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10.2内能 复习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77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10.2内能 复习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77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10.2内能 复习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9777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北师大版二 内能教案
展开本章内容包括 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共3节,其中,以内能、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热量,比热容的计算为重点。近几年来,中考内能的考核重点集中体现在这几方面,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完成本章的整体知识架构,进一步梳理本章知识考核核心,形成本章重点脉络。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其中利用公式进行热学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比热容的单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在应用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利用公式进行热学计算要引起足够重视。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发展时期,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要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步骤。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值定义法等方法的运用,学生对比热容接触较少,其中利用公式进行热学计算,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比热容的单位是由三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在应用时也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及其应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3、能够利用热量计算公式,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热量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用在生活,提高学生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思想
1、强调学以致用,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例子”,。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技术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会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目的是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专题的方式组织内容,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组织原则。教学内容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创作的思路。
3、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意义建构者。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4、教师主要角色是课堂秩序的维护者、答疑者、辅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引导者等。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会本次课的知识和技术,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5、提倡发现法,鼓励学生开展基于资源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模仿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发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有效的学习。
五.课程资源
1.在录播室进行,是教学变得更轻松,同时也为课堂提供更多可能性。
2.课前准备课件,相关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3.学生是最棒的资源,她们已经学过本章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于以往的知识会有更透彻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
人教2011课表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复习课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学实验和热学计算
难点:对于比热容,内能,温度,热量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2.学法:观察体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九.教学用具
PPT、烧杯、适量的水
教学安排
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对过往知识重新刨析和理解
分子热运动
(1)知识回顾
教师:通过第十三章的复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本节课我们重新复习本章。一滴墨水滴入清水中,整杯水都黑了,这是什么现象
学生:扩散现象
教师:你们还能举一些生活中有关扩散现象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回答,列举他们熟悉的扩散现象的例子
教师:通过你们的举例我们知道扩散现象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呢?
学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教师:一滴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哪一杯扩散的迅速
学生:热水
教师:证明了什么
学生: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教师:因此分子无规则运动又称之为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只与温度有关
(2)易错专攻
教师:接下来对这一小结的易错点整理刨析,主要从扩散现象的理解、常见易混淆的错误的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等方面入手,将做题时长犯错的知识点一一攻破。
(3)习题巩固
让学生回答习题,巩固练习
内能
(1)知识回顾
教师:从复习内能定义入手引入内能这一环节。提问学生影响内能的因素。
学生:体积、状态、温度、质量
教师:温度和内能的关系强调一下,温度只是改变内能其中一个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
教师:改变内能的方式
学生: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指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2)易错专攻
教师:从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入手,再到内能、温度、热量之间的区别和练习,层层递进,突破难点和易错点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重新思考,获得真知。
习题巩固
做相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比热容
知识回顾
教师:比热容的定义以及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学生:一千克的物质温度升高以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
教师:比热容的单位要书写正确,计算比热容的公式是什么?
学生:c=Q/m(t’-t)
教师:计算时要熟练的使用公式。
易错专攻
教师:再一次强调比热容公式的书写,因为计算的时候学生容易犯错。接下来强调影响比热容的因素,强调只有种类和状态。比热容大的物体有两特点,吸热能力强和温度不易改变,水的比热容最大,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例子很多,有哪些呢?
学生:发动机水箱、秧苗地洒水、暖气、暖宝、人工湖等
教师:但是并不是所有有关水的例子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例如哪些
学生:夏天地上洒水,水蒸发吸热。
菜窖中放水,谁凝固放热。
教师:这部分有简答题,一定注意控制变量。
实验突破
这部分有一个很重要的热学实验,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带领学生重新解读实验,强调实验中应控制的量以及易错的考点,并做对应练习,加深理解。
习题练习
在ppt上展示习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对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们有没有获得新的认识
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心得。
教学评价
本节课中内能与温度、热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部分不是很好理解,学生做题时错误率比较高,这部分要反复强调,还有热学实验在中考中很重要,这部分也要加强练习,复习过程中还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多思考,多琢磨,教师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复习对学过的旧知识有新的认识。
十一.预习任务
学习了内能,接下要学习内能的利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复习,下节课比拼,看哪个小组预习效果最好
十一.课后作业
整理做过的习题,写改错,把错题弄懂弄会。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教学准备,教学结构简要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北师大版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二 内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二 内能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二 内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二 内能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