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熔化和凝固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熔化和凝固,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熔化和凝固一、选择题(共15题)1.下图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露珠的形成C.湿衣服晾干 D.雾凇出现2.寒冷的冬天,路面上的冻雪久积不化,影响交通。人们发现,如果向积雪上喷洒盐水,可以促进冻雪的熔化。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盐水能向雪传热,从而促进冻雪的熔化B.盐水能降低冻雪的熔点,可使冻雪能在0℃以下熔化C.盐水能提高冻雪的熔点,可使冻雪能在0℃以下熔化D.盐水渗入冻雪后,能提高吸收太阳热辐射的本领,从而促进冻雪的熔化3.2021年8月9日,我市启动12-14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疫苗需要冷藏存储,运输疫苗的冷藏车的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内的“热”搬运到外面,从而保持车内温度在4-8℃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厢内的水不会结冰也不会汽化 B.将“热”搬运到外面是热传递过程C.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时需要吸热 D.车的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4.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樟脑丸变小 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河水结冰5.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CD段是气态C.海波在BC段内能增加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6.冬天在室外,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液化7.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在CD段是气态 B.海波的沸点是48℃C.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D.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8.关于厨房里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冻肉解冻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C.用大火加热沸腾的水,可以提高水的沸点D.热油锅里滴进水会油星四溅,是由于水的沸点比油低、水滴进入油锅后瞬间沸腾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需要吸热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需要吸热10.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30℃的严冬,与美军在冰天雪地里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以下现象中和其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冰雪消融 B. 树上的雾凇C. 大雾弥漫 D. 屋檐的冰挂1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下列选项中,对应水的物态变化名称正确的是( )A. B.C. D.12.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B.0~4min内甲物质比乙物质吸收的热量多C.乙物质在ab段不断吸热D.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13.如图所示,图A是研究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B是海波和蜂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A通过水对试管加热,不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加热更快B.甲、乙在4min~8min段都需要吸热C.甲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D.甲是蜂蜡,乙是海波14.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提高节水意识,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升华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水滴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熔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15.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固态氢钨熔点/℃-38.8106410831535-2593410A.-200℃的氢为固态B.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铁和钨相比,用铁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D.在气温为-50℃地力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二、非选择题16.如图所示,甲图表示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_(填“凝固”或“熔化”)图像。由乙图可知,AB段物质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BC段物质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CD段物质处于__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17.小明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了某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固体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oC,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18.如图所示是冰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内物体状态是______;在第4~8min内冰不断______热量熔化为水。1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日常生活中,炸油条用油,煮面条用水,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不同;(2)阳光下放着一盆冰水混合物甲,树荫下放着一盆冰水混合物乙,则甲盆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乙盆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进入秋冬季节后,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蒸发吸热。20.在某热学实验中,小明在烧杯中放入100g的碎冰,试管中放入20g的碎冰,并各放了一支温度计组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A、B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实线部分为A温度计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虚线部分为B温度计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烧杯和试管中的冰(或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质量不变且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已知:水的比热容,冰的比热容为,酒精的热值为,求:(1)烧杯中的冰0~4min过程中吸收的热量;(2)烧杯中的水在第14min时的温度;(3)如果在2min~4min过程中消耗0.08g的酒精,这些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10%间接地被试管中的冰吸收,则试管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21.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小芳同学用酒精灯(火焰大小保持不变)均匀加热0.4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像如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1)求该物质在BC段共吸收了多少热量?(2)经测量,BC阶段消耗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0g(酒精完全燃烧),求在BC阶段的热转化效率为多大?(3)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多大?
22.如图,是1kg冰在空气中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请解答:已知:c水=4.2×103J/(kg•℃),c冰=2.1×103J/(kg•℃)(1)冰在开始熔化前共吸收了多少热量?(2)上述热量可以让熔化后的水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
23.小红在学习了“比热容”的有关知识后,知道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性质,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于是她又想到晶体在熔化时,温度虽然保持不变,但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单位质量的不同晶体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昵?带着这个疑问,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kg,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求:(1)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计算出冰的比热容;(3)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冰的熔化热λ。
参考答案1.D【详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雪吸热后熔化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中的水吸热后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2.B【详解】寒冷的冬天,向积雪上喷洒盐水,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的低,能降低冻雪的熔点,可使冻雪能在0℃以下熔化,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C【详解】A.车厢内的水不会结冰,因为冰的凝固点是0℃,但水会汽化,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B.将“热”搬运到外面,是压缩机通过压缩气态制冷剂,气态制冷剂变成液态时会释放大量的热,所以这个过程是做功过程,故B错误;C.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过程是汽化过程,汽化要吸热,故C正确;D.车的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做成,这样在运输的过程中才能保持相对恒定的低温环境,故D错误。故选C。4.A【详解】樟脑丸变小,这是固体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体,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这是由于液体水,凝固为固体冰,会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樟脑丸变小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会放出热量,则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樟脑丸变小。故选A。5.C【详解】A.由图可知,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海波的熔点,熔点是48℃,故A错误;BD.由图可知,第6min时海波刚刚开始熔化,第12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在CD段是液态,故BD错误;
C.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正确。故选C。6.D【详解】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中的水蒸气呼出来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D【详解】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由图像可知,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B点时即6min时,海波刚开始熔化,所以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对应的温度即为熔点是48℃,但该过程需要持续吸收热量,所以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到了12min后,熔化过程结束,海波全部变为液态,因此海波在CD段是液态。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D【详解】A.冻肉解冻的过程中,固态冰需要吸热熔化成液态水,故A错误;B.高压锅气阀冒出的“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用大火加热沸腾的水,可以快速使水沸腾,但不可以改变水的沸点,故C错误;D.由于油的沸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油锅中滴入水滴后,水滴会瞬间沸腾,会发出爆裂声,并把油溅起,故D正确。故选D。9.C【详解】】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错误;
C.“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C。10.B【详解】A.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志愿军战士的眉毛和胡子上结满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冰雪消融是雪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D.屋檐的冰挂,是水滴凝固而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详解】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地面上的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凝华成冰下降,冰在地面上吸收太阳光的热量熔化成水,以此循环,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ACD【详解】A.由图乙可知,甲物质在第4min到第8min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为晶体,故A正确;B.相同的加热装置,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0~4min时间内,加热时间相同,两物质吸收热量相同,故B错误;C.乙物质在ab段温度不断升高,不断吸收热量,故C正确;D.把装有物质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此方法称为水浴法,主要目的是使物质受热均匀,故D正确。故选ACD。13.BC【详解】A.图A通过水对试管加热,不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使受热更均匀。故A错误;BCD.由图B可知,甲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因此甲是海波;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因此乙是蜂蜡。甲在4min~8min时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温度不变,但仍需要吸收热量,有固定的熔点是48℃;乙在4min~8min时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不断升高,需要吸收热量,没有固定的熔点。故BC正确,D错误。故选BC。14.BC【详解】A.地球表面的水吸热时,可以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导致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小冰晶会熔化成水,故C正确;D.河面上的水变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BC。15.BD【详解】A.氢的熔点为-259℃,而-200℃的氢的温度高于-259℃,所以-200℃的氢不可能处于固态,故A错误;B.铁的熔点为1535℃,铜的熔点为1083℃,则铁水的温度一定高于铜的熔点,所以铜球掉入铁水中,将吸热熔化,故B正确;C.铁的熔点为1535℃,钨的熔点为3410℃,灯发光时,灯丝的温度高于2000℃,在这种情况下,铁将吸热熔化,而钨不会熔化,故C错误;D.水银的熔点为-38.8℃,即凝固点为-38.8℃,处于-50℃的环境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会凝固为固体,这种温度计是根据液态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银凝固后,温度计将无法使用,故D正确。故选BD。16.非晶体 凝固 液 固液共存 固 80 【详解】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物体放出热量,但温度不断下降,没有固定不变的温度,属于非晶体凝固的图像。图乙中物体的放热的过程中,开始温度下降,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全部凝固变成固态后温度继续下降,属于晶体的凝固图像,AB段物质还未开始凝固,处于液态;BC段物质正在凝固,处于固液共存态;CD段物质凝固过程结束,处于固态。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根据图像该晶体的凝固点为80℃。17.晶体 80 吸热 【详解】由图像可知,该固体熔化过程温度保持80℃不变,有固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熔点是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由图可知这种晶体的熔点是80℃。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才能熔化,故熔化要吸热。18.晶体 固液共存态 吸收 【详解】如图所示是冰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冰要达到0℃的温度才熔化,且持续一定时间从第4min到第8min,这个过程中有固态的冰也有液态的水,因此第6min内物体状态是固液共存态,冰属于晶体,熔点是0℃。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但固态的冰逐熔化为液态的水,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19.沸点 等于 减慢 【详解】(1)炸油条需要较高的温度,而煮面条需要较低的温度;油的沸点比较高,可以用于炸油条,水的沸点比较低,可以用于煮面条,所以原因是油和水的沸点不同。(2)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加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因此只要是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所以甲盆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乙盆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脸上涂些护肤霜后,避免皮肤和空气之间接触,减慢了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所以人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20.(1)2.1×103J;(2)5℃;(3)6×102J【详解】解:(1)烧杯中的冰质量由图像可知,烧杯中冰0~4min过程中的初温为-10℃、末温为0℃,则烧杯内冰吸收的热量(2)由题知,烧杯和试管中的冰(或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质量不变,且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恒定不变,根据烧杯中冰0~4min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可知:烧杯内冰化成的水在10~14min过程中的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为由于烧杯内冰化成的水在10min时从0℃开始升高温度,根据可得,水的末温(3)消耗酒精的质量则在2min~4min过程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min试管中的冰吸收的热量由图象可知,试管中的冰在5min~14min的时间内处于熔化过程,则吸收的热量为5min吸收的热量,即答:(1)烧杯中的冰0~4min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2.1×103J;(2)烧杯中的水在第14min时的温度为5℃;(3)试管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6×102J。21.(1)4.8×104J;(2)16%;(3)1.5×103J/(kg•℃)【详解】解:(1)由图像知,液体在第6min的温度为50℃,在第9min的温度为90℃,则该物质在BC段吸收的热量为(2)1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燃料为则热转化效率为(3)用同一酒精灯加热,且火焰大小不变,物质从O到A用时2min,从B到C用时4min,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吸收的热量等于BC段吸热的一半,所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吸收的热量为则比热容为答:(1)求该物质在BC段共吸收的热量为4.8×104J;
(2)在BC阶段的热转化效率为16%;(3)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1.5×103J/(kg•℃)。22.(1)2.1×104J;(2)5℃【详解】解:(1)由图可知,冰在开始熔化前的初温为﹣10℃、末温为0℃,则温度的变化量为冰在开始熔化前吸收的热量为(2)由题意可知,熔化后的水吸收的热量为因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即则熔化后的水升高的温度为答:(1)冰在开始熔化前共吸收了2.1×104J的热量。(2)上述热量可以让熔化后的水温度升高5℃。23.(1)4.2×104J;(2);(3)3.36×105J/kg【详解】解:(1)冰的质量为0.5kg,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水的质量是0.5kg,由图象知,在CD段(历时10分钟),水从0℃升高到20℃,水吸收的热量为(2)由题意知,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象可知,冰从-20℃吸收热量升高到0℃,需要5min,为水吸收热量所需时间的一半,则冰吸收的热量冰的比热容为(3)0.5kg的水在10min内吸收的热量为为4.2×104J,由题意知,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0.5kg冰从5min到45min全部熔化,需要的时间t′=45min -5min =40min吸收的热量Q′=4.2×104J×4=1.68×105J1kg冰全部熔化,需要吸收的热量为0.5kg冰完全融化吸收热量的两倍,即为Q冰1=1.68×105J×2=3.36×105J即1kg冰全部熔化,吸收的热量为3.36×105J,则冰的熔化热λ=3.36×105J/kg答:(1)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J;(2)冰的比热容是;(3)冰的熔化热λ为3.36×105J/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物理中考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长度及其测量,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声学,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知识点二轮复习专题练习——电阻,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