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彩陶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3、培养仿制彩陶和创作彩陶的动手制作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彩陶
学习难点:认识彩陶审美价值。
教 具
教学课件 彩陶图片 陶泥
学具
绘画工具 水 橡皮泥
学法指导
欣赏法 讨论法 练习法
前置性任务
1.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彩陶出现的时代及发展历史。
2.知道彩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彩陶的装饰纹样绘制规律。
4.用白纸能够撕出一个简单的陶罐造型。
激
情
导
课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初次接触彩陶,孩子们都会感到它既遥远有新奇,很想探个究竟,以满足好奇心,请同学把了解到的彩陶知识分享给大家。
引导欣赏
1、出示《彩陶人面鱼纹盆》《白陶器》《彩陶尖底瓶》
“多么漂亮的彩陶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彩陶世界,感悟彩陶之美吧!”通过生活中的陶瓷作品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有新知学习的基础,从中体会美的物品来源于生活,美就在你身边。利用三组图片的对比得出彩陶的概念。了解彩陶的起源,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2、探中悟法 (1)、自主赏陶,交流陶美。教师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 34 页,根据你收集到的资料,认真观察我国古代的彩陶在造型、纹样和图案上的特点,并把你的发现讲给你们组的小伙伴听一听。”“你有什么发现?”(2)、欣赏彩陶,感悟陶美。出示《彩陶人面鱼纹盆》 A、这件作品采用了什么图案来装饰? B、由此让我们想到了古人们怎样的生活情境? 出示《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A、这件作品是用来做什么的,你看,底尖尖的,两侧还有两只耳朵,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B、这件作品表面采用了旋涡纹来装饰,如水中快速流动的漩涡; 又如人深奥的双眼;更像几人携手而跳起欢快的舞蹈。(3)、彩陶的起源。 教师播放课件并讲解:“这么漂亮、美丽的彩陶,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泥土具有可塑性,经高温烧制会变硬,做成的碗、罐、瓶等能盛放物品,具有实用性,人们通过陶瓷的造型、纹样、颜色等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的追求融入其中,给人美的享受。可以说每一件彩陶都是古代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彩陶也逐渐成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
3、教师演示陶器制作的方法:(1)搓泥 成形 修形 美化 (2)团、接、捏、挖、揉、压
合 作 探 究
任务呈现
1、学生合作制作一件陶器作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制作。本教学环节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制作方法、技巧按要求进行创作,训练彩陶装饰技法,完成作品。
二、展评拓展
1、“同学们做得都很有个性,玩的也高兴!各组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和大家共分享互交流?”进行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拓展延伸主题让学生感悟彩陶、爱彩陶、更想创作彩陶。
2、课后延伸:陶器应用的广泛性。“在祖国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中,陶瓷方便了我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现代陶瓷更加广泛运用在生产、生活、航天等领域。”
课堂小结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火改变物质的第一次创举,是一项跨时代的发明创造,因而改变了原始人的生活。
板书设计
感悟彩陶之美
彩陶制作的方法:(1)搓泥 成形 修形 美化
(2)团、接、捏、挖、揉、压
造型美:
色彩美:
科学美:
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教案设计,共2页。
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赣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