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针对性测试题(四)(附参考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9086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针对性测试题(四)(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针对性测试题(四)(附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总角之交”是指,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诗句不是描写“花中四君子”的一项是( )
A.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明·方孝孺)
B.此身原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清·郑板桥)
C.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宋·陆游)
D.秋丛绕舍是陶家,通绕篱边日渐斜。(唐·元稹)
2.下面古诗词句子都涉及中国传统节日,请依此写出传统节日名称。
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②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③火树银花璀璨处,呼朋打谜胜登瀛。
④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传统节日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3.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4.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 )
①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道家 ②法家 ③墨家 ④儒家B.①道家 ②墨家 ③法家 ④儒家C.①墨家 ②儒家 ③道家 ④法家D.①墨家 ②道家 ③儒家 ④法家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为宴集序,如王勃《滕王阁序》是宴集序,属于骈文。
B.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与庄子合称老庄,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什么事也不要做,国家就可以治理好。
C.《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体散文。《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的对话体散文。《大学》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著作。这四本书被称为四书。
D.五音是宫商角徵羽;无色是指青黄赤白黑。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祸起萧墙,指内部发生祸乱。江南三大名楼是指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
7.“总角之交”是指( )
A.少年之交
B.青年之交
C.中年之交
D.忘年之交
8.下列各项中,地支与生肖配对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兔B.巳—蛇C.酉—猴D.申—鸡
9.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名。又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知务内观”之意。
B.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其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C.古人一般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用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
D.古人的字与名有一定的联系。有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韩愈,字退之,“愈”意为胜过、超出,“退”意为约束、退守,名与字相互解释与补充,含警示的意思。
10.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用这种命名法保留下来的地名很多沿用至今。如“洛阳”在洛河的北面。
B.李商隐《马嵬》诗中“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两句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牵牛,是指牵牛星。
C.河西是指黄河以西的地区,江左即江东,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是指泰山。
D.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这两句是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答案:C解析:“四君子”指梅兰菊竹,ABD写梅竹菊,C写桃花;
2.答案: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元宵节;④春节
解析:①“黄花”即菊花,赏菊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②“桃花”开在清明前后。③“火树银花”指许多悬灯的树和所放的烟花,“打谜”是猜灯谜,点花灯、放烟花、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④“烧爆竹”即放鞭炮,换桃符、放鞭炮是春节的主要活动。
3.答案:B解析:B.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散文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4.答案:B解析:①“茱萸”“登高”提示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秋季。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提示是夏季。③“东风”指春风,是春季。④“八月”提示是秋季。故选B。
5.答案:A解析:①这句话是讲无用之用,看似无用的东西却有大用处,是庄子的观点,是齐物论,所以是道家。②这句话是表明法术的作用是治乱,有是非时要赏罚,所以是法家。③这句话强调天下之人要兼爱非攻,所以是墨家。④这句话强调对老人对孩子的态度,体现了儒家的仁的观点,所以是儒家。故选:A。
6.答案:B解析:“认为统治者什么事也不要做,国家就可以治理好”不妥。
7.答案:A
解析:“总角之交”是指少年之交,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
8.答案:B
解析: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对应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故B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韩愈的名与字不是相互解释与补充,而是意义相反。
10.答案:C
解析:“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山”指的是崤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针对性测试题(五)(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下列诗句描写的民间风俗,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针对性测试题(六)(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3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专项针对性测试题(七)(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