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C的中点,EF∥CB,交AB于点F,如果EF=3,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24 B.18 C.12 D.9
2.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3.把抛物线y=﹣2x2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
A.y=﹣2(x+1)2+1 B.y=﹣2(x﹣1)2+1
C.y=﹣2(x﹣1)2﹣1 D.y=﹣2(x+1)2﹣1
4.在实数π,0,,﹣4中,最大的是( )
A.π B.0 C. D.﹣4
5.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运算结果为正数的是( )
A.1+(–2) B.1–(–2) C.1×(–2) D.1÷(–2)
7.两个一次函数,,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8.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0 C.x≠0 D.x≥0且x≠1
9.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着质地、大小都相同的3个红球和2个绿球,随机从中摸出一球,不再放回袋中,充分搅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10.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5 B.k<5,且k≠1 C.k≤5,且k≠1 D.k>5
11.如图,AB是一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某同学从建筑物底端B出发,先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20米到达点C,再经过一段坡度(或坡比)为i=1:0.75、坡长为10米的斜坡CD到达点D,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40米到达点E(A,B,C,D,E均在同一平面内).在E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24°,则建筑物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24°≈0.41,cos24°≈0.91,tan24°=0.45)( )
A.21.7米 B.22.4米 C.27.4米 D.28.8米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已知x、y是实数且满足x2+xy+y2﹣2=0,设M=x2﹣xy+y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4.的相反数是______.
15.在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圆、矩形、菱形、直角梯形的5张纸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________.
16.如图,在△ABC中,∠ACB=90°,∠A=45°,CD⊥AB于点D,点P在线段DB上,若AP2-PB2=48,则△PCD的面积为____.
17.如图,矩形ABCD中,如果以AB为直径的⊙O沿着滚动一周,点恰好与点C重合,那么 的值等于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8.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1:4,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是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3,5),且抛物线经过点A(1,3).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2)如果点A关于该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是B点,且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是C点,求△ABC的面积.
20.(6分)如图,河的两岸MN与PQ相互平行,点A,B是PQ上的两点,C是MN上的点,某人在点A处测得∠CAQ=30°,再沿AQ方向前进20米到达点B,某人在点A处测得∠CAQ=30°,再沿AQ方向前进20米到达点B,测得∠CBQ=60°,求这条河的宽是多少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4,≈1.732)
21.(6分)解方程
22.(8分)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凡贫困家庭均要“建档立卡”.某初级中学七年级共有四个班,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学生人数按一、二、三、四班分别记为A1,A2,A3,A4,现对A1,A2,A3,A4统计后,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求七年级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学生总人数;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求出A1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现从A1,A2中各选出一人进行座谈,若A1中有一名女生,A2中有两名女生,请用树状图表示所有可能情况,并求出恰好选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
23.(8分)如图,A,B,C 三个粮仓的位置如图所示,A 粮仓在 B 粮仓北偏东26°,180 千米处;C 粮仓在 B 粮仓的正东方,A 粮仓的正南方.已知 A,B两个粮仓原有存粮共 450 吨,根据灾情需要,现从 A 粮仓运出该粮仓存粮的支援 C 粮仓,从 B 粮仓运出该粮仓存粮的支援 C 粮仓,这时 A,B 两处粮仓的存粮吨数相等.(tan26°=0.44,cos26°=0.90,tan26°=0.49)
(1)A,B 两处粮仓原有存粮各多少吨?
(2)C 粮仓至少需要支援 200 吨粮食,问此调拨计划能满足 C 粮仓的需求吗?
(3)由于气象条件恶劣,从 B 处出发到 C 处的车队来回都限速以每小时 35 公里的速度匀速行驶,而司机小王的汽车油箱的油量最多可行驶 4 小时,那么小王在途中是否需要加油才能安全的回到 B 地?请你说明理由.
24.(10分)立定跳远是嘉兴市体育中考的抽考项目之一,某校九年级(1),(2)班准备集体购买某品牌的立定跳远训练鞋.现了解到某网店正好有这种品牌训练鞋的促销活动,其购买的单价y(元/双)与一次性购买的数量x(双)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10≤x<60时,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九(1),(2)班共购买此品牌鞋子100双,由于某种原因需分两次购买,且一次购买数量多于25双且少于60双;
①若两次购买鞋子共花费9200元,求第一次的购买数量;
②如何规划两次购买的方案,使所花费用最少,最少多少元?
25.(10分)先化简,再求值.(2x+3)(2x﹣3)﹣4x(x﹣1)+(x﹣2)2,其中x=﹣.
26.(12分)如图,△ABC中,D是BC上的一点,若AB=10,BD=6,AD=8,AC=17,求△ABC的面积.
27.(12分)某生姜种植基地计划种植A,B两种生姜30亩.已知A,B两种生姜的年产量分别为2000千克/亩、2500千克/亩,收购单价分别是8元/千克、7元/千克.
(1)若该基地收获两种生姜的年总产量为68000千克,求A,B两种生姜各种多少亩?
(2)若要求种植A种生姜的亩数不少于B种的一半,那么种植A,B两种生姜各多少亩时,全部收购该基地生姜的年总收入最多?最多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解析】
【分析】易得BC长为EF长的2倍,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4BC问题得解.
【详解】∵E是AC中点,
∵EF∥BC,交AB于点F,
∴EF是△ABC的中位线,
∴BC=2EF=2×3=6,
∴菱形ABCD的周长是4×6=24,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及菱形的周长公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
将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解析式为:;
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为:.故选D.
3、B
【解析】
∵函数y=-2x2的顶点为(0,0),
∴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的顶点为(1,1),
∴将函数y=-2x2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1,
故选B.
【点睛】
二次函数的平移不改变二次项的系数;关键是根据上下平移改变顶点的纵坐标,左右平移改变顶点的横坐标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
4、C
【解析】
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16<17<25,∴4<<5,∴>π>0>-4,故最大的是,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解本题的要点在于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
5、B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对各个图形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解:第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第二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三个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第四个图形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两个,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后两部分重合.
6、B
【解析】
分别根据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可得.
【详解】
解:A、1+(﹣2)=﹣(2﹣1)=﹣1,结果为负数;
B、1﹣(﹣2)=1+2=3,结果为正数;
C、1×(﹣2)=﹣1×2=﹣2,结果为负数;
D、1÷(﹣2)=﹣1÷2=﹣,结果为负数;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7、B
【解析】
根据各选项中的函数图象判断出a、b的符号,然后分别确定出两直线经过的象限以及与y轴的交点位置,即可得解.
【详解】
解:由图可知,A、B、C选项两直线一条经过第一三象限,另一条经过第二四象限,
所以,a、b异号,
所以,经过第一三象限的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经过第二四象限的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
B选项符合,
D选项,a、b都经过第二、四象限,
所以,两直线都与y轴负半轴相交,不符合.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k≠0),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b>0时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与y轴负半轴相交.
8、D
【解析】
试题分析:∵代数式有意义,
∴,
解得x≥0且x≠1.
故选D.
考点:二次根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9、A
【解析】
列表或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找出两次都为红球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
【详解】
列表如下:
红
红
红
绿
绿
红
﹣﹣﹣
(红,红)
(红,红)
(绿,红)
(绿,绿)
红
(红,红)
﹣﹣﹣
(红,红)
(绿,红)
(绿,红)
红
(红,红)
(红,红)
﹣﹣﹣
(绿,红)
(绿,红)
绿
(红,绿)
(红,绿)
(红,绿)
﹣﹣﹣
(绿,绿)
绿
(红,绿)
(红,绿)
(红,绿)
(绿,绿)
﹣﹣﹣
∵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为20种,其中两次都为红球的情况有6种,
∴,
故选A.
10、B
【解析】
试题解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解得:k<5且k≠1.故选B.
11、A
【解析】
作BM⊥ED交ED的延长线于M,CN⊥DM于N.首先解直角三角形Rt△CDN,求出CN,DN,再根据tan24°=,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作BM⊥ED交ED的延长线于M,CN⊥DM于N.
在Rt△CDN中,∵,设CN=4k,DN=3k,
∴CD=10,
∴(3k)2+(4k)2=100,
∴k=2,
∴CN=8,DN=6,
∵四边形BMNC是矩形,
∴BM=CN=8,BC=MN=20,EM=MN+DN+DE=66,
在Rt△AEM中,tan24°=,
∴0.45=,
∴AB=21.7(米),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A
【解析】
分别解两个不等式得到得x<20和x>3-2a,由于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a<x<20,且整数解为15、16、17、18、19,得到14≤3-2a<15,然后再解关于a的不等式组即可.
【详解】
解①得x<20
解②得x>3-2a,
∵不等式组只有5个整数解,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2a<x<20,
∴14≤3-2a<15,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不等式14≤3-2a<15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M≤6
【解析】
把原式的xy变为2xy-xy,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特点化简,然后由完全平方式恒大于等于0,得到xy的范围;再把原式中的xy变为-2xy+3xy,同理得到xy的另一个范围,求出两范围的公共部分,然后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2-2xy的范围,最后利用已知x2+xy+y2-2=0表示出x2+y2,代入到M中得到M=2-2xy,2-2xy的范围即为M的范围.
【详解】
由得:
即 所以
由得:
即 所以
∴
∴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即
两边同时加上2得:即
∵
∴
∴
则M的取值范围是≤M≤6.
故答案为:≤M≤6.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时技巧性比较强,对已知的式子进行了三次恒等变形,前两次利用拆项法拼凑完全平方式,最后一次变形后整体代入确定出M关于xy的式子,从而求出M的范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乘积的2倍等于两数和或差的平方.
14、﹣.
【解析】
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解答.
【详解】
的相反数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反数,解题关键是熟记相反数的概念.
15、
【解析】
在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圆、矩形、菱形、直角梯形的5张纸片中,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是圆、矩形、菱形,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在:等腰三角形、圆、矩形、菱形和直角梯形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圆、矩形和菱形3种,
∴从这5张纸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16、6
【解析】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C=BC,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AD=BD=AB,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B,由AP2-PB2=48 ,利用平方差公式及线段的和差公式将其变形可得CD·PD=12,利用△PCD的面积 =CD·PD可得.
【详解】
解:∵ 在△ABC中,∠ACB=90°,∠A=45°,
∴∠B=45°,
∴AC=BC,
∵CD⊥AB ,
∴AD=BD=CD=AB,
∵AP2-PB2=48 ,
∴(AP+PB)(AP-PB)=48,
∴AB(AD+PD-BD+DP)=48,
∴AB·2PD=48,
∴2CD·2PD=48,
∴CD·PD=12,
∴ △PCD的面积=CD·PD=6.
故答案为6.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17、3.1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BC的长就是⊙O的周长,列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以AB为直径的⊙O沿着滚动一周,点恰好与点C重合,∴BC的长就是⊙O的周长,∴π•AB=BC,∴=π≈3.1.
故答案为3.1.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周长以及线段的比.解题的关键是弄懂BC的长就是⊙O的周长.
18、1:4
【解析】
∵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1∶4,
∴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4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它们的周长比1:4,
故答案为:1:4.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都等于相似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y=-(x-3)2+5(2)5
【解析】
(1)设顶点式y=a(x-3)2+5,然后把A点坐标代入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B(5,3),再确定出C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
(1)设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3)2+5,
将点A(1,3)的坐标代入上式,得3=a(1-3)2+5,解得
∴此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A(1,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3,
∴B(5,3).
令x=0,则
∴△ABC的面积
【点睛】
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20、17.3米.
【解析】
分析:过点C作于D,根据,得到 ,在中,解三角形即可得到河的宽度.
详解:过点C作于D,
∵
∴
∴米,
在中,
∵
∴
∴
∴米,
∴米.
答:这条河的宽是米.
点睛: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1、x=-1.
【解析】
解:方程两边同乘x-2,得2x=x-2+1
解这个方程,得x= -1
检验:x= -1时,x-2≠0
∴原方程的解是x= -1
首先去掉分母,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2),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然后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检验即可求解
22、(1)15人;(2)补图见解析.(3).
【解析】
(1)根据三班有6人,占的百分比是40%,用6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总人数;
(2)用总人数减去一、三、四班的人数得到二班的人数即可补全条形图,用一班所占的比例乘以360°即可得A1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可能,进而求恰好选出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
【详解】
解:(1)七年级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的学生总人数:6÷40%=15人;
(2)A2的人数为15﹣2﹣6﹣4=3(人)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A1所在圆心角度数为:×360°=48°;
(3)画出树状图如下:
共6种等可能结果,符合题意的有3种
∴选出一名男生一名女生的概率为:P=.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图与扇形统计图,概率等知识,准确识图,从图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正确根据已知画出树状图得出所有可能是解题关键.
23、(1)A、B 两处粮仓原有存粮分别是 270,1 吨;(2)此次调拨能满足 C 粮仓需求;(3)小王途中须加油才能安全回到 B 地.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要求A,B两处粮仓原有存粮各多少吨需找等量关系,即A处存粮+B处存粮=450吨,A处存粮的五分之二=B处存粮的五分之三,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A处和B处支援C处的粮食,将其加起来与200吨比较即可;
(3)由题意可知由已知可得△ABC中∠A=26°∠ACB=90°且AB=1Km,sin∠BAC=,要求BC的长,可以运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详解】
(1)设A,B两处粮仓原有存粮x,y吨
根据题意得:
解得:x=270,y=1.
答:A,B两处粮仓原有存粮分别是270,1吨.
(2)A粮仓支援C粮仓的粮食是×270=162(吨),
B粮仓支援C粮仓的粮食是×1=72(吨),
A,B两粮仓合计共支援C粮仓粮食为162+72=234(吨).
∵234>200,
∴此次调拨能满足C粮仓需求.
(3)如图,
根据题意知:∠A=26°,AB=1千米,∠ACB=90°.
在Rt△ABC中,sin∠BAC=,
∴BC=AB•sin∠BAC=1×0.44=79.2.
∵此车最多可行驶4×35=140(千米)<2×79.2,
∴小王途中须加油才能安全回到B地.
【点睛】
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
24、(1)y=150﹣x; (2)①第一批购买数量为30双或40双.②第一次买26双,第二次买74双最省钱,最少9144元.
【解析】
(1)若购买x双(10<x<1),每件的单价=140﹣(购买数量﹣10),依此可得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①设第一批购买x双,则第二批购买(100﹣x)双,根据购买两批鞋子一共花了92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分两种情况考虑:当25<x≤40时,则1≤100﹣x<75;当40<x<1时,则40<100﹣x<1.
②把两次的花费与第一次购买的双数用函数表示出来.
【详解】
解:(1)购买x双(10<x<1)时,y=140﹣(x﹣10)=150﹣x.
故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y=150﹣x;
(2)①设第一批购买x双,则第二批购买(100﹣x)双.
当25<x≤40时,则1≤100﹣x<75,则x(150﹣x)+80(100﹣x)=9200,
解得x1=30,x2=40;
当40<x<1时,则40<100﹣x<1,
则x(150﹣x)+(100﹣x)[150﹣(100﹣x)]=9200,
解得x=30或x=70,但40<x<1,所以无解;
答:第一批购买数量为30双或40双.
②设第一次购买x双,则第二次购买(100﹣x)双,设两次花费w元.
当25<x≤40时w=x(150﹣x)+80(100﹣x)=﹣(x﹣35)2+9225,
∴x=26时,w有最小值,最小值为9144元;
当40<x<1时,
w=x(150﹣x)+(100﹣x)[150﹣(100﹣x)]=﹣2(x﹣50)2+10000,
∴x=41或59时,w有最小值,最小值为9838元,
综上所述:第一次买26双,第二次买74双最省钱,最少9144元.
【点睛】
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5、解:原式=4x2﹣9﹣4x2+4x+x2﹣4x+4 =x2﹣1.
当x=﹣时,原式=(﹣)2﹣1=3﹣1=﹣2.
【解析】
应用整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最后代入x值求值.
26、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AB=30,BD=6,AD=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证△ABD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BD3+AD3=63+83=303=AB3,
∴△ABD是直角三角形,
∴AD⊥BC,
在Rt△ACD中,CD=,
∴S△ABC=BC•AD=(BD+CD)•AD=×33×8=3,
因此△ABC的面积为3.
答:△ABC的面积是3.
考点: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勾股定理.
27、(1)种植A种生姜14亩,种植B种生姜16亩;(2) 种植A种生姜10亩,种植B种生姜20亩时,全部收购该基地生姜的年总收入最多,最多为510000元.
【解析】
试题分析:(1)设该基地种植A种生姜x亩,那么种植B种生姜(30-x)亩,根据:A种生姜的产量+B种生姜的产量=总产量,列方程求解;
(2)设A种生姜x亩,根据A种生姜的亩数不少于B种的一半,列不等式求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1)的等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在x的取值范围内求总产量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1)设该基地种植A种生姜x亩,那么种植B种生姜(30-x)亩,
根据题意,2000x+2500(30-x)=68000,
解得x=14,
∴30-x=16,
答:种植A种生姜14亩,种植B种生姜16亩;
(2)由题意得,x≥(30-x),解得x≥10,
设全部收购该基地生姜的年总收入为y元,则
y=8×2000x+7×2500(30-x)=-1500x+5250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0时,y有最大值,
此时,30-x=20,y的最大值为510000元,
答:种植A种生姜10亩,种植B种生姜20亩时,全部收购该基地生姜的年总收入最多,最多为5100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总产量=A种生姜的产量+B种生姜的产量,列方程或函数关系式.
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联考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点A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如图所示的工件,其俯视图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