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甘肃省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地理试卷+答案解析
展开
甘肃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二次诊断考试试卷(文)
一、单选题
(2021·甘肃模拟) 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居民防疫隔离增加了宅在家里的时间,线上消费、线上娱乐、线上授课等需求增加,使得“宅经济”成为近一段时期以来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线上生鲜超市成为零售新业态,消费者可以在APP上下单,由快递小哥按照消费者要求送货上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情况下,影响快递小哥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
A.货物种类 B.后台管理 C.线路规划 D.拣货速度
2.快递小哥能够快速、准确的送货到门,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RS B.RS、GIS C.GPS D.GPS、GIS
3.与传统生鲜超市相比,线上超市货物价格较低,主要原因是( )
A.流通环节少 B.服务质量好 C.产品质量高 D.运输速度快
【答案】1.C
2.D
3.A
【考点】三大产业发展及其产业结构转移;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解析】【点评】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1.配送员主要的任务是将货物运送到顾客手中,到达客户手中所花费的时间最主要是发货地与顾客之间的距离,而且配送的客户可能是多个,如何合理选择好线路是提高效率的关键,C正确;后台管理和拣货速度效率与配送员的效率无关,BD错误;货物种类影响不大,A错误。故答案为:C。
2.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快递小哥需要知道配送点的精准定位,利用GPS进行定位之后再利用 GIS进行数据计算处理,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D正确;RS是遥感,用来监测和分辨地物,与快递送货无关,AB错误;单纯依赖GPS而没有城市交通线路和地理数据信息(GIS)也无法完成快递送货,C错误;故答案为:D。
3.线上超市由客户下单,后台打包,最后经由配送员送达,这个过程中的流通环节减少,消耗的成本降低,因此具备价格优势,A正确;线上超市和传统生鲜超市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差别不大,BC错误;传统生鲜超市运输速度不一定比线上超市慢,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甘肃模拟)水稻可分为籼稻、粳稻两种。籼稻耐湿、耐热、耐强光,适宜生长在高温、强光和多湿的热带及亚热带低地;粳稻耐寒耐弱光,比较适宜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及低纬度的高地。下图为云南省籼稻、粳稻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云南粳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5.与籼稻相比,粳稻( )
①复种指数高②对水利工程依赖小③病虫害少④生长周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4.D
5.B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1、土壤肥沃、环境质量好(水质好、远离城市,空气质量好)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3、冬季寒冷、不利于病虫害越冬;地形封闭,受外在因素干扰少。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农业技术先进,对品种进行改良
2、农药、化肥使用少
4.读材料可知,粳稻适宜生长在气候暖和的温带及低纬度的高地。读图分析,云南省粳稻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因此影响云南粳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正确。云南省不同区域降水量、热量和土壤差异较大。ABC错误。故答案为:D。
5.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①项,籼稻分布在高温、强光和多湿地区,粳稻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因此籼稻复种指数高;故①错误。②项,粳稻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水资源较少,对水利工程依赖大;故②错误。③项,粳稻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病虫害少;故③正确。④项,粳稻生长周期长,籼稻生长周期短;故④正确。③④正确,故答案为:B。
(2021·甘肃模拟)Y河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下图),该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相对较少,2019年8月底,此地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火灾,烧毁了大片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Y河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利于信风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③受寒流的影响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Y河流域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主要是因为( )
A.受东南信风和地形影响,7.8月气候干燥
B.西风越过西部山地,形成干热下沉气流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D.7、8月林区枯枝落叶富集,易起火
8.关于马拉若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岛上年内日出方位变化较大②由河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
③西侧沿海的海水盐度较高④岛上每天日出时间基本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6.B
7.A
8.D
【考点】其它自然灾害;美洲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常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地球上所有生物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由于现时有超过25%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同时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其中仅亚马逊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6.Y河流域为亚马孙平原的亚马孙河流域,其热带雨林面积广阔的原因主要受地形、洋流等影响,使该地区降水丰富。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丰富;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降水丰富;平原面积广大,形成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不利于形成热带雨林气候,③错误,①②④正确,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7.每年7、8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亚马孙河流域受东南信风影响,但其南部的巴西高原阻挡了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降水少,气候干燥,易形成火灾,A项正确;西风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60°之间,该地纬度低,不受西风影响,B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分布在30°附近, Y河流域纬度低,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C项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有机物分解非常快速,枯枝落叶少,D项错误。故答案为:A。
8.马拉若岛位于赤道地区,年内日出方位变化不大,故①错误;该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处,河道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因此马拉若岛由河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故②正确;马拉若岛西侧沿海有亚马孙河汇入,亚马孙河属于淡水,海水盐度较低,故③错误;马拉若岛位于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昼夜等长,岛上每天日出时间基本相同,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
(2021·甘肃模拟)下图为某省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东部山脉为( )
①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分界②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③平原和高原的分界④旱作区与水田区的分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图示区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石漠化 D.土壤污染
11.壶口瀑布“桃花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雨季来临,降水猛增 B.黄河上游冰凌消融
C.沿岸地下水补给增多 D.高山冰川融水剧增
【答案】9.C
10.A
11.B
【考点】水体的运动规律;水土流失的治理
【解析】【点评】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1、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例如:黄河流域。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例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
另外还可以分为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
9.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区的分界大致沿贺兰山为界,而浊太行山,①错误。是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②正确。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③正确。旱地水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为:C。
10.本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故本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问题,A正确。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华北平原,石漠化主要在云贵高原,土壤污染主要在我国东部地区。BCD错误,故答案为:A。
11.桃花汛是指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黄河内蒙古段冰凌消融形成春汛 。当其流至下游时 , 由于恰逢沿岸桃花盛开 ,故被称为桃花汛 。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
12.(2021·甘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期以来的乱砍滥伐,使长江流域的森林面积大幅下降。长江流域的原始植被丧失了85%,上游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30%~4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曾经吸纳雨季大量雨水的森林大半已不复存在。
材料二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6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提出生态治理两步走战略。
材料三“长江经济带”及发展目标“两步走”示意图。
(1)长江上游(金沙江段)成为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热土”,简述其理由。
(2)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分析其原因。
(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森林面积减少对长江流城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试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1)该地区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落差大;峡谷众多,有利于修建水坝;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移民搬迁费用少等
(2)长江水量大,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流域内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运输需求量大;河运运量大、运费低
(3)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水量减少,枯水期提前;水土流失加剧,(两岸)土壤肥力降低,河流含沙量增加;大气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环境自净能力下降
(4)①生态保护方面;恢复植被、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流域内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和制度。②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清洁、环保产业;限制、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③社会发展方面;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实施生态移民、精准扶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措施,改善人们生活质量。
【考点】区域发展的异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水能资源的开发主要从 自然条件(水量、落差、峡谷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淹没面积的大小、人口的多少、经济活动)方面来回答。长江上游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河流径流量大;位于山地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峡谷地带,修建水坝工程量小,投资少;该地区人口数量少,生产生活活动少,移民搬迁所需费用较少等。
(2)由所学知识可知,河流的航运价值主要从通航时间、通航里程、市场需求等方面来回答。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 ,河流径流量大,长江水量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可全年可通航;河流中下游水网密布,多支流,流域面积广大,通航里程长;流域内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水运输需求量大;另外河运运输总量大、运输所需费用较低。
(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知,森林面积减少,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丰水期水量增大,枯水期水量减少,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变大,且枯水期早到;地表径流冲刷力加强,水土流失加剧,表层土壤被冲走,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加大;植被覆盖率下降,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大气降水减少;植被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加大;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等湿地面积减小,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污染加剧。
(4)由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方面:禁止乱砍乱伐,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植被,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加强长江流域内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的监督及管理。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产业;限制或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社会发展方面:对环境污染地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精准扶贫,促进人们就业,完善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点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会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
(3)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面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
13.(2021·甘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耳其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2020年10月30日19;51,土耳其西部、希腊东部萨摩斯岛附近的爱琴海海城发生6.9级强震,震中位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和希腊的萨摩斯岛之间,此区域人口稠密,图为土耳其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土耳其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该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伊斯坦布尔市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
(1)简述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2)简析土耳其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3)分析伊斯坦布尔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答案】(1)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地震灾害频发
(2)土耳其中、东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气候干旱,草原面积大,利于发展畜牧业;临近中东地区,畜产品需求量比较大,消费市场广阔
(3)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广阔;有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工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等。
【考点】地震;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从图中看出,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2)分析土耳其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因素来考虑。自然因素: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高原山地比重大,不适合种植业发展;草原面积广,草场资源丰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伊斯兰教国家国内牛羊肉需求量比较大;地跨亚欧大陆,交通便利。
(3)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土耳其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说明距离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较近,接近原料产地;临近欧洲,欧洲国家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有管道运输经过该国,海洋运输将石油直接输送过来,交通便利;“横跨亚、欧两洲的伊斯坦布尔市是该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可知,伊斯坦布尔市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充足等优势条件。
【点评】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角度:
分析角度 | 评价用语 | |
自然 | 原料 | 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 |
能源 | 接近能源地(火电厂、水电站等),能源充足 | |
水源 | 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 | |
土地 | 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地价低 | |
经济 | 市场 | 接近市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或市场需求量大) |
交通 | 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 | |
技术 |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 |
资金、 | 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信息网络畅通 | |
劳动力 |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劳动力素质高) | |
产业基础 | 发展历史短(悠久),工业基础薄弱(好);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 |
社会 | 国家政策 | 政府政策支持 |
工业惯性 | 搬迁费用高 | |
社会协作 | 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业部门齐全,社会协作条件好 | |
环境 | 高新技术工业:(河流上游,靠近林区、湖泊,)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 |
污染工业布局:远离城区(居民点);位于城区河流下游,避免水污染;地处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污染轻 |
14.(2021·甘肃模拟)[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953年人类首次登顶以来,挑战珠峰的人数逐年增加,且登顶珠峰的死亡率已经从上世纪的5.6%降到了1.5%。尼泊尔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2018年4月,尼政府向346名登山客发放了登峰许可证(每人配备一名当地人作向导和登山助手),实际人数约700人,创历史新高。攀登珠峰对很多游客来说,不仅是消费,同时还可能带来切实可见的经济回报。“攀珠热”引发的安全和环境问题值得思考。
分析攀登珠峰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答案】原因:登山技术进步,当地人的协助,登顶珠峰死亡率下降;登顶线路日渐成熟;(尼泊尔政府)为增加经济收入,登顶珠峰商业化运作;消费水平提高登山客或为挑战自我,或为获得企业赞助、获得“征服世界第三极”个人光环等。
问题:垃圾日渐增加,环境污染加剧,威胁生态平衡,(加速积雪冰川消融);登山人数增加,死亡人数上升等;
【考点】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解析】【分析】据材料分析,攀登珠峰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首先是登山技术进步,“每人配备一名当地人作向导和登山助手”,有当地人的协助,登顶珠峰死亡率下降,安全性提高,且登山线路日趋成熟,安全性提高;“尼泊尔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商业模式”,尼泊尔政府为增加经济收入,登顶珠峰商业化运作,2018年发放登峰许可证创历史新高;世界经济发展,人们经济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为登珠峰提供了经济基础。登山客或为挑战自我、具冒险精神;“攀登珠峰对很多游客来说,不仅是消费,同时还可能带来切实可见的经济回报”,或为获得企业赞助、获得“征服世界第三极”个人光环等,刺激登山者增加。
可能引发的问题是随着游客的增加,导致垃圾日渐增加,珠峰环境污染加剧,威胁当地生态平衡;游客增加,过度开发,可能加速积雪冰川消融,珠峰环境恶化;登山人数增加,死亡人数可能上升等。
【点评】登珠峰人数增加可能引发的问题是随着游客的增加,导致垃圾日渐增加,珠峰环境污染加剧,威胁当地生态平衡;游客增加,过度开发,可能加速积雪冰川消融,珠峰环境恶化;登山人数增加,死亡人数可能上升等。
15.(2021·甘肃模拟)[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就像空气、水和阳光一样,在维系人类生存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能生长农作物、提供食物,它可以调蓄洪水;可以将能够产生温室气体的碳封存在自己体内,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富豪”;可以作为土壤动物、微生物,甚至人类的栖身之所……如若离开土壤,人类文明将失去生机、难以为继。然而,土壤是近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形成一般都在万年以上,形成一米厚的土壤,需近2万年。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引起土壤问题的人类行为及产生的后果。
【答案】破坏土壤行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工业废水、废渣等乱排乱倒引起土壤污染;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
后果: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土壤污染使农作物遭受污染,进而引发疾病;旱灾,洪涝灾害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考点】环境问题所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解析】【分析】导致土壤问题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污染土壤等等,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遭受损失,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等等;以及工农业废水和垃圾的堆放,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造成的后果主要从粮食问题,温室气体,生物多样性,以及调蓄洪水方面进行回答;土壤减少的话,那么可耕作的土地会减少,粮食问题会更加严峻;土壤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作用减弱,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土壤也是生物的栖息场所,土壤被破坏也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土壤的蓄洪能力下降等等危害。
【点评】导致土壤问题的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污染土壤等等,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遭受损失,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退化等等;以及工农业废水和垃圾的堆放,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
甘肃省民乐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 这是一份甘肃省民乐2023_2024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民乐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甘肃省民乐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甘肃省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截止到2022年,我国,推广种植多年生水稻会,形成“三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C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