. 学校要在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选两位去参加话剧演出,在征求意见时:甲说:我服从分配。乙说:如果甲去,那我也去。丙说:如果我不去,那乙也不能去。丁说:我和丙要不都去,要不都不去。问学校该如何选派?
    10. A、B、C三个人进行跳绳比赛,比赛后,有人问他们比赛的结果。
    A说:“我第一。”
    B说:“我是第二。”
    C说:“我不是第一。”
    他们三人中有一人说了假话,问三个人的名次?
    11.小赵、小钱和小孙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
    (1)小孙比教师年龄大。
    (2)小赵和医生不同岁。
    (3)医生比小钱年龄小。
    想一想:谁是工人,谁是医生,谁是教师?
    12.在一个年级里,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和历史中的两门课。现在知道:
    (1)化学老师和数学老师住在一起。
    (2)甲老师是三位老师中最年轻的。
    (3)数学老师和丙老师都是优秀的国际象棋手。
    (4)物理老师比生物老师年长,比乙老师又年轻。
    (5)三人中最年长的老师的家比其他两位老师远。
    问: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讲授哪两门课?
    上海
    南京
    北京
    沈阳

    ×
    ×

    ×
    ×


    ×
    ×
    上海
    南京
    北京
    沈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试卷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学生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理问题,解题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奥数——逻辑推理问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理问题,解题策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4 数学思考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 整理与复习4 数学思考巩固练习,共2页。

    数学口算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