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2682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24课《唐诗三首》复习课件(共38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38页。
唐诗三首 复习复习目标1.记住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等文学知识;2.能背熟并准确默写全诗;3.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杜甫,字 , 代诗人,他是我国伟大的 主义诗人,和李白齐名,世称“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其诗作被誉为“ ”,他本人也被后世尊称为“ ”。因一度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 ”,世称“ ” ,又因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后人也称之为“ ”,著有《 》作者子美唐现实李杜诗史诗圣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杜工部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卖炭翁》就是其一。杜甫1.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杜甫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圣”,其诗“诗史”。×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杜少府”指的是杜甫。( )少府,县尉的别称,这里是指王勃的一个朋友。×白居易1.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2.白居易有“诗鬼”之称。( )“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3.白居易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巩固识记《石壕吏》杜甫1.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2.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3.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4.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5.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6.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7.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8.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哪句?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我衰老困窘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7.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9.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10.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1.抒发诗人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句子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13.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14.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15.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卖炭翁》白居易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3.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4.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5.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总结提升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照应开头,写出事件结局与诗人感受。分三层:①(前六句)写老妇诉说儿子情况,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②(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③(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自愿为战士们做饭,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手段狠毒,黑夜突袭)(横蛮气势、悲凉境地 )(悲惨遭遇 )(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课堂小结一对比鲜明 明暗结合如狼似虎 蛮横凶暴悲愤凄苦 哀婉可怜吏:妇:明暗写作手法对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 两首诗中都有不少精彩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恶劣天气: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之声,把风拟人化,突出风之大。 生活环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个“铁”字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子硬邦邦的特点,突显了诗人生活之贫困。《卖炭翁》肖像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困苦。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用设问句点明诗眼。表现卖炭翁生活困苦、艰辛,心理矛盾。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是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表现卖炭翁运炭的艰难。二者写法异同总结同: 都运用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 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重在环境描写 《卖炭翁》1运用外貌、动作、心理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2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当堂检测一、填空。 (1)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与 合称为“李杜”,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石壕吏》与 、 一起合称为“三吏”,其中 诗是作者在早年时期的作品。(2)《春夜喜雨》也是杜甫的名作,诗中 , 这二句为后人沿袭赋予它特殊的含义。你还会杜甫的其它诗句吗?请写二句: , 。
二.选择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C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A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c三、默写《石壕吏》杜甫1.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 , 。2.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是: , 。
3.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 , 。4.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 。5.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 , 。
6.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 , 。7.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是: , 。8. 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 , 。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2.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 , !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 , 。4.写诗人无可奈何的诗句是: , 。5.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6.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 , 。
《卖炭翁》白居易 1.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 。2.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是: , 。3.表明卖炭翁贫困的句子是: ? 。4.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宫市的残暴)的句子是: , 。
1、“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辗”_字既写出了天寒冷,又写出了写出牛车的重量,从而突出说明了卖炭翁的艰辛。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四、诗文理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新时代中国青少年能力责任担当!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