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六章 球类运动第三节 软式排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六章 球类运动第三节 软式排球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教学过程,效果预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排球的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排球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二、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排球的步伐移动,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全一册教材内容中选项学习部分。由于排球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初步掌握几个主要的技术动作,便可作为锻炼身体和体育娱乐的手段。所以排球运动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的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虽然这个内容比较枯燥,但是它是排球运动中各项技术的基础。任何一种动作技术在比赛中所发挥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准备姿势的正确性和移动的速度。因此掌握好这项技术对于排球比赛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农村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5-17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且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但是该阶段学生普遍存在运动兴趣不足的问题,所以如何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挖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练习中来是本次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四、教学目标1.运动技术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对排球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技术建立较深的概念,基本懂得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的具体做法和技术要领,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识。2.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排球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做到初步掌握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的技术动作,70%以上同学能应用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以及灵敏性和协调能力。3.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自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并能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练习和游戏中,能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和本组成员或老师一起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步伐移动技术和准备姿势的技术动作教学难点: 全身的协调六、教法、学法教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创新能力。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讲解,是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动作示范,有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技术。3.直观教学法:教师的优美规范示范与讲解,使学生对具体的脚步移动技术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4.纠正错误法:练习中利用教师与优生示范、集体纠错与个别纠错相结合,利用正误对比法对下肢的不协调等常见错误进行反复的做并步,滑步和交叉步,等纠正方法的教学来解决本次课的重难点。学法:1、采用示范教学,配合师生互动演示,这样能能够体现内容的直观性,学生领会意图快,容易接受。2、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联系,达到熟练程度。3、组织小组间比赛。增强竞争性和娱乐性气氛。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对比,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七、教学过程: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个阶段:调动身心阶段,合作探究阶段,放松恢复阶段1、调动身心阶段 由课堂常规,热身,和跟我学三个部分组成a 课堂常规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启迪学生情绪,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上课的准备。b热身部分:各种队形跑,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根据图形可以跑出什么队行讲解队伍交叉时跑的方法——要一个间隔一个 请出若干名学生带领,跑出各种队行。这样既达到热身的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不觉得跑步有多枯燥。C跟我学部分这个部分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由一名学生领做准备操。(这个作业是前面课上布置的,每节课四名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轮到) 教师密切注意四位准老师的课堂情况,做好“听课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结束后教师小结活动情况,给于学生表扬2、合作探究阶段合作探究阶段有2个内容:1)学习排球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2)自选活动在排球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的教学中,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了设疑——探究——归纳——合作练习——游戏 这样的学练流程,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尝试,比较,归纳,游戏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具体过程为:a、教师提出问题,引出排球的准备姿势。b、让学生根据看到过的试着做出准备姿势c、教师做出标准的准备姿势,让学生找出自己做的动作和老师做的有什么不同d、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动作要领,提示同学看看我的脚,膝关节,重心,脚后跟等等动作要领:两腿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膝关节保持一定弯曲,两脚尖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的投影在脚尖前面,上体稍前倾,重心靠前,两臂自然弯曲放松,两手置于腹前,全身肌肉适当放松,两眼注视来球,两腿保持微动状态归纳:屈膝提踵,含胸收腹,微动同样,步伐移动a、教师引导大家思考:球不在身边时该怎么办?b、分组让学生尝试,想出解决办法c、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多种移动步伐d、组织学生进行原地的练习e、组织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听信号游戏 ;照镜子游戏;摸背游戏 f.做出评价并点名表扬内容2——自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选择,有效地提高了他们运动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3、恢复身心阶段最后恢复身心阶段,学生在音乐中跟着老师一起放松,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手、脚的放松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起到放松上下肢的作用,使学生的心理生理都得到放松,在进行美的教育的同时又一次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本课小节先请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情况做个小节,然后教师指出本节课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布置收还器材,培养学生爱护集体财产的习惯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八、效果预计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估计本课的最高心率:130次/分钟左右,平均心率:90——100次/分钟,练习密度:50%——60% ,强度指数:中等。九、教学反思本课学习排球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相对比较乏味,较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准备姿势和步伐移动是排球运动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学好排球各项技术动作的基础。所以学好常用的基本姿势和移动步法显的尤为重要。我满意的地方: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热身跑让若干学生带领,跑出各种队形,有效地解决了跑步枯燥的问题,达到热身的效果,我还采用分组学生带准备活动,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创新、组织、领导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2、在教学方法上,本课采用“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练一练----评一评”的学练流程,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方法。在观察、体验、分析比较和合作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3、在教学中设置了一些与准备姿势相关的游戏,在性质没有多大改变的前提下,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充分展示自我。4、本课还设置了自选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选择,有效地提高了他们运动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级第三节 乒乓球精品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的开始,准备活动,宣布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五至六年级第三节 软式排球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第三节 软式排球教案及反思,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课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