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
展开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以及世袭制、分封制的建立情况。
2.通过学生的阅读和分组讨论,理解更替的规律,感悟朝代兴衰的原因以及重大制度建立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时间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讨论、讲述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夏、商、西周的兴亡充分说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作为后来者应吸取经验及教训,从中汲取营养,真正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2.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以及西周的分封制,了解国家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制度的变革也促进了国家制度逐步完善。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分封制。
二、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四块内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彼此之间是以历史事件的时间为序,反映了夏、商、周三代的兴衰和更替,是历史的渐进发展过程,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夏、商、西周是我国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也开始了以世袭继承王位为特征的“家天下”。从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可知,夏都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它反映了夏朝统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但最终,桀的残暴统治引起民众的反抗,被商汤所灭。汤建立了商朝。商朝通过设置监狱、制定酷刑来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以巩固统治,但纣的残暴统治也同样激起人民反抗。经过武王伐纣战争,商朝被周武王灭亡。西周建立。西周为了巩固统治,确立了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衰亡。周平王迁洛邑,开始了东周的统治。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讲述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历史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他们是哪部电视剧的人物?你知道电视剧《封神榜》是取材于历史上哪一个事件吗? |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请学生概括夏朝的基本情况。 (2)世袭制 材料研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问题: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3)国家机构的设置 ①夏朝统治范围示意:指出阳城的地理位置,夏朝的统治中心,国家统治机器——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制定了历法。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②动脑筋: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4)二里头文化 假如你是二里头遗址的讲解员,请你为大家简单讲解二里头文化。 (5)夏朝灭亡 展示图片:《桀把人当作坐骑》。 问题:夏桀的残暴统治体现哪些方面? |
(1)概括夏朝的基本情况。
(2)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3)思考: 理解夏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含义和国家机器的作用。
(4)学生讲解二里头遗址文化。
(5)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 让学生理解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为下一步内容的理解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
2.商汤灭夏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出问题: (1)为什么商汤能够灭夏?
(2)后世为什么把商朝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
(3)材料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历史信息? | 自由讨论并作答。 (1)夏桀追求个人享乐,荒废了朝政,压迫百姓,失去民心。商汤任用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是商汤成就伟业的得力助手;商汤联合周围小国部落,讨伐夏桀,顺应民心。 (2)因为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战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 (3)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历史思维;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 |
3.武王伐纣 (1)周部落是如何强大起来?
(2)武王伐纣为什么取得胜利?得到什么样启示?
|
学生回答问题。
胜利的原因: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启示:昏君误国。统治者要勤于政事,任用贤者,爱惜民力。 |
进一步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 |
4.西周的分封制 (1)分封制 ①提出问题:西周统治者怎么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②讲述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 ③帮助学生理解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和作用。
(2)让学生理解西周灭亡的原因。 |
(1)①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分封制。 ②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 ③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2)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意义。 |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进一步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
【课堂总结】
| 都城 | 开始时间 | 灭亡时间 | 开国君主 | 亡国君主 | 重大事件 |
夏朝 | 阳城 | 约公元前2070年 | 约公元前1600年 | 禹 | 桀 | 世袭制 |
商朝 | 亳、殷 | 约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046年 | 汤 | 纣 | 盘庚迁殷 武王伐纣 |
西周 | 镐京 | 公元前1046年 | 公元前771年 | 武王 | 幽王 | 分封制 国人暴动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图片,出示材料,学生活动,出示时间轴,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