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声现象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第2章声现象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下列情境中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B.“尖声尖叫”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
C.“低声轻语”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低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
2.(202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学校附近的居民,早上总能听到喇叭播放的跑操音乐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声音的音调可用音量旋钮调节
3.(2022·江苏·江阴初级中学一模)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的是( )
A.甲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
B.乙图,飞机飞过西湾红树林公园时噪声值由28dB增加到58.8dB
C.丙图,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子
D.丁图,闹钟正在响铃时,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
4.(2022·江苏盐城·一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
5.(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B.从电话听筒中听出对方是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6.(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汽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B.汽车的倒车雷达在月球上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C.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D.吉他的弦绷紧程度相同时,细的琴弦是高音弦
7.(2022·江苏扬州·一模)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学校广播台重温经典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聆听中能深切地感受到歌唱家们的歌声是那么洪亮有力,“洪亮有力”指的是声音哪一特征(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质
8.(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观看电视节目时,调节电视音量,改变了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9.(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 5 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 20Hz
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C.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D.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10.(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2020年6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下列关于方队在行进时说法正确的是( )
A.铿锵有力的脚步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整齐的口号声说明了士兵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响亮的口号声说明了士兵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D.铿锵的脚步声比土兵的口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
11.(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小明网购了一台“能说会唱”的小度,它能根据主人的语音实现开关机、调音量、选歌曲等,关于小度,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度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B.小度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小度是根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D.小度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12.(2022·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如图是导游在旅游区常用的扩音器,用它进行讲解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B.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D.增大声音的响度
13.(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14.(2022·江苏镇江·模拟预测)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用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跳动产生的
B.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小球的跳动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小球的跳动反映音叉的振动
15.(2022·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一模)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16.(2018·江苏无锡·中考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人的D.戴上耳罩可以防止噪音的产生
17.(2022·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色不同
B.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是因为真空可以传声
18.(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①一④一⑤一③一②一⑥B.①一②一④一⑤一③一⑥
C.①一④一⑤一②一③一⑥D.①一③一④一⑤一②一⑥
19.(2022·江苏无锡·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拉二胡时,在弦上抹松香是通过增大摩擦力来增大响度
D.深夜,优美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
20.(2022·江苏·模拟预测)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二、填空题
21.(2022·江苏·江阴初级中学一模)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2.(2022·江苏·模拟预测)2018年2月1日起,扬州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燃放时,会引起周围空气_______而产生噪声;同时由于分子在________,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不仅如此,还会增加PM2.5等颗粒物的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_______(毫米/微米)的颗粒物.
23.(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大象的语言可以用人耳听不到的 ___________波交流,蝙蝠可以利用 ___________波进行捕食。
24.(2022·江苏扬州·一模)音乐会上听到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____产生的,同时我们也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_____不同.
25.(2022·江苏扬州·一模)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第一组同学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他们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振动产生;第二组同学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_________,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第三组同学仍用钢尺进行实验,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但却听不到声音,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6.(2022·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一模)“抖音”App 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 APP软件以 3 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 3 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______,声波传播速度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这是因为_______。(已知人的声音频率范围 60—2500Hz)。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 “尖声尖叫”,声音尖细,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故B正确;
C. “低声轻语”主要说明了声音的响度小,故C错误;
D.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了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A.音乐声是由喇叭振动产生的,而非空气,故A错误;
B.居民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乐声产生后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故C正确;
D.音量旋钮可调节响度,不能调节音调,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A.甲图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绷紧的橡皮筋,改变的是橡皮筋的振幅。从而改变声音的响度而不是音调,故A不符合题意;
B.分贝是声音的响度单位,说明噪声变大,而不是音调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子时,玻璃瓶和水共同振动发声装水少的玻璃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装水多的玻璃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 故C符合题意;
D.丁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不是改变音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
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解析】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与响度无关,故A错误;
B.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每个人的音色一般都不同,因此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对方是谁,故B正确;
C.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误;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A.减弱噪声方法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汽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超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所以在月球上不能够发挥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正在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这是用转换法来探究问题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吉他的弦绷紧程度相同时,弦越细,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所以细的吉他弦是高音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解析】
“洪亮有力”是指声音的强度比较大,是指声音三特性里的响度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解析】
调节电视音量时,改变了声音的大小,即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解析】
A.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故A错误;
B.电磁波有辐射,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而超声波不会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故B错误;
C.超声导盲手杖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故C正确;
D.所有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都会反射回来,通常称为回声,故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
A.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整齐的口号声只能说明每个士兵都在同一时间发出声音,不能说明士兵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故B错误;
C.口号声响亮是指口号声响度大,故C正确;
D.在相同情况下,任何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AB.所有声音都是由于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 正确,B 错误;
CD.区分不同发声体是靠声音的音色,而小度的声音可以让我们知道很多信息,不是噪声,故 CD 错误。
故选A。
12.D
【解析】
扩音器作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
故选D。
13.C
【解析】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
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响度放低些,故B错误;
C.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声源处减弱;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A.音叉发声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小球原来是紧贴音叉的,它的振动非不是由音叉和小球之间的空气传递的,故C错误;
D.小球的跳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反映了音叉的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15.C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里;
(3)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16.A
【解析】
A.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故A正确;
B.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三种介质中传播,但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辨别声音由谁发出来的,是根据音色来分辨的,故C错误;
D.戴上耳机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并不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
故选A。
17.B
【解析】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编钟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故B正确;
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的表面接近真空,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故D错误。
故选B。
18.A
【解析】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C
【解析】
A.人耳只能听到20~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频率范围的声,人们无法听到,所以人们能听到声音需要合适的频率范围及响度大小等条件,故A错误;
B.音色是声音的本质特征之一,由振动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响度与振幅有关,拉二胡时,在弦上抹松香增大了摩擦力,增加了振动的幅度,使发声的响度增加,故C正确;
D.从环境保持的角度来说,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深夜,优美悦耳的歌声可能影响到别人的休息,也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20.B
【解析】
A.甲图中手按压古筝不同位置的弦时,是为了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利用放大法,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
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丁图中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21. 振动 声源
【解析】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2]禁止鸣笛是让声源不发声了,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 振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微米
【解析】
(1)燃放烟花爆竹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从而产生噪声.(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会使人们闻到浓烈的火药味.(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
点睛:(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3)PM2.5后的单位应该是微米,即2.5μm.
23. 次声 超声
【解析】
[1][2]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大象用次声波交流,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捕食。
24. 振动 音色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小提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25. 木梳齿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见解析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他们听到的声音是由木梳齿振动产生。
[2]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3]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20000Hz,听不到声音可能是因为声源振动频率太小,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振动太慢或振动发出的次声波,所以听不到声音。
26. 高 不变 有部分声音变为超声波
【解析】
[1]当音频和视频通过 APP软件以 3 倍的速度快速播放,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 3 倍,因为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大音调就高,所以“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高。
[2]由声波传播速度与频率的大小无关,当频率改变只会影响声音的音调,不会影响声波的传播速度,因此声波传播速度不变。
[3]若以10倍速度快速播放“抖音”,人耳听到的声音相比正常播放时要少,是因为人的声音频率范围 60—2500Hz,当频率变为原来的10倍时,会有一部分声音变为超声波,人耳就接受不到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2章声现象练习题2022年山东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题选编,共14页。
这是一份第4章+光现象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0章+电与磁练习题2022年江苏省物理中考模拟题选编,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