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中考真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1(链接教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中考真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1(链接教材)第1页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中考真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1(链接教材)第2页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中考真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1(链接教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中考真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1(链接教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中考真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1(链接教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1盐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16分)
    周公践①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②,出举③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④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⑤之朝也,揖而进之,曰:“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也?”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以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
    (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①践:登上。②十二牧,方三人: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③出举:外出考察。④失职:流离失所。⑤君:诸侯国君。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2分)
    周 公 践 天 子 之 位 布 德 施 惠 远 而 逾 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有狱讼而失职者
    (2)以入告乎天子
    (3)有贤才而不举者
    (4)百姓闻之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出举远方之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B.其君归也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C.乃召其国大夫 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D.是以近者亲之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
    (2)此诚天子也!
    5.文中写了周公的哪三条治国之道?其中与《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相一致的是哪一条?(4分)
    二、(202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6分)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也。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先主起事葭萌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先主义之,不强逼也。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社祺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迁蜀郡太守、兴业将军,领①盐府如故。时南方诸郡不宾②,诸葛亮将自征之。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会连卒。子山嗣,官至江阳太守。
    (节选自《三国志》)
    [注]①领: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②宾:顺服,妇顺。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 简:______________
    (2)不宜以一国之望 宜:______________
    (3)会连卒 会: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主起事霞前/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B.先主起事陶机/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C.先主起事/霞前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D.先主起事/霞前进军来/南连闭城不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3分)
    (2)利入甚多,有裨国用。(3分)
    4. 诸葛亮为什么要亲自征讨南方诸郡?之后,南征行动为什么“停留者久之”?请结合链接材料简要分析。(4分)
    【链接材料】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三、(2021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孙云球①,字文玉,居虎丘。母董如兰,通文艺,云球幼禀夙慧,年十三为县学生,父殁,家坠丧乱,常卖药得资以供母。
    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尝以意造自然晷,定昼夜,晷制不违分秒。又用水晶创为眼镜,以佐人目力。有老少花、远近光之类,随目对镜不爽毫发,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天台文康裔患短视,云球出千里镜相赠,因偕登虎丘试之,远见城中楼台塔院若接几席,天平、灵岩、穹窿②诸峰崚赠苍翠,万象毕见,乃大诧且喜曰:“神哉,技至此乎。”云球笑曰:“此未足以尽吾奇也。”又出数十镜示之。如存目镜,百倍光明,无微不瞩;万花镜,能视一物化为数十;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种种,神明不可思议。
    著《镜史》一帙,今坊市依法制造,遂盛行于世。其母序之曰:“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
    (选自《吴县志》,有删改)
    【注】①孙云球(约1630-1662),苏州人。②天平、灵岩、穹窿都是苏州的山名。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幼禀夙慧(具有)
    B. 不爽毫发(差错)
    C. 万象毕见(完成)
    D. 无微不瞩(看见)
    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父亲去世后,卖药、制镜成了孙云球维持生计的手段。
    B. 孙云球的千里镜效果好,用来望远,景物清晰如在眼前。
    C. “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
    D. 孙云球的《镜史》,对制镜行业的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
    (2)神哉,技至此乎。
    4. 孙云球母亲说“岂吾子之初心哉”,孙云球的“初心”是什么?请联系全文回答。(1分)

    5. 在“中国智造”的主题征文活动中,有同学写道,“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是科技的使用与创新。从历史看,中国制造并不缺乏这种智慧”,随后他以孙云球和《核舟记》中王叔远的“奇巧”为论据来证明观点。这两个论据的选择是否妥当?为什么?(3分)
    四、(2021襄阳)文言文阅读(10分)
    谏院①题名②记
    司马光
    ①古者谏无官③,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④,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②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⑤,萃⑥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⑦。彼汲汲⑧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③天禧⑨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⑩。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选自《古文观止·卷九·唐宋文》
    【注释】①谏院:掌管向皇帝进谏的机构。②题名:谏官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木版上,立于谏院中,以警戒后人。③谏无官;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④工商;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代指市井百姓,⑤利病:优势和弊病。⑥萃:聚集。⑦谋:图谋,谋求。⑧汲汲:形容心情急切。⑨天祐:宋真宗赵恒的年号。嘉祐:宋仁宗赵祯的最后一个年号。⑩漫灭:污漫消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钱君始书其名於版 书:
    (2)四海之众之: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B.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C.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D.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汉兴盛以来,始置官。
    4.细读选文第③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2分)
    5.“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第二年范仲淹应约写下《岳阳楼记》,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情怀;庆历年间,司马光为警示谏官而写下此文,间接表达了自己与范仲淹相同的政治情怀。请说说这种情怀是什么。(2分)
    五、(2021衢州)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23分)
    材料一:
    衢州的烂柯山,是《道书》上所说的“青霞第八洞天”,亦名“景华洞天”的所在,是大家所公认的烂柯故事的发源本土。从衢州的小南门出来,走了十六七里路后就可以到石桥的洞下。洞高二十多丈,宽三十余丈,南北深约三五丈,真像是悬空从山间凿出来的一条石桥,不过平常的桥梁,决没有这样高大的桥洞而已。石桥的上面,仍旧是层层的岩石,洞上一层,也有中空的一条石缝,爬上去俯身一看,是可以看得出天来的,所谓一线天者,就系指这一条小缝而言。石桥下南洞口,有一块圆形岩石蹲伏在那里,石的右旁一个八角亭,就是所谓迟日亭。
    ——郁达夫《烂柯纪梦》(有删改)
    材料二:
    烂柯由石桥
    [唐]孟郊
    仙界一日内,人间千载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
    烂柯山
    [宋]朱熹
    局上闲争战,
    人间任是非。
    空教采樵客,
    柯烂不知归。
    烂柯山
    [明]陆应旸
    残星半落松坪老,
    绝壁孤悬乌道寒。
    天外送青来片石,
    雨余飞翠入层栏。
    材料三:
    《东阳记》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①。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漼②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调落,无复向时比③矣。”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据《述异记》载,王质所遇为二童对弈。②濯:cuī:通“摧”,毁坏。③比:密,密集。
    1.用材料二中的诗句为材料一画线的景观取名,仿照示例说明理由。(3分)
    示例:迟日亭,语出元代杨明的诗句“洞天春远日行迟”,以此为名既表现此亭远离尘嚣,幽静安宁,又寄托人们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小文想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收进烂柯山旅游宣传册,你认为合适吗?请说明理由。(3分)
    3.同学们根据材料三表演“王质遇仙”的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导演手记。(7分)
    4.根据以上材料,仿照示例,编写烂柯山的词条。(6分)
    示例:江郎山坐落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二十五公里的石门镇。山形主体为三引高耸入云的巨石,呈“川”字型排列。传说江郎山是古代江姓三兄弟羽化而成。众多英杰名士在江郎山留下了游踪遗墨,丰富了江郎山的文化底蕴,如陆游“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赋予江郎山高峻奇伟、气度不凡的形象。
    5.“南孔圣地,简州有礼”打响了衢州城市品牌,请你也为烂柯山拟写一则广告词,并说明创意。(4分)
    参考译文
    中考改革下的全国命题新趋势
    链接教材
    一、【参考译文】周公登上天子的位置后,向天下百姓遍布德化,广施恩惠,时间久了名声更加显著,当时全国设置十二州牧,分为四方,每方三人,(周天子)派人外出考察边远地方的民情,有饥寒交迫却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回来后禀告周天子,周天子在诸侯朝见时,威严地对他们说:“我的政治教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坊吗? 为什么你们所管辖的百姓,有饥寒交迫却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吃的,有因为案件诉讼而流离失所的,有贤才却不被任用的呢?”各诸侯回去后,就召见国内的大夫把周天子的话告诉他们,百姓听闻了这件事,都高兴地说:”这是真正的天子啊! 为何他住得那么远,却能够这么清楚地了解我们?怎么敢欺瞒他呢!”因此身边的人更亲近他,边远的人得到安抚。
    1. (2分)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
    2. (4分)(1)诉讼事件 (2)禀告,告诉 (3)任用 (4)听说,听闻
    【解析】本小题考查文言词汇的积累和理解,这类题可以通过结合语境推敲,课内迁移,组词法等。此处“狱”的用法和“小大之狱”的用法相同,都解释为“诉讼事件”;“告”可以结合语境推测或组词法,应解释为“禀告,告诉”;“举”的用法和“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的用法一致;“闻”的用法结合语境推测,应解释为“听说,听闻”。
    3. (2分)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A项用法分别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用法分别为:指示代词,这些或那些;用在“如……何”之前,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C项均为连词,译为:于是。D项用法分别为:因为;来,以致。故选C项。
    4. (4分)(1)我的政治教化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吗?
    (2)这是真正的天子啊!
    5.(4分)①使百姓能够衣食所安②官员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不让人因此蒙冤③有才能的人能够被选拔任用 第②条
    二、【参考译文】王连,字文仪,是南阳郡人。在刘璋(执政)时期进入蜀地,担任梓潼县令。刘备在葭萌起兵,进军南方,王连紧闭城门拒绝投降,刘备认为他很有大义,没有强迫他。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邡县令,(后又)转任广都县,他所任官的地方都很有政绩。(王连)升任司盐校尉,负责盐铁事业的经营,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用。于是挑选了一些优秀能人作为自己的部属,如吕乂、杜祺等人,这些人后来都做了大官,都是从王连提拔的。(后来王连)升任蜀郡太守、兴业将军,仍像过去一样负责盐府事务。当时南方各郡不愿归顺,诸葛亮打算亲自率军征讨,王连上谏认为“这些是荒蛮之地,瘟疫盛行之乡,不应当以(诸葛亮这样)一国指望的人,亲自冒险前往”。诸葛亮考虑到将领们的才能比不上自己,一定要前去,但王连言辞恳切,所以停留了很长时间。适逢王连去世。他的儿子王山承袭爵位,官至江阳太守。
    1.(3分)(1)选拔 (2)应当 (3)适逢
    【课内外链接】
    2.(3分)B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个主谓结构,文言文中主谓之间需要停顿,第一处为先主起兵葭萌;第二处为进军来南;第三处为连闭城不降。故选B项。
    3.(6分)(1)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连做什邡县令。
    (2)利税收入很多,有助于弥补国家的财政需用。
    4.(4分)第一问:①南方诸郡不服。②认为其他将领的才能不如自己。③不辜负先帝托付。第二问:诸葛亮接受王连劝谏。
    三、【参考译文】孙云球,字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经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
    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他曾经通过自己的想法造出了自然晷,定出白天黑夜,晷上的时刻不差分秒。又用水晶制造了眼镜,来帮助人眼睛更好地看东西。有老少花眼、远近光之类的毛病,随着眼睛的状况校对镜子,一点差错也没有,听说的人不惜出高价购买。天台文康奇患有短视,云球拿出千里镜赠送给他,于是他拿着它登上虎丘试验,远远地看见城中的楼台高塔庭院好像就在眼前,天平、灵岩、穹窿各个山峰棱角分明、苍翠可见,万物都看得清清楚楚,于是非常惊诧大喜地说:“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云球笑着说:“这还不足以展现我技艺的奇特啊。”又拿出数十个镜给他看。像存目镜,有百倍的光明,任何细小的东西都可以看见;万花镜,能看一个东西时化为数十个;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等等,出神入化不可思议。
    他著有《镜史》一卷,现在坊市的人依照其中的方法制造,于是在当时广泛盛行。他的母亲为他写序说:”人有苦心,常常不敢让人知晓,甚至有不想被人知道的,所以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现在我的儿子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难道这是我儿子的初心吗。”
    1.(2分) C
    2.(2分) C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文意转述。C项中“‘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激发了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说法错误,孙云球研制眼镜的热情是因为“云球精于测量,凡所制造,时人服其奇巧”,是出于自身的喜好,“闻者不惜出重价相购”只是说明孙云球研制眼镜的技艺高超。故选C项。
    3.(4分)(1)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2)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
    4.(1分)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5.(3分)孙云球的发明,主要是对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有科技含量,以他为例证明“中国智造”是妥当的。王叔远的核雕虽也充满智慧,但属于艺术创造,以他为例不恰当。
    四、【参考译文】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聚集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1.(2分)(1)书写 (2) (结构助词)的
    2.(2分) 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语句及断句的能力。划线句的句意为:“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据此可断两处,可知A是正确的。
    3.(2分)汉朝兴盛以来,才(开始)设置了谏官(的职位)。
    4.(2分)①担心时间长了刻在木版上的谏官的名字会磨灭掉;②认为谏官责任重大,为官必须忠于职守,名字刻在石头上便于后人监督。
    5.(2分)不论是被贬谪还是在位,二人都忧国忧民(心忧百姓),以治国安邦为己任;他们不为名利,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专利国家”,而不在意个人荣辱得失。
    五、【参考译文】材料三:《东阳记》说:“信安县有悬室坂。晋朝中期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质的樵民,因为伐木而到石室中,看到有四个童子,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王质因此留下来,倚靠在斧柄上听他们弹唱。童子拿了一颗状如枣核之物给王质,王质把它含在口中,就不再感到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说:“回去吧。”王质就应声离开了,(此时才发现)斧柄已经毁坏腐烂殆尽了。归去后,(才知道)自己离家已经几十年了,亲戚朋友都已不在,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
    1.示例:凌虹桥,语出孟郊的诗句“唯余石桥在,犹自凌丹虹”,“凌虹”二字既表现了石桥的高伟姿态,又寓意世事变迁的哲思。
    (评分标准:3分,命名1分,理由2分)
    2.示例1:我认为合适。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用了王质遇仙的典故,这个典故源自烂柯山,收录这首诗有助于宣传烂柯山。
    示例2:我认为不合适。虽然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了“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诗人只是借典故表达恍如隔世的感觉,但它并不是写烂柯山的。
    (评分标准:3分,提到诗中有“烂柯人”1分,理由2分)
    3.示例:(1)于是(2)给(3)一童子抬起头,看了一眼王质,从怀中摸出一颗状如枣核之物,微笑着递给王质。(4)回去吧(5)王质环顾四周,惊讶,疑惑,渐渐低下头,良久,又抬起头,神情凄凉。
    (评分标准:7分,(1)(2)(4)各1分;(3)(5)各2分,想象合理,动作、神态描写具体)
    4.示例:烂柯山坐落在浙江省衙州城南十六七里处。山形主体为一条悬空而架的石梁,仿佛是依山凿就的一座大石桥。烂柯山因樵夫王质遇仙柯烂的传说而闻名。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不少游踪墨迹,如朱熹就有“空教采樵客,柯烂不知归”的诗句。这些诗文往往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丰富了烂柯山的文化内涵。
    (评分标准:6分,位置、自然景观、传说、诗文,各1分,文化内涵,2分)
    5.示例1:“烂柯仙境欢迎您”,说明:语句通俗好记,用王质遇仙的故事来吸引游客,表达对游客的欢迎。
    示例2:“烂柯仙境旅游胜地”,说明: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既表现了烂柯山的自然景色优美,又点出了烂柯山有着王质遇仙的神奇传说。
    (评分标准:4分,广告词突出烂柯山特点,语句易于传播,2分;理由说明充分,2分)
    原文
    加点词语释义
    表演指导(角色的神态、动作)
    质因留
    (1)
    王质流露出惊奇的神情,停下脚步侧耳细听,慢慢走过去。
    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
    (2)
    (3)
    童子曰:“其归。”
    (4)
    童子看了一眼王质,略一沉吟,缓缓地、用善意的口吻对王质说:“樵子, / 。”
    亲情凋落
    凋敝零落
    王质 (5)
    本题词语
    课内链接/分析
    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选拔)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核舟记》)
    不宜以一国之望(应当)
    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出师表》)
    会连卒(适逢)
    会天大雨(适逢)(《陈涉世家》)
    课外字词
    释义
    分析
    幼禀夙慧
    具有
    禀性难移:本性难以改变。
    不爽毫发
    差错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万象毕见
    全、都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
    无微不瞩
    看见
    惊心骇瞩:形容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相关试卷

    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4: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34: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34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34中考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3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习题精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