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某校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
展开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给液体加热
C. 取用固体粉末
D. 读液体的体积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的空气B.不锈钢C.澄清的石灰水D.水
4. 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B.汽油C.石灰石D.小苏打
5. 某饮品的主要成分有脂肪、蛋白粉、钾、钙等。该饮品不能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
A.无机盐B.蛋白质C.维生素D.油脂
6. 小明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请你帮他选出一种复合肥料( )
A.硝酸钾B.氯化铵C.磷矿粉D.硫酸钾
7.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温度能改变分子大小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9. 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0.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C.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11.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2.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13. 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的一组微粒是( )
A.Ba2+和Cl−B.Na+和S2−
C.Ca2+和O2−D.Al3+和SO42−
14. 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是( )
A.仅有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5.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装置内的水位不会发生变化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16.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MgCl2→KClB.CO2→CaCO3
C.Cu→CuCl2D.FeOH3→FeCl3
17.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8. 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绿色能源,已知P的化合价为+5价,Li的化合价为+1价,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19.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0. 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Cu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CaO中混有CaCO3(稀盐酸)
C.C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D.NaNO3溶液中混有NaCl(适量AgNO3溶液)
21.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22. 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t1时刻,乙和丙的质量比为7:16
C.若丙是Cu、丁是CO2,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如果甲再增加20g,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23. 下列图象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是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白磷
B.图②是向一定质量的蒸馏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
C.图③是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D.图④是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24. 将N2、CO、HCl 三种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CuO,假设每次处理均能完全反应(或吸收).则最后排出的气体是( )
A.N2、COB.H2O(气)、N2
C.N2、CO2D.HCl、CO
25.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取c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d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D.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解答题
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问题。
①2N2 ②Al3+ ③2H ④SO42− ⑤CH4
(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①表示两个________。
(3)③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
(4)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现有下列物质:①食盐②小苏打③纯碱④碳酸钙,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
(3)常用于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的是________。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t2∘C时,将6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现有t1∘C接近饱和的C溶液,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
(5)t3∘C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C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每相隔5分钟用pH计测定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
已知: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取的雨水是否为酸雨?________(填“是”或“否”);在测定的期间,雨水水样的酸性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某同学设计用火碱来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SO2,将其转化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请你帮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酸碱度,测定方法:________。
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A中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碘元素在人体中属于________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形成离子的符号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写图片下方的字母,下同),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__。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具有重要意义。某机械厂金属废料的成分是Zn、Cu、ZnO和CuO,某化学小组利用该金属废料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所得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步骤Ⅲ加入试剂甲的名称是________。
(3)步骤Ⅳ加入适量 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中考前,我市各校会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一些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小明若用上图B、D装置制取氧气:
①请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
(3)小红同学用A、E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当等到E装置中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________。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横线上的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________(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
(4)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18.6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2)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某校九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
A.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木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酿,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是利用酒精与病菌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利用食醋与水垢中碳酸钙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答案】
C
【考点】
酒精灯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实验操作规范
【解析】
A、根据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C、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A、熄灭酒精灯不能吹灭,要用灯帽盖灭,故A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错误;
C、取用固体药品,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C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
故选:C.
3.
【答案】
D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判别
【解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水是一种物质;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组成的混合物;不锈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石灰水是熟石灰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
【解答】
A.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不锈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石灰水是熟石灰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答案】
D
【考点】
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
A.面粉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B.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C.石灰石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溶液;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少量的小苏打放入水中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
【解答】
A.面粉不能溶于水,少量的面粉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面粉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
B.汽油不能溶于水,少量的汽油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汽油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
C.石灰石不能溶于水,少量的石灰石放入水中时,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石灰石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易溶于水,少量的小苏打放入水中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答案】
C
【考点】
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解析】
钾、钙属于无机盐;脂肪属于油脂;鸡蛋白粉属于蛋白质.
【解答】
钾、钙属于无机盐,脂肪属于油脂,鸡蛋白粉属于蛋白质,因此该饮品不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故选C。
6.
【答案】
A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
根据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是因缺钾元素,根据植物出现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是缺乏氮元素判断。
【解答】
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是因缺钾元素,根据植物出现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是缺乏氮元素,所以要选择同时含有钾和氮两种元素的复合肥。
A.硝酸钾(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铵(NH4Cl)中只含有氮元素,仅为氮肥,故B不符合题意;
C.磷矿粉只含磷元素,属于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适宜在酸性土壤上作基肥施用,不宜作追肥,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钾(K2SO4)中只含有钾元素,仅为钾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答案】
B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绿色能源体现了与环境友好相容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也可以认为绿色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加重温室效应。故A不正确
B、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的能源,不会产生有害的附属产物,故B正确,
C、石油燃烧时会生成SO2及氮的氧化物等污染大气的气体,所以C不正确。
D、煤和石油一样都是化石燃料,所以D不正确。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元素的概念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性质
【解析】
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
A.热胀冷缩说明温度能改变分子间隔的大小,不能改变分子的的大小,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可以分为质子、中子和电子,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与中子数无关,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
【答案】
A
【考点】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构成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解答本题主要是利用它们的性质及用途。
【解答】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故A正确;
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除去溶于水的导致液体有颜色、气味的物质,但不可以吸附所有物质,故C错误;
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碳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0.
【答案】
C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
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鉴别方法的正确性。
【解答】
A.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鉴别,应用肥皂水鉴别,故A错误;
B.氢气和一氧化碳遇用澄清石灰水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故C正确;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遇酚酞试液都变红,用无色酚酞无法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11.
【答案】
C
【考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化反应
【解析】
根据氧气的性质和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
A.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B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12.
【答案】
D
【考点】
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A错误;
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④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B错误;
C.①③④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8、11、12,分别为氧元素、钠元素、镁元素,其中钠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C错误;
D.②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故D正确;
故选D。
13.
【答案】
A
【考点】
有关化学式综合
【解析】
根据离子所带电荷多少分析解答。
【解答】
A.Ba2+和Cl−互相结合成BaCl2,故A正确;
B.Na+和S2−互相结合成Na2S,故B错误;
C.Ca2+和O2− 互相结合成CaO,故C错误;
D.Al3+和SO42−互相结合成Al2(SO4)3,故D错误;
故选A。
14.
【答案】
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金属能与酸反应说明排在了氢的前面,金属能与盐溶液反应,说明排在了盐中金属的前面,否则排在了盐中金属的后面.
【解答】
解:①Zn与硫酸反应能放出氢气,说明锌排在了氢的前面,Cu与硫酸不反应说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锌比铜活泼,所以能比较;②Zn和Cu都不能与MgSO4溶液反应,只能说明Zn和Cu都排在了镁的后面,但比较不出锌和铜的活泼性;③Zn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说明锌排在了铜的前面,可以比较.所以:
A、仅有①,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不符合题意;
C、①③符合题意;
D、①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
【答案】
A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解析】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可使瓶内氧气反应完全,测定结果准确,故A正确;
B.装置内水位会发生变化,最终会上升至玻璃罩容积的15处,故B错误;
C.燃烧匙中的红磷不能换成硫或木炭,硫或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C错误;
D.本实验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N2、CO2和稀有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16.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
A.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可一步生成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一步生成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C.铜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铜,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可一步生成氯化铁,不符合题意。
【解答】
A.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可一步生成氯化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一步生成碳酸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铜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可一步生成氯化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
【答案】
C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
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来考虑本题,想法切断污染途径即可.要知道保护水资源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
【解答】
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错误的,有的动植物对水体具有净化作用;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影响农业植物的正常生长。故选C。
18.
【答案】
B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
根据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由已知的Li、P、O的化合价求出Fe的化合价。
【解答】
根据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设铁的化合价为x,
则+1+x++5+−2×4=0,则x=+2
A.为+1,故A不对;
B.为+2,故B正确;
C.为+3,故C不对;
D.为+4,故D不对;
故选B。
19.
【答案】
B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解析】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
A.通过微观示意图,观察分子的构成,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A正确;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B错误;
C.反应物的分子都变化成新的分子,原子没有再分,C正确;
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上述也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正确;
故选B。
20.
【答案】
B
【考点】
物质净化与除杂的综合应用
【解析】
可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实验目的进行分析解答.
A、铁粉具有磁性,铜没有.
B、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盐酸反应.
C、氧化铜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稀硫酸反应,C粉不反应.
D、除杂试剂一般要求加入过量,以将杂质除尽.
【解答】
解:A、磁铁可以将铁粉吸引,而铜不会,所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B、氧化钙可以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铜可以和稀硫酸反应被除去,而C不反应,可以采用过滤法得到C,所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硝酸银溶液可以将杂质除去,因为硝酸银溶液是适量的,不会引入杂质.所以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21.
【答案】
C
【考点】
常见的酸碱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浓盐酸易挥发,质量变小,未发生变质;②浓硫酸吸水,质量变大,未发生变质;③烧碱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质量变大且变质;④食盐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⑤生石灰在空气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质量变大且变质;⑥稀硫酸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
故选C。
22.
【答案】
B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
本题可分析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0%−0%=40%, 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39%−54%=7%, 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21%−7%=14%;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54%−22%=32%丙是生成物;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1−22%−21%−40%=17%,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9%−17%=22%,是生成物;
A.该反应中,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故A正确;
B.t1时刻,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分数为40%−20%=20%,参加反应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40%:22%=20:11;则生成的丁的质量分数为11%,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0%:11%+17%=5:7,故B错误;
C.若丙是Cu、丁是CO2,反应物之一是氧化铜,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0%:14%=80:28,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时符合此质量比,则该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C错误;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0%:14%,如果再增加20g甲,则60g:21g=40%:14%,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23.
【答案】
D
【考点】
实验与图像的综合应用
【解析】
A.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白磷,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先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白磷,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先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恢复至室温,最终压强比反应前要小,故A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蒸馏水中逐渐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为蒸馏水,溶液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最终水被完全消耗,为氢氧化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溶液质量为0,故B错误;
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逐渐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D正确;
故选D。
24.
【答案】
C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解析】
氢氧化钠会吸收氯化氢,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一氧化碳会将氧化铜还原,结合发生的反应分析解答.
【解答】
解:氢氧化钠会吸收混合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一氧化碳会将氧化铜还原生成二氧化碳,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和三种物质反应,最后排出的气体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氮气和还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故选:C.
25.
【答案】
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实验与图像的综合应用
【解析】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AgNO3 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锌才能与 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a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硝酸银有剩余,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3种;
B.c点,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c点的固体是银、铜,取c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C.d点是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锌粉,d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D.取b∼c段溶液中不含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解答】
A.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AgNO3 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锌才能与 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a点,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硝酸银有剩余,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3种,故A错误;
B.c点,锌与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c点的固体是银、铜,取c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d点是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锌粉,d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故C正确;
D.取b∼c段溶液中不含硝酸银,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
【答案】
(1)⑤
(2)氮分子
(3)两个氢原子
(4)Al2SO43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
(1)化学式宏观上可表示一种物质,进行分析解答。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位于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个数,所以表示原子个数。
(4)②和④分别是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硫酸铝,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化学式宏观上可表示一种物质,CH4可表示甲烷这种宏观物质,
故答案为:⑤。
(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N2可表示2个氮分子,
故答案为:氮分子。
(3)位于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个数,所以表示原子个数,2H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故答案为:两个氢原子。
(4)②和④分别是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是硫酸铝,其化学式为Al2SO43,
故答案为:Al2SO43。
【答案】
(1)②
(2)④
(3)①
(4)③
【考点】
常见盐的用途
【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食盐是常用厨房调味品、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碳酸钙用作补钙剂、纯碱用于玻璃、造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和有机酸,在溶于水时,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糕点疏松多孔,
故答案为:②。
(2)CaCO3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可用作补钙,
故答案为:④。
(3)常用厨房调味品的是食盐,
故答案为:①。
(4)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是碳酸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故答案为:③。
【答案】
(1)C>B>A
(2)2:7
(3)升高温度
(4)C>B>A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解度曲线的综合应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解析】
(1)根据图示,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C>B>A。
在t2℃时,A的溶解度为40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0g:(100+40)g=2:7。
根据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C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可以通过升高温度让溶液变饱和。
根据图像,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但由于A的图像变化更大,析出的晶体就多,所以溶液的质量最小,其次到B,故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解答】
(1)根据图示,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为C>B>A。
(2)在t2℃时,A的溶解度为40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40g:(100+40)g=2:7。
(3)根据图像,随着温度的升高,C的溶解度逐渐减小,所以可以通过升高温度让溶液变饱和。
(4)根据图像,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但由于A的图像变化更大,析出的晶体就多,所以溶液的质量最小,其次到B,故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答案】
(1)是,增强
(2)SO2+2NaOH=Na2SO3+H2O
(3)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雨水的PH。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pH试纸的使用
【解析】
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雨水的PH
【解答】
(1)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
(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3)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雨水的PH。
【答案】
(1)53,微量
(2)Cl−,CD,BE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核外电子的排布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图中A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铁、锌、铜、锰、铬、硒、钒、碘等,因此碘元素在人体中属于微量元素。
(2)E的原子序数为17是氯,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Cl−;质子数相同的粒子,是同种元素,因此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C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BE。
【答案】
(1)ZnSO4、CuSO4、H2SO4
(2)稀硫酸
(3)使硫酸锌完全反应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依题意得,步骤Ⅰ加入了过量的稀硫酸,可以与废料中的氧化锌、锌和氧化铜反应,反应得到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硫酸铜和剩余的稀硫酸。
步骤Ⅲ中加入试剂甲是为了将剩余的锌与铜分离,所以试剂甲选用稀硫酸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与硫酸锌发生反应,得到了氢氧化锌沉淀。
【解答】
(1)依题意得,步骤Ⅰ加入了过量的稀硫酸,可以与废料中的氧化锌、锌和氧化铜反应,反应得到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硫酸铜和剩余的稀硫酸。
(2)步骤Ⅲ中加入试剂甲是为了将剩余的锌与铜分离,所以试剂甲选用稀硫酸溶液。
(3)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与硫酸锌发生反应,得到氢氧化锌沉淀。
【答案】
(1)酒精灯
(2)①2H2O2====MnO22H2O+O2↑,②没有
(3)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制取气体,在收集时不能一开始就收集,因为发生装置中的气体要先排出,否则会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解析】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解答】
(1)根据图示,仪器①为酒精灯;
故答案为:酒精灯。
(2)①仪器B、D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制成氧气,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得到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②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试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会漏气;
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没有。
(3)A、E用于制取氧气的反应有高锰酸钾加热,和氯酸钾加热,配平得到方程式分别为: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制取气体,在收集时不能一开始就收集,因为发生装置中的气体要先排出,否则会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故答案为:2KMnO4====加热K2MnO4+MnO2+O2↑、2KClO3=====△MnO22KCl+3O2↑;制取气体,在收集时不能一开始就收集,因为发生装置中的气体要先排出,否则会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答案】
【作出猜想】HCl
(2)不能;酚酞试液遇酸性、中性溶液不显色,遇碱性溶液才显红色
(3)A,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显红色
(4)CaCO3(或碳酸钙)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酸的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作出猜想】若盐酸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若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钙之外还有氯化氢气体.
【实验与结论】(2)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氯化钙与盐酸的混合溶液显酸性,也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因而酚酞溶液呈无色,两种猜想都有可能.因此不能采取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其猜想;
(3)盐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故选A。
(4)要加入过量的某物质将盐酸转化为氯化钙,该物质一定不溶于水,若溶于水的话,虽然除去了盐酸,溶液中还会有剩余的该物质,那么该物质可以是碳酸钙.
【答案】
(1)4.4g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98 44
50gx 4.4g
9850gx=444.4g
x=19.6%
根据图象可知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以及硫酸与碳酸钠都反应生成硫酸钠,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H2SO4∼Na2SO4
98 142
100g×9.8% y
98100g×19.6%=142y
y=28.4g
答: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8.4g。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解析】
(1)由图示可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
(2)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硫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后生成相同的溶质硫酸钠;根据图象提供的数据二氧化碳质量即可计算出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通过化学反应中元素质量守恒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解答】
(1)由图示可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
故答案为:4.4g。
(2)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硫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后生成相同的溶质硫酸钠;根据图象提供的数据二氧化碳质量即可计算出稀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通过化学反应中元素质量守恒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解: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98 44
50gx 4.4g
9850gx=444.4g
x=19.6%
根据图象可知当加入稀硫酸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以及硫酸与碳酸钠都反应生成硫酸钠,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H2SO4∼Na2SO4
98 142
100g×9.8% y
98100g×19.6%=142y
y=28.4g
答: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8.4g。测定时刻
6:05
6:10
6:15
6:20
6:25
6: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某校2021年某校期中考试_九年级_(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某校2021年某校期中考试_九年级_(化学)试卷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南省衡阳市某校2021上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衡阳市某校2021上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九年级期中考试_(化学)试卷人教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