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两首》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269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诗经两首》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269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诗经两首》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9269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2课《诗经两首》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12课《诗经两首》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课堂实录 师: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组织语言)师:下面我请同学来说说看。请XXX来说给大家听。生1:本诗主要讲了一位男子对一位采荇菜女子的爱慕与追求。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生1: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文中“荇菜”、“求之”等看出。师:好的。还有同学有补充吗?生2:这首诗表现了一位男子对一位采荇菜女子的爱慕与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相思之苦和追求到了的喜悦之情。师:说得很好。那么它是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自由朗读全诗,并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生朗读、思考、交流,师巡视、参与、指导)师:下面请小组代表发言。生1:本诗先写这位男子看到水中陆地上的雌雄雎鸠鸟不停地鸣叫,产生了文静善良美好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的联想。然后看到采荇菜女子,心生爱慕之情,于是日思夜想着追求她。然而追求不到,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最后终于追求到了,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生2:写一个年轻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一位所爱的人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后来就追求她,因追求不到而日日夜夜想着睡不着觉。后来他想象着与她亲近,弹琴鼓瑟、敲钟击鼓,场面快乐。师:两位同学都代表小组发表了见解,较为具体完整。既然写的是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与追求,为何要从雎鸠鸟鸣叫写起呢?生:这是让男子产生爱慕之情的原因。正因为见到雌雄鸟一唱一和,相亲相爱,所以才引起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思,进而去追求。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棒。那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生1:联想。师:刚才老师在介绍诗经主要表现手法时讲到有哪些?生2:赋、比、兴。师:对。你能具体说说这三种手法吗?生2: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师:那这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生1:比。生2:兴。师:比、兴原本是两种表现手法,这里可以看作是用了“比兴手法”,它符合比、兴的特点。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爱情基调。关关雎鸠 —— 所听;在河之洲 —— 所见;窈窕淑女——所思;君子好逑——所愿。层次突出,语约义丰。师:同学们,【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那第二章写了什么?生:第二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师:很好。那请你找一找最能表现这种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的词句。生: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师:还有吗?生: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师:请你来读一读。然后请同学来评价一下。(生有感情地朗读)生1:总体声音较低沉,但语速快了些。师:那你来读读看?(生有感情地朗读)师:请你来评一评。生2:他把“悠哉悠哉”语速放慢了,声音的延长传达出了思念之情的绵绵不尽。而“寤寐求之”语速还可以加快些,表达迫切追求的心情。师:说得太好了!一下子评到了点上。下面我们就按照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建议一起来朗读第二章。(全体有感情地朗读)师:我们在朗读时除了语速、语调把握好,有些字词还要重读,这里的“流”、“求”,这动词表达了一种爱慕与追求;再如“左右”、“寤寐”表达了对女子爱慕与追求心切;而“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更是表达了男主人公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所以我们在重读“悠”、“辗转”的同时,还通过声音的延长来重点突出。请问这第二章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生:用了“兴”的手法。“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取河洲所见之物起兴。师:是的。长短不齐的荇菜,或左或右,隐喻求女之难,而求爱者的思想感情亦如波如澜。这章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顶针。“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以顶针过渡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师:这位同学对修辞手法“顶针”掌握的不错!有没有同学再举个学过的“顶针”的例子?生:《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师:非常好!看来这位同学不但真正理解了顶针手法,而且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老师为你点赞!此处“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以顶针过渡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渴慕之情就更急迫了,思念之情绵绵不断,而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语出反复,此为双声,说明漫漫长夜,卧不安席,形象地表现了男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师:【第二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那第三章写了什么?生:写了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并使她快乐。师:这一章的欢乐热闹场景可以理解为是虚写,是一种幻想,表达了男子美好的愿望。朗读这一章应该怎么读?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生朗读)师:你们觉得读得如何?生1:我觉得这一章应该读得欢快愉悦。语速适中可偏快些。但是刚才XXX同学没把这种欢快愉悦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师:那你来读一读?(生1朗读)的确,有点愉悦的情绪流露!生2:我觉得还要特别重读“琴瑟友之”的“友”和“钟鼓乐之”的“乐”。刚才XXX读得也不明显。师:同学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生推荐XXX朗读)师:不错!【第三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读一读这一章内容。(全体朗读)师:比之前进步了很多。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悟,相信会越读越好。同学们,整首诗男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渴望与追求(受挫)忧思与烦恼(幻想)欢聚和成亲。下面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先自由朗读;再全体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由舒缓平静到迫切痛苦,再到兴奋轻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师:同学们,好诗不厌百回读。本诗写作手法——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本诗韵律和谐。(1)运用重言(关关)(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作业设计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雎鸠( )( ) 窈窕( )( ) 好逑( )( ) 参差( )( )荇( )菜 寤寐( )( ) 辗转( )( ) 芼( )蒹葭( )( ) 溯( )洄 晞( ) 湄( ) 跻( ) 坻( ) 涘( ) 沚( ) 2、填空题: ⑴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⑵《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⑶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5、简答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 (4)从两首诗歌中的任意选取一首,将它改写为现代诗歌,或者一个散文片段,意境要优美,描写要生动,字数不限。 参考答案:1、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cēn cī xìnɡ wù mèi zhǎn zhuǎn mào jiān jiā sù huí xī méi jī chí sì zhǐ2、(1)《诗经》 305 风、雅、颂 (2)赋、比、兴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C4、B5(1)《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文静美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2)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3)《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4)提示:注意肯定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指出其中不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内容。例: 雎鸠鸟关关合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