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导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
2.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
【重难点】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
1 、自转方向
概念:地球围绕 自 向 旋转,称为地球的 。
地轴为自转的旋转轴,它的北端指向永远 。
(2)自转方向 ,北极上空看,地球_____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看,地球_____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周期
(1)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恒星日,时间长度是 小时 分 秒。
(2)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太阳日的时间长度是 小时。
3、自转速度
(1)自转角速度:除 外,地表任何地点均相等,约为 ;
(2)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 ,极点为 。
【注意】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在地球表面上,同纬度的地点相比,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地势越低,线速度越小。角速度都相同。
(6)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7)其他各纬度(φ)的线速度(vφ)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φ=v0cs φ。
【跟踪练习】
例1.读右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自转方向。
(2)比较并且说明在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3)本图中当A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叫做一个 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现象
①成因 eq \b\lc\{(\a\vs4\al\c1(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照射))
②昼夜半球:
下图甲、乙两处中,甲所在半球为夜半球,乙所在半球为昼半球。
③昼夜界线:AB线为晨昏线。
(2)昼夜交替
①原因:地球不停地自转。
②影响: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导读归纳】
一、晨昏线的判读与运用
1.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①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②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昏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晨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3)方位法:①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②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下图中若AB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弧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下图BN地方时是6:00,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东、西经
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8) 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特别说明】 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
因为α为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也就是直射点的纬度数。
又因为β+∠1=90°,α+∠1=90°,所以α=β。
(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跟踪练习】(师生互动)
例2 图中A、B为一段昏线,A(70°S)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两地同时日出、日落
B.此时北京正处于下班高峰期
C.该日青岛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4°
D.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特点:纬度越高,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水平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她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课堂检测
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根据纬度可判断出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故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左岸淤积,最终小岛可能和①岸相连。南半球则相反,小岛与④岸相连。
产生时差
地方时
(1) 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2)人为规定:东经180度附近最早看到太阳;西经180度附近最晚看到太阳。
(3)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以右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5
15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 =15:00,F点地方时24:00- =21:00。
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点的地方时=已知地点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60分钟
(遵循东加西减原则)
经度差:若两地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则经度差为两经度之差。
若两地一地在东经度~地在西经度,则经度差为两经度之和。
时区和区时
1.时区和区时的含义: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两个小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2.全球24个时区的划分:
3.时区的计算:时区数=已知地点经度/15°,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
4.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
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减之差;一地为东时区,一地为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加之和。
5.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1)定时区,(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
(1)定时区: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日界线
1.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
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2国际日界线的特征
3.图解日期变更
a.经线展开图
b.极地投影图
注意:(1)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
(2)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经线到达南极。
c.
国际标准时(世界时):
格林尼治时间;0时区的区时。
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地都一样 B.各地都不等
C.纬度不同线速度不同 D.经度不同角速度不同
2.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每天大约向东转过15° ②南半球与北半球速度不均匀
③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均为每小时15° ④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我国发射载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
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晨昏线总是与经线重合 B.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晨昏线不断东移
C.晨昏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 D.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5.当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时,印度首都新德里(82.5°E)的时刻是( )
A.9点 B.10点 C.9点30分 D.10点30分
6.下列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生物钟”现象
C.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 D.昼夜现象
7.(1)右图中O为极点,ON为零时,∠MON为60°,阴影区比非阴影区早一天,甲与OM的经度相差30°,乙与ON的经度相差30°,据此回答(1)~(2)题。(1)过多久后乙地处于新的一天(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2)过多久后甲、乙两地同处于新的一天( )
A.14小时 B.16小时
C.18小时 D.20小时
8.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GH线是 (填“晨”或“昏”)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点的地方时是 ,与D点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C点的地方时比D点要 (填“早”或“晚”)。
(3)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D地的物体 偏。
1.C 2.B 3.C 4.D 5.C 6.D 7. (1) B (2) C
8.(1)晨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GH线是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交界线。
(2)8时 A 早 (3)西 东 不
地球的自转
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轨道为赤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 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 夹角
方向
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 时针,在南极上空看是 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速
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外,大约为15°/小时
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线速度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
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时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
时刻
相同
相同
日期
今天
昨天
日期变更
见图
见图
地球自转方向
→
→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11地球的自转昼夜交替日界线导学案doc、11地球的自转时区和区时导学案含答案doc、11地球的自转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导学案含答案doc等3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能力提升,课堂小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三节 天气系统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三节 天气系统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低气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