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背景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学预习,作者链接,文体知识,互动学习,因材达标,课堂小结,第二课时,物候和物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本课生字词。2.速读课文,筛选、概括、整理出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1)读准字音。竺可桢(zhú)(zhēn) 载途(zài) 簌簌(sù)销声匿迹(nì) 候鸟(hòu) 经度(jīng)纬度(wěi) 草长莺飞(yīng)
销声匿迹(xiā) 悄然无声(qiǎ) 候鸟(hòu) 诸侯(hóu) 难测(cè) 侧面(cè)
(2)认准字形。衰草连天(shuāi) 蓑衣(suō) 连翘(qiá) 阻挠(ná) 纬度(wěi) 忌讳(huì)
(3)多音字。翘 连翘(qiá) 翘尾巴(qià) 差 差异(chā) 差遣(chāi) 差劲(chà) 参差(cī)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1)解释下面的词语。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销声匿迹:本意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文中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草长莺飞: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①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B)得多。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②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B)是必要的。A.观察 B.观测 C.预测 D.观望③月亮的影子帮助现代人解开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之谜,(C)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A.决定 B.制定 C.确定 D.肯定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说明文分类: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画图表、摹状貌、引用等。
(一)整体感知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划分?(二)速读课文,思考:3.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作用?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6.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大自然的语言”在文中指什么?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2.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这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作用?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
6.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耕地(gēng) 翩然(piān) 孕育(yùn) 娓娓道来(wěi)B萌发(méng) 农谚(yàn) 延迟(yán) 销声匿迹(nuò)C簌簌(sù) 丘陵(líng) 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D连翘(qià) 差别(chā) 海棠(táng) 草长莺飞(zh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次第 起源 花香鸟语 北燕南飞B纬度 侯鸟 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C刺槐 晴朗 息息相关 冰雪融化D采集 悬殊 草木容枯 衰草连天
3.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武汉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1)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武汉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2)武亦姝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与陈更、李宜幸、张淼淼强强PK,以317分获得攻擂,最后战胜彭敏,成为冠军。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在“攻擂”后加上“资格”。
4.宋代文人秦观作有一首《三月晦日偶题》,请阅读欣赏这首诗,并写出诗句有可能反映的节气。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注]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掌握本课重点字词。2.通过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课文思路。3.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4.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作用。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6.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3.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志趣。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的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请简要说说课文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的好处。
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合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4.筛选信息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找出标志性词语,请找出本文的标志性词语。
“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调换。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是从空间到时间的逻辑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
(一)文本探究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品味语言3.有人认为课文第一、二两段写得好,请精读这两段文字,说说好在哪里。
4.揣摩下列句子,说说加点词和加线句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逻辑顺序。描述物候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由现象到本质)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由主到次、由空间到时间)
3.有人认为课文第一、二两段写得好,请精读这两段文字,说说好在哪里。
例如: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细细推敲“苏醒”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苏醒”的内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加点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1.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一定”在这里是“特定”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只有在特定的高度上气温才比低处高,并不是所有高度都如此。“一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因为高下的差异会影响到物候的变化,山寺一般都建在山上,与平地的温度不一样。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课文第十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作比较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比较,突出说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
1.筛选信息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找出标志性词语。2.明确了本文的说明对象。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4.品味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次第开放,多音字检查,大家都来动动脑,研读探析,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抢答题,拓展迁移,古代农谚选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大自然的语言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课堂小结,玉门关,春夏两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5 大自然的语言课文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大自然的语言,自我研学,整体感知,梳理文脉,主导因素,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细读研讨,细读文本研讨课文,举例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