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高频考点针对性解析及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无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要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
    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中,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一肆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而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想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金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物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
    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选文有改动)
    (考点一:情节概括)结合全文,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情节。第段写主要写麦客在村子里等活,第写奶奶请麦客,第到段写麦客为我家割麦子,第段写麦客继续等活。
    【答案】麦客等活;麦客在村子里等活;麦客为我家割麦子;麦客继续等活。(4分)
    【方法归纳】
    (1)审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找出题干关键词。
    (2)通读全文,勾画与题干关键词相关的信息。
    (3)在把握选文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在已勾画的内容中概括答案。
    (4)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内容较多时可分条作答。
    【答题模板】
    没有固定格式,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题干赋分来 验证答案是否完善。


    (考点二: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不是指外表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事迹,得出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答题思路是四步走:第一步,审清题干。本题让我们概括的是麦客夫妻的人物形象。第二步:梳理情节。一是奶奶相中一对夫妻,每亩地比别人少两元。二是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干活干净利落。三是夫妻二人和奶奶的对话及吃午饭,最后黄昏时刻,整整收割完两亩麦子。第三步:具体概括。第四步:组织答案。
    【答案】麦客夫妻勤劳朴实、踏实肯干、配合默契、任劳任怨、自食其力、努力奋斗。(3分)
    【方法归纳】
    具体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文言文中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活动的。这里说的环境,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一环。
    (3)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情节本来就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作家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答题模板】XX是一个……的人,从……看出他……的特点。

    (考点三:赏析句子)赏析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先要说明是这句话是否运用了修辞和表达方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的阐释,最后再写明表达效果。
    【答案】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句中将刺眼的阳光比喻成扎人的麦芒,又写田野里不见一丝风,写出了酷热难耐的夏季天气,更表现了麦客夫妻的割麦的艰苦,同时也表现了麦客们的吃苦耐劳以及勤劳朴实。
    【方法归纳】
    作答句子赏析类题,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从描写方法角度:可从人物的行为、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等方面进行赏析。
    (2)从修辞手法角度:可从常见的八种修辞入手。
    (3)从表现手法角度:对比、象征、欲扬先抑、衬托、铺垫等等。
    (4)从表达方式角度:主要赏析描写句、议论句和抒情句。
    【答题模板】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


    (考点四:写作手法)选文第⑨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题目告诉了运用的是插叙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出插叙的作用,即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
    【答案】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补充交代了麦客夫妻来自深山的情况,解释了他们外出当麦客的原因。
    【方法归纳】
    (1)理解各种表现手法的内涵,把握各自的作用。
    (2)看上下文的联系,从文章中分析文章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照应、悬念、铺垫等都讲究前后文的联系,判断时,要前勾后连,综合考虑。
    (3)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全文的结构是什么,看是否有两个事物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看是否有悬而未决的谜团。
    (4)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两方面分析表现手法。在一些选文中,有些作者会使用一些表现手法,将自己的观点委婉地表达出来,如托物言志,这就要求不能只看表面,而要深刻挖掘。
    【答题模板】
    运用了……的写作手法,表现(突出)了……怎样的特点,使文章……


    (考点五:情感主旨)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作者的感情。答案一定要紧扣文章主旨,开头以对童年的回忆引入麦客这个行当,结尾又对现代机械文明对传统麦客职业的侵蚀发出慨叹,作者其实一方面是想表达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另外一方面又是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行业的一种惋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文通过对童年时麦客夫妻割麦子的场景的回忆,赞扬了麦客们的勤劳朴实以及踏实肯干的美好品质。同时结尾又慨叹现代机械碾碎了麦客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传统行业的惋惜之情。
    【方法归纳】
    文章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和情感,通常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写人、叙事、状物的目的。作答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住文章的标题。
    (2)重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开头常有开篇点题、引出话题等作用,而结尾常有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等作用。
    (3)分析文章中关键的议论句、抒情句和段落中心句。
    【答题模板】
    本文记叙(描述)了……的故事(景物、经过),表现(赞美、揭示、反映、讽刺)了……,抒发了……的情感。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忆故人
    高红十
    ① 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地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心甘情愿无半毛钱加班费),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看一样样绿了。
    ② 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时间。
    ③ 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
    ④ 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前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一晃,过去快四十年。
    ⑤我去过他在雍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
    ⑥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
    ⑦再后来,有了令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
    ⑧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一一令人顿悟;特别精彩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一一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
    ⑨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似乎不叫,对比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谢谢他)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绕梁一一不妥,现如今谁家房里还有房梁一一此词可休可废。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
    ⑩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绽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
    (11) 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

    (考点六:内容理解)文章题目是“春天忆故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我与地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着眼全文,然后从文章内容方面进行考虑。作者在《我与地坛》中感受到史铁生双腿残疾以后日日与地坛作伴的经历和母亲对他的无限关爱,抒写了他在特定遭遇,特定环境中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切体会和深沉思索,表现他奋发的坚韧性格和意志,展现他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的情怀,这正是史铁生的人格魅力所在。
    【答案】因为《我与地坛》凸显了史铁生的人格魅力,他的生命充满劫难,而苦难的人生也能够辉煌和灿烂。他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的情怀真挚动人。
    【方法归纳】
    (1)审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找出题干关键词。
    (2)通读全文,勾画与题干关键词相关的信息。
    (3)在把握选文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在已勾画的内容中概括答案。
    (4)根据要求整理答案,内容较多时可分条作答。
    【答题模板】
    没有固定格式,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题干赋分来 验证答案是否完善。


    (考点七:词句理解)如何理解“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把握。把握句子的含义,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再结合文本主旨来解读。本句关键词为“在”、“活着”。“文章在,人就在”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好的文章常读不倦,文中所展现的作者的人格魅力也常驻人们心中。“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也为比喻的说法,意为文章经过长时间的流传,依然被人们所喜爱,人物品格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就是史铁生的人格魅力。
    【答案】好的文章常读不倦,文中所展现的作者的人格魅力也常驻人们心中;好的文章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史铁生热爱生命、 热爱生活的情怀永记心中。(4分)‘’
    【方法归纳】
    词语含义:
    (1)结合语境,认真推敲。理解动态语言环境中的词语和句子含义。这种理解不是孤立静止的理解,而是对语言作活的理解分析。我们知道,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只有结合语境,认真推敲,才能揣摩出词语的确切意义。
    (2)遇到代词,从上查找。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是找不到答案的。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在上句或上文,因此我们解题时,必须从上句开始寻找,而且应当由近及远地去找。
    (3)由近及远,查找释句。有些词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所以作者往往在提出之后,对它们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往往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答案。这些阐释性的句子往往在抽象词语之后,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从下句中去找答案,由近及远地去找。
    句子含义:
    解答句子含义题要把握总的原则:一是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整体感知是前提,抓关键词是重点,“瞻前顾后”是要点。具体做到:
    (1)要联系上下文。
    (2)要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
    (3)要抓住修辞方法。
    (4)要联系文章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
    【答题模板】
    XX词的意思是……,表现了人物……性格,表达了……的情感。
    XX词指的是……,在句中的意思是……,突出了……。
    (考点八:分析标题)文章以“春天忆故人”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的作用。“忆故人”点明的文章的写作内容,是对故人的回忆;究竟是对哪位故人的回忆,回忆故人的什么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方法归纳】
    分析标题包括分析标题含义和标题作用。
    标题含义题分两步:第一步联系表层含义: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第二步  体会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文章内容相关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
    标题作用有:线索。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解答标题作用题要注意: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标题含有哲理和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答题模板】
    XX题目上表面上指……,又指……。概括了……的事件,表达了……的情感,暗示了……的主旨。或运用…修辞,写出……。或是文章的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考点九:段落作用)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句段作用。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末虽然使用了省略号,但是,“晒得有点黑”“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这些对史铁生音容笑貌的描写无一不在内容上表达“我”对史铁生的怀恋。此段回忆的是史铁生从延安回来,告诉“我”延安有人问我好的事,与题目中“忆故人”相照应。
    【答案】照应题目,强化作者对史铁生的怀恋。
    分清段落所处的位置,分析其不同的作用:
    1.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后文做铺垫或埋下伏笔。
    2.中间段(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3.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含蓄深刻,启发联想,象征、暗示、点明或揭示主旨。
    4.其他语段:呼应上文,形成对比,补充说明,等等。
    【答题模板】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承上启下(过渡) 、照应前文(开头) 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跟踪训练: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绣朵花儿当补丁
    ①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
    ②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
    ③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笸箩,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
    ④我结婚时的床单是喜庆的凤凰牡丹图,洗出破洞后我也不愿意丢弃这意义特殊的物品,于是寻找花色和质地相近的布片,用细密的针脚给它疲惫的腰身加上武装带。带补丁的床单,就像我们的婚姻一样,不可能持续新婚那样的新鲜甜蜜,难免在柴米油盐和烟熏火燎中生出磕磕绊绊,有一个个隐约的窟窿。怎么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以无比虔诚的心穿针引线,用细密的情感和针脚,缝补它的裂痕和伤口。
    ⑤我结婚已经二十多年,母亲也已离世十余年,但是她送我的针线笸箩一直陪伴着我,我越来越珍惜它。因为有它,我的生活平淡中有滋味,坎坷中有真诚,困窘里有鲜花,暗夜里有月光,算不上顺风顺水,也活得活色生香。这是针线笸箩的功劳,这是缝补的功劳。
    ⑥小小的针线笸箩里面蕴含着多少生活真谛和母亲的祝福。那一小布袋大小不同的扣子是生活的备胎,有些东西,丢了是找不回来的,你必须另外挑选哪怕逊色一点的及时补上去,就算花色不相同,也弥补了残缺。人生哪有那么完美,残缺了,生活就风侵雨蚀,一颗纽扣及时地守住你的内心,安抚你的困窘。那些小小的布片儿,就是生活的补丁,用剪刀来挑选、裁剪,用它们来填补生活的漏洞。缝补,自然不是原装,不会完全符合原初的梦想,但缝补就是不放弃,就是让抛锚的车继续旅程。生活是粗粝的,随着岁月的打磨,伤痕会很多,我们就需要这种缝缝补补的精神。
    ⑦那顶针是一个小的圆环铁箍,银白色的戴在手上,像戒指一样好看,乡下的妇人和老婆婆,经常手戴着顶针,那是实用,也是美,更是生活的智慧。顶针的表面有许多小小的凹孔,来迎接针的尾部,一根细小水滑的银针,需要扎透厚厚的衣裳和布壳子。那些坚硬的生活块垒,一根滑溜溜的细针难以顺利穿透,顶针恰恰给它一种依靠和力量。生活中有些坚硬尖锐的关口,是很难顺利通过的,所以需要内心打磨一个顶针,对着那些磐石一样的坚硬处,迅速地推进你的针,到达你的目的地。针锥有粗大的针尖,还有倒钩,手握的部分是一块沉甸甸的铁柄,这是更坚硬的精神支撑,在遇到巨大障碍的时候,用它先去打头阵,将切阻碍洞穿后让我们的针——生活的理想——从容通过。粉布袋是一个沉默的荷包,内有一包粉末和根来回拉伸的线,缝被子、棉衣的时候,需要针线长途跋涉,一根粉线引导着针线走得不偏不倚,走出一条漂亮的直线。
    ⑧一个小小的针线笸箩里,承载着宏大的人生和无边的智慧。使用针线笸箩的过程中,我慢慢明白,母亲的一生为什么过得从容而不乏辉煌,她就是用一种缝补的精神去裁剪人生,那些苦难、烦琐、裂痕,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冗杂,都被母亲果断地剪下丢弃,用一块新的心气儿去打补丁,将生活的粗粝和残损给遮盖过去。所以母亲的人生虽然坎坷多难,但也有锦上添花、风生水起之时。作为一个女人,学会给生活打补丁是多么重要,有一个用来缝缝补补裁裁剪剪的针线笸箩是多么重要!
    ⑨粉布袋、剪刀、顶针、五彩的线,绣朵花儿当补丁,这就是母亲的人生。她在缝补的同时,总不忘记,破洞也可以开出花朵。

    (1)本文题目“绣朵花儿当补丁”有很深的意蕴,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母亲的针线笸箩中懂得了哪些生活智慧?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体会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有它,我的生活平淡中有滋味,坎坷中有真诚,困窘里有鲜花,暗夜里有月光,算不上顺风顺水,也活得活色生香。(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表达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此文,你认为作者给我们传递了哪些道理?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是全文的线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生活都不免残缺,抱着美好的愿望、勇敢地直面苦难和残缺、用真心真情来精心修补,就能度过艰难困苦,甚至残缺处也会开放出绚烂的花朵。
    (2)针线笸箩:内里朴素,却想办法给生活添加色彩;扣子:守住内心,安抚困窘;布片儿:填补生活的漏洞:顶针:打通生活中坚硬的关口:针锥:遇到巨大障碍时的精神支撑。
    (3)①“规劝”本指郑重地劝说,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用针线缝补掉落的纽扣的过程。
    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增强语势,有力地写出了针线笸箩让“我”的生活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特点,表达出“我”对针线笸饯箩、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做人要朴实,但要让生活过得丰富多彩;生活中总会有挫折和裂痕,我们要用虔诚的心和真情去缝补:我们要有强硬的内心和精神支撑,才能穿越生活的障碍。
    2.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阳台上的花
    黄咏梅
    ①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休的时候了。记忆中,我们家阳台上也种植物,但很少见到花。在有限的花盆里,小葱小蒜、小辣椒、芫荽这些与其说是常见,不如说是常各。厨房里,主莱炒起来了,母亲会命我到阳台摘几根小葱或小辣椒,洗洗,直接放到锅里。“物尽其用”四个字,被母亲一辈子奉为人生信条,也将母亲训练得心灵手巧,家里很多淘汰的旧物都被她不厌其烦地改为他用。
    ②母亲不种花,可能也觉得花不好伺候。我们一家五口人,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养花。种下的花如果不开花,还不如种小菜。母亲种菜是很积极的。小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我们家安在一个半山腰的独间平房。房前有一片平地,被母亲用篱笆围成小莱园,里边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基本上可供应一家人的日常需求。印象最深的是葫芦,藤蔓攀在篱笆上,果实藏在叶子下。我们三个小孩子会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葫芦,用一根针,在葫芦瓜上歪歪扭扭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比赛哪一只长得又快又大,就像比赛自己的身高一样。母亲很懂种菜,在她特别的照顾下,刻有我们几个孩子名字的葫芦瓜,总是长势喜人,最终结出了皆大欢喜的果实。而刻着父亲母亲名字的那几只葫芦,远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欢天喜地地将自己的葫芦摘下来,挂在屋角,让它们跟我们的名字一起晒干、变黄,最终成为书桌上的摆设,权当一束不会凋谢的花。
    ③十七岁那年夏天,我到桂林读大学,父母送我去报到,趁机游览一下桂林山水。那是我第一次跟父母出远门,应该也是父母第一次一起出门旅游。我们住在一个简陋的小旅馆,窗外可以见到清澈的漓江水。旅馆对面有一个花坛,母亲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了一种奇怪的花。小小的五瓣花瓣,组合成一张人的脸谱,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五官是深紫色,脸膛是浅紫色或嫩黄色。我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有趣的花,就像花坛里有一个小人国。母亲对花的知识匮乏,直接称之为“人脸花”。每次进出旅馆,我们都要去看看这些有趣的“人脸花”。分别的时候,母亲想找找有没有种子可以带回家,找了半天没看到一粒果实。突然,母亲指着一簇角落里的花,说,这五朵,像不像我们一家?那五朵花挨得特别近,都快叠到一起了,上边两朵稍微大一些,浅紫色的脸膛上有着近乎墨色的五官,下边三朵大小差不多,嫩黄色的脸膛上,五官是浅浅的紫色。我和父亲都笑了,说像。我用于指点着那些小脸数过去,这是我,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数完,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之后的许多年,离别、想家成为一种习惯。后来,在一些地方,我多次看到过这种“人脸花”,每次看到,我都会朝这些“小脸”会心一笑,想起我们一家五口人。
    ④母亲退休之后,阳台慢慢开始种起了花,盆栽从实用转变为审美。种的都是些好养的花,茉莉、海棠、三角梅、芍药、桂花之类。阳台角落还留着几棵实用的小葱和辣椒,稀稀拉拉,枯老了也没被摘下放到锅里。年份最久的当属那株海棠花。花树不高,却很结实,主干已经比我的举头还粗。每年过年,它都不辜负花期,准时开起红艳艳的花朵,仿佛要跟我完成一个共同的约定——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站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阳光把海棠花照得通红,也将父母的衰老照得纹路清晰。我站在他们背后,既感伤又幸福,虔诚地祈祷年年岁岁都拥有这相同的一幕。
    ⑤除了在阳台种花,母亲也喜欢用花瓶插花。但我从来没在家里见过“人脸花”。近些年,家乡过年流行一种“年花”五代同堂果。黄灿灿胖乎乎的果实,浆汁饱满,寓意子孙满堂,老少安康。去花市买一枝回来,不用费心管理,可以观赏半年之久。母亲会挑果实多的那一枝买回家。有一次,我用湿布给这些果实“洗澡”,指着最大的那两只说,这是爸,这是妈,然后又分别按个头指定了我和哥哥姐姐。母亲一听,笑了,看看那两只最大的果实,说,不像,现在我们家里,我和你爸最瘦。我愣了好一会儿,夸张地提高嗓门说,再瘦也是最大的。
    ⑥今年,在小区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区围栏下新摆了一溜花盆,花盆里边挤挤挨挨地开满了一张张“小脸”。整齐的五瓣花瓣,嫩黄、粉红、紫色的脸膛,颜色各异,风一吹,像笑脸。我也笑了,站着看了很久。手机里有一款植物识别软件,几秒钟之后,我得以知道,“人脸花”真正的名字叫三色堇,花语——请思念我。我在微信上把照片发给母亲看,她高兴地说,你们那里也种“人脸花”啊!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这种花,在我们家就叫“人脸花”,早在很多年前,我家这位无暇养花的“花盲”,竟然无师自通,为我正确读出了那些“‘人脸花”的花语——请思念我。
    (1)母亲前后种植了哪两类“阳台上的花”?请分别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意识到母亲喜欢花,已是她退体的时候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每年过年回家后,我会挑一个阳光充足的中午,搬两张小椅子,让父亲母亲坐在这株海棠花下,一点一点将他们花白的头发染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⑥段“我暗自偷笑,并没有纠正母亲”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请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母亲种植实用的小葱、小蒜、小辣椒等;具有审美价值的茉莉、海棠、三角梅等。
    (2)开篇点题,以“花”照应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母亲与花的往事;奠定了全文赞美母亲、略有惋惜的感情基调。
    (3)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精心为父母染发的情景,表达了“我”对逐渐衰老的父母的疼惜之情。
    (4)母亲依然根据形状给花命名,但花的真实名字并不重要,因为很多年前,母亲的命名就准确传达了“我"对家的依恋,以及“我们”一家人亲密无间的情感。
    (5)赞美母亲物尽其用;感激母亲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童心);抒发了“我”对家的依恋,对父母的疼惜之情。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保洁小妹
    张亚凌
    ①我是病号,她是保洁员。
    ②她清扫完准备离开房间时,我才搭声,说辛苦了,谢谢。我说,是出于习惯,甚至都不曾抬头与她对视。那一刻我正猫着腰从在病床上写东西。
    ③“那样太难受。”是他的声音。
    ④“没事,”我笑了,我向来能将就,趴在墙上都可以,何况是患者身份。
    ⑤过一会儿,门再次被推开。她稍着一个黄色小桌子进来了,直接放在我的病床边。我惊喜地瞪大了眼睛,真是遇见神仙妹妹了,就是那种适合敲键盘,写字的小桌子!心里的万分感激还来不及表示,她又转身离开。坐在床上,趴上去,高低不错,很不惜,每股。一会几她又进来了,一手拎若凳子,一手拿着个棒垫子,
    ⑥“床有点高,坐在凳子上。天还有点凉,加个垫子,看咋样。”
    ⑦我真的不知该说什么了,直到儿子高中毕业,冬天再玲,我也没为他的凳子准备过坐垫。此刻陌生人的善念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举亲的细心,
    ⑧“我就羡慕文化人,”说罢,她离开了。
    ⑨脸色蜡黄蜡黄又不修边幅的我,像文化人吗?不管志样,此后,我得有文化人的样子,做事尽力,待人用心,不可幸负他人的厚爱。
    ⑩下午,鼓门声,她又进来了,端着一碗红丘稀饭。“熬多了,你也喝一碗。”
    ⑪“简单吃点。”稀饭,炒菜,慢头。
    ⑫“家常便饭养人,做多了。”凉菜,慢头,稀饭,一枚鸡蛋。
    ⑬“有闲时间包了点,有病少吃辣子。”饺子,没辣子的汁儿,
    ⑭我已经吃了她送来的几顿饭,竟然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因为她的理由是“熟多了”“简单吃点”“做多了”“有同时间包了点”。关照了人,又让人没有一丁点添了麻烦的歉疲,被关照者便心安理得来享受。就像,沐浴在阳光下,行走在春风里,漫步在花丛间,我们都不曾深情地感恩太阳、春风与花儿们。莫非博大的爱,都是单向流尚的?
    ⑮在时断时续的交流中我才知道,她打两份工,家里经济也不宽裕。孩子从小身体极不好,快四岁才会走路说话,20岁出头才接近正常的孩子,只是接近,自然谈不上学业与生活能力。
    ⑯在她轻描淡写的三言两语中,我勾敌出一个身板单薄的女人焦头烂额地在城市央缝讨生活的情形;像从山里冲出的误入城市的一头小牛挨、胆战心惊地适应红维灯、斑马线,手足无措地应对滔滔人流、滚滚车流、自行车上载满报纸、牛好一路推着不敢骑行,车子倒了扶不起来更赔不起被摔碎一地的牛划……从自行车到电动车到三轮车,从推着都战战就镜到像小鱼般在江洋大海里自由穿梭,从打一份工都应对艰难到打两三份还能照顺病儿……手忙脚乱地应对种种日复一日或突如其来的事情,心里牢记着自己得负重也必须能负重,
    ⑰“我很满足,我娃现在跟正常的娃差不多了。”亚在干活的地停了下来,拉着拖把,一脸欣慰。是心疼吧,脱口而出,咋不生个二胎?得到回答;“怕分散精力,照顾不好这个。”
    ⑱后来更熟悉了,知道她有个脾气不好的爱人。已经很辛苦还将更辛苦的她,却想着爱人的不易,一切都能忍受也都能原谅。爱人七岁时跟着母亲从山东辗转来到陕西,有时也会说起儿时在山东的点滴记忆。她功爱人回山东老家看看,爱人说家里经济不好,那边人又多,四去一趟得花不少钱。她竞说一万够不,咱少花点,少用点,就出来了。
    ⑲我不知道他何以站在劳累的暴风跟却没有人仰马翻,只知道她喜欢音乐,会识谱。初中时曾在市里中学生歌曲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她说会唱歌真好,伤心了,受不了了,唱唱歌就都过去了。
    ⑳她的未来目标清晰,尽可能多地照顾孩子,看着他能自己生活。我直言问及她自己的养老,她说西安这么大,只要刻苦,就有一碗饭吃,饿不着人。她看上去很乐观。
    ㉑她开玩笑说,年轻时跑到城市里找自由,结果找了根维绳,把自己拴住了——她已经给孩子在西安买了套住房,按揭的。
    ㉒他比我小一岁,眼睛比我清澈得多,笑容比我灿烂得多,心里比我柔软得多,即慢挺立在苦水中也散发着芬芳。
    ㉓我喊她一声“小妹”,竟有沾光的感觉。
    (选自《博爱》2021年第日期,有删改)
    (1)文章第⑱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就像,沐浴在阳光下,行走在春风里,漫步在花丛间,我们都不曾深情地感恩太阳、春风与花儿们。(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很满足,我娃现在跟正常的娃差不多了。”正在干活的她停了下来,拄着拖把,一脸欣慰。(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说说保洁小妹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㉒段,作者说保洁小妹“即便挺立在苦水中也散发着芬芳”。联系文章内容,请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插叙,交代了保洁小妹的家庭情况,突出表现了保洁小妹宽容、忍让,孝敬长辈的品质。
    (2)①示例: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保洁小妹对他人关照的顺其自然与体贴入微,表达了作者对保洁小妹热情善良与不求回报的博爱品质的赞美。
    ②示例: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保洁小妹对孩子成长的关爱和欣慰,以及她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3)示例:①热情善良,她给“我”送垫子、送红豆稀饭;②坚强乐观,她打两份工,辛苦工作;③慈爱无私,她关心孩子,给孩子买房;④忍让宽容,她心疼体谅丈夫,体贴丈夫的家人等。
    (4)示例:人处在困境中,只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不屈服于苦难,就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时给别人带来温暖和美的感受。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那年花开
    ①夏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纯洁的花瓣,幻化成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那弥散在空气中的花香,凝聚成记忆中的欢声笑语。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想念,便随着这清新的栀子花香弥漫开来。
    ②初三那年,我对写小说特别感兴趣,经常把自己写的小说拿给班里的好朋友看,他们都夸我写得好。我高兴极了,写得更起劲。有次上课的时候,一位同学偷偷看我写的小说,被老师抓个正着,于是我被请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③“这么闲啊?”班主任徐老师拿着我写的小说,摇晃着举到我面前。
    ④“老师,我写小说没有占用课堂时间,都是在作业做完了以后再写的……”我吞吞吐吐地说。
    ⑤“作业做完了,再做其他的练习题巩固啊!要知道,你现在上初三,正是关键的时候,怎么还有空写这些东西!”徐老师显得非常失望。
    ⑥“老师,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写了,您别生气。”我小心翼翼地说。
    ⑦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走着,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我紧张得快要窒息了。
    ⑧谁知他看完后,对我说道:“文笔很不错嘛!不过目前学业最重要,千万不能因为写小说而影响了学业。我倒是很愿意做你的第一个读者。”他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这里有杂志社的征文启事,你可以试着投稿。”我听了他的话,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看到他脸上微笑的表情,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⑨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征文比赛。不过出师不利,什么名次都没有得到,我气得把稿纸全部撕掉,发誓再也不写小说了。徐老师得知后,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
    ⑩“喝杯茶吧。”徐老师温柔地拍拍我的肩膀,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到我手上。“今天找你聊聊,给你讲个故事。”看着我沮丧的神情,徐老师微笑着说道。
    ⑪“在伊朗德黑兰的一座宫殿,人们会欣赏到世界上最美的建筑。宫殿的天花板和四周墙壁都闪闪发光,好似镶满璀璨的宝石。但如果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宝石其实只是普通的玻璃碎片。”听到这儿,我疑惑地看着徐老师。
    ⑫“建筑师原本打算把当时十分珍贵的镜子嵌进墙面。镜子运到的时候,不小心被工人打碎了,工期又非常紧张,再运镜子已经来不及了,建筑师灵机一动,把那些碎裂的镜片敲得更小,镶嵌在天花板和墙壁上,从远处看,那些镜片就像是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⑬“这太神奇了!"我不由得惊叹道。
    ⑭“是的,”徐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谁的梦没有被打碎过?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听说你把稿子撕成了碎片,希望你能把失败的碎片,变成成功的宝石。”
    ⑮听了徐老师的这番话,我重拾了信心,写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有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在那年中考中,我发挥出色,作文得了满分。徐老师知道后,竟然一反常态,在办公室里转起圈来。
    ⑯在我的记忆里,那一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笑了,笑得那样灿烂!

    (1)根据文意,说说文题“那年花开”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徐老师坐到椅子上,把小说从头看到尾,时而眉头舒展,时而嘴角含笑,一直没有再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徐老师给“我”讲“建筑师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徐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既指那年校园里栀子树上的花开了,又指的是初三那一年在老师的鼓励下,“我”重拾了信心,获得了成功。(或:“我”重拾了信心,越来越多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上,中考作文得了满分。)
    (2)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方法,表现徐老师看“我”小说时的专注和耐心,以及对“我”写的小说的欣赏和认可。
    (3)用“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失败可以转化为成功的道理,鼓励和开导“我”化挫折为成功的动力。(或:说明了“挫折是把双刃剑,既会让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又会让你快速成长”的道理,鼓励“我”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动力。)
    (4)从耐心看“我”的小说,愿意当“我”的读者,引导“我”投稿这些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赏识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好老师;从“我”失败后,主动约“我”谈心,用“故事”来引导“我”等情节,可以看出徐老师是个始终关注学生成长,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
    5.
    曾经的月光
    爸爸有一支竹箫,瘦瘦的,长长的,像他的人一样。
    爸爸做乡村小学教师,平日里教书育人,吹箫是他的业余最爱。爸爸有兴致吹箫,是饭后闲暇下来——最好是酒后微醉的时候。这时的爸爸,安详地倚靠在炕尾的墙壁上。爸爸摩挲着手里的竹箫,若有所思。我们知道,他在酝酿情绪,也在等待着我们。妈妈的嘴角漾起了微笑。妈妈平时不爱言语,一直默默支持爸爸展示他的才情,
    天逐渐暗了下来。爸爸对着心爱的竹箫,小心地试音。院里趴卧的几只大鹅,仲长了脖子,不敢作声。我和哥哥围坐过来。爷爷也从隔壁过来了。
    屋子里静得如一池湖水,爸爸悠扬婉转的箫声在淡淡的月光里缓缓升起。爸爸吹奏的是《彩云追月》。我仿佛看见嫦娥在月宫里漫步,垂下的裙摆,朦胧又飘逸;周边的彩云,敞着怀抱,好像要把月亮揽入怀中。月光如水,抚摸着我们每个人的脸颊……
    爷爷决定搬到北大荒去。
    爸爸不走,因为妈妈。妈妈舍不得离开家乡,舍不得离开姥姥和姥爷。妈妈不安地看着爸爸,几次欲言又止。
    爸爸摩挲着手里的竹箫,低头不说话。他用沉默,表达着他坚定的决心。
    和爷爷分别的那天,爸爸手里攥着那支竹箫,站到爷爷面前。爷爷平静地笑着,抚摸哥哥的头,又擦去我脸上挂着的泪,对爸爸说,“别惦记着啦,等安顿好了,我会再回来看你们——我还要听你吹箫呢!”爷爷的话,温暖和煦,像一缕清风,在空气里流动,更像河水荡起了涟漪,激荡着一家人的心。我们都笑了。
    爷爷走了。那夜,爸爸坐在以往吹萧的地方,抚摸着竹萧,像抚摸着远行亲人的手。我仿佛听到,箫声依然盘旋在月夜里。我仿佛看到,爷爷依然坐在小板凳上,两手撅在一起,就像握着一团暖暖的亲情。我们都不说话,不抬头,醉在曾经的月光中,醉在往日的萧声里……
    哥哥的理想是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威武的军人。妈妈不赞同他离家远行。爸爸不作声,默默支持哥哥去报名参军。
    不久,哥哥手里举着那张入伍通知书站在了爸爸妈妈的面前。妈妈悄悄抹起了眼泪,她知道是留不住哥哥了。爸爸默默地看着哥哥,看着他手里的通知书,似笑非笑。哥哥会意了,摸着自己的脑袋,傻笑着走到妈妈面前,“妈,是我不好,没有争取您的同意,自己就去报名了。”
    爸爸盯着哥哥年轻而又坚定的脸,他说:“你妈妈可是识大体的人!当初爷爷他们搬走,你妈妈就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爸怎么决定我就怎么随着走……’对吧?这是顺其自然,这是明事理识大体!好男儿就要志在四方,只要不给咱们家丢脸,我和你妈都支持你去部队里闯荡闯荡!”妈妈抬手拭去脸上的泪,看着哥哥,“儿子,还想吃什么,妈给你做。”爸爸说:“要做什么好吃的就多做点吧——听说孙子要去参军,爷爷很高兴,现在正在火车上!”
    那夜的月光,似乎比以往更加绵柔和清亮。
    爷爷笑呵呵地坐在我为他摆好的小板凳上,白头发白胡子在月光下闪着银光。我走过去靠在爷爷耳边说:“爷爷,月宫里的小白兔也没有您的胡子白!”爷爷笑了白胡子笑得一颤一颤的。
    爸爸的箫声,伴着他沉稳的呼吸,悠然而起。月光下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安详沉静,内心却充满喜悦与祝福……
    爸爸那天吹奏的是《明月几时有》。几年后,我在课本上学到了苏轼的这首词,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不用说,我的耳边响起了爸爸的箫声,心里流淌着那些年我家的月光……
    (作者:谢华英。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表格的横线处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故事情节 
    “我”的感受

     奇特、美妙
    爷爷要搬到北大荒,爸爸轻柔地抚摸着竹箫
     ②

    喜悦、祝福
    几年后,“我”忆起爸爸当年吹箫的情景
     ④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我仿佛看见嫦娥在月宫里漫步,垂下的裙摆,朦胧又飘逸;周边的彩云,敞着怀抱,好像要把月亮揽入怀中。(想象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章写哥哥报名参军这个情节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本文以“爸爸的竹箫”为标题更好,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日常闲暇时、爸爸为家人吹奏竹箫,②静默、沉醉,③哥哥要去参军,爸爸再次吹奏竹箫,④感动,怀念
    (2)示例:运用想象的修辞手法,”我"仿佛置身于美妙迷人的仙境中,写出了爸爸的箫声引人遐想,带给“我”的奇特梦幻之感,侧面表现出爸爸的箫声悠扬动听。
    (3)①塑造了爸爸妈妈明事理、识大体的形象。②突出了爸爸对家人柔和的爱,丰富了文章主旨。
    (4)示例一:我认为“曾经的月光”更好。理由:①点明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往事的回忆。②奠定了宁静舒缓、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③标题富有诗意,引人遐想,为文章营造出宁静的氛围。④通过对美好往事的回忆,赞美爸爸对家人的爱如月光般柔和清亮,能含蓄地表达主旨。
    示例二:我认为“爸爸的竹箫”更奸。理由:①点明写作对象。②是本文的线索。③点明主旨,给读者想象,思考的空间。④寄托了“我”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桂花卤·桂花茶
    琦  君
    ①家乡老屋的前后大院落里,最多的是桂花树。一到八九月桂花盛开的季节,那岂只是香闻十里,简直是全个村庄都香喷喷的呢。古人说:“金风送爽,玉露生香。”小时候老师问我怎么解释,我就信口地说,“桂花是黄色的,秋天里,桂花把风都染成黄色了,所以叫做金风。滴在桂花上的露珠,当然是香的,所以叫玉露生香。”老师点头认为我胡诌得颇有道理哩。
    ②母亲却能把这种桂花香保存起来,慢慢儿地享受,那就是她做的桂花卤、桂花茶。桂花有银桂、金桂二种。银桂又名木樨,是一年到头月月开的,所以也称月月桂。花是淡黄色的,开得稀稀落落的几撮,深藏绿叶之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似有若无。老屋正厅庭院中与书房窗外各有一株。父亲于诵经吟诗之后,总喜欢命我端把藤椅坐在走廊上,闻闻木樨的清香,说是有清心醒脾之功。所以银桂的香味在我心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台北时,附近巷子里有一家院墙里有一株,轻风送来香味时,就会逗起我思念故乡与亲人。
    ③与银桂完全不同的是金桂,开的季节却是中秋前后。金黄色的花,成串成球,非常茂密,与深绿色的叶子相映照,显得很壮观。但是开得快,谢得也快。一大阵秋雨,就纷纷零落了。母亲不像父亲那样,她可没空闲端把椅子坐下来闻桂花香,她关心的是金桂何时盛开,潇潇秋雨,何时将至。母亲称之为秋霖,总要抢在秋霖之前摇下来才新鲜。因为一被雨水淋过,花香就消失了。不像银桂,雨打也不容易零落,次日太阳一照,香气又恢复了。所以父亲说木樨是坚忍的君子,耐得起风雨;金桂是赶热闹的小人,早盛早衰。母亲却不愿委屈金桂,她说银桂是给你闻的,金桂是给你吃的,不是一样的好吗?什么君子小人的!
    ④摇桂花对母亲和我来说,是件大事,其忙碌盛况就跟谷子收成一般。摇桂花那一天,必须天空晴朗,保证不会下雨。一大早,母亲就在最茂盛的桂花树上,折下二枝供在佛堂里与祖先神位前,那一分虔敬,就仿佛桂花在那一天就要成仙得道似的。
    ⑤太阳出来晒一阵以后,长工就帮着把蔑簟铺在桂花树下,团团围住,然后使力摇着树干,花儿就像落雨似地落在簟子上。我人矮小,力气又不够,又不许踩到草子里,只有站在边上看。一阵风吹来,桂花就纷纷落在我头上、肩上,我就好开心。世上有这样可爱喷香的雨吗?父亲还做了首诗说“花雨缤纷人梦甜”。真的是到今天回味起来,都是甜的呢。
    ⑥摇下来好多簟的桂花,先装在篓里。然后由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小朋友们,一同把细叶子、细枝、花梗等拣去,拣净后看去一片金黄,然后在太阳下晒去水分。待半干时就用瓦钵装起来,一层糖(或蜂蜜)、一层桂花,用木瓢压紧装满封好,放在阴凉处;一个月后,就是可取食的桂花卤了。过年做糕饼是绝对少不了它的,平常煮汤圆、糯米粥等,挑一点加入也清香提神。桂花卤是越陈越香的。
    ⑦母亲又把最嫩的明前或雨前茶焙热,把去了水气半干的桂花和入,装在罐中封紧,茶叶的热气就把桂花烤干,香味完全吸收在茶叶中。这是母亲加工的做法,一般人家从我们家讨了桂花,就只将它拌入干的茶叶中,桂花香就不能被吸收,有的甚至烂了。可见什么东西都得花心思,有窍门的。剩下的,母亲就用作枕头芯子,那真合了诗人说的“香枕”了。
    ⑧母亲日常生活,十二分简朴,惟有泡起桂花茶叶来,是一点不节省的。她每天在最忙碌之时,都要先用滚水沏一杯浓浓的桂花茶,放在灶头,边做事边闻香味,到她喝茶时,水已微凉了。她一天要泡两次桂花茶,喝四杯。她说桂花茶补心肺,菊花茶清肝明目,各有好处。她还边喝边唱:“桂花经,补我心,我心清时万事兴。万事兴,虔心拜佛一卷经。”喝过的茶叶,她都倒在桂花树下,说是让茶花叶都归根。母亲真是通晓大自然道理的“科学家”呢。
    ⑨杭州有个名胜区叫满觉陇,盛产桂花。八九月间,桂花盛开时,也正是栗子成熟季节。栗树就在桂树林中,所以栗子也有桂花香味。我们秋季旅行时,在桂花林中的摊位上坐下来,只要几枚铜板,就可买一碗热烫烫的西湖白莲藕粉煮的桂花栗子羹。那嫩栗到嘴便化,真是到今天都感到齿颊留芳。林中桂花满地,踩上去像踩在丝绒地毯上。
    ⑩母亲说西方极乐世界有“玻璃琉璃,金沙铺地”。我想那金沙哪有桂花的软、桂花的香呢?家乡的桂花,母亲的桂花卤、桂花茶,如今都只能于梦寐中寻求了。
    (有删改)

    (1)文章第⑦段写道“可见什么东西都得花心思,有窍门的”,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来回忆母亲对桂花的“心思和窍门”呢?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结合上下文,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所以父亲说木樨是坚忍的君子,耐得起风雨;金桂是赶热闹的小人,早盛早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的桂花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桂花卤、桂花茶上寄予了何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教材中的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试与本文第⑦自然段比较,简要回答它们分别突出反映了母亲哪种品格。并分析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关心金桂开放时间,反驳父亲对桂花的评价;②摇桂花;③制作桂花卤;④做桂花茶,剩余的作枕头芯子;⑤让茶花叶都归根。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银桂一年到头月月开,金桂开得快谢得也快的特点。
    (3)①作者笔下的桂花香气浓郁、美化环境、用途多样、有益身心。
    ②作者在桂花卤、桂花茶上寄予着对母亲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赞美;对家乡、对亲人、对童年的喜爱和怀念;对亲人、童年的逝去,远离家乡的伤感。
    (4)①第⑦段突出表现了本文作者的母亲心灵手巧的特点;【链接材料】突出表现了朱德母亲勤劳能干的特点。
    ②本文第⑦段运用对比手法,将母亲制作的与一般人家制作的桂花茶进行比较,从而突出母亲的心灵手巧。【链接材料】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从朱德的所见所感、自觉帮母亲劳动等内容,侧面表现了朱德母亲勤劳能干的特点。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梳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梳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概括题,作用题,手法题,点明时间,运用比喻,一语双关,象征义,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点明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质检卷(B):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质检卷(B),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质检卷(A):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语文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0 记叙文阅读质检卷(A),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文字,回答问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