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重点文言文《卖油翁》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重点文言文《卖油翁》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重点文言文《卖油翁》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重点文言文《卖油翁》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线的字,翻译下列句子,课文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测试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字1.汝亦知                                            2.但手熟                                              3.                                             4.我酌油知之                                            5.取一葫芦置                                        6.酌油沥之                                          7.尔吾射                                           8. 担而立                                               9. 自矜                                                   10.忿然                                                   11. 笑而                                              二、翻译下列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5.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6.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三、课文内容理解1.“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A.为后文写陈尧咨埋下伏笔。  B.为后文写康肃笑而遣之埋伏笔。C.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责问作铺垫。 D.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唐宋八大家之一。B、文章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矜骄横,卖油翁谦虚沉着。C、《卖油翁》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先写陈尧咨善射,是扬;后通过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轻蔑并用倒油的事实,让陈尧咨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是抑。D、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详写陈尧咨的射技,略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剪裁精当,主题鲜明。5.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6.下面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艺无止境”的道理。 B.第一段写陈尧咨射箭的技术高超。C.第二段写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D.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四.比较阅读【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选自《碎金鱼》,有删改)[注释]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罔不:无不。伎:同“技”。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1.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B.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C.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D.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以我酌油知之   世以为神C.及守荆南回     及鲁肃过寻阳D.释担而立       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甲文中“陈康肃公”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乙文中“岂汝先人志邪”中的“先人”古代一般指祖先、古人,此处专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B.甲文通过对卖油翁酌油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技能,让我们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C.我们通过乙文中陈尧咨对母亲提问的回答可以看出:陈尧咨驻守荆南,每日苦练射箭本领,令人叹服。D.甲文中卖油翁“睨之”“微颔之”说明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本领并不欣赏,甚至还有轻视之意。4.请结合甲文中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谈谈现实生活中的你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附: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加线的字1.汝亦知   射箭2.但手熟     同“耳”,相当于“罢了”。3.       点头4.我酌油知之   凭,靠5.取一葫芦置    于是,就      6.酌油沥之   慢慢地   同“勺”7.尔吾射    怎么     轻视8. 担而立    放下9. 自矜    自夸10.忿然   气愤的样子11. 笑而  打发二、翻译下列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4.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老头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5.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晴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6.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三、课文内容理解1.“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如何理解?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和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它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3.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  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5.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懂得了什么道理?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戒骄傲,勿卖弄;智者超然物外;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等)6.下面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四.比较阅读1.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C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C  )3.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C  )4.开放题,能够围绕陈尧咨认可卖油翁的讲话并有所领悟及自我解嘲来描写即可。示例:我们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我们工作学习中的一种资源优势,不应像陈尧咨那样进行炫耀宣扬,要像卖油翁那样谦逊。对待别人的长处,我们应学会取长补短,而不应对别人进行诋毁嫉妒。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常考文言文重点虚词练习(共43个,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常考文言文重点虚词练习(共43个,附参考答案),共3页。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子曰,曾子曰,子在川上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