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1、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2、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3、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科技名著2.明长城和北京城3.小说和戏剧
猜一猜: 快速浏览课本,猜猜这些插图来自哪本科技名著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一万一千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 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 、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 的创新研究成果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
《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铸、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在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象征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时间—— (2)基础——(3)北京城
(4)北京城的核心——宫城,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的地方)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成祖(1406-1420)
(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结合平面图,说说北京城城市布局的特色
说说这是哪些名著里的场景?
1.明 朝 小 说 一 览 表
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2、汤显祖——《牡丹亭》
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李时珍 《西游记》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徐光启 《水浒传》施耐庵 《农政全书》罗贯中 《本草纲目》吴承恩 《天工开物》
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天下雄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重农的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明长城和北京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说一说,雄伟的北京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图,小说和戏剧,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