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35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第35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1页
    第35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2页
    第35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35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展开

    这是一份第35题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趋势——【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33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与政治多极化趋势
    1.1934年,美国公共工程管理局规定:针对各个城市负责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区划之内,那么,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这一规定使联邦政府与纽约市政府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由此可知( )
    A.新政措施与地方政府利益不一致B.地方政府抵制联邦政府权力扩张
    C.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D.“以工代赈”遭遇重大挫折
    2.1933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如图),发动了“蓝鹰运动”,蓝鹰一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NRA”即“全国复兴管理局”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这一做法是为了( )
    A.增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影响力B.鼓励企业以闪电速度加速生产
    C.用政府力量加速金融业的复兴D.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
    3.1935年后,罗斯福愈加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邦政府控制的复兴计划上,推动实施了许多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动摇了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
    C.威胁美国联邦制的正常运转D.凸显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在法国经济计划的编制中,现代化委员会起着重要作用,而现代化委员会号称由各方面的人物所组成,如第六个计划期间的委员会,代表资本家的成员占37%,工人、农民代表占24%,其余专家学者都站在资产阶级一边。这表明( )
    A.法国经济计划化的实质是推动国有化B.经济计划化消除了资本家与工农的矛盾
    C.法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D.计划化是法国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
    5.二战后期,美国提出“怀特计划”,主张按照存款原则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会员国基本投票权取决于认缴份额的大小;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则主张建立“国际清算同盟”,以战前3年进出口贸易平均额的75%来计算会员国的份额。两种方案( )
    A.实质是美英之间的货币战争B.激化美英两国之间的矛盾
    C.造成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D.意在构建稳定的货币体系
    6.由下表我们可以得出,此时期下列国家和地区( )
    A.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经济高速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
    C.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比较窄D.政府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
    7.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
    A.A理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
    D.经济“滞胀”促使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
    8.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引起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并在客观上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观点反映出( )
    A.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B.逆全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D.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全球化进程受阻
    9.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2015年3月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2018年6月英国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允许英国退出欧盟。这表明( )
    A.欧洲联盟随冷战结束已经失去其存在价值
    B.冷战后欧洲各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大国强权政治仍然主导着欧洲的国际关系
    D.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主权让渡的博弈
    10.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特朗普现象”的出现是这一思潮在新世纪的延续和集中体现。当特朗普提出要奉行“美国优先”战略,把就业岗位从外国人手里抢回来之后,那些沉默的中下阶层,把自己的选票都投给了特朗普。这反映了( )
    A.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不断倒退B.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
    C.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D.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发展
    11.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提出,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B.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C.发展中国家运用关税保护利益D.降低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12.“渐入经济‘黄金时代’的欧洲人民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与严酷现实中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材料中“严酷现实”主要是指( )
    A.美苏对抗对欧洲安全的威胁B.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打击
    C.法德两国历史上形成的世仇D.欧洲共同体受到北约的牵制
    13.下图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发达国家更注重发展混合经济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渐趋膨胀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迅猛D.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关注
    14.漫画《请到网里来》(见下图)可用于研究( )
    A.英国对法国实行“大陆封锁”B.英美两国发表《大西洋宪章》
    C.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战略D.苏联策动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15.1955年,美国玛莎·葛兰姆舞团在美国政府安排下开始了亚洲巡演之旅。葛兰姆舞团每到一处,美国驻当地机构就开始渲染造势。在巡演期间,美国政府安排葛兰姆舞团会见当地精英人物,成为魅力十足的“文化大使”。美国葛兰姆舞团的“亚洲巡演之旅”( )
    A.表明了美苏冷战有所缓和 B.拓宽了冷战斗争的渠道
    C.一定程度上助推冷战爆发 D.促使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联邦制和罗斯福新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联邦制,这种制度体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由“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可知,联邦政府欲扩张权力;由“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可知,联邦政府的权力扩张遭到地方政府抵制,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摆脱经济危机是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目的,且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新政措施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A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之争,不能说明罗斯福“以工代赈”的措施遭遇重大挫折,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做法是为了加强对工业的干预,从而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等。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数,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蓝鹰运动,D符合题意;增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影响力不是蓝鹰运动实行的原因,A排除;鼓励企业以闪电速度加速生产与蓝鹰行动的史实相悖,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工业方面的,C排除。故选择D。
    3.答案:D
    解析:材料“愈加强硬”“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反映出联邦政府行政权力膨胀,即强调政府采用强有力的手段来推动各项改革方案的落实,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选D项;1935年后,罗斯福推行新政是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当时并没有渡过经济危机,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排除B项;题干强调总统行政权的扩张,不代表威胁联邦制的正常运转,排除C项。
    4.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法国现代化委员会中,资本家及其支持者占多数,该委员会主要参与编制本国经济计划,这表明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政权结合,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可以得出计划化是法国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形式,故选D项。计划化并不等于国有化,材料也没有指出法国国有经济发展,故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5.答案:D
    解析:无论是美国的“怀特计划”还是英国的“凯恩斯计划”,都是主张建立国际货币体系并围绕会员国份额进行的设计,说明两国的方案无论如何实行,都是为了构建稳定的货币体系,故选D项;两个方案是两国对于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的争夺,没有体现两国之间的货币战争,更没有造成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故排除A、C两项;二战中美英是盟国,这两种方案并未激化美英两国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得出表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较快,但是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增长幅度较慢,民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并未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显著改善,故A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贫富差距缩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社会福利政策覆盖的情况,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得出表中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大都有了一定提升,可见政府对福利保障有所关注,并未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故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A理论(自由主义理论)无关,故A项错误。B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二战后广泛应用,故B理论是凯恩斯主义,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产生于1936年,而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失灵,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阶层分化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在客观上阻碍了全球化进程,故D项正确。世界动荡并非由全球化导致,故A项错误。全球化虽然出现挫折,但仍然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故B项错误。经济议题在政治上意识形态化,但不能说政治因素主导全球化进程,故C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依所学可知,欧盟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其存在价值并不受冷战结束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欧洲一体化的曲折进程,而非各国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大国强权政治,故C项错误;冰岛宣布放弃加入欧盟,英国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据此可知,随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主权让渡存在分歧,故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经济全球化虽然造就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使国际国内财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会阶层分化加剧,民粹主义取得较为广泛的民意基础,故选B项;材料不能得出“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不断倒退”,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民粹主义运动反全球化,不能说明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精英主义阻碍民主政治发展,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近70年的关税减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供减免的空间不大,说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因此要促进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B项正确。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问题,而不仅仅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关税,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可供减免的关税空间不大,而不是降低关税的意义,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这与材料信息“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相符,故A项正确。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打击和德法两国的世仇都属于“历史教训”,不是“严酷现实”,故B,C两项错误。北约的牵制不是材料中所指的“严酷现实”,故D项错误。
    13.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占GDP百分比始终都在上升,这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对社会治理方面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故D项正确。图示无法体现混合经济的发展状况,A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滞胀”后,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规模有所缩小,B项错误;材料考查公共社会开支发展状况,而非经济区域集团的发展,C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冷战背景下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二战后,西欧经济百废待兴,加之苏联极力扩张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1948年英法等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而美国提出该计划,表面上是帮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最根本的还是想要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故选C项。漫画中船上带着星条帽的站立者代表的是美国,撒出的网带着“美元”的标志,代表的是马歇尔计划,因此题干强调的不是英法关系,也不是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大西洋宪章》,当然也不是苏联组建华约,故排除A、B、D三项。
    15.答案:B
    解析:由“在美国政府安排下开始了亚洲巡演之旅”“渲染造势”“文化大使”可知,葛兰姆舞团的亚洲文化之旅在美国政府安排之下向亚洲国家宣扬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是冷战政策下文化攻势的重要体现,拓宽了冷战的渠道,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美国加大对亚洲的文化外交,无法体现美苏冷战的发展态势,A项错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故C项错误;“亚洲巡演之旅”与两极格局之间是否为因果关系,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错误。
    国家和地区
    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
    20世纪80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韩国
    5.65

    6.44
    7.43
    9.6
    新加坡
    1.61
    1.57
    1.31
    2.04
    6.6
    中国香港
    6.01
    5.79
    5.93
    5.98
    6.9
    中国台湾
    6.30
    6.6
    5.8
    7.6
    7.9

    相关试卷

    第32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这是一份第32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欧贝尔曾说,马克思、恩格斯谈及罗马法时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2题 开放探究题——【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这是一份第42题 开放探究题——【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4题 先秦时期——【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

    这是一份第24题 先秦时期——【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点题号一对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据史料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