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
展开2022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1•昆明)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糖是晶体
B.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糖先熔化后凝固
2.(2021•云南)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2021年10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届时远方的宾客将有机会品尝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汤表面的油层加快了汤汁的蒸发
B.加入米线后,热汤从米线吸收热量
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很快熟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D.汤的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2020•云南)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
B.内能和温度有关,0℃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
C.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2021•五华区校级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这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
D.热量不可能从内能少的物体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5.(2021•五华区校级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燃机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内燃机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内燃机的飞轮的作用是完成其他三个辅助冲程
D.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两个冲程
6.(2021•罗平县模拟)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力对物体所做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距离的关系
B.物体吸热时,吸收的热量与温度的变化量的关系
C.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与热值的关系
D.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
7.(2022•昆明模拟)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收热量
B.给水加热时,水温越高,水所含热量也越多
C.热水和冷水混合后,热量从热水向冷水传递
D.热水的温度比冷水高,所以热水内能也一定比冷水大
8.(2022•麒麟区校级模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
D.冬天,成都郫都望雪西岭,山顶有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
9.(2022•麒麟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0.(2021•鲁甸县一模)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两物体,内能大小一定相同
B.热量可以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温度低于0℃的物体没有内能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2022•昭阳区校级模拟)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从机械分类来看,火箭属于 机;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 。
12.(2022•砚山县一模)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最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火箭升空时,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易熔化、汽化的特殊涂料。涂料熔化、汽化吸热使火箭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13.(2021•云南模拟)用汽油和柴油在相同条件下烧开同样多的水,发现汽油的使用量更少,说明 (选填“汽油”或“柴油”)的热值更高;在使用中,汽油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它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1•西山区模拟)在一次旅行中,小聪家的汽车仪表显示行驶100公里消耗汽油7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 J的热量;在该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汽油的热值q=4.6×107J/kg)
15.(2021•丽江一模)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用手握住烧瓶的外壁,会看到液柱向左移动。这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对液柱做功,此能量转化过程与热机的 冲程原理相同;此时瓶中空气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2021•云南模拟)小明和小强学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后做了如下图甲所示实验,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如图乙是我国自主生产的“吉利金刚”小汽车,发动机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
17.(2022•罗平县一模)罗平是花的海洋,远道而来的客人很远就闻到花香,这是 现象;微风拂面,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欢呼,联想到所学的物理知识 。
18.(2022•昭阳区校级模拟)炎热的夏天,一些同学会用一个喷水瓶喷洒水雾缓解炎热状况,喷洒水雾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疫情期间,学校会定期喷洒消毒液时,一般选择在中午,是因为消毒液在空气中扩散的速度与 有关。
19.(2022•昆明模拟)寒假期间,张明同学在家学会了炒“回锅肉”,“回锅肉”的内能是通过 的方法增加的,距离“回锅肉”较远都能闻到香味,这是分子 的现象。
20.(2022•昆明模拟)2021年12月3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火箭外壳的内能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改变内能的方式是 。
21.(2022•昆明模拟)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较大。某人工湖湖水的质量为2×107kg,水温升高4℃,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 4℃(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2022•云南模拟)初夏傍晚,漫步在荷花池边,阵阵凉风吹来,顿觉清香扑鼻。阵阵凉风是因为水的 比较大,所以水池边的温度较低;花香扑鼻是因为芳香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 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2021•昆明)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两个 的容器里,用两盏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进行加热,升高 温度时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来衡量谁吸热能力更强;
(2)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便于比较”或“控制变量”);
(3)在对水和煤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 更容易控制让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4)如果甲、乙两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甲组对水进行加热和记录,乙组对煤油进行加热和记录。他们加热的水和煤油的初温、末温、质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和加热时间等都不相同。若温度差用△t表示、质量用m表示、电加热器的功率用P表示、加热时间用t表示,忽略热损失,则吸收的热量为Pt。此时要衡量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更强,他们应该用 (用已给物理量写出表达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 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 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24.(2022•麒麟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的是小红同学做“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大小”的实验。她先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然后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并同时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再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温度/℃
沙子
20
22
24
28
32
36
40
44
48
水
20
20.5
21
22
23
24
25
26
27
(1)实验中用 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是 法;
(2)如果使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最后温度相同,则沙子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吸收的热量,该实验表明 (选填“沙子”或“水”)的比热容大,吸热的能力更强。物理上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吸热能力;
(3)给1kg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下的比热容c1=2.1×103J/(kg•℃),设物质相同时间内从热源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a)由图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b)该物质在液态下的比热容是 J/(kg•℃)。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2021•云南)中国首次火星探索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如图所示是某火箭发射时的场景,目前运载火箭一般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液态氧作为助燃剂。火箭燃料的发展如表1所示,表2是一些燃料的热值。
表1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第4代
燃料
氧气和汽油混合
偏二甲肼
煤油
液态氢
氧化剂
四氧化二氮
液态氧
液态氧
表2
燃料
热值
燃料
热值
汽油
4.6×107J/kg
煤油
4.6×107J/kg
柴油
4.3×107J/kg
氢
1.4×108J/kg
(1)使用氢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 和 。
(2)某火箭发射时携带了3×104kg液态氢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最多能将多少千克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c水=4.2×103J/(kg•℃),当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
(3)氢能源车的发动机工作时将液态氢转化为氢气在气缸中燃烧。某次测试中,一辆氢能源车以70kW的功率匀速行驶0.5h,消耗了2kg燃料,求该发动机的效率。
26.(2022•五华区校级模拟)随着污染日趋严重和科技的发展,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在多地投放使用。氢燃料具有清洁无污染、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22世纪最理想的能源,[c水=4.2×103J/(kg•℃);q氢=1.4×108J/kg]求:
(1)质量为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200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则水升高的温度;
(3)某氢能源公交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做匀速行驶,如果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获得热量的焦耳数和公交车所做的功相等,则这些热量能让该公交车匀速行驶多长时间。
27.(2022•云南模拟)如图为某型号柴油四驱微耕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用于犁地时柴油机的工作效率η为35%,耗油量为每小时4kg。工作过程中,为防止柴油机温度过高,采用循环水冷却,其散热器中装有初温为25℃、质量为5kg的水。[柴油的热值q=4.3×107J/kg,c水=4.2×103J/(kg•℃)]求:
(1)工作1小时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
(2)工作1小时柴油机对外输出的有用机械功W;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散热器中的水从开机到沸腾吸收的热量Q吸。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8.(2022•五华区一模)“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若运﹣20以720km/h的速度在高空中匀速飞行30min,需要燃烧航空煤油2250kg,运输机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是3.2×107W,已知航空煤油的热值q=4×107J/kg。求:
(1)这段时间内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该机有14个轮子,若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3m2,某次起飞前它的总质量为105t,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3)该运输机飞行时发动机的效率。
29.(2022•昆明模拟)李老师有一台烧汽油的小轿车,测得该车的总质量为1.8t(含李老师),当小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05倍。李老师开着该小轿车匀速行驶了50km,消耗汽油4L。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71×103kg/m3。求:
(1)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受的牵引力;
(2)该行驶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发动机的效率。
2022年云南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答】解:A.糖属于晶体,但作糖画的糖是白糖和麦芽糖的混合物,是非晶体。故A错误;
B.糖在加热过程中内能增加,冷却变硬过程中内能减少,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故C错误;
D.在“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是固体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静待慢慢变硬”是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热汤表面的油层减小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减缓了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速度,所以热汤表面的油层减缓了汤汁的蒸发,故A错误。
B、加入米线后,米线的温度比汤汁的温度低,所以米线从汤汁中吸收热量,故B错误。
C、放入热汤中的肉片比汤汁温度低,肉片从汤汁中吸收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
D、汤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难以被压缩,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以上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错误;
C、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
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A、火箭发射利用的燃料是液态氢,是因为它的热值高,另外,热量是过程量,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时,物质虽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故B错误;
C、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热的物体传递到冷的物体,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及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内能少的物体温度若温度高,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给内能多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四冲程内燃机工作中,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中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排气冲程都是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故C正确;
D、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图象中两个量之间表示的关系是正比关系,据此分析:
A、力对物体所做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距离成正比。不符合题意;
B、由Q吸=cm△t可知物体吸热时,吸收热量与温度的变化量、质量、比热容都有关。不符合题意;
C、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无关。符合题意;
D、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答】解:A、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B错误;
C、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温度相同,所以热水和冷水混合后,热量从热水向冷水传递,故C正确;
D、水的内能与水的质量、温度和体积有关,由于不知道热水与冷水的质量关系,无法比较热水的内能与冷水的内能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尘土飞扬,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故C错误;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山顶常年不化积雪也具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A、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变化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可以对物体做功,也可以进行热传递,故B错误;
C、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状态、材料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故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质量、温度、所处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C正确;
D、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温度低于0℃的物体也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解答】解:从机械分类来看,火箭属于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和其他燃料,液氢释放的内能最多。
故答案为:热;热值。
12.【解答】解: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的大小无关,所以煤油在燃烧过程中,其热值大小是不变的;
火箭表面与大气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使得火箭表面的内能增大;涂料熔化、汽化时会吸热,使火箭内能减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答案为:不变;减小;热传递;
13.【解答】解:用汽油和柴油在相同条件下烧开同样多的水,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即说明汽油和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发现汽油的使用量更少,说明完全燃烧汽油的质量小于完全燃烧柴油的质量,根据Q放=mq可知,汽油的热值比柴油的热值大;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燃烧程度无关,汽油的种类没变,故汽油的热值不变。
故答案为:汽油;不变。
14.【解答】解:7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7kg×4.6×107J/kg=3.22×108J;
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3.22×108J;做功。
15.【解答】解:(1)用手握住烧瓶的外壁,烧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对液柱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会看到液柱向左移动,此能量转化过程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2)在烧瓶中气体膨胀过程中,烧瓶内空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mV可知,此时瓶中空气的密度变小。
故答案为:做功;变小。
16.【解答】解: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2400r/min=40r/s,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所以1s对外做功20次。
故答案为:引力;20。
17.【解答】解:远道而来的客人很远就闻到花香,属于扩散现象;
微风拂面,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在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招手欢呼,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扩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解答】解:(1)喷水瓶喷洒水雾缓解炎热状况,是人眼可以看到的小颗粒,不属于扩散现象;
(2)喷洒消毒液时,闻到的刺鼻气味,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夏天气味更浓,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运动的更剧烈。
故答案为:不属于;温度。
19.【解答】解:(1)炒“回锅肉”时,“回锅肉”从锅中吸收了热量,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了“回锅肉”的内能;
(2)距离“回锅肉”较远都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热传递;扩散。
20.【解答】解:
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此过程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从而使火箭外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做功。
21.【解答】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2)因为c砂石<c水,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少,所以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砂石升高的温度较大,大于4℃。
故答案为:比热容;大于。
22.【解答】解: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所以水池边的温度较低;
闻到花香,是花的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了香味,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比热容;无规则。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解答】解:(1)探究“物质吸热规律”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两盏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进行加热,升高相同温度时,加热的时间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加热时间越长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吸热能力更强一些;
(2)实验中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虽然控制了变量,但事实上比热容与质量无关;结合(1)可知,控制两液体的质量相同,是为了便于比较它们吸热能力的强弱;
(3)电热器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因此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应选电加热器作为热源;
(4)忽略热损失,则物质吸收的热量为Q=Pt,根据Q=cm△t可知,c=Qm△t=Ptm△t,据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由此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相同;相同;(2)便于比较;(3)电加热器;(4)Ptm△t;质量相同;相同。
24.【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的最后温度相同,需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而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长的吸收的热量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所以水的吸热能力强;
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吸热能力越强,比热容越大,所以水的比热容大;
(3)(a)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为晶体;
(b)物质相同时间内从热源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物质的质量不变,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液态时的加热时间是固态时加热时间的2倍,根据Q=cmΔt可知,液态是的比热容是固态是的比热容的二倍,即液态时的比热容为:c2=2c1=2×2.1×103J/(kg•℃)=4.2×103J/(kg•℃)。
故答案为:(1)加热时间;转换;(2)小于;水;比热容;(3)(a)晶体;(b)4.2×103。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5.【解答】解:(1)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另外氢气燃烧的生成物是水,不会造成污染;
(2)3×104kg液态氢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mq=3×104kg×1.4×108J/kg=4.2×1012J,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水的质量为:m′=Qc水△t=4.2×1012J4.2×103J/(kg⋅℃)×(100℃−20℃)=1.25×107kg;
(3)氢能源车所做的功为:W=Pt=70000W×0.5×3600s=1.26×108J,
2kg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m″q=2kg×1.4×108J/kg=2.8×108J,
该发动机的效率为:η=WQ'×100%=1.26×108J2.8×108J×100%=45%。
答:(1)热值大;无污染;
(2)这些燃料完全燃烧最多能将1.25×107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沸腾;
(3)该发动机的效率为45%。
26.【解答】解:(1)质量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q氢m=1.4×108J/kg×300×10﹣3kg=4.2×107J;
(2)由题可知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Q放=4.2×107J,
由Q吸=cm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为:Δt=Q吸c水m水=4.2×107J4.2×103J/(kg⋅℃)×200kg=50℃;
(3)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获得热量的焦耳数和公交车所做的功相等,则W=Q放=4.2×107J;
已知某氢能源公交车的功率为P=140kW=1.4×105W;
由P=Wt可知匀速行驶的时间为:t=WP=4.2×107J1.4×105W=300s。
答:(1)质量为300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7J;
(2)水温升高的温度为50℃;
(3)这些热量能让该公交车匀速行驶300s。
27.【解答】解:(1)工作1小时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放=mq=4kg×4.3×107J/kg=1.72×108J;
(2)由η=WQ放可知,工作1小时柴油机对外输出的有用机械功W=ηQ放=35%×1.72×108J=6.02×107J;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则水从开机到沸腾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J/(kg•℃)×5kg×(100℃﹣25℃)=1.575×106J。
答:(1)工作1小时消耗的柴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1.72×108J;
(2)工作1小时柴油机对外输出的有用机械功W为6.02×107J;
(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散热器中的水从开机到沸腾吸收的热量为1.575×106J。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8.【解答】解:(1)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航空油q=2250kg×4×107J/kg=9×1010J;
(2)起飞前,飞机对对地面的压力:F=G=mg=105×103kg×10N/kg=1.05×106N;
受力面积:S=14×0.3m2=4.2m2,
飞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FS=1.05×106N4.2m2=2.5×105Pa;
(3)由P=Wt可知,飞机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W=Pt=3.2×107W×30×60s=5.76×1010J;
运输机飞行时发动机的效率:η=WQ放×100%=5.76×1010J9×1010J×100%=64%。
答:(1)这段时间内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9×1010J;
(2)运输机静止在水平跑道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5Pa;
(3)该运输机飞行时发动机的效率为64%。
29.【解答】解:(1)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受的重力为:
G=mg=1.8×103kg×10N/kg=1.8×104N,
小轿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f=0.05G=0.05×1.8×104N=900N,
因为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平衡,
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受的牵引力:F牵=f=900N;
(2)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消耗汽油的质量为:
m′=ρV=0.71×103kg/m3×4×10﹣3m3=2.84kg,
该行驶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为:
Q放=m′q=2.84kg×4.6×107J/kg=1.3064×108J;
(3)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
W有=F牵s=900N×50×103m=4.5×107J,
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η=W有Q放=4.5×107J1.3064×108J×100%≈34%。
答:(1)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受的牵引力为900N;
(2)该行驶过程中,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3064×108J;
(3)该行驶过程中,小轿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4%。
2022年广西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共13页。
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共14页。
2022年辽宁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中考物理专题练7-内能,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