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国家宪法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国法可依。这说明( )。
①法律因生活的需要而制定
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③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④只有法律能规范我们的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国家宪法日是( )。
A.12月12日
B.9月17日
C.12月4日
3.( )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管仲
4.“夫法者,所以兴功俱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说明( )的重要性。
A.规则
B.法律
C.统治
5.(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A.法律
B.民法
C.刑法
D.道德
二.填空题(共5题,共26分)
1.( )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2.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
3.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
5.(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违反法律比违反学校纪律严重。( )
2.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
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 )
4.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法律是民法。 ( )
5.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82年。(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情境描述,把与情境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共5题,共43分)
1.法律有哪些作用?
2.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涉及哪些法律(至少写出3个)?
3.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意义?
4.和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讨论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5.请谈谈你对《老子》中“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理解。
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七.材料题(共2题,共20分)
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2.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八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其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尊敬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我校准备出一期有关宪法宣传的黑板报。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主动参与)假如你是参与者,请你围绕主题,至少写出两条合适的标语。
(2)(观点辨析)有的同学认为,宪法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某些法律的权威大。对此,请你发表一下你的观点。
八.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
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B
5.C
二.填空题
1.宪法
2.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3.国家;刑法
4.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5.宪法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略
五.简答题
1.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写对三个即可)
3.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
4.(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法律常识,特别是要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以此让自己具备守法、用法、护法的前提条件。
(2)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让守法成为青少年的基本素养,真正能将“法”根植于内心,从而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
(3)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三思而后行。
(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善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借助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尚的尊严。
5.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法律的惩处。
六.辨析题
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七.材料题
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1)①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②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八.综合题
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
(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道德义务的是,根据,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小学生具有以下哪项权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后复习题,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