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讲练主题一科学探究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讲练主题一科学探究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塑料废弃物,偶然性增大,无关变量或者变量,乳酸杆菌乳酸菌,设置对照,控制无关变量,先上升后下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二、对照实验的设置1. 变量的确定:首先要清楚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什么,即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从题干描述入手,在题干描述探究目的的叙述中常隐含实验变量;或实验设计和处理中,控制的就是变量。2. 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1)要验证或探究的内容,包含这个条件的就是实验组。(2)已经确定结果的是对照组,结果待定的是实验组。
三、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 根据曲线图(或柱形图):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明确图中的特殊点(或柱状图中的最值),分析曲线的走势,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2. 根据表格数据:看清行与列代表的意义及行与列数据的规律与趋势,并找出最大值或最小值、平均值等;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纵横比较,找出数据变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及题干信息得出结论。
四、减小误差的方法:1. 控制单一变量;2. 实验统计或数据的样本要足够大,且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例】针对塑料袋以及一次性塑料泡沫餐具被人们随意丢弃而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以大豆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模拟实验,探究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请回答探究实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问题: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实验材料:2粒大豆种子、2个栽种盆、土壤、塑料袋、直尺。
操作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的土壤。②将两粒相同的饱满的大豆种子分别栽种在A、B两个盆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定时浇水,培养一段时间。③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如图一);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A、B两组植株根系(如图二)。
实施计划:依据计划,按步骤完成探究活动。(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一可得出实验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盆豆苗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本实验中只用了两粒种子,虽然都萌发生长,但是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这种操作使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4)改进实验后,同学们仍发现塑料袋污染的土壤中,植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图二的实验结果分析,你觉得导致这一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
由于塑料废弃物的污染,使得植物根系无法正常发育,导致植株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合理即可)
【解析】(1)该实验操作方案:①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别标号为A、B,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盆中放入等量的加入若干塑料袋的土壤。其余条件相同,因此本实验变量是塑料废弃物。(2)根据实验结果:A盆中豆苗生长发育良好,根系发达,B盆豆苗生长发育迟缓,根系短小,可以得出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A盆中放入普通土壤,土壤没有发生变化,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3)因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且种子不处在休眠期。实验时只取用两粒种子,偶然性太大。所以实验时为避免偶然性常取多粒种子,如10粒。(4)改进实验后,同学们仍发现塑料袋污染的土壤中,植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不利影响。(5)根据图二可知,B盆植株由于塑料污染导致根系无法正常生长,从而使得植物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一、选择题1. (2016厦门)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A. 观察 B. 实验 C. 提出问题 D. 作出假设2. (2016厦门)小丽研究菜豆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实验如下表。她研究的实验变量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
3. (2021福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 )A. 溶解叶绿素 B.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 促进淀粉分解 D. 验证是否产生氧气4. (2015莆田)枇杷是莆田的四大名果之一,取其叶蒸制成的“枇杷叶露”具有润肺、止咳等功效,而雾霾易引发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为了探究“枇杷叶露能否降低因雾霾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小明设计的实验如下表所示,请指出不足之处( )
A. 温度不同 B. 小白鼠数量相同C. 所处生活环境相同 D. 餐后喂食的液体不同
二、非选择题6. (2016厦门5分)近期,重金属铬因“毒胶囊”再次引起关注。小宏想知道铬对玉米生长是否有影响,他做了如下实验:在装有同样肥沃土壤的A、B两个花盆中,同时移入生长同样健壮的玉米幼苗,A盆正常浇水,B盆浇等量的、一定浓度的含铬溶液。两周以后,玉米幼苗生长状况如下图所示。该实验重复做三次,现象一致。
(1)这是一组________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玉米幼苗要求“同时移入”、“同样健壮”,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重复做三次,是为了__________(填“减少”或“增加”)偶然性,提高准确性。(4)实验结论是:该含铬溶液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玉米幼苗正常生长。
铬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是否有影响(或铬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
7. (2018福建8分)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在第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
食醋浓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
8.(2021福建6分)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它以植物的汁液(主要是蔗糖)为食。为有效防治蚜虫,科研人员对扁豆的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在种植两个品种的扁豆时发现,大量的蚜虫寄生在绿色扁豆上,而在相邻的紫色扁豆上仅有少量。蚜虫为什么不选择紫色扁豆呢?假设一: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颜色的刺激有关。实验一:①取两个相同的透光玻璃装置,分别编号为甲、乙。②每个装置内放入生长状态相同的绿色、紫色扁豆各一棵。③将甲、乙装置分别放在两种实验环境中,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④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分布情况。⑤实验重复3次。
(1)由于黑暗环境中蚜虫不能接受颜色的刺激,步骤③的两种实验环境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观察列甲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绿色扁豆上,乙装置中大多数蚜虫出现在________色扁豆上,则假设不成立。而实际结果确实如此。进一步探究:是不是扁豆的某种成分影响了蚜虫的选择呢?经分析发现紫色扁豆中含有物质A,而绿色扁豆中没有,据此设计了以下实验:
黑暗和明亮(顺序可对调)
假设二:蚜虫对扁豆的选择与物质A有关。实验二:取丙、丁两个相同装置分别引入20只发育阶段相同的蚜虫。将配制好的人工饲液固定在装置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蚜虫的取食情况。实验重复了3次,结果如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讲练主题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件(福建专用),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物的运动,社会行为,循环血液循环,线粒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讲练主题九生物技术课件(福建专用),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酵技术,食物腐败的原因及保存,现代生物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复习考点讲练主题八生物的多样性课件(福建专用),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物的分类,无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变态发育,鳃和鳍,保护生物多样性,白鳍豚,蛋白质,外骨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