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1 天地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 天地人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识汉字,导入新课,学习“天,巩固识记“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地人》教学设计 一、初识汉字,导入新课 1.了解汉字。 激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正式学习汉字了。请打开语文书,翻到第6页。这些方方正正的方块字,就是汉字。汉字的岁数可大呢!已经有几千岁了。 2.数一数,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每个汉字的样子,请学生试着数一数这页一共有几个汉字。 3.导入新课。 教师板书:天地人。 教师带着学生读课题,学生跟读“天、地、人”。 【设计意图】导入课要简单有趣,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内容,试着跟老师初步认读,调动起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学习“天、地、人” 1.认识“人”字。 (1)导入。 出示第7页的插图,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两个人。 (2)学习读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 ① 出示字卡和图片,图文对照认识“人”。 教师出示图片和字卡,引导学生把图片上的人与字卡上的汉字“人”对应起来,即把“人”字的字形和字义对应起来。 ② 教师范读“人”的字音,带着学生共读“人”。 ③ 简单讲解字形:左一笔右一笔,稳稳站在地上,这就是“人”字。 (3)联系阅读实际,巩固“人”字。 ① 与入学教育的内容进行知识联结。请学生观察教材第2至3页,看看图中56个民族的小朋友,感受图中有很多人。找出“我是中国人”中的“人”字,进行认读。 ② 出示课外书封面,认读“人”,如《稻草人》。 ③ 翻到教材第72页,让学生找找有多少个“人”字,边圈边读。 (4)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都有哪些人。 (5)同桌间出示字卡,对读。 【设计意图】把生字放到不同的语境中,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而且可以增加识记汉字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识字的作用,实现识字与生活的对接。 2.认识“天”字。 (1)学习读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 ① 出示字卡,范读“天”,学生跟读。 ②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请你仔细看看这个字,它和刚才学的“人”字有什么不同吗? 带领学生一起书空两横。 ③对照图片并联系实际,理解“天”的意思,认识“天”字。 出示图片,并指着窗外的天空,带学生一起读“天”。 3.认识“地”字。 (1)学习读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 ① 出示字卡,范读“地”,学生跟读。 ② 对照图片并联系实际,理解“地”的意思,认识“地”字。 出示图片,并指着地面,带学生一起读“地”。 (2)联系生活,了解与“地”有关的词语。 ① 出示图片,认识不同的“地”。 教师出示土地、草地、菜地的图片,告诉学生这是各种各样的地,都是土的是土地,长满草的是草地,种了菜的叫菜地。 ② 联系阅读实际,巩固生字“天、地”。 ◇ 提示:看教材第6页,看看能找到几个“天”字,几个“地”字。 ◇ 翻到教材第7页,这里也藏着“天”和“地”字,找找它们在哪里。 三、巩固识记“天、地、人” 1.通过活动巩固。 (1)分小组开火车读“天、地、人”。教师相机正音。 (2)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读或齐读生字。 (3)教师随机说生字,学生举相应的字卡。 (4)同桌之间用字卡进行上面的练习,巩固生字。 2.通过游戏巩固。 把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指一指“天”“地”“人”,边指边说指的是什么。 认识“你我他” 一、学习“你、我、他” 1.认识“我”字。 (1)学习读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 ① 出示字卡,范读“我”,学生跟读。 ② 简单讲解意思:手指自己——“我”就是自己。 请学生看着字卡,手指自己,认读“我”。 (2)联系阅读实际,识记“我”。 观察教材的入学教育部分,找出里面有多少个“我”,进行认读。 2.认识“你”字。 (1)学习读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 ① 出示字卡,范读“你”,学生跟读。 ② 简单讲解意思:手指对方——“你”就是对方。 ③ 同桌互指,认读“你”。 (2)在活动中巩固“你、我”。 同桌互相抽读字卡,抽到“我”手指自己,抽到“你”手指对方。 3.认识“他”字。 (1)学习读音,识记字形,了解意思。 ① 导入。 ◇提示:这一课还要学一个字,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地”字有些像。 ◇出示字卡,范读“他”,学生跟读。 ② 在活动中理解“他”的意思。 教师请两位同学A、B上来,与同学A交谈,同时用手指示“我、你”,再指向同学B,这就是“他”。 ③ 游戏巩固字音、字义。 选三名学生,两名站得近一些,另一名站得远一些。让学生指一指哪个是“我”,哪个是“你”,哪个是“他”,边指边说。 【设计意图】创设真实的情境,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简单互动,帮助学生理解“你、我、他”的意思,以及几个人称之间的关系。 (2)观察字形,巩固识字。 ①出示“他、地”的字卡,请同学观察,说说它们的不同:右边一样,左边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他”的左边是由“人”变化来的,说明“他”表示人。 ②出示“他、你”的字卡,请同学观察,说说它们的不同:左边一样,右边不一样。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字的左边都是“人”的变体,说明这两个字都表示人。 ③总结:汉字中有不少外形相似的字,一定要看仔细,才能分得清。 二、巩固识记,学习运用 1.通过阅读巩固识字。 ① 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跟读,齐读。 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② 学生各种形式读,如开火车接读、同桌一人读一行,复习巩固本课认识的6个字。 ③ 翻到教材第14页,圈出本课认识的生字,进行认读。 2.通过活动巩固识字。 (1)游戏:带动作指读。 我是中国人。 你是中国人。 他是中国人。 我们都是中国人。 ①呈现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先让学生从句子中圈出本课新学的生字读一读。 ◇联系入学教育部分,复习“我是中国人”。呈现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指一指自己住在中国的什么地方,齐读“我是中国人”。 ◇将“我”替换为“你”“他”,再读句子。 ◇教师讲解“我们”,用手势动作表示“我们”指现场所有人,并做动作带读“我们都是中国人”。 ② 教师指两名学生A、B,组成三人小组带动作进行示范。 ◇教师看着同学A,带着手势动作说“我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同学A也打着手势跟读“我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教师指着同学B,对同学A说“他是中国人”,再带着手势动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同学A也做动作跟读这两句话。 ◇三人小组轮流带动作练习说这几句话。 ③ 全班分为若干三人小组,带动作指读这几句话。 (2)情景会话。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 ——他叫什么名字?——他叫XX。 ——你家有几口人?——我家有三口人。 ①教师讲读,引导学生了解前两组对话的意思。 ◇先让学生从这几组对话中圈出本课新学的生字读一读。 ◇老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指着黑板带学生读,讲解“名字”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指着作业本上的名字,用“我叫XX”的句式说自己的名字。 ◇范读“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并讲解意思。 ◇同桌练习对话:“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 ◇将对话中的“你、我”替换为“他”,做游戏。 同桌两人一组,一位同学随机指班上的其他同学,相互问答,练习“他叫什么名字?——他叫XX。” ② 教师讲读,引导学生了解最后一组对话的意思。 ◇通过图片,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家”。范读“你家有几口人?——我家有三口人”并讲解意思。 ◇两人一组,练习对话。 ③ 教师随机指两名学生,分角色表演三组情景会话。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巩固生字,同时在情景中学习简单会话,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总结: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感受到这些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让我们做个有心人,找一找生活中在哪里能见到这些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神话故事中的“天地人”,汉字文化中的“天地人”,生活中的“天地人”,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1 天地人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1 天地人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认识“天,欣赏童谣,认识“你,利用字卡,认读生字,游戏巩固,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