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练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湖北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
    B.调查种群密度可以用于监测和预报农林害虫
    C.研究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趋势
    D.破坏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可使种群密度降低
    解析: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只能引起种群密度变化,而不是引起K值的变化,K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A错误。
    答案:A
    2.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解析: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错误。
    答案:D
    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台盼蓝溶液染色可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
    B.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
    C.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
    D.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因为酵母呼吸方式是兼性厌氧型
    解析:台盼蓝大分子染料一般不能进入活细胞,可用于鉴别该细胞的死活,所以用台盼蓝溶液染色可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A正确;由于一定的培养条件下,K值基本不变,所以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B正确;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否则酵母菌会因高温而失活,C正确;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会改变培养液的pH值,从而影响酵母菌种群的K值,D错误。
    答案:D
    4.如图表示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在a时,该种群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C.b时后,该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D.在a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增长率先增加后降低,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a点增长率>0,种群数量保持增长,B正确;b点后增长率<0,种群数量将减少,C错误;种群数量在b点到达最大数量,故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D错误。
    答案:B
    5.(银川模拟)蚜虫常聚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是地球上最具有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蚜虫的天敌。对于蚜虫,重要的是抓紧预防,避免虫害的发生。下列关于蚜虫的调查与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取样时应选择蚜虫较为集中的地块
    C.样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出蚜虫的种群密度
    D.引入七星瓢虫,可以彻底消灭蚜虫
    解析:蚜虫属于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取样时应随机取样,B错误;样方法只能估算出蚜虫的种群密度,C错误;七星瓢虫以蚜虫为食,七星瓢虫与蚜虫之间为捕食关系,捕食关系可调整种间关系,不会彻底消灭蚜虫,D错误。
    答案:A
    6.(乌鲁木齐三模)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如下图,图中的λ=eq \f(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解析:2008~2010年,λ保持不变,但是λ>1,种群数量增加,A错误;2010年~2015年,λ先增大后减小,但是始终大于1,该种群数量继续增加,B错误;本图只是体现了λ值,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C正确;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数学模型,D错误。
    答案:C
    7.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68×54÷12=306只
    B.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也可用于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解析: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68×54÷12=306只,A正确;该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草原上鼠与牛、羊均以草类为食,属于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C正确;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则两次捕捉时标记个体的比例不同,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正确。
    答案:B
    8.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4.5%
    B.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
    C.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麋鹿引入保护区后,总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
    解析:由于1988年出生率为27.3%,44×127.3%≈56,死亡率为(56-54)/44×100%≈4.5%,A正确;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自然选择和种群内随机交配,从而有助于提高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1986年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随着时间延长,种群不断繁衍,性别比例已经趋向于1∶1,C错误;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D正确。
    答案:C
    9.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D.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均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解析: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无K值,A错误。
    答案:A
    10.科研人员对某封闭小岛连续两年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B.第二年9至11月份社鼠种群密度处于恢复状态下
    C.决定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迁入、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
    D.若研究该岛物种丰富度可在种群层次和群落层次上进行
    解析:由图可知,在秋冬季,社鼠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A错误;据图示可知,第二年9至11月份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故有利于社鼠种群密度恢复,B正确;由于是封闭小岛,无迁入和迁出,故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错误;丰富度是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该岛物种丰富度只能在群落层次上进行,D错误。
    答案:B
    11.(淄博一模)某研究小组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酵母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培养,并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酒精含量和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在ab段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用血球计数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属于估算法
    C.酒精浓度是导致de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唯一因素
    D.相同条件下的重复试验,酵母菌种群的K值基本不变
    解析:在ab段时酒精产生量增加,氧气量减少,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用血球计数测定酵母菌数量的方法属于估算法,只能得出大概数量,B正确;酒精浓度是导致de段酵母菌数量下降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影响因素还有营养物质、pH值等,C错误;相同条件下的重复试验,由于条件相同,所以酵母菌种群的K值基本不变,D正确。
    答案:C
    12.如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之前的增长并不就是“J”形增长,因为不能绝对满足“J”型增长的模型假设
    B.cd段,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种群增长率为零,于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bc段由于食物、空间和天敌等限制,种群增长率下降,此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过度捕捞、毁林开荒等人类频繁活动的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也有可能增加
    解析:bc段由于食物、空间和天敌等限制,种群增长率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德州二模)由于人为过度干扰,导致朱鹮仅剩下一个分布于狭窄山沟中的7只野生朱鹮种群,为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国家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下表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洋县境内野生朱鹮2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朱鹮,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可采取饲养和野化、放飞等________保护措施。早期调查朱鹮的种群数量时,研究人员没有采取标志重捕法而是进行逐个计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保护区内朱鹮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第24年时的种群数量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该保护区朱鹮种群的K值,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朱鹮时,对其天敌通常采取驱赶或防御措施,而不是进行捕杀,因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为保护朱鹮,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外,还可采取饲养和野化、放飞等易地保护措施。早期调查朱鹮的种群数量时,研究人员没有采取标志重捕法而是进行逐个计数,原因是早期朱鹮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也较小。
    (2)根据表格分析,第1~15年左右,种群增长速率增加;15年之后,种群增长速率减少,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使得种群数量呈现S型。第24年时的种群数量仍在增长,不是朱鹮种群的K值。
    (3)保护朱鹮时,对其天敌通常采取驱赶或防御措施,而不进行捕杀,因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1)易地 早期朱鹮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也较小 (2)S 不是 第24年时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3)增加物种多样性
    14.(14分)(潍坊期末)矮岩羊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据科学工作者的考察,在20世纪80年代四川巴塘地区矮岩羊数量众多,到2008年当地矮岩羊数量不到200只。下表是1988年、2008年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得到的调查统计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1)2008年,科学工作者观察到矮岩羊34群共计137只,上述群体________(属于/不属于)同一种群,这种群体性分布体现了矮岩羊种群的________特征。
    (2)仅从1988年矮岩羊种群个体组成来推测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地区矮岩羊种群数量会________;据表分析,2008年矮岩羊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表中巴塘地区矮岩羊栖息环境的变化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人类活动往往会使该过程按照不同于自然变化的____________进行。
    (4)为避免矮岩羊的灭绝,你认为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保护矮岩羊就是保护________多样性。
    解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因此科学工作者观察到矮岩羊34群共计137只,上述群体属于同一种群,这种群体性分布体现了矮岩羊种群的空间特征。
    (2)仅从1988年矮岩羊种群个体组成来看,该群体中幼年个体较多,成年个体较少,属于年龄结构中的增长型,因此可以推测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地区矮岩羊种群数量会增加;据表分析,2008年矮岩羊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除人为捕杀外,还与栖息环境被破坏有关。
    (3)表中巴塘地区矮岩羊栖息环境的变化在生态学上称为群落的演替(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该过程按照不同于自然变化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为避免矮岩羊的灭绝,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看保护矮岩羊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
    答案:(1)属于 空间 (2)增加 栖息环境被破坏 (3)群落的演替(演替) 速度和方向 (4)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物种
    15.(14分)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O→b时段内野兔的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_________,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________之间。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该比例__________(“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______。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同。
    解析:(1)根据图示O→b时段内,野兔种群数量连续增长,说明野兔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原因是环境适合野兔的生长。
    (2)从c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c点天敌侵入,并且一段时间后在K2~K3附近波动。呈现S型增长,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K2~K3之间。
    (3)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导致重捕时抓到被标记的数目减少,根据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调查结果变大。雌雄比例稍大于1,雌性个体多,有利于繁殖。
    (4)原有的植被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这种演替方式属于次生演替。植被对阳光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原有的植被优势种群会被替换。
    答案:(1)大于 环境适合野兔的生长 (2)c K2~K3 (3)偏高 有利
    (4)次生演替 阳光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时间/年
    3
    6
    9
    12
    15
    18
    21
    24
    增长速率/(个/年)
    1.2
    2.1
    4.0
    8.2
    13.2
    9.8
    4.3
    5.1
    时间
    种群中年龄组成比例/%
    人为捕杀
    栖息环境
    幼体
    亚成体
    成体
    1988年
    45
    38
    17

    灌草丛、断崖灌丛
    2008年
    15
    17
    68

    灌草丛、断崖灌丛破碎化、部分出现戈壁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2课时跟踪练《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2课时跟踪练《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详解),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1课时跟踪练《酶和ATP》(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3.1课时跟踪练《酶和ATP》(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9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30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练习:第9单元 随堂真题演练30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含详解),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