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5 有生命的石头教案设计
展开1. 重点了解石头在人类生活历史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2. 通过对中外历史上不同时期石刻作品艺术特色和造型特点的欣赏,了解中外石刻艺术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外石刻艺术作品和石头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3. 用鹅卵石等石头进行石头联想绘画;
4. 了解石刻艺术的多种拓展技法和应用。在了解石刻知识的基础上,深刻感受石头的价值,引导学生参与石刻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石头历史和石刻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够创作绘制简单的石头联想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石刻艺术的乐趣,能运用学到的石刻知识大胆创作,激发学生热爱石刻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重点了解石头在人类生活历史和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2. 通过对中外历史上各个时期石刻作品艺术特色和造型特点的欣赏,了解中外石刻艺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石头具有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对石文化和石刻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够用墨或颜料在石头上创作因石想象联想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今天吴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与这个“石”字有关的成语有哪些?(——点石成金、滴水穿石、、他山之石、石破天惊、一石二鸟、投石问路、落井下石、铁石心肠、玉石俱焚、飞沙走石、石沉大海、金石可开、人非木石、……)
师:关于带“石”字的成语可真多呀!那,这是什么?(石头的象形字:图片形式出现。)
生:石头。
师:对,你们猜猜石头中有生命吗?
生:(有或者没有。)
师:石头中到底有没有生命,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这个答案肯定会“水—落—石—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寻找《有生命的石头》——接前面的“石头图”完成完整板书。
(2)、欣赏交流:
1、打开生命之门
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赋予了石头生命。(点课件:打开生命之门3张图)
根据三张图的内容讲析。(工具、狩猎、改变生活方式)
那时候的人们通过对石头简单的打磨,制造出了捕猎的工具、生活的用品(扩展)
2、石头的生命力
随着时间的迁徙,石刻艺术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族中的瑰宝,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古代的工匠们用高超的技艺焕发了石头更加精彩的生命力。
不同的雕法:圆雕、浮雕、透雕、线刻石雕。
师:你最喜欢哪种雕刻方法?
生:我喜欢圆雕,因为圆雕显得更立体……。
师:是的,圆雕的特点是完全立体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它。
浮雕的特点是对表现的形象压缩,与平面相结合,使形象在平面上凸起。
透雕的特点是将背景的底版全部去掉,只留下需要的形象本身的浮雕手法。
线刻石雕是靠光线来表现外形,靠光影效果来产生起伏感。因为不太显眼,因此常常给人淡雅而含蓄的感觉。
3、石刻深度游
古代的工匠们真了不起,让陵墓石刻、石窟造像、民间石刻成为了最璀璨的石刻艺术明珠,彼此辉映。特别是陵墓石刻,更显示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杰出成就。
今天,就让老师做回导游吧,带领同学们来一次六朝石刻深度游!
第一站:神兽篇(视频欣赏)
1、首先让我们走进“神兽篇”。【视频】
2、此时,你对神兽石刻,有些怎样的感触?(生自由答)
出示【轮廓清晰深刻的神兽图】是的,这个时期的石辟邪体态雄壮健美,线条生动流畅,充分表现出六朝石刻的线条美。
让我们再走近些。【特写神兽云纹局部】看,石辟邪上大气的雕刻线条,纹样雕刻非常精美,不同形态的云纹,体现出身形的凹凸感。
5、欣赏了这么多神兽石刻艺术,我们为中国古代雕塑艺人智慧的创造和精湛的技艺折服。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学学神兽的姿态,感受一下古人创造神兽时带给他们怎样的心灵寄托。比一比,谁做的神兽造型,最生动、最神似。(生自由模仿,指明上台演示,教师及时点评引导)
第二站:人物篇(武将 文臣:通过对比,学生讨论)
1、接下来,我们继续石刻旅行,来看“人物篇”。【文臣武将图】
2、他们是谁?(自由猜想,多点名几个学生快速答)左边是文臣,右边是武将。仔细观察,你能看出文臣和武将着装、动作、神态有哪些不同?快和同组的伙伴们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指名答“你观察的很深入”,“说得真好,你确实感受到了……”,“你的见解很独到,老师很佩服”……)
3、老师的感受和同学们一样,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
文臣衣冠线条流畅,纹样拘谨,这样来刻画文臣端庄丰厚的造型,相得益彰;
武将着重描绘的盔甲,云纹流利,狮头威猛,规整的甲片,加上厚重的边缘线条,容貌刚硬犀利,体现了武将犹如天神一般威武的姿态。
4.【小结】工匠们对线条的使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们在每一尊造像上刻画的线条都生动自如,达到“多一线则杂,少一线则缺”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注重刻画内在的精神,使得造像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第三站:神柱篇:(教师演示)
1、六朝陵墓石刻最具艺术性的除了神兽、人物外,还有神柱。【神柱视频】
2、下面,老师用泥塑部件来演示一下石柱的构造。(教师演示)
4、明白了石柱的构造,你一定更加能理解南朝石碑了。它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圆形,碑身呈长方形,碑座为龟跌形。
5、【小结:】同学们,这些工艺精湛的石刻,是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也正是经过石刻艺人们那一双双灵巧智慧的双手,我们今天才能看到这许许多多精美的石雕作品。惟妙惟肖,充满力量,好像真有生命。
(3)、学生练习
师:其他班的同学也被这些石雕作品所吸引,他们也做了简单的尝试,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这位小朋友雕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方法来雕的?
这幅作品的线和那幅作品的线有什么区别?……他们是如何来表现的?(出示三幅不同内容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做简单的评析)
我相信到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一定也很想露一手了吧,那好,吴老师给你们这个机会,用紫砂泥替代石材,在泥板上雕刻出你喜欢的形象。
我们可以用到这些方法:裁、刻、戳、贴、刮……(利用展台教师演示这些方法)
作业时紫砂泥下面加个垫板。
(4)、点评:
从铿劲有力的直线、柔和的曲线、来表现出不同风格的造型,如雷纹、云纹。
拓展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也爱上了历尽沧桑、却仍旧屹立在世人面前的这些赋予生命力的石头。但是,有这些现象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课件:议一议)
有些人为了盈利制造假的古董吸引游客;
而有些人毁掉了受损的古石雕,去另做新的。
还有的人用水泥等材料随便在古石雕残破处修补。
这些行为正确吗?
生:不正确。
师:是的,我们要尽力的保留原来古石雕的风格特点,维护他们的原貌,“修旧如旧”让石头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美术六年级下册15 有生命的石头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美术六年级下册15 有生命的石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张憨态可掬,造型稚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8 玩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18 玩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次探究,感受玩偶,深入挖掘掘,探秘玩偶,欣赏拓维,感受文化,激活灵感,创作表现,品评交流,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15 有生命的石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15 有生命的石头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