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2大自然之歌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9829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2大自然之歌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8/129829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大自然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相环、色彩三要素(即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对比(即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和色调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理解,并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并学会初步的应用和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色彩,体会大自然和生活中色彩的美,陪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色彩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举例说明 直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复习:
西方的传统绘画——油画的基本材料和表现。 二、导入新课:
1、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吃、穿、住、行)
2、色彩形成的基本原理:色彩是由光而形成的,每一种物体对光都会有反射和吸收的功能,哪一种物体对某一种光反射得多,它就会呈现那种光的颜色,其他的光都被它吸收了。
三、课堂内容:色彩的基础知识
1、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而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三间色: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即橙、绿、紫。如: 红+黄=橙 橙中红多为橙红 ,黄多为橙黄 红+蓝=紫 紫中红多为紫红 ,蓝多为蓝紫 黄+蓝=绿 绿中黄多为黄绿, 蓝多为蓝绿 3、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每一种色彩相貌都有自己的名称,如红、黄、蓝、紫等。
明度: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和纯净程度,也是色彩的饱和度。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纯度低的色彩,沉着灰暗。
4、色彩对比:在两种色彩比较效果能清楚看出差别时,称为对比。
色相对比:色相环上任何两种颜色或多种颜色并置在一起时,在比较中呈现色相的差异,从而形成的对比现象,称之为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 纯度对比:色彩中的纯度对比,纯度弱对比的画面视觉效果比较弱,形象的清晰度较低,适合长时间及近距离观看。 5、十二色相环色彩的变化和对比。 6、作品赏析: 四、课堂练习:
利用你学过的色彩基础知识,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春、夏、秋、冬中某一季节的色彩感觉,可以利用绘画或粘贴等表现手法来完成。
五、课堂小结:
1、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2、学习本课的意义以及交代学生下堂课应该准备的绘画材料。
初中美术第5课 真情传递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第5课 真情传递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过程,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大自然之歌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授,欣赏摄影和绘画作品,教师示范,学生课堂练习,学生作品互评,自我评价,课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