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地球和宇宙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1、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正午最大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 在同一天里由于纬度不同太阳高度角是 不同的
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简称直射。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而且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开始向两端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随季节而变化: 北半球是夏季高,冬季低。原因:地球倾斜着公转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①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0)
②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④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①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在春分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1.在成都,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的时候在( )A冬至日 B春分日 C 夏至日 D秋分日
2.从我国的“国庆节”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1)图示时间为___月___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_(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哪个大?______(3)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度)上,此图反映南半球正值____季。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
春分(3月21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使接受的太阳光热发生变化
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长
昼短夜长,越往南白昼越短
昼短夜长,越往北白昼越短
昼长夜短,越往南白昼越长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于夜
1.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
(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 现极昼现象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67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精品ppt课件</a>,文件包含43地球的公转pptx、43地球的绕日运动练习原卷版docx、43地球的绕日运动练习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评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间流逝,大家帮帮忙,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示范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公转,公转特征,公转效应,公转姿态,公转中心,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夏季大冬季小,公转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