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词语、短语所指代的内容-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1.分析词语、短语所指代的内容-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问法,解题技巧,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第×段中加点的“××”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
②加点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二、解题技巧
词语指代可分为指示代词的指代和常规词语的指代。
1.指示代词的指代
(1)了解指示代词的用法。
如“这”、“这个”“这些”等是近指;“那”“那些” “那个”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
(2)找到指示代词的位置,联系文章大意,辨认这个代词是近指还是远指。
(3)看位置,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才往后找。
分析词语的指代义,就要分析词语指代的对象,从内容看,指代的对象是人、事、物等;从形式看,指代的对象是词语、句子或段落。一般来说,指代词语在后,指代对象在前。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多数情况在词语的前面,极少情况是在代词的后面,因此,寻找指代对象,只要先找到该词在文中的位置,扣住指代词语的前文,从近到远地去寻找,顺藤摸瓜,就可以找出它的指代内容。(分析指示代词的指代义,一般要从指示代词的上文中由近及远地去找,即“取近不取远”。)如果前文找不到再在该词语的后面语句找。
代词指代的内容有时也出现在紧跟着的下文中。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鲁迅《藤野先生》)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下文所写的“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种种丑态和无聊的生活。
(4)确定指代内容。词语的指代内容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句话(或一句话中的一部分),有时是一段文字。
(5)代入原文,看是否合适。为检验是否判断对,可运用“代入法”,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代入代词所在的位置,看是否符合句意、段意和文意,以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6)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整合。
解题步骤:找出代词所在句→再由近及远找上下句或上下文→确定指代内容→代入原文检查
注意:有时,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我们不能完全摘录代词前面的语句,需要略作删减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2.常规词语(非指示代词)的指代
(1)分析词语本身的特点,包括词性和修辞。
(2)明确词语本义。非指示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应从理解词义入手,来把握指代的内容。
(3)联系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指代义。
(4)在原文中找出词语指代内容的相关语句,概括即可。非指示代词的指代义,在上下文里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阐述句,找到了阐述句几乎就等于找到了答案。
分析非指示代词的指代义。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词语的指代义一般是在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然后,要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即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有时该词可能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考生应结合语境理解其修辞义。最后,要从整体上感知。词语的指代义通常与作品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相一致。因此,可根据上下文,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推断这个词语具体指代什么。
注:无论是指示代词的指代还是常规词语的指代,最后得出答案一定要代入原文检验,看是否顺畅,是否与文意相吻合。
【答题模板】“××”指代……(人/事/物)。
温馨提示:
代词的指代义:从代词的上下文(一般是上句)中寻找指代义;
非代词的指代义:要在上下文里找与非代词对应的阐释句。
三、典型例题
1.指示代词的指代
【典例1】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
【参考答案】“这”指: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典例2】句中“这样”指的是什么?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故乡》)
【参考答案】“这样”指: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典例3】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两个“这”分别指代什么?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①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②是不足取的。
【参考答案】“这”①指“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这”②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注意:“这”②指代的内容我们不能完全摘录“这”前面的语句,需要略作删减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典例4】依次指出下面语段中加点词指代的内容。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①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了它②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③。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④有一天会永沉海底。 (巴金《灯》)
①“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这些光;②我的心灵;③不光靠吃米活着;④我的心。
【典例5】阅读《一包花生》,回答问题。
一包花生
陈亦权
①海啸袭击了这座贫穷的海滨小镇,无数大树和房子被摧毁,包括小镇上唯一的学校——艾莱特小学。艾莱特是这所小学的校名,同时也是个人名,他是城里的一位富翁。
②以前,小镇没有自己的学校,孩子们都要走到五里路以外的另一座小镇上去读书。后来,镇长想在自己的镇上建一所学校,就四处奔走,最后在艾莱特富翁那里得到了筹建资金。学校建成后,为表示感谢,镇长把富翁的名字定为小学的校名。但一场海啸把这所学校完全摧毁了!
③镇长为此成天愁眉紧锁,他想再次去外面寻求帮助。
④几天之后,他敲响了艾莱特富翁的家门。“艾莱特先生,学校被海啸摧毁了,我希望能再次得到您的帮助!”镇长说。“我已经帮助过你们一次了,为什么我要再次帮助你们?”艾莱特说完,转身就往里走。镇长只好无奈地离开,这时艾莱特叫住了他:“你们一定缺少食物,我给你一包花生吧!”说完他把一包花生递到了镇长手上。
⑤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非常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许多花生吗?”镇长说。“太好了!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⑥一天,镇长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这番景象,心想:______。 于是镇长就每天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废墟,捡石头、锯树木。半年之后,原先的废墟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石头和木料,但是要造一所学校还远远不够,镇长再次陷入了沉思。
⑦这天,镇长正呆呆地看着在太阳下读书的孩子们,突然听到从远处传来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一辆豪华的大马车往这边驶来。车上坐着的竟然是艾莱特富翁。富翁从车子上跨了下来,朝那片绿油油的花生地看了看,问:“这是?”“那是您资助给我们的花生,我们没有吃掉,种了起来!”镇长说。“哦!”艾莱特带着赞赏的神色点了点头,接下来又指着那一堆材料说,“那又是什么呢?”“我们没有钱用来造学校,只能自己动手,那就是我们自己准备的材料!”镇长说。 艾莱特点了点头,围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转了一圈,然后坐上马车离开了!
⑧三天后,镇长收到了一笔足以重建学校的汇款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尊敬的镇长!你对孩子们的爱深深感动了我,虽然校园依旧没有重建起来,但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石头和木料,虽然一包花生没有填饱你们每个人的肚子,但我看到了那么大的一片花生地!我为我资助给你们一包花生深表愧疚,但我只是希望我所帮助的人,并不是一有困难就想着让别人帮忙的人,而是本身就热爱劳动的人。真正改变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劳动!”信的落款上,写着的名字是——艾莱特。
题目:第⑥段中加点词语“这番景象”指什么?
【解题指导】看位置,先往前找,如果找不到才往后找。
当看到题干“这番景象”中有一个“这”字,我们立即就可考虑:“这”是表示近指的代词,它所指代的内容通常就是在“这”所在的句子或“这”字所在句子的前面,并且不会隔得太远。
按上述方法,我们往前找相关语句或语段,一下就可初步断定答案是“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再把“这番景象”替换成自己认为是答案的内容进行检验,如果通顺,符合语境,就证明做正确了。反之,就可能做错。
【参考答案】“这番景象”指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典例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④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⑤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⑥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⑧我不曾搬迁户,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 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题目: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你”指代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你”?
【解题指导】人称代词指代的内容也同样需要向上下文寻找。这个文段的叙述人称开始是第一人称,从破折号之后,转用了第二人称。文章转用第二人称的前提是,前面必须有直接的称呼,以“×××,你……”的形式出现。因此,很容易找出第二人称指代的内容。此外,文中转用第二人称时,一定是为了表达更强烈的感情。所以,这道题目的答案是:“你”指学校。表达的强烈感情就是:一个母亲对学校和社会的殷切希望。
【参考答案】“你”指学校;寄寓了一个母亲对学校对社会的殷切希望。
2.常规词语(非代词)的指代
【典例7】说说段中“中国画的审美观”指什么。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参考答案】“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讲究自然之美而不讲究整齐划一(求自然之趣)。
【典例8】下面语段中“污泥浊水”指的是什么?
当然,如果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一味沉湎享乐,对酒当歌,游戏人生,不惜青春赌明天,这样的活着,就只是一种猪栏理想了,这无异于使蓬勃的生命在污泥浊水中一点点朽烂,会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味。因此,我们活着,就要点燃生命的激情,调动心灵的力量,激发人生的智慧,尽其所能,做些对自己对他人有积极意义的事。正如西方一位哲人说:“假知人仅仅为活着本身而活著,那就是纯粹的动物需求。”
(选自《人为什么活着》)
【参考答案】“污泥浊水”指的是:指沉湎于物质享乐、游戏人生的腐朽生活中。
(答成“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一味沉湎享乐,对酒当歌,游戏人生,不惜青春赌明天”也可)
【典例9】阅读《阳光,是一种语言》,回答问题。
阳光,是一种语言
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辫,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荚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 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 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 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 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喃喃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题目:①段中的“箔片”和⑤段中的“金箔”分别指什么?
【解题指导】这是两个比喻句,而“箔片”和“金箔”恰恰是两个喻体,显然,解这道题目的关键就是弄清楚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第一句是明喻,很容易看出主干是“叶子像箔片”,那么这个“箔片”就是指“叶子”。第二句是借喻,只有喻体,我们也能很快判断出这个“金箔”的本体应该是“水波”,再结合它与喻体的相似点看,就是指“闪着金光的水波”或者是“闪着金光的波纹”。
【参考答案】①段中的“金箔”指阳光照耀下的树叶;⑤段中的“金箔”指阳光照耀下的浪花。
四、对点演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家无长(节选)
①请问你的家长是……?
②家长是干什么吃的?
③面对这两个极简单的问题,如今我们却很难回答。可能,大多数的城市家庭已经民主化,不需要“家长”这东西。只有当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或派出所填写“户主姓名”时,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于是,纷争不断,离婚率攀升,家庭教育失衡……
④在个人主义时代,最先受到挑战的并不是单位首长,而是家庭的家长。没有多少人觉得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角色有多么重要,除非家庭危机出现。
⑤通常,家长就是无限的“支付宝”。
⑥家长就是免费的“家政工”。
⑦家长就是全天候的“出气筒”。
⑧……没有人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更无人乐意接受一个整天板着面孔管束着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的传统家长。
……
题目:联系文章回答第⑧段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捅马蜂窝》(节选),回答问题。
……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
(选自《捅马蜂窝》)
题目:文中加点的“那多有趣”的“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蔷薇几度花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爬着。我把它当做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青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人买的是记忆,有的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待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是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中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是五十多年。他是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手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因喜欢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⑪“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⑫“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⑬“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⑭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证,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了。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
题目: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演练参考答案
(一)无限的“支付宝”、免费的“家政工”、全天候的“出气筒”等。(必须答完整)
【解析】看题干是考查指代的具体内容,“这样”是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先看“这样”一词前面的文字,结合语境寻找代词指代的内容,如果没有再在该词语的后面语句找。我们一看便会很快发现,恰当的内容应是在第⑤⑥⑦段中。与例5不同的是这一题我们不能完全摘录语句,需要略作删减才是最正确的答案。删减到什么程度最佳,要看你所指代的内容替换“这样”二字是否最佳。此题容易做错,有的考生做题慌张,会误认为“全天候的‘出气筒’”符合要求,立即就以此为答案,就漏掉了前面还有适合的内容。
(二)“那”指:头上蒙块布,手拿竹竿,冒着危险去捅马蜂窝。
【解析】回答词语指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先找到这个词语,再以这个词语为中心点,向上下文寻找,搜寻路径是由近而远,先上后下。
这道题目中的“那”指代的内容,显然应该在上文中寻找,就是前一句中的“捅马蜂窝”这件事。题目答到这里,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失误了。但是不妨再细致一些:思考一下,为什么是有趣的?再向前文寻找,从奶奶和爷爷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捅马蜂窝是危险举动,否则奶奶不会说要请人来,爷爷也不会再三阻挠。但这对孩子来讲,就是一种好奇和探险。还有从捅马蜂窝时的武装和过程来看:“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对孩子而言,既满足了好胜的心理,又满足了游戏心理。这些都是“多有趣”的有力证明。因此,周密的答案是:“那”指:头上蒙块布,手拿竹竿,冒着危险去捅马蜂窝。
(三)记忆:①当年孩子们用破烂换灶糖的情景;②贫穷年代的甜(或:贫穷年代的幸福和快乐)。
稀奇:①少见的正宗的手工灶糖;②逐渐消失的传统的美好东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7.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信息把握,文意理解,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1.分析描写方法及作用-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9.分析记叙的顺序及作用-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规律大揭秘系列之记叙文阅读,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问法,解题技巧,典型例题,对点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