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C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方案+成果及点评【2.0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展开
初中历史-微能力2.0认证
C1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1.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2.学生成果及点评
撰写:Z J
【获奖作品】
1.学习活动方案:以自己开展过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为例,提供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需说明主题、学习目标、学习对象、活动流程、学习资源、技术工具及应用策略、学习评价等,以 PDF 形式提交。
2.学生成果及点评:请提交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成果,并进行点评。若为文本,请以 PDF 形式提交。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学校 | XXXX初级中学 |
| 教师 |
| Z J |
|
|
|
|
|
| ||
| 本活动以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地 |
| ||||
主题说明 | 位为起点,以丝绸之路为主线,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与相关的地 |
| ||||
理知识、音乐知识相衔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 |
| |||||
|
| |||||
| 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
| ||||
|
|
| ||||
| (1) 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丝 |
| ||||
| 绸之路的基本史实; |
|
|
|
| |
| (2) 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 |
| ||||
学习目标 | 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
|
| |||
|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
|
| |||
|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懂得学以致用; |
|
| |||
| (5) 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 |
|
| |||
|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对历史充满好奇心,但由于地域及 |
| ||||
学习对象 | 环境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生知识面窄。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
| ||||
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历 |
| |||||
|
| |||||
| 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
|
|
|
| |
|
|
|
|
|
| |
| 课前暖场:播放音乐 |
|
|
|
| |
| 第一篇章:西域·印象 |
|
|
|
| |
| 第二篇章:英雄·开拓 |
|
|
|
| |
| 第三篇章:丝路·赞歌 |
|
|
|
| |
活动流程 | 第四篇章:一带·一路 |
|
|
|
| |
课后练习 |
|
|
|
| ||
|
|
|
|
| ||
|
|
|
| |||
学习资源 | 音乐《喀什噶尔》;西域地图;《山海经》等 |
|
| |||
|
|
| ||||
技术工具 | 利用互联网寻找相关资源;通过制作课件、微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 |
| ||||
|
|
| ||||
| 合作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丝绸之路的路线,挑选货物 |
| ||||
| 基于探究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路、文化 |
| ||||
应用策略 | 之路和友谊之路Z J |
|
|
|
| |
| 差异化指导和行为评价: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给予指导、评价和鼓 |
| ||||
| 励 |
|
|
|
| |
|
|
| ||||
| 课前暖场:播放音乐,指导学生预习新课(这是一首描写西域的歌 |
| ||||
| 曲,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本) |
|
| |||
活动过程 | 第一篇章:西域·印象 |
|
|
|
| |
1. 西域在哪里? |
|
|
|
| ||
| 展示地图,展示西域的地理位置。学生根据课本和地图,确定西 |
| ||||
| 域的地理位置(史论结合,更好的认识西域) |
|
| |||
|
|
|
|
|
|
|
| 2. | 西域的生态环境如何? |
|
| 出示《山海经》中的记载。学生根据史料得出西域是一个荒凉、 |
|
| 危险的地方(史料教学,论从史出) |
| 3. | 西域的政治状况 |
|
| 介绍西域、匈奴、西汉的关系 |
| 第二篇章:英雄·开拓 | |
| 1. | 张骞为何出使西域 |
|
| 出示《史记》关于张骞的记载。得出结论:联络大月氏,夹击匈 |
|
| 奴。 |
| 2. | 讲述张骞 |
|
| 引导学生自学张骞通西域。并讲述所知的张骞出示西域。 |
| 3. | 总结两次出使西域的概况 |
|
| 出示表格。总结知识点 |
| 4. | 感悟张骞 |
|
| 播放《汉武大帝》张骞归来的片段。观看影片后,谈谈自己的感 |
|
| 受。Z J |
| 第三篇章:丝路·赞歌 | |
| 1. | 穿越历史,重返丝路 |
|
| 合作探究的题目:“汉朝商队,重返丝路,挑选前往西域贸易的 |
|
| 货物和返回时携带的货物,并谈谈这一路的感受”(情景体验, |
|
| 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丝路的路线,理解丝路上的艰辛、丝路加强了 |
|
|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
| 2. |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
| 3. | 海上丝绸之路(通过讲解陆上丝绸之路容易受到匈奴的干扰,进 |
|
| 而引导海上丝绸之路,并根据地图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培 |
|
| 养学生历史与地理结合的能力,加深对地图的识记) |
| 4. | 两汉对西域的关系 |
| 第四篇章:一带·一路 | |
| 1. | 感受一带一路(联系时事,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再次 |
|
| 体会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 2. | 以史为鉴,为家乡发展提建议。小组合作讨论 |
| 课后练习 | |
|
|
|
|
| 通过相关的课前准备,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课堂氛围,提高了 |
学习评价 | 学习兴趣; | |
|
| 学生能够通过自学,对学,小组学习,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力和 |
|
|
|
思考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再次体会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涉及学科 地理、音乐
学生成果及点评
1.张骞的事迹及之后的“张骞们”为线索贯穿始终,认识张骞—走进张骞—追随张骞,通过讲述一个人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畏艰险敢于“凿空”的气质和精神。
2.如何利用丝绸之路?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开动脑筋,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让他们认识到丝绸之路除了物质上的交流之外,还有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交流。联系今天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设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开发丝绸之路?这一问题,让他们联系现实,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课堂的教学。Z J
3.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汉唐故都长安,往昔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所以"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张骞在公元前 119 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