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课标要求: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海水的基本性质,说明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了解海水的基本性质,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海水温度、盐度、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自学归纳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忽然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失事的核潜艇。关于该艇的失事原因有诸多猜测,其中之一认为该艇在水下遭遇了“海中断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多国海军潜艇都经历过“海中断崖”事件。你知道“海中断崖”是怎么回事吗?这一现象涉及海水的什么理化性质?
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
[新课教学]:
PPT展示海陆分布图
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储量的比重是多少?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
一、海水的温度
定义:
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2、影响因素:(海水热量的收支)
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海水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3、分布规律:
(1)垂直分布规律
请大家读图分析一下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是怎样的?
从垂直分布看,海水的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通常情况下,表层水温最高。1 000米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而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
探究导引
图甲是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图乙是太平洋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
1.描述图甲中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解释原因。
2.图乙中显示出的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3.结合图甲,判断图乙中三个观测站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水平分布规律:PPT展示图3.9世界大洋表层海水分布规律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教师引导归纳。
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从季节分布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大洋靠陆地位置等温线为什么发生弯曲?
暖流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寒流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的水温。
4、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例如罗非鱼主要生活在低纬度海域,鳕鱼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海域。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无论是远洋捕捞还是近海养殖,都受到海水温度的影响。
(2)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从区城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4)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P52活动: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
指导读图,解决相关问题
1.分别描述3个海域的海水温度季节变化特点。
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冬夏季节变化显著。
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
西沙:冬夏季节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2. 3个海洋站附近的海滨浴场分别有哪些月份适宜人们游泳?
葫芦岛:7-9月 厦门:5-11月 西沙:全年皆宜
3.比较3个海域适宜人们游泳的时间长短差异,并说明原因。
葫芦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短,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
原因:纬度越低,海水温度越高,则适宜游泳的时间也越长。
课堂训练:
(第二课时)
课前复习引入新课:
二、海水盐度
海水的味道既咸又苦,是因为氯化钠(味咸)和氯化镁(味苦)是海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
1、定义:
海水盐度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盐度通常用千分比表示,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海洋的平均盐度约为 35‰。
2、影响因素:
3、分布规律:PPT展示图3、12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海水盐度表层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课堂思考:
为什么全球海洋表层盐度最高的纬度带在副热带海区而不是在气温最高的赤道附近?(从区域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方面说明)
原因:副热带海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量也大,但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描述夏季长江口海域盐度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为什么?
等盐度线从河口地区呈舌状向外凸出,数值从近岸向外海递增。原因:主要受河流径流影响。夏季长江径流量大,离河口越近,淡水汇入量越大,河水与海水交换多,盐度越低;而离河口越远,长江的淡水对海水的影响就越小,盐度越高。
4、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晒盐:(条件:淤泥质海岸,晴天多)
•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滩涂宽阔;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地处平原海岸,夏季风的背风坡, 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蒸发强烈,利于海盐生产
(2)制碱:例如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科技发展,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如海水淡化、冲厕、工业冷却水。
例:河北唐山曹妃甸海水淡化
活动:P54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指导读图文资料分析归纳
红海地处副热带,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降水稀少;河流发育少,淡水注入量小;加之海域封闭,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波罗的海纬度较高,全年温和湿润,蒸发弱;降水较丰富;河流发育多,淡水注入量大;加之海域封闭,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
三、海水密度
1、定义: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
3、分布规律:PPT展示图3.16大洋表面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
(1)水平分布规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和盐度;
(2)垂直分布规律:海水在垂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压力。
4、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潜艇航行的影响: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如果海水层中出现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减小的情况,称为“海中断崖”。
(2)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在不同密度的海洋上航行,同一艘船的吃水深度不同。海水的密度越大,海水的浮力越大,船的吃水深度越小。
(3)对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
课堂思考:
海水密度大,海水的漂浮能力强。经常出海航行的人都知道,轮船的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在不同海区不同,这与海水的密度有关。
一艘满载的油轮从波斯湾出发,先向南途经马六甲海峡,再向北到达上海港东侧外海区,最后抵达上海港,分析沿途油轮的吃水深度变化?
①从波斯湾向南途经马六甲海峡,吃水深度增加(纬度越低,水温越高,密度越小);
②再向北到达上海港东侧外海区,吃水深度减小(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密度增大);
③到达上海港,吃水深度又会增加。(有河流注入,密度减小)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学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表格教学设计,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一等奖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