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
A.国家宪法日
B.世界人权日
C.国际家庭日
2.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
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
3.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 )。
A.一样的
B.不是一回事
C.差不多
D.违反纪律更严重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公民
B.人民
C.群众
D.国民
5.(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A.法律
B.民法
C.行政法
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
1.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 )。
2.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3.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说明权利与义务是( )的。
5.刑法是规定( )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 )的主要法律。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2.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 )
3.道德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
4.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依据。( )
5.我们还是小学生,不需要了解法律。(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2分)
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五.简答题(共5题,共43分)
1.列举近几年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近五年)
2.民法可以保护我们哪些权益?(列举出5点)
3.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
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法律的作用是什么?
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
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
七.材料题(共2题,共16分)
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2.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宣传宪法,某校六年级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此项活动策划:
(1)出一期黑板报,围绕以上主题设计两个板报栏目,请你把两个栏目名称写出来。
(2)制作宣传横幅,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八.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
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A
5.C
二.填空题
1.知识
2.有关国家机关
3.总章程
4.一致
5.犯罪和刑罚 ;日常生活秩序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简答题
1.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
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9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等。
3.1.权力是由宪法赋予的。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2.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
4.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
5.①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
②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
③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
④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
⑤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
六.辨析题
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七.材料题
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2.(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走近每一个人身边,宪法至上。
八.综合题
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
(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每年为国家宪法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0年国家宪法日活动主题是,我国宪法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4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人民通过管理国家,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