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理清思路,概括内容,细读课文,深入理解,深入阅读,体会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壶口瀑布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了解壶口瀑布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3.把握文本内涵,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重难点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瀑布的妙处。 2.把握文本内涵,领悟作者借自然景观所表达的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学习过程学习(教学)感悟导疑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铸造( ) 告诫( ) 推搡( ) 怒不可遏( )驰骋( ) 寒噤( ) 解释词语。推搡:寒噤:分崩离析:前呼后拥:怒不可遏: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写一次出游?应该写点什么?如果要写得有新意,该怎么办? 。 (2)说说作者几次游览了壶口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 。 (3)壶口瀑布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的特征又是怎样? 。 “壶口”简介。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吉县,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浩淼的黄河水由500多米宽突然收缩到40多米 ,从30多米落差的壶口飞流直下,奔泻于十里龙槽, 据说,此景如壶注水,故名“壶口”。这是何等壮观的巨壶啊,有如神来之手掂起一壶黄水倾天而倒,看那冲天的巨浪咆哮着、翻滚着、喷射着,猛烈地左击右打两边的石壁,狂放地奔腾向前,像浊流化成的利剑,划开两岸的河床。走进瀑口,只见激浪滔天,水气弥漫,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云烟之势。站在水流最急的瀑口,只见高远奋发的黄河像卷起一阵飓风,急速地从身边呼啸而过,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被激流卷走。夏秋两季,壶底急升随风而动的彩虹,使悬泻天地间的瀑布更具雄浑的美感。 导学 一、引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文人赞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天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今天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来领略壶口瀑布的雄壮的气势。二、理清思路,概括内容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课文的主体部分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的视角是怎样的? 。 2. 这些景物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 作者把这些景物当成什么来写的? 。 四、深入阅读,体会特色1.作者为什么再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 2、“我突然陷入沉思”,黄河以她宽广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找出“喜、怒、哀、怨、愁”,指代的具体描写? 。3、“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压迫的原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请找出描写水发怒的句子。 。 3、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 课堂小结 。 导练结合《黄河颂》和《壶口瀑布》一文,描述自己所理解的的黄河的个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7 壶口瀑布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四自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