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课ppt课件
展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 石玉雅
1.感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3.了解此词结构上的特点。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原来也称曲、曲子词,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而最常见的是“词”这个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这首词的词牌就叫“如梦令”。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 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沉醉:大醉。 兴尽:兴致尽了。归路:回家的路。藕花:荷花。 争渡:这里指奋力划船渡过。 滩:河滩。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路进入藕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词中哪个词语可看出?
词人一日出游,心情如何?从哪个词可看出?
4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
古人有“诗中有画”的说法,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甚至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读读这首词,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白鹭 晚霞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我感受到了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读到“惊起一滩鸥鹭”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比较两首词有何异同
①相同:都提到了“醉”。②不同:两首词的时间、地点、景物、人物都不同,心境也不同。虽然都“醉”,课文这一首是因美景、心情陶醉,后一首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而“常记溪亭日暮”之情景,是追忆美好快乐的时光。
语文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习题ppt课件,共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评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进李清照,认识词,如梦令月夜归航,如梦令,思考与讨论,具体是什么时间,从哪个词可看出,李清照,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准字音,“如梦令”,词牌本词无题目,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的时光,快乐就要大声说出来,我说我快乐,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