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案设计
展开《爱在家人间》 教学设计 详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个框题。本框题在前一个框题介绍了家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家庭中如何孝亲敬长的方法。本课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和承接,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家中的亲情,认识到家庭中出现爱的碰撞的现象、探究产生爱的碰撞的原因,最后探究爱的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意识到爱需要呵护,爱需要智慧,爱需要沟通。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他们自身心理特点的变化和亲子之间的差异,容易导致亲子之间发生碰撞和冲突,处理地好,学生会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情感,影响家庭的和睦,容易让孩子忽略家庭中的亲情甚至否认亲情的存在。所以现阶段有必要让孩子明白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自己的努力。
设计理念:从亲情之爱出发,引领学生体味爱,寻找爱的原因和表现,探究产生爱的冲突的原因,最后带领学生探究爱的沟通技巧和办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一方面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课堂教学要充分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从感情上热爱父母。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对家庭怀有爱的原因和亲情的不同表现,了解与父母发生碰撞时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碰撞的原因,掌握爱的沟通的技巧。
【学法、教法】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案例分析法,活动展示法、互动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爱、发现爱,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
难点:学会运用沟通技巧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七年级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忽略亲人的关爱,加上又处于青春期,对于父母的关爱,反而觉得很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部分学生又不知道如何与父母沟通、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正确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理解与父母冲突的原因,有助于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助于学生和家长共创共享和谐家庭、形成现代家庭观,同时为下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手段】音乐的播放、PPT课件、小剧场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同学们,新课开始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让爱住我家》。
(多媒体播放歌曲,师生共唱副歌部分)
教师:听完这首歌,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融汇为一个字。对,“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一场寻爱之旅——《爱在家人间》。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乐,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扣住学生心弦,使学生积极投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第一目:体味亲情
活动一:“爱”的分享
(多媒体展示:教师孩子的成长照片。)
教师:在我的家庭里,我最牵挂的家人之一就是他。说起他的成长,他出生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学走路时迈出的第一步令我兴奋不已,他生病时我也常常抱着他彻夜不眠,现在他已成长为一个十足的小暖男,经常跑到我身边对我说:“妈妈,我爱你。”
今天,一些同学也带来了与家人一起的温馨合照,你与照片中哪位亲人感情最深呢?你还记得他为你做过的、让你最为感动的一件事吗?请大家闭上眼睛跟随音乐慢慢回忆。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班得瑞《童年》)
问: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亲情故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家人非常爱我们,我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家人,这份爱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现在请刚才发言的同学把自己的家庭照片展示在黑板上,让我们的教室也充满爱的味道。
(学生上讲台把家庭照片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讲述亲情故事,让学生回忆跟家人相处的美好记忆,引导学生认真感受和体会家人间的亲情之爱。)
活动二:“爱”的猜想
(多媒体展示:特殊的招聘)
特殊的招聘
岗位:运营总监
工作时间:24小时在岗
休假时间:无。一年365天都要工作。周末、法定节假日正常上班。
工作要求:站着工作,时刻弯腰,有充沛体力。精通烹饪、缝纫、医疗、心理等专业知识。时刻关注客户,客户的要求一律完成。有时必须和客户一同熬夜,整夜不能睡觉
薪资待遇:无薪
问:你会应聘这份工作吗?(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对,可能没有人来应聘这份辛苦苛刻的工作。但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份工作全世界有数十亿人在做,而且只能女性来做,你知道她是谁了吗?她就是母亲。
母亲对我们的爱和付出早已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正是由于这份爱太过于平常而琐碎,我们往往忽略了它。
(多媒体展示:图片《背影》)
问:你觉得这些都是谁的背影呢?(学生回答)
教师:对,这些是父亲的背影。许多父亲都如图片中这两位父亲一样,不管生活的负担有多么沉重,他总是不抱怨一句,默默地为我们扛起;不管生活的风雨有多猛烈,他总是张开坚毅的臂膀,像一把大伞替我们抵挡。有一首歌词唱到: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一分。生活的苦涩有一分,您却吃了十分。
问:现在,如果用一个词语分别来形容父爱母爱的特点,你觉得哪个词语合适呢?
(学生举手发言)
教师: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之心都是相同的,但是这份爱的表达却不尽相同。一个温柔如水,一个深沉如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更加用心地去体会这两份同样深沉但又截然不同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将父爱与母爱的表现方式进行对比,启发学生关注生活点滴细节,进一步提高他们感受、分辨“爱”的能力。)
活动三:“爱”的小小调查
(多媒体展示:图片《挣钱的、管钱的、花钱的、新来的》)
问:你家里这几年有没有“新来的”弟弟妹妹?
有了弟弟妹妹之后,父母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那你会不会觉得父母不如以前爱你了?
(学生发言)
教师: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每周一班主任老师们都会收到来自家长们比平时更多的嘱托。比如一位妈妈说:“老师,我家小宝感冒了,不知道传染给了大宝没有,麻烦老师关注一下大宝是否感冒。”还有的家长给老师说:“早上小宝哭闹,忙乱中忘记给孩子充饭卡的生活费,请老师让大宝中午到学校门口,我在门口等着他。”
孩子们,你们懂了吗?不管我们是三口之家还是四口、五口之家,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指尖血、心头肉。不管家庭结构怎么变化,父母对孩子的爱与牵挂都不会变。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爱仍在。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转述家长的嘱托,让学生意识到虽然新的家庭成员的出生会分散父母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但父母对自己的爱不会改变。)
第二目:爱的碰撞
过渡:生活在有爱的家庭中,我们是幸福的。但是家人之间有了爱就一定会和睦相处、风平浪静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篇章:爱的碰撞。
中学生朵朵最近和她的爸爸妈妈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小别离》视频片段)
问:朵朵与父母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冲突?
(学生发言:反对兴趣爱好、过度关注学习成绩、刺探隐私)
问: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烦恼?你认为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79至81页的内容,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问:谁来分析一下我们与父母冲突的原因呢?
学生甲: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教师:一方面大家想让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给我们自由,不要管那么多。但有时又渴望父母多关心我们,多管管我们。哦,既管又不管,那这不是相互矛盾吗?其实,这也不愿大家,因为大家现在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既有了独立的能力但有时又不得不依赖父母。所以青春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心理很容易引发亲子矛盾。
学生乙: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甚至发生冲突。
教师:我们开始质疑父母,不再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这说明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在思想上也要求独立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崛起在心理学上叫自主意识。青春期自主意识的增强会让父母误以为我们变得不听话不懂事了,矛盾当然也就爆发了。
学生丙: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教师:我们与父母相差二三十岁,作为两代人我们成长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完全不一样,与父母的兴趣爱好、性格、生活习惯等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父母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喜欢蔡徐坤、鹿晗,我们也不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那英、刘欢。
这种由于年龄差异导致的一系列误解矛盾和冲突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把这种年龄差异称之为“代沟”。所以代沟的客观存在也是引发亲子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创设情境,通过同龄人的故事,挖掘孩子和父母之间矛盾冲突的表现,进而探讨原因。)
过渡:
问: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父母为什么要刺探我们的隐私?
学生:因为想更多的了解我们
问:为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成绩特别关注?
学生: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共同的心愿。
教师:看来他们的初衷都是为了我们好,都出自于对我们的关切之爱。作为子女,我们无法选择父母的相貌、性格、贫富,也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我们的方式,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同时也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
但是父母不是我们肚里的蛔虫,也没有火眼金睛和读心术,怎样才能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呢?对,通过商量和沟通,在父母和我们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在我们一起翻开本课的第三个篇章:沟通传递爱。
第三目:沟通传递爱
教师:怎样才能让沟通变得真正有效?不是沟着沟着就吵起来了?
课本上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同学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齐读一遍好吗?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领个头?
(学生齐读,读后教师再播放幻灯片逐条稍加讲解)
活动:剧情反转
教师: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活动,剧情反转。请小组同学一起设计一个简单的情景剧,运用和父母沟通的技巧让朵朵和父母和好如初。5分钟讨论时间,开始。
(学生表演)
问:他们用到了哪些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呢?
(其他小组回答)
教师:孩子们,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形式,让学生真正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应用,从而破解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结语:
同学们,爱在家人间。每个家庭都是一部编年史,隐秘而伟大,其中牵涉的协调、理解与包容,语言艺术和情感平衡,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爱与努力。让我们在生活点滴中去认真体味亲情之爱,在理解沟通中避免爱的碰撞,共同建设温馨和睦幸福的有爱之家。
市级推荐评语: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能抓住要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置问题巧妙合理,便于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大胆肯定、激励学生,态度和蔼、教态亲切,亲和力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在课堂上能自主探究,自主发表见解;学习形式丰富,有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自主思考发言,体现出很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观念。课件设计形象、直观,视频资料有利于拓展教师的观点,丰富学生的想象;图片对比性、启发性强。
总之,本课教学,教师充分体现了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的作用,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创新性、愉悦性强。
课题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二框 爱在家人间
课时:1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环节意图
一、新课导入
歌曲欣赏《让爱住我家》
二、探究新知
第一目、体味亲情
活动一:“爱”的分享
多媒体展示:教师自己孩子的成长照片。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班得瑞 《童年》
学生:(回忆并叙述家人让自己最为感动的一件事,同时把与家人的温馨合照展示在黑板上。)
活动二:“爱”的猜想
多媒体展示:特殊的招聘、两幅父亲的背影图片
设问:谁能胜任招聘启事中的工作?他们又是谁的背影?
你能分别用一个词语形容父爱和母爱的不同特点吗?
活动三:“爱”的小小调查
多媒体展示:图片《挣钱的、管钱的、花钱的、新来的》
设问:你家里这几年有没有“新来的”弟弟妹妹?
有了弟弟妹妹之后,父母在你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你会不会觉得父母不如以前爱你了?
教师:(结合五中寄宿制学校的背景特点,转述家长们希望老师在校多关注家里大宝的各种嘱托。)
第二目、爱的碰撞
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小别离》视频片段
设问:朵朵与父母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冲突?
(学生发言:反对兴趣爱好、过度关注学习成绩、刺探隐私)
设问: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烦恼?
你认为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课本、分析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具体剖析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教学设计
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投人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用教师与自己孩子间的温情瞬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与家人间的感动故事,体会成长过程中的亲情之爱。
将父爱与母爱的表现方式进行对比,启发学生关注生活点滴细节,进一步提高他们感受、分辨“爱”的能力。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转述家长的嘱托,让学生意识到虽然新的家庭成员的出生会分散父母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但父母对自己的爱不会改变。
利用视频创设情境,通过同龄人的故事,挖掘孩子和父母之间矛盾冲突的表现,进而探讨原因。
环节意图
第三目、沟通传递爱
过渡设问:父母为什么要刺探我们的隐私?
为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成绩特别关注?
学生:(想更加了解我们、希望我们能发展的更好)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父母这些行为背后的良苦用心,知道“冲突”也是一种爱。启发学生思考怎样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变化和需要。)
学生:(阅读课本,初步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活动:剧情反转
要求:分小组设计情景剧,运用和父母沟通的技巧让朵朵和父母和好如初。
学生:(讨论、表演)
三、结语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轻轻地温柔地》
同学们,爱在家人间。每个家庭都是一部编年史,隐秘而伟大,其中牵涉的协调、理解与包容,语言艺术和情感平衡,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爱与努力。让我们在生活点滴中去认真体味亲情之爱,在理解沟通中避免爱的碰撞,共同建设温馨和睦幸福的有爱之家。
四、板书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让学生真正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应用。
2020-2021学年让家更美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让家更美好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课时安排及教法,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依据,教学内容分析,学情依据,学教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让家更美好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