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含答案)
展开期中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
A.发声的闹钟放入钟罩,从钟罩向外抽气
B.把乒乓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2.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参观者触摸静电球时,参观者的头发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奇妙景象,如图所示。对此实验有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C )
A.竖起的头发丝带有异种电荷
B.“静电球”的表面可能是塑料制成的
C.参观者必须站在绝缘板上才能完成实验
D.在潮湿的环境中完成这个实验会更容易
3.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
A.水中倒影 B.铅笔“折断” C.鸽子的影子 D.日食形成
4.下列选项中,与如图所示实物图对应的是( A )
5.下列图示中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都发生光的折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6.在教室里上课,有时黑板反射的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出现晃眼现象的原因是( D )
A.只有黑板反射光,字不反射光
B.字和黑板都反射光,字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
C.只有字反射光,黑板不反射光
D.字和黑板都反射光,黑板反射进入眼睛的光较强
7.下列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C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 A )
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
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
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
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
9.小华有一发光棒,闭合开关,众小灯齐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小灯熄灭,如图所示,关于该小灯熄灭的原因以及众小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下列猜想中合理的是( C )
A.若该小灯处断路,则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则众小灯串联
B.若该小灯处断路,则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则众小灯并联
C.若该小灯处断路,则众小灯并联;若该小灯处短路,则众小灯串联
D.若该小灯处断路,则众小灯串联;若该小灯处短路,则众小灯并联
10.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B )
A. B. C. D.
11.如图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B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c是三只相同的小灯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S1 断开、S2闭合时,c灯不发光、a、b灯发光
B.当S1、S2 都闭合时,a、b、c三灯均发光
C.当S1闭合、S2断开时,a灯不发光,b、c灯发光
D.当S1、S2都断开时,a、b、c灯都不发光
13.如图所示,甲、乙为电压表或电流表,电路连接没有错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发光,甲、乙都有示数,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乙都是电流表
B.甲、乙都是电压表
C.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D.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1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若滑片P从a点滑到b点,电流表的示数从Ia变为Ib。下列各选项中,能表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间关系的是( B )
A. B. C. D.
15.我国法律规定,驾驶员醉酒驾驶要负刑事责任。为了判断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交警需要用酒精测试仪对驾驶员进行检测。小科设计了一种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R为定值电阻,Q为酒精气敏元件,它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其阻值随被测的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气敏元件所测酒精气体的浓度增大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17.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 Ω 1 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 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 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 V,其原因可能是( A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3 V太低
C.20 Ω的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1.5 V太高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所示,圆环状合金圈的A点固定接在电路中,滑动触头P可以在圆环上滑动,闭合开关S后,在P从B开始经C滑动到D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是( D )
A.由小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由大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D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
C.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D.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 Ω,电源电压为6 V。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的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电压表最小示数是1 V
B.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C.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6 A
D.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21.请结合眼球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__视网膜 __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__,而形成视觉。
(2)猫能通过调节__瞳孔 __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3)人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__晶状体 __的曲度可以调节。
22.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EO 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__45 __度,玻璃在__CD面的左方 __(填“CD面的左方”“CD面的右方”“AB面的上方”或“AB面的下方”)。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 __cm。
(2)当物体从图中A点位置移至B点位置时,物距u__变大 __(填“变大”或“变小”),像的大小__变小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__负 __(填“正”或“负”)极,电池的电压为__0.7 __V。盐水中,正电荷不断地在铜片聚集,负电荷不断地在锌片聚集,盐水中电流的方向是__从锌片到铜片 __。
25.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是__5 __Ω,将元件A、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 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A的电流是__0.5 __A,干路上的电流是__0.9 __A。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A的示数为0.3 A,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0.1 __A,若开关S1闭合,则电流表__A __(填“A”或“A1”)可能会烧坏。
三、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
27.(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MN上有一光源S,在光源右侧放置一个不透明的物体A。地面上方有一与地面平行的平面镜PQ,试标出物体A右侧地面被光源S照亮的范围O1O2,并画出光路图。
(2)根据以下要求,设计电路,在图2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在图1中连接好相应的实物图,要求:①只闭合S1时,红灯、绿灯都发光,电流表有示数;②S1、S2都闭合时,红灯发光,绿灯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③只闭合S2时,两灯均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
【答案】(1)如答图所示:
(2)如答图所示:
28.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像的位置。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第28题图
第28题答图
【答案】如答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8分)
29.2021·嘉兴、舟山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 物距/cm | 像距/cm |
1 | 5.0 | 5.0 |
2 | 8.0 | 8.0 |
3 | 12.0 | 12.0 |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__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像距等于物距__。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__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虚像__。
3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10 Ω、20 Ω。
(1)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答案】如答图所示:
(2)由图丙可以得出结论:__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__。
(3)实验提供了下面三个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要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一个滑动变阻器?__B__(填字母)。
A.“30 Ω 2 A”
B.“50 Ω 1 A”
C.“100 Ω 0.1 A”
五、解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31.为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小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垃圾分类机器人。它捡起垃圾时,会快速从垃圾里取出标准规格的样品,通过机械手上的探针检测样品的电阻大小来识别垃圾的类别,并投入相应的垃圾桶。该机器人检测电路如图乙所示,各类垃圾样品的电阻参考值如下表。
样品电阻值/Ω | 垃圾类别 |
小于10 | 金属 |
10~30 | 餐厨 |
大于30 | 其他 |
(1)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获得二维码倒立、缩小的像来识别垃圾桶,下列物体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B、D__(填字母,多选)。
A.平面镜 B.照相机
C.放大镜 D.眼球
(2)机器人从某块垃圾上取样检测时,检测电路电压表读数为1伏,检测时间为0.1秒。
①该次检测过程中,检测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__0.1安__。
②通过计算说明应将该垃圾放入图丙中哪个垃圾桶?
【答案】解:样品处U样=1.5伏-1伏=0.5伏,I样=0.1安,
则样品电阻值R===5欧,
R=5欧<10欧,所以应该投入金属类垃圾桶。
32.小煦同学想利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 V)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他根据图甲完成图乙的部分连接,待连接完整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了多组数据,作出了图像a,还作出了电流大小与电源电压大小的关系图像b(如图丙所示)。(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 Ω)。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小灯泡变亮)
(2)根据图像a,描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__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相同的电压,电流的增加值越来越小__。
(3)当电流表示数为0.12 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答案】(1)如答图所示:
【答案】解:U滑=IR滑=0.12 A×20 Ω=2.4 V,
U灯=U-U滑=3 V-2.4 V=0.6 V。
期中检测练习卷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这是一份期中检测练习卷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华师大版第3章 生物的多样性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第3章 生物的多样性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达标检测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5 g锌粉,将它紧紧套在瓶口上,A 2,C +1 CO2,一 无 AgCl 不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