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词语的选填或替换、删除-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4.词语的选填或替换、删除-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问法,解题技巧,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替换为“××”可以吗?为什么?
4.如果把“××”换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二、解题技巧:
1.解答选词语或短语填空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辨词。近义词因为意义相近,只有分辨出词义的差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近义词表达效果的区别体现在很多方面,因此辨析词义的角度也很多,如:从词语本身的含义入手辨析;从词义的轻重入手辨析;从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入手辨析;从词语的搭配角度入手辨析;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入手辨析等。
(2)辨句。找出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只是正确答题的第一步,之后还要审读整个句子,从成分是否搭配、适用范围是否合理等角度看看哪个备选词符合句意,然后才能做出较可靠的选择。
(3)辨句子之间的关系。有些试题在解答过程中,不光要辨析词义,看成分是否搭配,而且还要进一步从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入手,看语言风格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逻辑,前后关联是否恰当。
2.解答词语能否更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这与事实不符。
(4)“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答题步骤
第一步,辨词性。辨析词语的词性、句中类型(修饰词还是中心词),或者固定作用。
第二步,辨手法。或者明确词语使用的修辞、表现手法等。
第三步,找对象。明确词语描述的对象是什么。
第四步,抓特征。结合词义、句意体会该词表现了所描述对象的什么特征。
第五步,悟感情。结合主旨,分析该词反映了什么情感、态度、性格等。
答题模板:不能替换,因为原词的意思是……,该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表达(反映、突出)了……,如果换成“××”,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用原词更生动、形象等。
3.解答词语删除题:
答题模板:(一般是)不能删除,因为该词起修饰(限制)作用,更生动形象地人物(事物)……的感情(特点);该词强调了上文……内容,与上(下)文是……关系;删去后……(不好的表达效果),所以不能删去。
三、典型例题
【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访 梅
①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②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
③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我们一眼一眼看,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④“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⑤“找些什么色彩呢?”
⑥“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的红呢!”
⑦“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⑧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面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⑨我们又跑到山包北边,往日里,那是个大草坝,上面有着青茵茵的草,草里长着花,黄的、红的、紫的、蓝的。可如今,雪埋得平平的,什么也没有了。
⑩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是一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⑫“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⑬“好了,找到了。”
⑭“白的有什么意思?”
⑮“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汽,蒸汽是什么,蒸汽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⑯“那么说,”我们一时( )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⑱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题目: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吃惊 狐疑 疑惑
B.狐疑 吃惊 疑惑
C.疑惑 狐疑 吃惊
D.疑惑 吃惊 狐疑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答题时,既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吃惊”形容因为外界的刺激而感到惊讶,“狐疑”指猜疑、怀疑,“疑惑”的意思是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第一处结合语境“天地一片花白,有什么可画的呢?”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困惑不解,故用“疑惑”;第二处结合句子“他竟已画了四张画”以及“我们”什么也没有找到,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惊讶,故用“吃惊”;第三处结合句子“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可以体会“我们”内心的怀疑,故用“狐疑”。
【答案】 D
【典例2】阅读《故乡滋味》,回答问题。
故乡滋味
凸 凹
①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的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踅(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 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读者》,有改动)
题目: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意外的”、“潮潮的”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2分)
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的红起来。
【参考答案】不好。(1分)因为这两个词起修饰作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因“我”偶尔回家而产生的惊讶、激动和喜悦之情。如果去掉,就没有这一表达效果。
四、对点演练
(一)笑谈大先生①
陈丹青
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象么?
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辉、沈君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揉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___________,一则曰:__________。
【注】①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1.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草
①有这样一个故事。
②有人问:世界上什么的力气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人说象,有人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③结果,这一切答案全都不对,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越一切。
④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⑤[甲]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 ❶ 、 ❷ ,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予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⑥[乙]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长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⑦[丙]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世界无比。这种力量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 ❸ ,能屈能伸的力, ❹ ,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⑧[丁]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嗤笑。
1.文中❶❷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紧密 坚硬 B.紧凑 坚实
C.致密 坚固 D.有弹性 有刚性
2.文中❸❹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有韧性 有弹性 B.有柔性 有韧性
C.有柔性 有刚性 D.有弹性 有刚性
对点演练参考答案
(一)1.示例:智慧、聪明、轻松、自如、深刻、精准等。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理解,与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如本题,首先找到“刁”字所在的语句,通过对前文的阅读可以判断,“刁”字的意思与“呆头呆脑”相对,因此可以选择与“呆头呆脑”意思相对的二字词语来替换“刁”字。
2.好看;好玩。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本文主要是从相貌和性情两个方面写鲁迅的,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评价,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概括。解答此题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首先锁定概括的范围,如①一⑤自然段描写鲁迅的相貌;⑥一⑦自然段写鲁迅的性情。二、在对应的概括范围内,检索评价性语句,如第①自然段中的“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第⑥自然段中的“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三、对检索出来的语句进行提炼或概括,得到“好看”“好玩”两个词语。
(二)1.C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相对于“紧密”和“紧凑”,“致密”的程度更深,以致一切机械的力量都无能为力,因此,第❶空选“致密”更为恰当。“坚硬”“坚实”“有刚性”三个词语只适合形容单个的物体,符合第❷空要求的词语只有“坚固”。综上分析,符合要求的选项为C。
2.A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通过对原文的阅读,第❸❹两空的内容都是对上句内容的总结,由“长期”一词可以理解,这种力具有坚韧不拔的特点,因此可选“有韧性”;由“能屈能伸”一词可以理解,这种力有着很大的弹性,因此可选“有弹性”。综上分析,符合要求的选项为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5.还原句子-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问法,解题技巧,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40.拓展探究-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节探究,对比探究,谈看法见解,谈感悟,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题型,解题技巧,答题模板,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解题角度,常见题型分析,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