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第1页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第2页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0章极地地区教案 (3)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突破,教学准备,教学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极地地区》
    第一课时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区域,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本章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学生由此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本节课内容为本章第1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区域地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但由于极地地区地图大多为俯视图,其判读有别于其他区域地理,在判读方向、周边海洋或大陆时对于多数学生比较困难,需要想办法解决。
    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尚小,使得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需要通过图像材料增加感性的认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他们乐学、会学。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两极地区的位置 2、自然环境。
    教学
    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准备
    让学生查找与本区有关的资料和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独特的地理位置

    教学内容







    独特的自然环境
    教学内容







    展示:
    企鹅和北极熊毛绒玩具,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动物?你们知道它们大多生活在哪里吗?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拜访它们。
    板书:极地地区
    提出问题:我们先去看看企鹅吧,出发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物品呢?大家想一想,并说出理由。
    准备就绪,那我们就一起出发。那你知道南极地区的准确位置吗?
    请观察地球仪,结合课本92页的图文资料,阅读《南极地区》示意图,自学完成导学案活动1南极地区部分.
    板书:地理位置
    小组交流并展示,分三部分展示(提示:在展示时要说出判断的理由)
    教师活动
    老师小结:主要存在争议的地方:
    1、极地地区方向的判读。
    2、南极大陆周围三大洋位置的分布。
    提示:这是俯视图,所以和我们平常的判断方向有所不同。
    关于第二个问题,思考有什么好的方法判断南极大陆周围三大洋位置的分布,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以微课小结,再一次展示另一变式图,总结:我们学习要善于找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接下来,我们用学习南极地区的方法去学习北极地区,请大家小组完成活动1余下部分,小组代表发言。
    承转过渡:我们现在知道了企鹅和北极熊生活的地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纬度最高,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南极地区的视频。
    板书:自然环境
    教师活动
    请小组根据材料合作完成活动3的表格,小组代表发言。
    板书:独特
    提出问题:猜一猜,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比较哪个更冷?
    展示温度计显示图片。
    活动4:同样的纬度位置,南极地区为什么比北极地区更冷呢?
    老师总结1、2、3、4等等原因。
    展示两幅景观图,感受不同。
    承上启下:但是南极地区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已经留下了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什么吸引他们前赴后继,不畏牺牲生命而来到这里?下节课与大家继续学习。
    通过板书进行小结。
    (思考回答)
    根据提问
    积极思考
    各抒己见
    通过观察地球仪和书上的图文资料,对南极地区的位置有个初步的认识
    学生活动
    通过投影仪给班级展示,并且边说边指图,边画图。(小组内补充,其他小组点评)
    做笔记
    思考有什么好的方法判断南极大陆周围三大洋位置的分布,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观看微课视频,总结方法。
    小组完成活动1剩下部分,小组代表发言。
    观看视频,感知极地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
    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极地自然环境的初步认识。
    学生活动
    请小组根据材料合作完成活动3的表格,小组代表发言。
    猜一猜: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哪个更冷?
    小组交流发言。
    做笔记。
    倾听与猜想。
    回顾本堂课的知识
    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各抒己见,通过此项活动,使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感受生活中的地理。
    引导学生
    积极思考
    学习区域
    地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读图能力
    学习方法的提炼
    学习方法的提炼
    案例式教学法
    从感性知识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会归纳总结。
    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知道位置与环境的内在联系。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课堂小结与反馈




    极地地区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独特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自然环境 “冰雪高原”
    “风库”
    “白色荒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培养从图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掌握使用两极地形图和景观图片,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的方法。
    3、使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的特点。
    4、掌握利用经纬网在以两极地区为中心的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二)教学难点
    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3、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突破
    1、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2、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四、教学准备
    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两极地区气温比较图、有关阅读资料、图片、课件等。
    五、教学步骤
    (二)科学考察的宝地
    承接过渡语,板书:科学考察的宝地。
    1、阅读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丰富的自然资源。
    总结:科考环境也是一种宝贵资源。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
    板书:天然实验室。
    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2、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地区考察的照片,看到这些图片,我们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
    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长城站在西经60º,南纬60º附近。中山站在东经70º,南纬70º附近。)
    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小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用经纬线来确定,南极的气候与北极相反。
    3、自学105页阅读材料《穿越南极》,体会南极考察队员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阅读课本秦大河的描述,体会极地的科考价值。
    南极考察如火如荼,自读课本106页内容,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5、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两极地区必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财富。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我们以展示的资料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国际社会方,两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达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国际方各分成几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辩论材料。各组派代表发言、辩论,气氛热烈,精彩之处鼓掌欢迎。日本方的辩论中心:捕鲸是为了搞科研,鲸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国际社会方的辩论中心:进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规模捕鲸,况且,现代科学技术并不需要杀死鲸鱼来搞科研。)
    板书: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滥捕、滥杀。
    2、总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书:南极条约。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我们了解极地地区,就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护它,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教案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极地地区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本课目标,课前准备,知识建构,课堂小结,反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地区教案及反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