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瓦特 C.焦耳 D.帕斯卡
2.(2分)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平板玻璃
3.(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B.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C.塔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4.(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是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5.(2分)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D.放入冰块后的饮料变凉
6.(2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雪的形成
7.(2分)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托盘天平 B.核桃夹子
C.食品夹 D.羊角锤
8.(2分)图所示为国旗杆顶部安装的升降国旗的一个滑轮。关于此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省力
B.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C.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距离
D.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功
9.(2分)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
B.北京夏天室外温度约为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D.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10.(2分)如图所示,为玻璃板竖直放置,为方格纸水平放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四名同学在方格纸上记录了蜡烛的位置、和其所对应的像的位置、.则下列记录与平面镜成像规律相符的是
A. B.
C. D.
11.(2分)对于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中人用力将球踢出后,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人对球做了功
B.图乙中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上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C.图丙中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D.图丁中人用力推车而车未动,人对车做了功
12.(2分)现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和上滴上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按图所示进行操作,观察到玻璃板上的水比玻璃板上的水干得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B.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
C.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D.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附近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否有关
13.(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4.(2分)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携带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如图所示。关于这颗导航卫星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B.机械能减少 C.重力势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
15.(2分)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的重力为,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动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取。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C.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
D.绳子自由端拉力所做的功为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空隙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1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时需配戴凸透镜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18.(2分)掷出去的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点是掷出点,点是球运动的最高点,点是球落地点,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点,其中、两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在点重力势能最小
B.球在点动能为零
C.球在、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D.球在、两点的动能相等
19.(2分)如图甲、乙、丙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沿的方向拉动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拉力做的功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20.(2分)起重机把一个质量为的工件在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取。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工件被提升的速度为
B.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C.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D.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的功率为
三、实验解答题(共49分.21、22、28题各6分,23~27、29题各4分,30题7分)
21.(6分)(1)如图1所示,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是作用在杠杆端的力。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表示力的力臂。(选填“”或“”
(2)如图2甲、乙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采用不同绕绳方法提升同一重物,绳端拉力较小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2.(6分)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某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1)开始记录时,测得石蜡的温度如图所示,此时石蜡的温度为 。
(2)从表中数据可知, 是晶体。(选填“石蜡”或“海波”
(3)第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
23.(4分)某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进行了认真规范的操作,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此次实验水的沸点是 。
(2)过程中,水 吸收热量。(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
24.(4分)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现象,该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 。
25.(4分)利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方向射出,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光线和,与垂直镜面的直线的夹角是入射角,与的夹角是反射角。
(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测量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序号
1
2
3
4
5
6
(3)让光线沿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射出,与(1)相比,可得出结论:光路是 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26.(4分)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
(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7.(4分)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后,小杨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像;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像。
28.(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点挂上2个钩码,在点挂上3个钩码。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29.(4分)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否与其速度和质量有关,某同学设计了甲、乙实验方案:
甲方案
乙方案
(1)甲方案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其 是否有关。(选填“速度”或“质量”
(2)乙方案中,、两小球到达斜面底端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0.(7分)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还有一盒钩码、细绳等。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
(3)用动滑轮提升不同钩码时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提升钩码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次数
钩码重
钩码被提升的距离
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1
2
0.1
1.2
0.2
2
6
0.1
3.2
0.2
(4)由此测量数据可知:动滑轮提升钩码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1.(4分)阅读《桔槔和辘轳》,回答问题。
桔槔和辘轳
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齐民要术》中清楚的记载着:“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桔槔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简单汲水工具,如图甲所示,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绳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这个石头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落桶时费力,太轻提水时费力。石头到底多重呢?假设落桶与提水时人施加在绳上的力的大小均为,只不过落桶时方向向下,提水时方向向上,不计桶本身重力,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对于等臂的桔槔,石头重,也就是石头的重力是所汲水重的一半。
桔槔只能在浅水中汲水,无法满足深井汲水的需求,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辘轳的出现,弥补了桔槔的功能缺陷,既省力,又便于深井汲水,满足了人们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方面对水资源的进一步需求(如图乙所示)。辘轳是典型的轮轴,其结构如图丙所示,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轮轴是能够连续转动的杠杆,支点就在转轴线上。为轮半径,为轴半径,为作用在轮上的力,为作用在轴上的力,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且.所以,因而辘轳能够省力,同时可以根据井深确定绳子的长度。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桔槔相比,辘轳的优势是 (写出一条即可)。
(2)用桔槔汲水时,不计桶本身重力,设所提水重为,石头重为,动力臂为,阻力臂为,提水时人施加在绳上的力方向向上,如果桔槔匀速转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下列关系式符合提水情景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
(3)使用辘轳时,若想更加省力,可以进行改进,请你列举出一条。
五、计算题(32题3分,33题4分)
32.(3分)如图所示,用的水平拉力拉着物体沿水平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运动了的过程中,求:
(1)画出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受到的阻力大小;
(3)拉力所做的功。
33.(4分)用图甲所示的滑轮提升重为的物体,内将其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摩擦),求:
(1)画出图甲中滑轮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图甲中绳端移动的速度大小;
(3)拉力的功率;
(4)若用图乙所示方式匀速提升该重物,求拉力的大小。
2019-2020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瓦特 C.焦耳 D.帕斯卡
【分析】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专用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牛顿是力的单位,故正确;
、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错误;
、焦耳是能量和热量的单位,故错误;
、帕斯卡是压强的单位,故错误。
故选:。
【点评】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单位,不要将单位相互混淆。
2.(2分)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平板玻璃
【分析】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凸透镜和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解答】解:(1)经凸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主光轴方向偏折,经凹透镜折射的光线更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故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2)平面镜、平板玻璃对光线由反射作用,对光线没有会聚作用,故正确,错误。
故选:。
【点评】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通过画图分析,效果会更好。
3.(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B.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
C.塔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D.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
、皮影在幕布上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错误;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确;
、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错误。
故选:。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是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解答】解:、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不合题意;
、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故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1)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
(2)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5.(2分)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 B.烧水时水温升高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 D.放入冰块后的饮料变凉
【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
、搓手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正确;
、烧水时,水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错误;
、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从太阳光中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错误;
、冰块熔化会吸收热量,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错误。
故选:。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
6.(2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雪的形成
【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故正确;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故错误。
故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关于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好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7.(2分)图所示的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托盘天平 B.核桃夹子
C.食品夹 D.羊角锤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错误;
、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错误;
、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正确;
、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8.(2分)图所示为国旗杆顶部安装的升降国旗的一个滑轮。关于此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省力
B.它是定滑轮,用它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C.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距离
D.它是动滑轮,用它可以省功
【分析】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解答】解:
旗杆上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功,故错、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的特点和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9.(2分)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
B.北京夏天室外温度约为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D.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一层楼的高度约,一般教室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北京夏天室外最高温度略高于.故不符合实际;
、成年人的质量在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左右。故符合实际;
、平静状态下,人呼吸25次左右,平均一次的时间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10.(2分)如图所示,为玻璃板竖直放置,为方格纸水平放置。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四名同学在方格纸上记录了蜡烛的位置、和其所对应的像的位置、.则下列记录与平面镜成像规律相符的是
A. B.
C. 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同的,中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的距离都不相等。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知识。
11.(2分)对于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中人用力将球踢出后,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人对球做了功
B.图乙中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上举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C.图丙中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D.图丁中人用力推车而车未动,人对车做了功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
、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不再受脚的作用力,所以人对球没有做功,故错误。
、运动员将杠铃从地面上举起的过程中,举力与移动距离的方向一致,所以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故正确。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背书包的力向上,而移动的距离向前,书包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学生对书包没有做功,故错误。
、人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只有力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车没有做功,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12.(2分)现通过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和上滴上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按图所示进行操作,观察到玻璃板上的水比玻璃板上的水干得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
B.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
C.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D.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附近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否有关
【分析】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可做出分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图中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和上滴上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其中用酒精灯加热,因此,液体的种类、水附近空气流动的速度、水的表面积大小均相同。这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则该实验探究的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故符合题意。
故选:。
【点评】在明确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认真把握图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解此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过程都需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凝华需要放出热量。
故选:。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学生对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题目,需要牢记。
14.(2分)2019年5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携带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如图所示。关于这颗导航卫星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 B.机械能减少 C.重力势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动能势能。
【解答】解:卫星加速升空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卫星升空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考虑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机械能增加。故正确、错误。
故选:。
【点评】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的变化。
15.(2分)如图甲所示,用动滑轮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的重力为,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动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取。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C.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为
D.绳子自由端拉力所做的功为
【分析】(1)由图象即可读出:在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根据可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3)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动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根据即可求出拉力;
(4)根据可求拉力所做的功。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在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故错误;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故错误;
、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动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则拉力;故错误;
、拉力所做的功;故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动滑轮的使用、速度和功的计算,分析图象得出在的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空隙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1)物质是有分子组成;(2)分子之间有作用力;(3)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物质是有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的时候,分子间的斥力小于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的时候,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故正确,错误。
故选:。
【点评】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近视眼时需配戴凸透镜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分析】(1)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进而掌握正确的矫正方法;
(2)要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以及实像和虚像区别来分析;
(4)要了解光的折射定义。
【解答】解:、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用凸透镜矫正,光线会聚能力增强,使成像更靠前,更看不清,故错误;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故正确;
、平面镜成成的是虚像,虚像是不能用光屏来呈现的,故错误;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故正确。
故选:。
【点评】这是一道光学综合题,考察光学现象和基础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18.(2分)掷出去的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点是掷出点,点是球运动的最高点,点是球落地点,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点,其中、两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在点重力势能最小
B.球在点动能为零
C.球在、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D.球在、两点的动能相等
【分析】从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如图小球的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大小取决于高度,,所以小球点重力势能最大,点和点重力势能相等,点和点重力势能相等,并且最小,故错误,正确。
、小球的质量不变,动能大小取决于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各点的机械能相等,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两点的高度相等,重力势能相等,机械能相等,所以动能相等,点高度为零,动能最大,故选项错误,
小球静止的点,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故选项正确。
故选:。
【点评】掌握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的大小。
19.(2分)如图甲、乙、丙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接触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沿的方向拉动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拉力做的功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已知三种情况下拉力的大小、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公式可知做功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由题知,三种情况下,拉力大小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由可知,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即:,故错误、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本题中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因素都相同,所以做功一样多。
20.(2分)起重机把一个质量为的工件在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取。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工件被提升的速度为
B.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C.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所做的功为
D.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的功率为
【分析】(1)知道工件被提升的高度、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该工件被提升的速度;
(2)工件被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重力、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
(3)利用求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所做的功;
(4)利用求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的功率。
【解答】解:
、该工件被提升的速度:
,故错误;
、工件被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重力、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故正确;
、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所做的功,故正确;
、起重机对工件竖直向上的拉力的功率,故错误。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功的公式、功率公式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三、实验解答题(共49分.21、22、28题各6分,23~27、29题各4分,30题7分)
21.(6分)(1)如图1所示,是以点为支点的杠杆,是作用在杠杆端的力。图中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 表示力的力臂。(选填“”或“”
(2)如图2甲、乙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采用不同绕绳方法提升同一重物,绳端拉力较小的是 。(选填“甲”或“乙”
(3)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分析】(1)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2)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是,则所用拉力等于提升物重的分之一;
(3)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解答】解:
(1)图中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是的力臂;
(2)由图知,甲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乙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使用甲滑轮组拉力较小;
(3)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
故答案为:(1);(2)甲;3.6。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省力特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22.(6分)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某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1)开始记录时,测得石蜡的温度如图所示,此时石蜡的温度为 39 。
(2)从表中数据可知, 是晶体。(选填“石蜡”或“海波”
(3)第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
【分析】(1)先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2)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
(3)海波熔化前是固态,熔化时固液共存,熔化后为液态。
【解答】解:(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温度在以上,示数为;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石蜡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升高,所以石蜡是非晶体;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
(3)第时,海波还没有熔化,所以为固态。
故答案为:(1)39;(2)海波;(3)固态。
【点评】此题是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23.(4分)某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进行了认真规范的操作,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此次实验水的沸点是 98 。
(2)过程中,水 吸收热量。(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
【分析】(1)液体沸腾的特点:到达沸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以发现水温达到时,此时也在不断加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此时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2)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到达沸点,继续吸热,的过程中,水处于沸腾状态,所以需要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1)98;(2)需要。
【点评】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要学会分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也要理解沸腾的特点和条件。
24.(4分)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 扩散 现象,该现象表明分子在运动。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由此现象可得出结论 。
【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扩散越快。
【解答】解:
(1)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2)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滴一滴红墨水,对比墨水滴入冷、热水中水的颜色变化情况可知,热水中整体颜色变化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25.(4分)利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上可看到光线沿方向射出,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光线和,与垂直镜面的直线的夹角是入射角,与的夹角是反射角。
(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测量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序号
1
2
3
4
5
6
(3)让光线沿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射出,与(1)相比,可得出结论:光路是 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分析】(1)分析表格中数据,得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2)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解:(2)由表格中数据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让光线沿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射出,与(1)相比,可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可逆。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各个分实验分别探究了两角大小和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探究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6.(4分)小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
(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等于 蜡烛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将蜡烛靠近玻璃时,蜡烛所成像的高度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分析】根据平面成象的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分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解:(1)将蜡烛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所成像的高度等于蜡烛的高度;
(2)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蜡烛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1)等于;(2)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7.(4分)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后,小杨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 的像;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 的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解答】解:凸透镜焦距为,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将蜡烛放置在刻度线处,,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
故答案为:缩小;倒立。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8.(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为。
(1)实验开始时,杠杆如图甲所示处于静止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移动(选填“左”或“右” 。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点挂上2个钩码,在点挂上3个钩码。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
(3)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配合使用,也可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分析】(1)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如果杠杆右端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平衡位置平衡;
(2)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两边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杠杆平衡;若,杠杆就不平衡,会沿力和力臂成积大的力的方向转动;
(3)左侧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向下,使杠杆沿逆时针转动,则弹簧测力计施加的力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保持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弹簧秤的示数,判断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解答】解:
(1)图甲中,杠杆右端下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左调;
(2)图乙中,设一格为,一个钩码重,则有,即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丙图中钩码的重力;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拉力在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故答案为:(1)左;(2)不平衡;(3)1.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内容的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运用此条件进行杠杆平衡的计算。
29.(4分)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否与其速度和质量有关,某同学设计了甲、乙实验方案:
甲方案
乙方案
(1)甲方案是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其 速度 是否有关。(选填“速度”或“质量”
(2)乙方案中,、两小球到达斜面底端同一位置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分析】由于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应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高度相同时,小球滑到相同的水平面的速度就会相同,是为了控制小球的速度相同,控制小球的质量不同,来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控小球的制质量不变,改变小球的速度。
【解答】解:
(1)甲方案中,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不同,高度越高,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就越大,所以甲方案探究的是动能的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2)乙方案中,、两小球从相同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下落的高度相同,则到达斜面底端同一位置时的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1)速度;(2)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应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掌握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图示实验即可正确解题。
30.(7分)图所示是“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还有一盒钩码、细绳等。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2)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
(3)用动滑轮提升不同钩码时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提升钩码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次数
钩码重
钩码被提升的距离
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1
2
0.1
1.2
0.2
2
6
0.1
3.2
0.2
(4)由此测量数据可知:动滑轮提升钩码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分析】(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2)根据实验原理,确定除刻度尺还用到测量工具;
(3)根据求出提升钩码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4)纵向比较测量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解:
(1)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
;
(2)根据实验原理,要测量和,故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3)用动滑轮提升不同钩码时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提升钩码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4)纵向比较测量数据可知:动滑轮提升钩码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
故答案为:(1);(2)弹簧测力计;(3)83.3;(4)提升物体的重力。
【点评】本题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考查实验原理、所用的测量工具及数据分析。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
31.(4分)阅读《桔槔和辘轳》,回答问题。
桔槔和辘轳
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齐民要术》中清楚的记载着:“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桔槔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简单汲水工具,如图甲所示,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绳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这个石头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重落桶时费力,太轻提水时费力。石头到底多重呢?假设落桶与提水时人施加在绳上的力的大小均为,只不过落桶时方向向下,提水时方向向上,不计桶本身重力,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对于等臂的桔槔,石头重,也就是石头的重力是所汲水重的一半。
桔槔只能在浅水中汲水,无法满足深井汲水的需求,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辘轳的出现,弥补了桔槔的功能缺陷,既省力,又便于深井汲水,满足了人们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方面对水资源的进一步需求(如图乙所示)。辘轳是典型的轮轴,其结构如图丙所示,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轮轴是能够连续转动的杠杆,支点就在转轴线上。为轮半径,为轴半径,为作用在轮上的力,为作用在轴上的力,当轮轴匀速转动时,有,且.所以,因而辘轳能够省力,同时可以根据井深确定绳子的长度。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桔槔相比,辘轳的优势是 辘轳既省力,又便于深井汲水 (写出一条即可)。
(2)用桔槔汲水时,不计桶本身重力,设所提水重为,石头重为,动力臂为,阻力臂为,提水时人施加在绳上的力方向向上,如果桔槔匀速转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下列关系式符合提水情景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
(3)使用辘轳时,若想更加省力,可以进行改进,请你列举出一条。
【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3)根据分析解答。
【解答】解:(1)桔槔只能在浅水中汲水,无法满足深井汲水的需求,辘轳既省力,又便于深井汲水,满足了人们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方面对水资源的进一步需求;
(2)由题意知拉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石头对杠杆的拉力也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水对杠杆的拉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动,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
整理得,,故正确;
(3)根据知,要想更加省力,可以使轮半径更大些或轴半径更小些。
故答案为:(1)辘轳既省力,又便于深井汲水;(2);(3)轮半径更大些或轴半径更小些。
【点评】本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轮轴的应用等知识,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解答能力,是一道综合题,难度不是很大。
五、计算题(32题3分,33题4分)
32.(3分)如图所示,用的水平拉力拉着物体沿水平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运动了的过程中,求:
(1)画出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受到的阻力大小;
(3)拉力所做的功。
【分析】(1)(2)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拉力和阻力,由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物体受力平衡,从而可得受到各力的大小,按力的示意图要求画出各力;
(3)由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解答】解:
(1)(2)由题知,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
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水平方向受到拉力,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受到的阻力,方向水平向左。由此画出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物体在作用下在水平方向运动了,
所以拉力所做的功:。
故答案为:(1)见上图;
(2)受到的阻力为;
(3)拉力所做的功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的作图、平衡力的应用以及功的计算,画的力示意图关键是要能正确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
33.(4分)用图甲所示的滑轮提升重为的物体,内将其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在此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摩擦),求:
(1)画出图甲中滑轮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2)图甲中绳端移动的速度大小;
(3)拉力的功率;
(4)若用图乙所示方式匀速提升该重物,求拉力的大小。
【分析】(1)根据滑轮的状态对滑轮受力分析;
(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的大小;
(3)根据求出功率的大小;
(4)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解答】解:(1)滑轮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滑轮向下的拉力、对滑轮向下的拉力、天花板对轮竖直向上的拉的共同作用,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2)内将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则绳端移动的速度大小为:
;
(3)不计绳重和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摩擦,拉力的功率为:
;
(4)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即拉力仍为。
答:(1)如图所示;
(2)图甲中绳端移动的速度为;
(3)拉力的功率为;
(4)拉力的大小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的特点、速度的计算、功率的计算,难度不大,知道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解题的关键。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10/16 0:51:12;用户:初中物理+张天莉;邮箱:younzx8@xyh.com;学号:3708488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共31页。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人大附中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