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唱歌 一杯美酒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唱歌 一杯美酒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唱歌课《一杯美酒》。
二、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美酒》,学习手鼓的基
本拍击方法。
2积极参与《一杯美酒》的综合性表演活动,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并随音乐进
行歌舞表演。1
3.通过学唱《一杯美酒》,学生了解新疆的民族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
歌曲为乌孜别克族民歌。 歌曲情绪欢快、热烈,表现了乌孜别克族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
乌孜别克族的民歌可分为“大艾修来”和“叶来”两大类。“大艾修来”意为“大歌”,曲调悠长,节拍徐缓,结构复杂;“叶来”是指一般的歌曲,结构短小而方整,节奏活泼,曲调欢快,也可用来伴舞。《一杯美酒》就属于“叶来”,歌曲为一段体结构,七声羽调式, 拍。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为四小节。第一、二乐句为重复乐句。歌曲旋律由主音开始,一开始就出现了六度的向上跳进,附点节奏与音程跳进有效结合,将歌曲的情绪带入热烈之中。 歌曲中不断出现的“ ”节奏,使得歌曲具有强烈的舞蹈性,突出了乌孜别克族音乐的风格。在第三乐句后,穿插了两小节的长音,为歌曲中的一个过渡乐汇,歌词采用了衬词。第四乐句中多处出现了前倚音,使得民族色彩更加鲜明。欢快 热情地“别比雅拉”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为“小小的碗”,歌词为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在翻译的汉语中保留了一部分音译的维吾尔语,突出了歌曲的少数民族风格。
四、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表现歌曲的热情豪迈,并进行新疆歌舞的综合表演。
五、教学过程
(—)新疆舞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舞,谁能看出我跳的是哪个地方的舞蹈? (教师表演新疆舞,播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2师:看出来了吗?
师:你们从哪些动作看出来的? 来,学一学。
(学生模仿动作的时候,老师强调动作要领。 带上 “”节奏
练习。)
师:你们会不会表演其他的新疆舞动作? 来,跟我一起跳一跳。
(全班同学合着音乐跟着老师学跳新疆舞,并交流新疆相关文化。)
师:同学们跳得棒极了! 除了新疆的舞蹈,你们还了解新疆的什么? 还有
没有?
,。
:
师 现在让我们跟随图片走进新疆 去了解天山脚下这片美丽的土地古老
美丽的新疆位于我国西部边陲,犹如天山脚下一颗璀璨的明珠。 新疆盛产瓜果,
有葡萄、哈密瓜和大红枣等等,这里还出产各式各样的地毯、这里还是陶瓷之乡。
这里有天池、火焰山、伊犁草原等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 新疆还是一个多民族聚
居的地方,主要有……
生: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
(二)唱新疆歌曲
1.情景学唱,体会长音的连贯、流畅,欢呼语的热情、欢快。
师:新疆的少数民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非常好客。这不,我们正赶上
别克族人民在举杯欢歌! 让我们一同去做客吧。
师:你们看,他们正在用什么方式迎接我们? (教师指着图片说)主人端上了美食还拿出好酒款待客人。 主人向客人敬酒,是主人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客人的尊重。所以,我们也来学一学他们敬酒。同学们会敬酒吗? 来,双手拿起来,端起酒杯,把酒杯慢慢送到客人的面前。
师:来,再来一次,这次我给你们配上歌声(嘿———)
师:你们能不能边唱边做动作,预备———起!
师:再来一次,酒杯端起来(嘿———)(师接下去唱:别比雅拉……)。
师:谁听出来我刚才唱的什么? 谁来猜猜“别比雅拉”是什么意思?
师:别比雅拉是“一杯美酒”的意思,在这里用作一句欢呼语。来,我们也来欢呼一下! 准备好了吗?
(钢琴伴奏,学生轻声跟琴唱准音。) 2.学习声音的强弱表达,体会声音变化所表现的情感和内容的不同。
师:能不能用热情的声音唱一唱? (1)力度处理。
师:我要变换一种方式唱,你们听有什么不一样?
生:“嘿”字渐强,第一个“别比雅拉”强,第二个弱一些,第三个也是强。
师:对,第二次弱一些,与第一次、第三次形成对比,这样的演唱能让歌曲更生 3 动。你们也来试一下。
(教师钢琴伴奏,提示学生每小节的强拍。“别比雅拉”要唱得跳跃一点,可用
跺脚带动节拍。) (2)完整演唱。
师:把这一句连起来唱一唱。(3)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的歌声,热情的主人要为你们献上一杯酒、唱上一首歌
啦! 你们能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复听歌曲,用动作表现歌曲情绪。
师:你们能随着音乐用刚才学过的新疆舞动作表达热情、风趣的情绪吗? 3.学习歌曲旋律。
(1)带领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
师:刚才你们的动作真可爱,从有的同学的动作中我还感受到了乌孜别克人幽默、豪爽的性格。现在我也想加入你们的活动。咱们一起用动作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
(2)用“ ”轻声模唱歌曲旋律。
师:旋律真好听。 咱们用“ ”音轻轻跟琴模唱旋律。 一边唱一边看歌谱,谁
一杯美酒
能找出相同的旋律。
师:咱们用“ ”轻声地模唱这两句旋律。(第一遍轻声慢速模唱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附点节奏;第二遍轻快活泼的
模唱;接第三句。) (3)第三乐句同音进行。
师:同学们看这一小节的音符,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全是“ ”音。
师:这叫同音进行,我们跟着钢琴唱准它的音高和节奏。(学生唱,教师弹奏“ ”。)
师:这是切分节奏,是典型的新疆歌舞节奏,仔细听,强拍在哪个音上?
师:我们把第三句连起来唱一唱。
(4)完整模唱旋律。(5)带上歌词唱一唱。
(6)歌曲处理。A.第一、二句轻快活泼。师:怎样端起酒杯?
生:带着对客人的尊敬端起酒杯。
4师:这酒味道如何?
生:芳香。
师:闻一闻,看谁的酒最香、最美?
生:做闻酒的动作。
师:再唱一遍,看谁能把最香、最美的酒用歌声表现出来。
B.第三句豪迈。
师:第三句歌词,让我们用歌声表达对家乡最诚挚的祝福唱出辽阔的草原和
乌孜别克族人民奔放豪迈的性格。
7
()前倚音。
师:同学们,这句旋律中有什么装饰音啊?
师:这些小音符在主音符的前面还是后面,在主音符前面的小音符叫前倚音。
师:听一听,有前倚音和没有前倚音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清唱,示范有前倚音和无前倚音的对比效果。)
生:产生波动感,使音乐更热情、更活泼、更风趣……
师:第一遍,我们带上前倚音唱一唱吧!
师:第二遍,我们加上动作再来唱一次,拍手、抖肩或移颈等活泼风趣的动作
帮助我们表现前倚音的波动感。
(8)完整地齐唱歌曲。
(9)有感情地齐唱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用热情奔放的歌声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10)载歌载舞地表现全曲。
师:热情的主人已经感受到你们的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加上新疆舞的动作和开心幽默的表情富有风趣地演唱歌曲呢?
(三)为歌曲伴奏
1.出示手鼓。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美。 老师想为你们的歌声增添一点色彩,用新疆人经常演奏的乐器———手鼓,来为歌曲伴奏。你们知道手鼓有哪些演奏方法吗?
2.请个别学生演奏手鼓。
师:除了有节奏的敲击,还可以怎样演奏? 3.请全体同学学习手鼓节奏。
(出示课件———节奏“”。)
师:我们用刚才学过的切分节奏拍一拍,请注意切分节奏的强弱规律。(1)根据歌谱提示,练习伴奏。
师:我们跟着歌曲完整伴奏。(提示学生有音乐性的进行伴奏。)
师:看看伴奏谱,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长音处摇手鼓。)
(2)请三个学生到前面来表演。其他同学轻声歌唱。师:他们的伴奏怎么样? (学生评价,可再请一组学生伴奏。)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同唱起来、敲起来吧! (3)歌舞乐表演。
师:你们的伴奏棒极了。请你们继续担任伴奏,其他的同学,愿意唱歌的坐在我的左边,愿意跳舞的站到我的右边。 让我们敲起鼓、唱起歌和乌孜别克族人民
一起载歌载舞吧! (播放歌曲《一杯美酒》。)
(四)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热情的歌声感染了我,我要真诚地对你们说声“同学们,亚克西!”让我们用新疆的礼仪向在座的老师们敬个礼吧! 让我们听着优美的新疆歌曲走出教室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欣赏 一杯美酒公开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天山风情,听新疆歌曲 师,唱新疆歌曲 师,老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欣赏 一杯美酒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天山风情,听新疆歌曲 师,唱新疆歌曲 师,老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唱歌 一杯美酒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