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4 ATP和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4 ATP和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第1页
    专题04 ATP和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第2页
    专题04 ATP和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第3页
    还剩2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4 ATP和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4 ATP和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224页。
    5. (2021届广西北海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将四支装有等量等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进行不同的处理,测定各试管在相同时间内释放的氧气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组的结果不同,二者分解等量H2O2所需的活化能相同
    B. 比较①组、②组和④组的结果,可以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C. ③④组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过氧化氢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若在④组的基础上增加②组条件,则相同时间内④组释放的氧气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图中看出加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中O2释放最高。
    【详解】A、加热能为H2O2的分解提供能量,使H2O2分解反应加快,但不会改变该反应活化能的大小,A正确;
    B、比较①组、②组和④组的结果可以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欲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需要比较①组、③组和④组的结果,B错误;
    C、无机催化剂和酶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其中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为显著,C错误;
    D、在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丧失,故若在④组的基础上增加②组条件(90℃水浴),则相同时间内④组释放的氧气量减少,D错误。
    故选A。
    9. (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11月)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M。下图为最适反应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适反应温度往往也是该酶的最佳保存温度
    B. 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底物浓度无关
    C. T1~T2酶M—底物复合物浓度逐渐降低
    D. T2以后酶M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A是反应底物,B是反应产物,加入酶之后,反应物减少,产物迅速增加。
    【详解】A、最适反应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酶的最佳保存温度是低温条件下,A错误;
    B、酶促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底物浓度相关,一定范围内随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超过一定范围酶的数量饱和之后,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B错误;
    C、T1~T2,随着反应进行,反应底物越来越少,酶M—底物复合物浓度逐渐降低,C正确;
    D、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均不发生改变,T2以后酶M的催化活性没有丧失,只是反应底物减少直至为0,酶促反应接近结束,D错误。
    故选C
    6.(河北省沧州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用a-淀粉酶和3%的淀粉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图1表示适宜温度下,pH对α-淀粉酶活性(用溶液中生成的麦芽糖的浓度表示)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图2中曲线表示pH=a的一组中,溶液中麦芽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在pH=a组的基础上,进行下列哪项调节后可以得到曲线Ⅱ( )

    A. 增大淀粉溶液的量
    B. 将pH调节到b
    C. 适当增加α-淀粉酶的量
    D. 将温度升高5℃
    【答案】A
    【解析】
    【分析】
    pH、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a-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只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增加产物的量,与淀粉的量有关。
    【详解】A、增大淀粉溶液的量,淀粉是该反应的反应物,会增加麦芽糖的浓度,A正确;
    B、将pH调节到b,只影响酶的活性,缩短到达平衡点的时间,不会改变麦芽糖的浓度,B错误;
    C、适当增加α-淀粉酶的量,也会缩短到达平衡点的时间,不会增加麦芽糖的浓度,C错误;
    D、图1表示适宜温度下的曲线,提高温度不会增加麦芽糖的浓度,D错误。
    故选A。
    【点睛】
    13.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苏氨酸在苏氨酸脱氨酶等酶的作用下,通过5步反应合成异亮氨酸。当细胞中异亮氨酸浓度足够高时,其与苏氨酸脱氨酶结合,抑制酶活性;当异亮氨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异亮氨酸脱离苏氨酸脱氨酶,使苏氨酸脱氨酶重新表现出活性,从而重新合成异亮氨酸。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 异亮氨酸的合成一定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B. 细胞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异亮氨酸的浓度
    C. 异亮氨酸的合成不需要其他酶催化其反应
    D. 苏氨酸脱氨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正常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和题图分可知,苏氨酸经5步反应合成异亮氨酸的过程,需要苏氨酸脱氨酶,而该酶的活性受异亮氨酸含量的影响。异亮氨酸越多,越容易与该酶结合而抑制其活性,导致合成异亮氨酸合成减少,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详解】异亮氨酸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催化,酶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A错误; 由题干可知,细胞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异亮氨酸的浓度,B错误; 异亮氨酸的合成不仅需要苏氨酸脱氨酶,B→C、C→D、D→E、E→异亮氨酸也需要酶催化其反应,C错误。由题干可知,苏氨酸脱氨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D。
    14.(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乙、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或pH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D点和G点酶的活性很低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B. 酶分子在催化生物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或核苷酸
    C. AB段限制反应速度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在B点适当增加酶浓度,反应速率将增大
    D.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短期保存该酶的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A、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据此可推知: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丙曲线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pH的变化趋势,D点所示的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没有遭到破坏,G点所示低pH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A错误;
    B、酶是生物催化剂,酶分子在催化生物反应完成后不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或核苷酸,B错误;
    C、在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在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所以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C 正确;
    D、综上分析,图中E、H点分别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保存该酶应在最适pH、低温条件下,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A选项的判断。因对“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失活,低温可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导致酶失活”的记忆存在偏差而没能很好的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误认为:D点所示的低温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也遭到破坏。
    20.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显著大于合成速率
    B. 老年人头发变白主要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酶无法合成
    C.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都可作为碳反应中把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的能源物质
    D. 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酶的活性一定增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细胞的衰老、光合作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与合成速率处于动态平衡,A错误;
    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衰老的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B错误;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都可作为碳反应中把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的能源物质,C正确;
    D、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酶的活性不一定增强,也可能是酶分子的数量增多或底物浓度增加等,D错误。
    故选C。
    【点睛】易混点辨析:白化病的致病机理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缺少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而表现出白化症状;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衰老的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导致头发变白。
    4.(河南省郑州商丘市名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 为研究Pb2+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底物可选用若干数量的等体积的蛋白块
    B. 实验表明Pb2+没有改变胃蛋白酶催化的最适pH
    C. 实验说明胃蛋白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D. 增加一组底物+Pb2+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严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选用若干数量等体积的蛋白块作为底物有利于观察酶促反应速率,A正确;
    B、曲线a和曲线b的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pH相同,表明Pb2+没有改变胃蛋白酶催化的最适pH,B正确;
    C、专一性可用同种酶催化不同底物,高效性用酶与无机催化剂分别催化相同的底物,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图示实验没有体现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C错误;
    D、增加一组底物和Pb2+的实验作为对照组,以证明Pb2+对蛋白质的水解没有影响,可增强实验的严谨性,D正确。
    故选C。
    13. (金太阳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将圆形滤纸片放入新鲜马铃薯匀浆中浸泡约1min,用镊子夹起,沥干后放入注射器内,向注射器加入2mL3%的H2O2溶液后。立即加人缓冲液调节pH,本实验分4组进行。记录各组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结果如下:
    组别
    1
    2
    3
    4
    pH
    5.0
    6.0
    7.0
    8.0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mL
    0.5min
    6.5
    7.6
    8.3
    8.0
    1.0min
    9.5
    11.3
    12.3
    11.6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马铃薯匀浆中的H2O2酶只有在细胞外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B. 实验中应该先加入缓冲液调节pH,再加入H2O2溶液
    C. 马铃薯匀浆中所含有的H2O2酶的最适pH是是7.0
    D. 若延迟记录时间,收集到的气体量最多的依然是第3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氧气的释放量。
    【详解】A、H2O2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催化作用,A错误;
    B、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马铃薯匀浆中所含H2O2酶的适宜pH,因此应该先加缓冲液调节pH,再加入H2O2溶液,确保实验是在预设pH条件下完成的,B正确;
    C、根据实验数据只能得出最适pH在7.0左右,而不能确定最适pH就是7.0,C错误;
    D、由于各组所加H2O2溶液的量是相同的,只要H2O2全部被分解,各组收集到的气体量就是相等的,若延迟记录时间,可能不止1支试管内的H2O2全部被分解了,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有关实验,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4.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是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含量的变化曲线,对图中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底物 ②酶 ③产物
    B ①底物 ②酶-底物复合物 ③产物
    C. ①酶-底物复合物 ②酶 ③底物
    D. ①产物 ②底物 ③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逐渐减少,最终消失,即曲线①表示底物;酶促反应过程中,产物逐渐增多,即曲线③表示产物;酶促反应过程中,酶-底物复合物的量先逐渐增多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当底物都消耗完时,酶-底物复合物量逐渐减少至消失,即曲线②表示酶-底物复合物,而酶的含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选B。
    5.(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 如图为细胞中ATP及其相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示意图(M1、M2表示酶,Q1、Q2表示能量,甲表示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Q1可以来源于光能,Q2不能转化为光能
    B. 物质甲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 M1和M2是同一种酶
    D. 吸能反应常伴随着甲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中ATP及其相关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示意图,其中M1为ATP合成酶,M2为ATP水解酶,Q1表示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Q2表示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甲表示ADP。
    【详解】A、Q1表示光能或有机物中的化学能,Q2能转化为光能,A错误;
    B、物质甲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2个磷酸组成,再水解掉一个磷酸基团,才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错误;
    C、M1和M2不是同一种酶,其中M1为ATP合成酶,M2为ATP水解酶,C错误;
    D、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反应,即伴随着甲的形成,能量由Q2提供,D正确。
    故选D。
    21.(湘豫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联考) 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各种酶都含有肽键 B. 细胞生命活动都需ATP供能
    C. 核糖是某些酶和ATP的组成成分 D. 酶和ATP都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详解】A、酶的本质不都是蛋白质,有的酶本质是RNA,RNA中不含肽键,A错误;
    B、有的生命活动不消耗能量,如自由扩散,B错误;
    C、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RNA中含有核糖,ATP中的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构成的,C正确;
    D、酶和ATP都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C。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15. 下列关于酶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合成均需经历转录和翻译阶段
    B. ATP 中的“A”与碱基“A”代表的含义相同
    C. ATP 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合成某些遗传物质的单体
    D.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均既能合成酶又能合成 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少数酶的本质是RNA,其合成不需要经过翻译,A错误;
    B、ATP中的“A”表示的是腺苷,构成核酸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表示的物质不相同,B错误;
    C、A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合成某遗传物质(RNA)的单体,C正确;
    D、叶绿体基质不能合成ATP,D错误。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6. 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
    1
    2
    3
    4
    注入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试管Ⅰ
    2 mL
    -
    2 mL
    2 mL
    试管Ⅱ
    -
    2 mL
    2 mL
    2 mL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 步骤3只能选用新鲜的淀粉酶
    C. 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
    D. 该实验还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Ⅰ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还原性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试管Ⅱ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
    【详解】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A错误;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B错误;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Ⅰ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还原糖,所以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试管Ⅱ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C正确;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错误。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5.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物质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所以不能合成ATP
    C. 无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参与
    D. 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条件都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详解】A、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一磷酸腺苷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而少数酶是RNA,A正确;
    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能无氧呼吸合成ATP,B错误;
    C、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参与,但只有第一阶段有ATP产生,C错误;
    D、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条件不一定都相同,如唾液淀粉酶的适宜pH为中性,胃蛋白酶的适宜pH为酸性,D错误。
    故选A。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9. 科学家从线粒体中分离出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并且发现该物质(简称F)不仅在能量储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生化实验还证实,当某些物质存在时,F还可以把A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F水解ATP的过程可能需要其他物质共同参与
    B. 物质F同时具有类似于ATP水解酶及ATP合成酶的活性
    C. 线粒体中若缺少物质F,ADP可能无法与磷酸结合形成ATP
    D. 线粒体中形成ATP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葡萄糖的分解
    【答案】D
    【解析】
    某些物质存在时,F还可以把A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A正确;F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当某些物质存在时,F可以把A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故F同时具有类似于ATP水解酶及ATP合成酶的活性,B正确;F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线粒体中若缺少它,ADP可能无法与磷酸结合形成ATP,C正确;线粒体中形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丙酮酸的分解和[H]和氧气结合,D错误,所以选D。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7.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⑤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所有活细胞代谢过程中都需要ATP,所以都可以通过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合成ATP,①正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Na+浓度内低外高的稳定,需要消耗ATP,②正确;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腺嘌呤组成),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腺嘌呤,两者不是同一物质,③正确;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可以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保证供能,④正确;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是渗透作用,不消耗能量,⑤正确;ATP是经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产生的,其能量分别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ATP被利用时,其能量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等,⑥正确,故本题答案是A。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6. 如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 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
    C. 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
    D. 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影响,在最适温度(pH)时,酶的活性最强,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PH),酶的活性降低。高温、过酸、过碱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由图可知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A正确;
    B、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导致酶失活,不能催化底物分解,B正确;
    C、高温使酶的结构发生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即使降低至最适温度,酶的结构也不能恢复,C错误;
    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酶才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C。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9.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多数酶的合成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B. 高温、强酸会破坏酶的结构而使其失去活性
    C. 酶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能有效降低反应活化能
    D.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详解】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合成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A正确;
    B、高温、强酸会破坏酶的结构而使其失去活性,B正确;
    C、酶在代谢中起催化作用,不是调节作用,C错误;
    D、由于碘液与蔗糖无颜色反应,与蔗糖的分解产物也无颜色反应,所以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D正确。
    故选C。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大联考)8. 下图是ATP逐级水解的过程图,其中③是腺苷,⑤是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和①的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高效性
    B. ②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C.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 ATP水解过程中,I过程比II过程更容易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得知:①为ADP、②为AMP、③是腺苷、④是磷酸、⑤能量。Ⅰ和Ⅱ断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键,III断裂的是普通化学键。
    【详解】A、图中I是ATP水解形成ADP的过程,所以①是ADP,伴随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能量最多,依赖酶的高效性,A正确;
    B、②为AMP,是腺嘌呤+核糖+磷酸组成,也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正确;
    C、无氧条件下,只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ATP的生成,C错误;
    D、ATP水解过程中Ⅰ过程比Ⅱ过程更容易发生,D正确。
    故选C。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14. 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酶1有活性和无活性不可相互转化
    B. 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去活性,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C. 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 酶1与产物B的结合可以促进细胞产生产物A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当产物B浓度低时,产物B与变构位点发生分离,酶1活性得以恢复,当产物B浓度高时,产物B与变构位点结合,使酶1无活性,该过程能实现精准调节,避免产物B过度生成,造成原料底物、能量的浪费,属于负反馈调节。
    【详解】A、由题图可以知道,当产生B浓度高时,产物B与酶1结合,使酶1失去活性,当产物B浓度低时,产物B脱离酶1,使酶活性恢复,A错误;
    B、酶1与产物B结合后由于空间结构的改变导致失去活性,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正确;
    C、酶的专一性是指可以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但酶1仍具有专一性,C错误;
    D、酶1与产物B的结合导致酶1失活,会抑制细胞产生产物A,D错误。
    ​故选B。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9.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 ATP与ADP分子的转变属于可逆反应
    C. ATP可作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故其在细胞中的含量较高
    D. 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 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
    B.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酶不同等,不属于可逆反应,B错误;
    C. ATP在细胞中含量比较少,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快,C错误;
    D. 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合成,D错误。
    故选A。

    (河北省邢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2. 下列有关酶及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都能被蛋白酶水解失去活性
    B. 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C. 酶分子在催化化学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D. 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A、有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如核酶,其不能被蛋白酶水解,A错误;
    B、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影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
    C、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后不会被降解,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性质和量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
    D、激素也可以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D错误。
    故选B。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下图表示某种酶催化作用的图解。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B. 底物活化所需的能量由酶提供
    C. 高温通过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
    D. 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无法体现酶的专一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少数是RNA。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
    【详解】A、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是核苷酸的一种,A正确;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
    C、高温或者pH过酸或者过碱都会影响酶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C正确;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正确。
    故选B。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关于ATP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
    B. 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随细胞代谢强度变化而改变
    C. ATP分子是由一分子腺苷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连接而成
    D. 若某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ATP ,则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①酶不同;②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错误;
    B、ATP与ADP相互转化速率会随细胞代谢强度变化而发生改变,B正确;
    C、ATP分子是由一分子腺苷和三分子磷酸基团连接而成,C错误;
    D、若某物质进出细胞时消耗ATP ,则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胞吐和胞吞,D错误。
    故选B。

    (2021届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高三一模生物试题)溶酶体是细胞中进行“细胞内消化”的细胞器,溶酶体膜也承担着重要的物质运输功能。如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另外,台-萨氏症的病因是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不能被分解运出,从而造成精神呆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子泵能将细胞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内
    B. 台-萨氏症患者溶酶体内可能缺乏水解GM2的酶
    C. 与肠道消化不同,“细胞内消化”反应都需消耗ATP
    D. 营养缺乏时,溶酶体会加强自身物质的分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单层膜包裹的小泡,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2、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溶酶体膜上存在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子泵,有助于维持溶酶体内酸性环境(pH约为5.0)”,可以推测溶酶体通过质子泵将细胞质中的H+运入溶酶体内,A正确;
    B、由于“台-萨氏症的病因是患者神经细胞的溶酶体中积累了大量的神经节苷脂(GM2)”,说明台-萨氏症患者溶酶体内可能缺乏水解GM2的酶,B正确;
    C、溶酶体内存在水解酶将物质水解不消耗ATP,C错误;
    D、营养缺乏时,溶酶体可以加强自身物质的分解,供给细胞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2021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 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酶反应速率(v)在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v随酶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成正比,A正确;
    B、酶反应速率(v)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是,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增加V增加,底物浓度超出一定范围,受酶浓度的影响保持在一定速率上不变,B错误;
    C、酶反应速率(v)与温度的关系是,在适宜温度前,随温度的上升反应速率增加;超过适宜温度,随温度的上升反应速率降低,C错误;
    D、酶反应速率(v)与pH的关系是,在适宜pH前,随pH的上升反应速率增加;超过适宜pH,随pH的上升反应速率降低,D错误。
    故选A。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9. 如图为酶发挥作用的图像及曲线,其中E表示相关能量。下列有关酶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加酶催化化学反应时所需的活化能可以用E2表示
    B. 图中ad段可表示无催化剂催化时需要的活化能
    C. 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c点在纵轴上向上移动
    D. 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碘液检测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2、分析题图:图中ac段表示无催化剂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bc段表示有催化剂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ab段为酶降低的活化能。
    【详解】A、实验加酶催化化学反应时所需的活化能可以用E2表示,A正确;
    B、图中ac段可表示无催化剂催化时需要的活化能,B错误;
    C、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点在纵轴上向上移动,C错误;
    D、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不能通过碘液检测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因为无论蔗糖是否被分解都不能与碘液反应,D错误。
    故选A。
    (山西省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10. 生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多种,它们的用途有一定差异(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GTP
    UTP
    CTP
    dATP
    作用用途
    能量通货
    蛋白质合成
    糖原合成
    脂肪和磷脂的合成
    DNA合成

    A. 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就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在糖原、蛋白质和磷脂等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均可来自ATP
    C. UTP分子中所有的特殊的化学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麦芽糖的过程中,可由ATP直接供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
    B、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也就是说蛋白质、糖原、磷脂的合成也可由ATP直接供能,B正确;
    C、UTP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错误;
    D、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可由ATP直接供能,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7. 三磷酸腺苷的化学式为C10H16N5O13P3,是一种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下图为其结构式。研究发现,人体内约有50.7gATP,只能维持剧烈运动0.3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为腺嘌呤,是核酸的组分之一
    B. b为核糖,2号位上比脱氧核糖多1个氧原子
    C. ATP因含量少,不能持续为细胞供能
    D. 组织细胞暂时缺氧仍可合成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为腺嘌呤,b为核糖,c为3个磷酸基团,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a为腺嘌呤,腺嘌呤与五碳糖、磷酸基团一起参与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A正确;
    B、b为核糖,其与脱氧核酸的区别在于2号位上比脱氧核糖多1个氧原子,B正确;
    C、细胞内的ATP含量较少,但其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进行,可持续为细胞供能,C错误;
    D、组织细胞暂时缺氧,可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不定项)17. 腺苷酸激酶(AK)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单体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AK存在于线粒体内外膜间隙可耐100℃高温而不失活,AK催化如下的反应:MgATP2-+AMP2-→MgADP-+ADP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K能专一性的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形成ADP
    B. AK经胰蛋白酶处理会失活,它能直接为ADP的合成提供能量
    C. AK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的特定空间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D. AMP转化为ADP破坏了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K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单体酶,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该酶可以耐高温,且可以催化MgATP2-+AMP2-→MgADP-+ADP3-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据反应式“MgATP2-+AMP2-→MgADP-+ADP3-”可知AK能专一性的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形成ADP,A正确;
    B、AK是一种酶,其作用是催化,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
    C、据信息可知,AK可以耐100℃高温而不失活,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特性与其空间结构密不可分,C正确;
    D、据题干信息可知AK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故AK催化AMP转化为ADP的过程没有破坏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D错误。
    故选BD。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期中)6. 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选项
    探究内容
    实验方案
    A
    酶的高效性
    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待H2O2完全分解后,检测产生的气体总量
    B
    酶的专一性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检测是否有还原糖生成
    C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用H2O2酶在热水、冰水和常温下催化H2O2分解,观察比较单位时间内气泡产生量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用淀粉酶在不同PH值下分别催化淀粉水解,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生成量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A、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检测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总量,可以反应酶的高效性,待H2O2完全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总量相等,不能反应高效性,A错误;
    B、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需要鉴定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淀粉酶分解,可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糖的生产,B正确;
    C、H2O2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故不能用H2O2和H2O2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C错误;
    D、探究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底物不能用淀粉,因为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6. 图为某种酶催化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是45℃,欲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加反应底物
    B. 该种酶在65℃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将温度降低到25℃,酶活性会逐渐增强
    C. 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则其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
    D. 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2、分析题图:65℃底物浓度不随反应时间变化,说明65℃酶已经失活,45℃底物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降的速率最快;说明此温度为酶的较适宜温度。
    【详解】A、由图不能得出45℃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
    B、65℃条件下,该酶已经失去催化能力,降低温度,酶活性不可恢复,B错误;
    C、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不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C错误;
    D、在图中的三个温度中,45℃酶活性最高,则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22. 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


    (1)除了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的示意图。
    ①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_____,但酶具有高效性,原因是_____。
    ②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_____,如果除去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活性可以_____。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_____,这种改变类似于高温、_____等因素对酶的影响。
    (2)为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淀粉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并对各组淀粉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的最适温度应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酶B的。欲继续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_____。
    【答案】 (1).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的更明显 (3). 与底物争夺结合位点 (4). 恢复 (5). 酶的分子结构 (6). 强碱、强酸 (7). 高于 (8). 在30~50℃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更小的分组实验,比较每组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最少的分组对应的温度就是酶B的最适温度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1中的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
    【详解】(1)①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的更明显,酶具有高效性。
    ②通过图1图示可以看出,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与底物争夺结合位点,如果除去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酶的分子结构,这种改变类似于高温、强碱、强酸等因素对酶的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催化淀粉,随着温度升高,淀粉剩余量增多,酶B则相反。说明酶A的最适温度应高于酶B的。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欲继续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在30~50℃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更小的分组实验,比较每组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最少的分组对应的温度就是酶B的最适温度。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理解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影响酶活性的机理是解题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7.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产物中,有些是组成某些酶的基本单位
    B.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
    D. ATP是细胞中连接C3还原等放能反应和蛋白质合成等吸能反应的纽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ATP的结构、供能机制和光合作用过程,考查对ATP结构、功能和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和识记。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A、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化学本质为RNA的酶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所有细胞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内ATP储存不多,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C正确;
    D、C3还原等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D。
    【点睛】
    (山东省济南莱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不定项)15. 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不宜选择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
    B. pH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使酶变性失活
    C.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D. 细胞质中含有DNA聚合酶,该酶是一种调节DNA生理活动的信息分子
    【答案】AC
    【解析】
    【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不宜选择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A正确;
    B、pH过酸、过碱和温度过高都能使酶变性失活,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B错误;
    C、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合成的ATP可为生命活动供能,故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C正确;
    D、细胞质中含有DNA聚合酶,酶只能起催化作用,不能起调节作用,D错误。
    故选AC。
    (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7. 如图是酶X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酶X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30℃
    B. 50℃~70℃高温对酶X的空间结构影响不大
    C. 酶X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D.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酶X活性时,pH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图为酶X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示意图,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增加,酶的活性先增加后降低。
    【详解】A、酶X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40℃,A错误;
    B、50℃~70℃高温时,酶活性依然较高,因此50℃~70℃高温对酶X的空间结构影响不大,B正确;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C错误;
    D、无关变量是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变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 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能量驱动,不同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2噬菌体主要从宿主细胞的线粒体获取能量
    B. 蓝细菌通过捕获光能和有机物分解获取能量
    C. 洋葱根尖所需能量可来自叶绿体中的ATP水解。
    D. 剧烈运动时,人体肌肉细胞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供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2、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
    【详解】A、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细胞,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错误;
    B、蓝细菌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通过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机物分解获取能量,B正确;
    C、洋葱根尖细胞中不具有叶绿体,C错误;
    D、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也能提供少量能量,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1. 如下图所示,生物膜上的ATP合成酶催化合成的ATP可通过VNUT蛋白进入囊泡,再经囊泡运输并分泌到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调节生命活动。

    (1)生物膜系统中存在ATP合成酶的膜结构有_____(至少答出两种)。
    (2)由图可知,H+进出囊泡的方式有_____。抑制ATP的水解会导致ATP的分泌量减少,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
    (3)往大鼠膀胱内注射ATP会引发大鼠膀胱不稳定收缩,膀胱容量降低。研究发现ATP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受体结合引起神经兴奋,进而导致膀胱不稳定收缩。
    试利用下列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证明上述观点,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似的大鼠若干只、ATP溶液、TNP-ATP(P2X3受体拮抗剂)、注射器。
    【答案】 (1). 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 (2).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3). 抑制ATP水解后,供能减少,影响ATP进入囊泡和胞吐过程,从而使分泌量减少 (4). 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利用TNP-ATP处理大鼠膀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大鼠膀胱中注射相同剂量的ATP溶液,观察大鼠膀胱的收缩情况。
    预期结果:实验组大鼠膀胱不收缩,对照组大鼠膀胱出现不稳定收缩。
    【解析】
    【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
    2、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详解】(1)生物膜系统中存在ATP合成酶(即能合成ATP)的膜结构有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
    (2)由图可知,H+进囊泡的方式是主动运输,H+出囊泡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抑制ATP水解后,供能减少,影响ATP进入囊泡和胞吐过程,从而使ATP的分泌量减少。
    (3)为验证ATP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P2X3受体结合引起神经兴奋,进而导致膀胱不稳定收缩。实验思路: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利用TNP-ATP处理大鼠膀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大鼠膀胱中注射相同剂量的ATP溶液,观察大鼠膀胱的收缩情况。预期结果:实验组大鼠膀胱不收缩,对照组大鼠膀胱出现不稳定收缩。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组成、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2021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2. 有一种酶催化反应P+Q→R,图中的实线表示没有酶时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混合物中。图中的I-V条线能表示此反应的真实进程的是( )(图中[P]、[Q]和[R]分别代表化合物P、Q和R的浓度)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它具有催化剂的一般特征: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因为在反应中其本身不被消耗,因此有极少量就可大大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它对化学反应正逆两个方向的催化作用是相同的,所以它可以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而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详解】酶属于生物催化剂,加入后仅加速反应,缩短平衡到达的时间,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即曲线Ⅲ。
    故选 C
    【点睛】识记并理解酶的作用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1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生物试题)4. 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的)调节(如下图)。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反应中,ATP的消耗与ADP的生成保持平衡
    B. ATP不仅作为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还可以参与蛋白质的修饰
    C. 只有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同时存在时,蛋白激酶A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D. 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据题干信息: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
    2、据图分析:活化的调节调节亚基与非活化的催化亚基可在cAMP的作用下生产无活性的调节亚基和cAMP的复合物,同时产生游离态、活化的催化亚基。
    【详解】A、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平衡维持有关,但腺苷酸环化酶催化是ATP环化形成的过程,该过程ATP的消耗与ADP的生成不平衡,A错误;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合成RNA的原料,不是DNA合成的原料,B错误;
    C、据图可知,图左侧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同时存在时,蛋白激酶A是低活性而非高活性,C错误;
    D、据图示过程可知:活化的调节调节亚基与非活化的催化亚基可在cAMP的作用下生产无活性的调节亚基和cAMP的复合物,同时产生游离态、活化的催化亚基,即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同时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D正确。
    故选D。
    (2021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高三上学期模块考试,不定项)16.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的种类有物种差异性,ATP无物种差异性
    B. 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Fe3+、酶等处理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
    C. 酶在细胞内起作用时都伴着ATP的合成
    D. 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的转化加快
    【答案】B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不同物种细胞代谢不同,相应的酶不同,ATP是一切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因此不同物种中ATP无差异,A正确;
    B、H2O2分解实验中,加热可增加H2O2分子的能量、不能降低H2O2分解的活化能,B错误;
    C、酶起到生物催化剂作用,不一定伴有ATP的合成,C错误;
    D、细胞代谢加快时,ATP与ADP的转化加快,D正确。
    故选BC。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 的量大于安静时
    ②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叶肉细胞中的ATP来自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 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能产生38摩尔ATP,而无氧呼吸消耗1摩尔的葡萄糖,能产生2摩尔ATP;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用多少能迅速形成多少。
    【详解】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的同时也进行着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情况下每摩尔葡萄糖释放的能量较少,因此合成的ATP也少,所以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 的量小于安静时,①错误;
    ②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血液中的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消耗ATP的量增加,②正确;
    ③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中的ATP来自于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③正确;
    ④ATP与AD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④错误。
    故选B。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pH,重复该实验,B点位置不变
    B. 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 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答案】B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曲线下降。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
    【详解】A、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因此如果减小pH,酶的活性会下降,A、B点位置都会下移,A错误;
    B、酶量减少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其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而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B正确;
    C、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C错误;
    D、图中可以看出,曲线b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升高温度,酶活性将会下降,即反应速率应降低,D错误。
    故选B。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下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酶提供底物 RNA 活化所需的能量
    C. pH 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 D. 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活化所需的能量,B错误;酶发挥作用的条件较温和,pH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酶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催化效率,C正确;碱基配对方式是不变的,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C。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研究发现,随着田鼠的不断衰老,体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数量会显著下降,而“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属于蛋白质类)可以催化NAD的生成,逆转田鼠身体机能的衰老,并延长其寿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衰老田鼠的体细胞内仍能合成eNAMPT,并会催化产生NAD
    B. eNAMPT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
    C. eNAMPT高温变性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发生颜色反应
    D. 给老年田鼠注射eNAMPT会延缓甚至逆转机体衰老,这使人“返老还童”成为可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双缩脲试剂可与含有2个或2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发生紫色反应。
    2.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由题可知,衰老田鼠的体细胞内仍能合成eNAMPT,并会催化产生NAD,A正确;
    B、酶长期保存要在低温下进行,B错误;
    C、eNAMPT,属于蛋白质类,变性的蛋白质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反应,C正确;
    D、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eNAMPT)的催化产物NMN是合成NAD+的原料,人和哺乳动物衰老过程与组织中NAD+水平的下降直接相关,因此促进小鼠体内eNAMPT的产生可能延长其寿命,D正确。
    故选B。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5.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②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③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4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最合理的实验顺序为(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①④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先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将淀粉调整相应的温度,所以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4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min;然后加入酶,即向各试管注入1mL淀粉酶溶液;淀粉用碘液鉴定,所以反应后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选D。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6.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设计,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用气球收集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鉴定
    C.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速度
    D.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鉴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不能选用碘液。
    【详解】A、温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较大影响,因此不能选择过氧化氢为底物的实验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产生,需要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对酶的活性会有影响,因此不能选择斐林试剂,B错误;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选用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不同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速度来判断,C正确;
    D、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无法分解淀粉,D错误。
    故选C。
    (青岛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7.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物质的种类、酶的活性
    B. 物质甲为酶的激活剂,物质乙和丙为酶的抑制剂
    C. 甲、乙、丙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
    D. 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其自变量为物质种类、因变量为酶活性,A正确;
    B、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甲物质导致酶活性增强,所以甲物质为激活剂,而乙和丙物质导致酶活性减弱,所以物质乙和丙为抑制剂,B正确;
    C、不管是激活剂还是抑制剂,只有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才可能改变其活性的大小,C正确;
    D、为了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应该是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酶活性,D错误。
    故选D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8.酶和ATP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所需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而细胞内还有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用途较为广泛。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通常伴随ATP的水解
    B. U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中有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
    C. 叶肉细胞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可使得ATP转化为ADP的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A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通常伴随ATP的水解,A项正确;
    B、UTP分子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的产物中有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类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项正确;
    C、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C项错误;
    D、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消耗ATP的胞吐过程,故该过程可使得ATP转化为ADP的速率加快,D项正确。
    故选C。
    (青岛二中分校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9.ABC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参与细胞吸收多种营养物质,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ABC转运蛋白的结构及转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转运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运输速度
    B. ABC转运蛋白可协助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C. Cl-和氨基酸依赖同一种ABC转运蛋白跨膜运输
    D. 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氧气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2、据图和题干信息可知: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故一种转运蛋白转运一种物质。
    【详解】A、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A错误;
    B、据图可知:ABC转运蛋白发挥作用过程伴随水解ATP,产生能量,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需要耗能,B错误;
    C、据题干信息可知“每一种ABC转运蛋白对物质运输具有特异性”,故Cl-和氨基酸跨膜运输依赖的转运蛋白不同,C错误;
    D、据图可知,ABC转运蛋白的功能发挥伴随ATP水解的过程,故若ATP水解受阻,ABC转运蛋白不能完成转运过程,D正确。
    故选D。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0.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B. 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上形成ATP时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 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原料
    D. 在绿色植物叶绿体内,形成ATP的过程需要光照
    【答案】C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产生ATP,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真核细胞内,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内膜形成ATP时伴随着氧气的消耗,B正确;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逆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绿色植物叶绿体内,光反应过程产生ATP,需要光照条件,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要理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区别,特别要注意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才产生ATP。
    (任兴高中联盟2021届11月联考)11. 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与分离酶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B. 黏连蛋白和securin蛋白都能与分离酶结合,说明分离酶不具有专一性
    C. 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
    D. 若抑制APX的活性,会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分析: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黏连蛋白解聚的结果,而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securin蛋白核分离酶结合阻断了黏连蛋白解聚,导致着丝点不能分离,染色单体不能分离,进入细胞分裂后期的APX被激活,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使着丝点分离,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A、根据分析: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连蛋白解聚的结果,A错误;
    B、黏连蛋白和securin蛋白都能与分离酶结合,说明他们有和分离酶结合的位点而不是不具有专一性,B错误;
    C、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抑制分离酶的作用,C正确;
    D、抑制APX的活性,导致细胞内染色单体不能分离移,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形态一直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C。
    (2020-202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12. 蛋白激酶A(PKA)由两个调节亚基和两个催化亚基组成,其活性受cAMP(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的)调节(如下图)。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腺苷酸环化酶催化的反应中,ATP的消耗与ADP的生成保持平衡
    B. ATP不仅作为合成cAMP、DNA等物质的原料,还可以参与蛋白质的修饰
    C. 只有催化亚基和调节亚基同时存在时,蛋白激酶A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D. 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据题干信息:活化的PKA催化亚基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
    2、据图分析:活化的调节调节亚基与非活化的催化亚基可在cAMP的作用下生产无活性的调节亚基和cAMP的复合物,同时产生游离态、活化的催化亚基。
    【详解】A、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 ATP 与 ADP 的平衡维持有关,但腺苷酸环化酶催化是ATP环化形成的过程,该过程ATP的消耗与ADP的生成不平衡,A错误;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合成RNA的原料,不是DNA合成的原料,B错误;
    C、据图可知,图左侧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同时存在时,蛋白激酶A是低活性而非高活性,C错误;
    D、据图示过程可知:活化的调节调节亚基与非活化的催化亚基可在cAMP的作用下生产无活性的调节亚基和cAMP的复合物,同时产生游离态、活化的催化亚基,即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分离,同时释放出高活性的催化亚基,D正确。
    故选D。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3.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向多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加入适宜体积的乙烯,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在最适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酶活性指的是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B. 分析实验及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C. 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底物浓度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相等
    D. 若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则t1和t2向右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实验为“探究乙烯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故实验的自变量为乙烯的有无,因变量为淀粉酶的活性。
    【详解】A、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叫做酶活性酶,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实验组酶促反应速率较对照组高,反应完成的时间短,故可推知乙烯能提高淀粉酶的活性,B正确;
    C、B点时,实验组和对照组酶促反应速率相等,但实验组酶浓度下降更快,故两者酶活性不同,C错误;
    D、若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两组酶活性均下降,则t1和t2向右移动,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4. 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与蔗糖酶结合或分离,从而改变蔗糖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同学将蔗糖酶和物质甲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蔗糖溶液中,发现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不相符的是(  )
    A. 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
    B. 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
    C. 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改变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D. 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蔗糖酶活性越高,进而说明蔗糖能够使物质甲和蔗糖酶分离。
    【详解】A、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从而使酶活性升高,蔗糖的水解速率增大,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即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导致酶活性降低,B正确;
    C、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降低酶活性,从而改变酶的高效性,但不改变专一性,C错误;
    D、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只是改变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C。
    (山东省潍坊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5.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产物中,有些是组成某些酶的基本单位
    B.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供能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
    D. ATP是细胞中连接C3还原等放能反应和蛋白质合成等吸能反应的纽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ATP的结构、供能机制和光合作用过程,考查对ATP结构、功能和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和识记。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详解】A、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化学本质为RNA的酶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所有细胞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
    C、细胞内ATP储存不多,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越快,C正确;
    D、C3还原等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D
    16.








    多项选择题
    (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细胞代谢中某种酶1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有关
    B. 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 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 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产物B浓度低时,酶1有活性,将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产物A和另外一种物质在酶2的作用下合成产物B;当产物B浓度过高时,与酶1的变构位点结合,使得酶1失去活性。
    【详解】A、由图中关系可知:酶1失活后与有活性时相比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正确;
    B、同一种酶,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故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不同是因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B正确;
    C、从图中可知,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C错误;
    D、酶1与产物B结合使酶1无活性,合成产物A的反应会中断,这样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D正确。
    故选ABD。
    2.



    非选择题
    (青岛市胶南市第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已知细胞中酶A可催化某种物质的分解,图中的实线甲代表酶A在一定温度与一定pH值条件下,进行催化作用所得到的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该温度与该pH值条件下,要提升最大反应速率,可釆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若在酶与底物的反应系统中加入某化学物质,使反应曲线向右移动如虚线乙所示。试问所加化学物质对此反应速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改变哪些因素可以使图中实线甲向左移动至细线丙?________(至少答出两项)。
    (4)在测定酶A催化作用最适pH时,需在一定pH范围内设置________,分别,测定酶活性,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若曲线出现________,则其对应的pH即为其最适pH。
    【答案】 (1).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2). 增大酶量 (3). 减缓反应速度或反应速率变慢 (4). 酸碱度、温度 (5). pH梯度(系列pH) (6). 峰值(最大值)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图中曲线是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则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底物浓度(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
    (1)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2)由于反应的温度与酸碱度是一定的,图中底物浓度作为自变量,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底物浓度再增加,反应速率不再改变,因此要提升最大反应速率,只能增大酶量。在此酶与底物的反应系统中加入某化学物质,使反应曲线向右移动如虚线乙,说明使反应的速度减慢了,因此,所加化学物质对此反应速率的作用是减缓反应速度或反应速率变慢。
    (3)要使甲向左移动至细线丙,说明若改变使反应速率加快,那么曲线乙所处温度和pH为较适适宜、所以改变的因素可以是酸碱度、温度。
    (4)在测定某种酶催化作用最适pH时,需在一定pH范围内设置pH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测得数据出现峰值,则其对应的pH即为其最适pH。
    【点睛】本题的重点考查曲线图的分析,解答本题关键能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
    2.
    3. (2021届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 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广泛分布在从细菌到人类各种生物体中。第一种被鉴定的真核细胞ABC转运体是癌细胞中表达量高的一种多药物抗性运输蛋白(MD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转运体是一种膜蛋白,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表面
    B. ABC转运体同时具有ATP 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的活性
    C. MDR能将外界的药物分子主动吸收到细胞内部,从而使细胞产生抗药性
    D. 在各种细胞中,ABC 转运体都需要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运输至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ABC转运体是一类消耗ATP的运输蛋白,可知通过ABC转运体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详解】A、ABC转运体是膜上的运输蛋白,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ABC转运体是运输蛋白,又能消耗ATP,故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和运输物质活性,B正确;
    C、MDR是多药物抗性运输蛋白 ,即其对许多药物的运输具有抗性,从而使细胞产生抗药性,C错误;
    D、ABC转运体广泛分布在细菌到人类各生物体中,而细菌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故其并非都需要上述细胞器参与合成过程,D错误。
    故选B。
    5.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B.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C.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可以来自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
    D. 动植物体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和重新形成。
    【详解】A、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
    B、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B错误;
    C、丙酮酸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的过程中不产生ATP,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C错误;
    D、动植物体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D。
    6.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H2O2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实验一可以看出,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
    B. 若将实验一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C. 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酶的含量不同
    D. 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图甲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一种是萝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另一种是Fe3+,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由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加入萝卜提取液的实验先达到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2、分析图2:该图是多因素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横轴表示pH,pH是一个自变量,剩余量越大,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小。
    【详解】A、实验一的两条曲线是比较萝卜提取液和Fe3+催化H2O2产生O2的量,主要目的是研究提取液中的H2O2酶和Fe3+的催化效率,H2O2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酶降低活化能更显著,A正确;
    B、氧气产生总量取决于底物过氧化氢的量,与酶无关,B错误;
    C、实验二中在相同的最适温度下,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的剩余量不同最可能是酶的量不同,C正确;
    D、低温和中性环境不会破坏过氧化氢酶分子的结构,有利于酶制剂的保存,D正确。
    故选B。
    16. (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生物试题)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反部位功能丧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Km越小,酶与底物亲和力越低
    B.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减小
    C. 加人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
    D. 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答案】AB
    【解析】
    【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①底物浓度,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②酶浓度,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面积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③pH和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④抑制剂和激活剂。
    【详解】A、据图分析,Km值越小,达到1/2Vmax需要的底物浓度越低,说明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A错误;
    B、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底物与酶结合的机会,则Km值增大,B错误;
    C、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反应物不能与活性部位结合,导致Vmax降低,C正确;
    D、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D正确。
    故选AB。
    14.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
    B. 甲、乙、丙中“A”代表的物质均不相同
    C. 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D. 在小鼠的口腔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麦芽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四种,RNA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胸尿嘧啶嘧啶核糖核苷酸四种。甲图中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共八种,A正确;
    B、甲图中DNA单链中A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RNA单链中A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乙图中A代表腺苷,丙图中A代表腺嘌呤,B错误;
    C、丙物质可能是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因此组成丙物质的单糖可能是脱氧核糖或者核糖,C错误;
    D、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不可能存在于小鼠细胞中,D错误。
    故选A。
    4. (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为研究Pb2+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底物可选用若干数量的等体积的蛋白块
    B. 实验表明Pb2+没有改变胃蛋白酶催化的最适pH
    C. 实验说明胃蛋白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D. 增加一组底物+Pb2+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严谨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选用若干数量等体积的蛋白块作为底物有利于观察酶促反应速率,A正确;
    B、曲线a和曲线b的最大反应速率对应的pH相同,表明Pb2+没有改变胃蛋白酶催化的最适pH,B正确;
    C、专一性可用同种酶催化不同底物,高效性用酶与无机催化剂分别催化相同的底物,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图示实验没有体现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C错误;
    D、增加一组底物和Pb2+的实验作为对照组,以证明Pb2+对蛋白质的水解没有影响,可增强实验的严谨性,D正确。
    5.(河南省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酿酶是科学家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来的用于酒精发酵的物质。下列关于酿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用双缩脲试剂处理酿酶岀现紫色,说明酿酶是蛋白质
    B. 酿酶参与细胞无氧呼吸,对细胞的有氧呼吸没有影响
    C. 酿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其能改变相关反应的活化能
    D. 在氧气充足时,细胞内部分酿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一分子葡萄糖形成两分子丙酮酸、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大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和大量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
    无氧呼吸全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即一分子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过程中释放少量的[H]和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
    【详解】A、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能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说明酿酶是蛋白质,不是RNA,A正确;
    B、酿酶参与无氧呼吸,但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因此酿酶与细胞的有氧呼吸也有关,B错误;
    C、酿酶能作用于酒精发酵过程,即酿酶为无氧呼吸过程的酶,其分布于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相关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
    D、在氧气充足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此时酵母菌细胞内作用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酿酶活性受到抑制,D正确。
    故选B。
    5.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纯棉织物经过氧化氢漂白后进入染色阶段,若染色中存在过氧化氢,会造成对氧化剂敏感的活性染料褪色。为保证后续染色的效果,通常用过氧化氢酶处理染液。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氢酶为过氧化氢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状态提供活化能
    B. 过氧化氢酶不会对棉织物上的纤维和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造成破坏
    C. 相比漂白后水洗或高温处理,使用过氧化氢酶可以节约用水和时间
    D. 温度、pH和过氧化氢酶的用量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而影响染色效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过氧化氢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状态所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
    B、由题干信息“若染色中存在过氧化氢,会造成对氧化剂敏感的活性染料褪色”,而“为保证后续染色的效果,通常用过氧化氢酶处理染液”可知:过氧化氢酶不会对棉织物上的纤维和活性染料的分子结构造成破坏,从而保证染色效果,B正确;
    C、酶的作用特点是具有高效性,故相比漂白后水洗或高温处理,使用过氧化氢酶可以节约用水和时间,C正确;
    D、酶的作用条件温和,温度、pH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染色效果,此外酶的用量也会影响染色效果,D正确。
    故选A。
    7. (黑龙江、吉林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KRAS蛋白酶能够结合三磷酸鸟苷(GTP)。二磷酸鸟苷(GDP)。当结合GTP时,KRAS处于活性状态;当结合GDP时,则处于抑制状态。正常情况下,KRAS与GDP结合,在接受胞外生长因子的刺激后,鸟苷酸转换因子(GEFs)增强使KRAS与GTP的结合。GTP酶以及GTP酶激活蛋白(GAPs)则能促进GTP的水解(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GTP失去两分子磷酸后成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B. 据图可知,正常情况下细胞中KRAS酶处于活性状态
    C. 胞外生长因子可以促进KRAS酶活性增强
    D. GTP和GDP不会使KRAS酶结构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由一分子腺苷(核糖和腺嘌呤组成)和三分子磷酸组成,分析知:GTP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鸟嘌呤、三分子磷酸构成;KRAS蛋白酶和GDP结合,受到胞外生长因子刺激后与GTP结合,这过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详解】A、GTP失去两分子磷酸后成为了鸟嘌呤核苷酸,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
    B、正常情况下KRAS与GDP结合,根据题意,与GDP结合处于抑制状态,B错误;
    C、胞外生长因子促进KRAS与GTP结合,使KRAS活化,C正确;
    D、和GDP结合能够改变KRAS的活性,即能够改变其结构,D错误。
    故选C。
    8. (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某小组为了解某种加酶洗衣粉对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将相同大小的蛋白块置于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洗衣粉溶液中,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洗衣粉水解脂肪的最适温度也是45℃
    B. B和C两点催化效率相同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相同
    C. 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则A点会向左或向右移动
    D. 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A、B、C点均向上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在45℃时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最短,而后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块消失所需时间逐渐延长。结合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洗衣粉中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可知该酶的活性随温度上升先增加后减少,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5℃。
    【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分析题图可知该洗衣粉中具有蛋白质水解酶,蛋白质水解酶的最适温度为45℃,但无法判断是否含有脂肪水解酶,A错误;
    B、酶在C点温度下催化效率下降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的失活,B、C两点的酶的空间结构不相同,B错误;
    C、若改变洗衣粉溶液的pH值,不会使酶的最适温度发生改变,只会改变酶的催化效率,故会使A点向上或向下移动,C错误;
    D、若减小洗衣粉的浓度,即降低酶的量,会延长蛋白块消失所需的时间,则A、B、C三点均向上移动,D正确;
    故选D。
    10.(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如图(1)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2)表示图(1)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 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C. 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 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低温可以降低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增强,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永久性的失活).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以加速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详解】A、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合成的二糖分子,水解后产物只有一种单糖;而蔗糖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合成的二糖分子,水解后产物有两种单糖,所以a可能是麦芽糖而不可能是蔗糖,A正确;
    B、图线④表示a物质浓度在2min内下降至0,即被完全分解,B正确;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不同曲线表示的反应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①>②>③,①表示三者中的最适反应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②和③,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①对应三者中最快反应速率,当自变量为酶浓度时,曲线①对应最高的酶浓度,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的原理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黑龙江省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在下列四种化合物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①中圆圈中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中圆圈中为腺嘌呤,③中圆圈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中圆圈为腺嘌呤,故最后选C。
    12.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 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 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向左下方移
    D.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图是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a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是麦芽糖酶,a与b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b变成c、d,因此b是麦芽糖,c、d是葡萄糖。
    乙图:该曲线是酶促反应速率随麦芽糖量变化而变化的曲线,麦芽糖量少于f时,随麦芽糖量增加,反应速率增大,说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麦芽糖的量;大于f点之后,麦芽糖量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麦芽糖量,而是酶的数量。
    【详解】A、由题图可知a是麦芽糖酶、b是反应底物麦芽糖,酶与反应底物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该模型可以解释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A正确;
    B、由分析可知,限制f~g段上升的是酶的数量,为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整个实验中应设“麦芽糖酶的量一定”,B正确;
    C、由题意知,该曲线是最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曲线,升高或降低温度,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f点都会向左下移,C正确;
    D、麦芽糖与麦芽糖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D错误。
    故选D。
    27.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图中曲线Ⅰ、Ⅱ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能量的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d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
    B. 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
    C. 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
    D. 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
    【详解】A、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
    B、与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B错误;
    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变,C错误;
    D、若曲线Ⅱ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正确。
    28.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如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B. ①、②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C.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乳酸菌与水绵的共性
    D. 吸能反应一般与过程①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过程②相联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合成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水解放能供给细胞各项需能活动。
    详解】A、①、②过程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保证了能量供应,A正确;
    B、①、②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B正确;
    C、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几乎所有生物的共性,C正确;
    D、吸能反应一般与过程②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过程①相联系,D错误。
    故选D。
    37. (江西省赣州市十五县(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蜂蜜中富含维生素、氨基酸与蛋白质、果糖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是衡量蜂蜜品质的重要指标。蜂蜜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常常发生变化。科学家以新鲜椴树蜂蜜为实验材料,经过不同加工条件处理后,在相同条件下检测蜂蜜中的淀粉酶活性(淀粉酶活性以淀粉酶值表示,即1g蜂蜜中的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催化1%淀粉溶液的毫升数),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30℃
    40℃
    50℃
    60℃
    70℃
    1h
    10.9
    10.9
    10.9
    8.3
    8.3
    2h
    10.9
    10.9
    10.9
    8.3
    5.0
    3h
    10.9
    8.3
    6.5
    5.0
    5.0
    (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说明酶具有_。
    (2)本实验的名称是_。
    (3)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在_条件下会下降。
    (4)在测定淀粉酶值时,是将一定体积的、加工后的蜂蜜与淀粉溶液及其它试剂混合,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根据淀粉的水解情况判定淀粉酶值。有人质疑“实验中淀粉的水解可能是由于淀粉溶液本身不稳定而自发水解,不一定与蜂蜜中的淀粉酶有关”。针对此质疑,在测定淀粉酶值时,设计的对照组实验为_。
    (5)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蜂蜜产品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加工蜂蜜的一条具体建议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蛋白质 (2). 专一性 (3). 探究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淀粉酶值)的影响 (4). 加工温度较高、加工时间较长 (5). 用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替换实验组中的蜂蜜,再用相同的方法测定淀粉酶值 (6). 30℃条件下加工不超过3小时;或40℃、50℃、60℃条件下加工不超过2小时;或70℃条件下加工不超过1小时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1)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催化特定反应,说明酶有专一性。
    (2)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和时间,所以探究的是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蜂蜜中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3)由表可知,淀粉酶活性在加工温度较高、加工时间较长条件下会下降,温度越高,加工时间越长,淀粉酶值越小,酶活性越小。
    (4)可设计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替换反应体系中的蜂蜜,再用相同的方法测定淀粉酶值,排除淀粉自发水解的影响。
    (5)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蜂蜜产品淀粉酶值应在8以上。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建议在30℃条件下加工不超过3小时,在40℃、50℃、60℃条件下加工不超过2小时,在70℃条件下加工不超过1小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淀粉水解酶作用的检测,识记并理解酶的作用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 若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C. 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D. 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重点考查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pH、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出环境条件改变后,曲线的走向。
    【详解】A、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A正确;
    B、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反应速率降低,B错误;
    C、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C错误;
    D、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所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故选A。
    29. (辽宁省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下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该酶去折叠的巯基乙醇和尿素,再将没有活性的该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该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活性
    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结构
    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考查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特定的功能,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会导致其功能的改变。
    【详解】A、巯基乙醇和尿素可以将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规则卷曲结构,不会破坏蛋白质中的肽键,A错误;
    B、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因素之一,B正确;
    C、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规则卷曲结构后无任何活性,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C错误;
    D、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或D项,错因在于:
    (1)对蛋白质变性机理理解不正确。蛋白质变性只是空间结构的改变,而不会破坏肽键;
    (2)对决定蛋白质结构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理解不清。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不同(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直接原因是由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41(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右图所示),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

    (1)土豆片为4片时,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__________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其结果可用__________图中的虚线表示。

    (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其他的外界环境因素,如__________。
    【答案】 (1). 过氧化氢量有限 (2). c (3). 增加过氧化氢浓度 (4). a (5). 温度(或光照或气压等)
    【解析】
    【详解】(1)针筒中过氧化氢的量有限,当实验进行到一定时候,过氧化氢被分解完,气体量也就不在增加。
    (2)土豆片有5片改为8片,实际上也就是增加了酶的数量,底物的分解速度加快,但最终产生的气体总量相等,c符合题意。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增加过氧化氢浓度,其结果可用a图中的虚线表示。
    (3)本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温度,因此实验时需要控制温度等外界环境因素一致。
    3.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为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在培养烟草细胞系的培养液中添加带有放射性32P标记的物质进行培养,发现子代病毒带有放射性。下列各项中不宜选用的标记物是( )
    A. U—32P~P~P B. G—32P~P~P
    C. A—32P~P~P D. T—32P~P~P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的碱基组成为A、G、C、T;RNA的碱基组成为A、G、C、U,要证明遗传物质是RNA,应选择RNA特有的结构。
    【详解】为研究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RNA,应标记RNA含有的碱基A、G、C、U,若子代出现放射性,即可证明遗传物质为RNA,而题中的U—32P~P~P(尿苷三磷酸)、A-32P~P~P(腺苷三磷酸)和G—32P~P~P(鸟苷三磷酸)脱去2个磷酸基团是RNA合成的原料,因此,标记后能使产生的RNA带有放射性,而T—32P~P~P中含有的胸腺嘧啶是DNA合成的原料,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子代病毒不会出现放射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11.(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某同学按照教材活动设置,进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缓冲液
    pH5.0
    pH6.0
    pH7.0
    pH8.0
    收集的气体体积(mL)
    0.5min
    a1
    b1
    c1
    d1
    1min
    a2
    b2
    c2
    d2

    A. 若b1=b2,说明pH6.0时,过氧化氢酶失活
    B. 若c2最大,说明pH7.0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
    C. 该实验各组别之间相互对照,不需另设空白对照组
    D. 为使效果更明显,本实验需沸水浴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H2O2是底物,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的水解,产生氧气和水,所以产生的气泡是氧气,且气泡产生速率代表了在不同pH条件下化学反应的速率。
    【详解】A、若b1=b2,说明pH6.0时,在0.5min内过氧化氢已全部分解了,A错误;
    B、若c2最大,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7.0左右,B错误;
    C、该实验设置了不同pH条件下探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互对照,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正确;
    D、加热会促进过氧化氢分解,也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所以本实验不能进行沸水浴,D错误。
    故选C。
    23.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耐热淀粉酶在更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A. 耐热淀粉酶相较普通淀粉酶对温度更敏感
    B. 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碘化钾溶液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
    C. 从枯草杆菌中获取的淀粉酶较唾液淀粉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特性
    D. 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用反应物的消失速率或生成物的产生速率来表示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的目的,可确定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因变量是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产物的生成或底物的分解进行观察和检测。
    【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在90℃时,普通淀粉酶活性已经降为0,而此时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为82%,故普通淀粉酶相较耐热淀粉酶对温度更敏感,A错误;
    BD、淀粉酶可催化淀粉的水解,故在此实验中,因变量淀粉酶的活性可以用碘–碘化钾溶液(反应物的消失速率)和本尼迪特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量,即生成物的产生速率)检测,B、D正确;
    C、一般而言,从枯草杆菌中获取的淀粉酶最适温度高于唾液淀粉酶,故其较唾液淀粉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特性,C正确。
    故选A。
    9. .(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M。下图为最适反应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适反应温度往往也是该酶的最佳保存温度
    B. 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底物浓度无关
    C. T1~T2酶M—底物复合物浓度逐渐降低
    D. T2以后酶M的催化活性完全丧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析:A是反应底物,B是反应产物,加入酶之后,反应物减少,产物迅速增加。
    【详解】A、最适反应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酶的最佳保存温度是低温条件下,A错误;
    B、酶促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底物浓度相关,一定范围内随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加快,超过一定范围酶的数量饱和之后,不再随底物浓度增加,B错误;
    C、T1~T2,随着反应进行,反应底物越来越少,酶M—底物复合物浓度逐渐降低,C正确;
    D、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均不发生改变,T2以后酶M的催化活性没有丧失,只是反应底物减少直至为0,酶促反应接近结束,D错误。
    故选C。
    12..(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选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主要依赖厌氧呼吸生成ATP,它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称“瓦尔堡效应”。此外,细胞内葡萄糖都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核苷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瓦尔堡效应”与癌细胞快速增殖相适应
    B. 厌氧呼吸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只能生成少量ATP
    C. 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
    D.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有更多呼吸中间产物转变为其他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厌氧呼吸:
    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产能情况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乳酸发酵:C6H12O62C3H4O3+4[H]+能量
    2C3H4O3+4[H] 2C3H6O3
    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
    不产能
    【详解】A、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瓦尔堡效应”与癌细胞快速增殖相适应,A正确;B、厌氧呼吸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释放能量,没有ATP的形成,B错误;
    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消耗等量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产生的[H]比正常细胞少,C正确;
    D、细胞内葡萄糖都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核苷酸,由此推测,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有更多呼吸中间产物转变为其他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三期中考试)3. 下列关于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存在
    B. 人体细胞中含有催化分解葡萄糖生成乙醇的酶
    C. 高度分化的细胞内均不存在具有解旋功能的酶
    D. 在组织液中不应含有降解激素或神经递质的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所有活细胞内都有ATP的消耗,应含有ATP水解酶,A正确;
    B、人体细胞不能进行产生乙醇和CO2的无氧呼吸,进而就不存在催化丙酮酸和[H]转化成乙醇和CO2的酶,B错误;
    C、在高度分化的细胞核内可以进行转录,而转录过程需要具有解旋功能的酶,如RNA聚合酶,C错误;
    D、有些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将会在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中被相应的酶降解,D错误。
    故选A。
    (2020 -2021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三试题)7. 科学家从大洋深处的某种细菌体内分离出了一种嗜冷性蛋白酶,并在其他反应条件适宜的情况 下,进行了温度对该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根据实验所获得的数据(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的底物量 充足,反应时间相同),绘制出下图中曲线,其中A、B 为实线和虚线的交点,C 点为虚线与横轴 的交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酶活性相对值和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
    B. A 点制约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的主要因素为反应体系中添加的酶的量
    C. 若 B 点温度条件下升高反应体系的 pH,则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将增加
    D. C 点时反应物剩余量为100%的原因是酶分子的肽链中肽键被破坏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影响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辨析:
    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2、酶促反应曲线:
    (1)温度和pH: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收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详解】A、根据试题分析,该图的虚线表示酶活性相对值,实线表示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A错误;
    B、A点,酶活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A点制约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的主要因素为温度,B错误;
    C、该曲线为最适宜pH值条件下测得的,若B点温度条件下升高反应体系的pH,酶活性降低,则反应物剩余量相对值将增加,C正确;
    D、C点对该酶为高温条件,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不破坏肽键,D错误。
    故选C。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6. 研究人员从青霉中提取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等量且足量)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相同时间内其产物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15~50℃之间
    B. 45℃条件下,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提高酶活性
    C. 55℃条件下,可通过增加酶量提高产物相对含量
    D. 45℃条件下比40℃条件下酶活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分析柱形图:题图是研究人员从青菌中提取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等量且足量)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相同时间内其产物的相对含量图,分析题图可知在35℃、40℃、45℃、50℃、55℃时,产物的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并且在以上设定的几种温度下,45℃时产物相对含量最多,55℃时产物相对含量最少(为零),说明在35℃、40℃、45℃、50℃、55℃中,45℃时酶的活性最高、55℃时酶已经变性失活。
    【详解】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A错误;
    B、反应物淀粉是足量的,故增加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B错误;
    C、55℃条件下酶已经失活,不具有催化作用,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45℃时产物相对含量最高,故45℃条件下比40℃条件下酶活性增强,D正确。
    故选D。
    (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7. 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出大量ATP
    B. 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TP
    C. 若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其生成物可以成为DNA复制的原料
    D.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不产生ATP,A错误;
    B、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B正确;
    C、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其生成物可以成为RNA复制的原料,C错误;
    D、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都能生成ATP,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基质中不能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2020-2021学年度大同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质量监测)4. 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 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
    C. 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 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答案】C
    【解析】
    【分析】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所处环境的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相同时间内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释放的气体量反映,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
    【详解】A、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且该实验中温度为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则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A正确;
    B、各组的滤纸片大小和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B正确;
    C、应将反应小室稍立起,使有滤纸片的一侧在上面,然后依次小心加入pH缓冲液和H2O2溶液,此时混合液不能与滤纸片接触,C错误;
    D、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以反映在不同pH条件下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从而判断过氧化氢酶的适宜pH范围,D正确。
    故选C。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7. 某研究小组以过氧化氢为材料进行了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组实验,丁图为所获得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和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的浓度为无关变量
    B. 若要研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则乙组与丙组实验互为对照
    C. 若利用乙组与丙组实验研究酶具有高效性,则乙组为实验组
    D. 乙组、丙组实验对应的结果依次为丁图中的曲线b、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进行分组对比,自变量可以是有无催化剂(甲、乙和丙)、催化剂的种类(乙和丙),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通过气泡产生的速度体现出来,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的量、催化剂的用量等。
    【详解】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有无和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的浓度为无关变量,A正确;
    B、乙试管添加了2滴3.5%FeCl3溶液,丙试管添加了2滴肝脏研磨液,两者对照说明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B正确;
    C、乙组和丙组实验结果的对比能证明酶具有高效性,其中乙组为对照组,C错误;
    D、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比甲组分解速率快,甲、乙、丙对应的曲线依次是c、b、a,D正确。
    故选C。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8.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
    B. 光能可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D.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含量较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A、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A正确;
    B、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光能可以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B正确
    C、ATP的水解释放大量能量,故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C正确;
    D、ATP在细胞的含量较少,D错误。
    故选D。
    (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21.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不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 ①②⑤ B. ①⑤⑧ C. ③⑤⑧ D. 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如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但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失活。据此答题。
    【详解】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错误;
    ②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来源于食物,②错误;
    ③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因此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③正确;
    ④酶是蛋白质或RNA,④错误;
    ⑤酶是蛋白质或RNA,⑤正确;
    ⑥酶在代谢中只有催化一种功能,⑥错误; 
    ⑦酶在代谢中只有催化一种功能,没有调控作用,⑦错误;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⑧正确。
    故选C。
    (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22.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⑤和⑥ D. ③和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①是ATP分子,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其中“○”表示腺嘌呤;③表示DNA的片段,其中“○”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表示RNA,其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是ATP分子,其中“○”表示腺苷;⑥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表示腺苷,据此答题。
    【详解】据上分析可知,①和④“○”中所对应的含义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和⑥“○”中所对应的含义都是腺苷,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科学家从线粒体中分离出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并且发现该物质(简称F)不仅在能量储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生化实验还证实,当某些物质存在时,F还可以把A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F水解ATP的过程可能需要其他物质共同参与
    B. 物质F同时具有类似于ATP水解酶及ATP合成酶的活性
    C. 线粒体中若缺少物质F,ADP可能无法与磷酸结合形成ATP
    D. 线粒体中形成ATP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葡萄糖的分解
    【答案】D
    【解析】
    某些物质存在时,F还可以把A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A正确;F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当某些物质存在时,F可以把ATP缓慢水解为ADP和磷酸,故F同时具有类似于ATP水解酶及ATP合成酶的活性,B正确;F是形成ATP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的复合体,线粒体中若缺少它,ADP可能无法与磷酸结合形成ATP,C正确;线粒体中形成ATP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丙酮酸的分解和[H]和氧气结合,D错误,所以选D。
    【点睛】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分解。
    (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如图曲线Ⅰ、Ⅱ分别表示反应物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E2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
    B. 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曲线Ⅱ将向上移动
    C. 若其他条件不变,E1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D. 若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则E2减小,反应速率提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曲线Ⅰ、Ⅱ分别表示反应物A在无催化剂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E3表示无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E2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E3-E2= E1,表示酶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详解】A、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由分析可知,E2段表示在有酶条件下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正确;
    B、由于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反应所需活化能E2将增大,曲线Ⅱ将向上移动,B正确;
    C、若其他条件不变,E1越大,说明酶降低的活化能越多,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C正确;
    D、若仅增加反应体系中的酶量,则E2不改变,由于酶与底物结合的机会增大,则反应速率会提高,D错误。
    故选D。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 淀粉溶液量
    B. pH
    C. 温度
    D. 唾液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的条件下,酶在最适温度时活性最大.高温使酶永久失活,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适宜温度下活性会恢复.
    (2)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过酸或过碱会使酶永久失活.
    (3)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固定、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详解】改变底物的量,产物的量则会减少。图中对照组的还原糖生成量一直多于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故改变的是淀粉溶液量,即降低了淀粉溶液量,A正确;改变pH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而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B错误;改变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而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C错误;改变唾液量,即唾液淀粉酶的量,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即产物的最终产量不变,而图中实验组的还原糖生成量明显减少,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④反应溶液酸碱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
    (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生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多种,他们的用途有一定差异,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GTP
    UTP
    CTP
    主要用途
    能量通货
    蛋白质合成
    糖原合成
    脂质和磷脂的合成

    A. UTP 中的“U”是指尿嘧啶
    B. 在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均不能来自 ATP
    C. UTP 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D. 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 ATP 直接供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的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详解】A、UTP中的“U”是指尿苷,由尿嘧啶和核糖组成,A错误;
    B、ATP是细胞内能量“通货”,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也需要由ATP直接供能,B错误;
    C、脱氧核苷酸中没有尿嘧啶脱氧核苷酸,UTP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C错误;
    D、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ATP水解直接供能,D正确。
    ​故选D。
    (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下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实验测定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
    B. 污泥含水量对该酶的最适pH无明显影响
    C. 污泥含水量越高,该酶的催化能力越强
    D. 污泥含水量过低会使该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j-t
    【答案】BC
    【解析】
    【分析】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强酸强碱条件下会变性,空间结构会被破坏,在盐溶液中会出现盐析现象。
    【详解】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和污泥含水量,因变量是2天后石油含量,A错误;
    B、含水量对酶的pH无影响,故对该酶的最适PH无明显影响,B正确;
    C、由曲线可知,污泥含水量越高,2天后石油含量越少,说明酶的催化能力越强,C正确;
    D、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变性,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含水量对酶的空间结构没影响,D错误。
    故选BC。
    【点睛】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但不是使酶的活性丧失。
    (江苏省盐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合成ATP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光能和化学能
    B. 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和三个高能磷酸键
    C. 合成ATP一定需要酶的催化,酶促反应一定需要ATP供能
    D. 无论是剧烈运动还是安静状态,人体肌细胞中ATP含量都很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光合作用合成ATP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光能,A错误;
    B、每个ATP含有三个磷酸,两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合成ATP需要酶催化,酶促反应不一定需要ATP,比如消化道中酶催化蛋白质水解,C错误;
    D、人体ATP含量很低,ATP和ADP的转化很快,D正确。
    故选D。
    (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ATP合酶是一个含多亚基的跨膜蛋白复合物,能利用质子(H+)梯度产生的质子流将ADP和Pi合成为ATP。它由头部(F1)和嵌入膜内的柄部(F0)组成。F1含5种亚基() ,F0含4种亚基() ,图甲是其结构示意图。白念珠菌会引起系统性真菌感染疾病,为了寻找治疗这种感染疾病的有效药物,研究人员将野生型白念珠菌通过基因敲除等方法获得了ATP2缺失株(ATP合酶 亚基编码基因缺失)及ATP2回复株(ATP2缺失株恢复野生型基因序列),进行了系列研究,图乙和图丙为部分研究结果。请分析回答:

    (1)几乎所有生物细胞中均存在ATP合酶,说明各种细胞内的_________供应机制相同,该事实体现了生物界具有______________性。
    (2)据图甲分析,ATP合酶的F0具有_________ 的特点(“亲水性”或“疏水性”),它可作为H+通道,由此判断,此处H+跨膜运输的方式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植物叶肉细胞中,图甲M膜可能是___________。 在黑暗条件下,图甲结构产生ATP,则图中H+产生于__________ 阶段(填生理过程) ;光照条件下,若M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突然消失,其他条件不变,短时间内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会____________。
    (4)图乙为体外培养条件下,实验所用白念珠菌的生长曲线图,结果表明:ATP2基因是白念珠菌存活的_________ (“必需基因” 或“非必需基因”)。
    (5)图丙为实验小鼠接种不同白念珠菌后的生存率示意图,接种ATP2缺失株30天后小鼠的存活率为100% ,而接种野生型菌株和回复株的小鼠于第15天全部死亡,该结果说明了_________, 从而为筛选能够作用于该靶点的抗真菌药物提供科学基础。
    【答案】 (1). 能量 (2). 统一性 (3). 疏水性 (4).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5). 线粒体内膜、类囊体; (6).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7). 增加 (8). “非必需基因” (9). ATP2基因(ATP合酶亚基编码基因)缺失后白念珠菌无法对小鼠造成致死性感染
    【解析】
    【分析】
    膜上的ATP核酶将ADP和Pi转化成ATP,该酶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存在,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光反应阶段的ATP合成,图乙中ATP2缺失株吸光值(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保持稳定,增长速率和最大值小于野生型植株和回复株,ATP2缺失株小鼠存活率100%,说明ATP2基因(ATP合酶亚基编码基因)缺失后白念珠菌无法对小鼠造成致死性感染。
    【详解】(1)几乎所有细胞都存在ATP合酶,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说明各细胞内的能量供应机制相同,体现生物界的统一性;
    (2)ATP合酶的F0端位于膜内,说明其具有疏水性的特点,作为H+的通道,H+需要通道才能进入膜内,说明不是自由扩散,该过程产生ATP,说明不是主动运输;
    (3)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有线粒体和叶绿体,M膜可能是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产生ATP的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H+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光照下,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和[H]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膜两侧的H+消失,ATP的产生受阻,C3还原减缓,C3积累增加;
    (4)ATP2缺失株也能增殖,虽然数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能正常存活,说明ATP2基因是非必需基因;
    (5)接种ATP2缺失株30天后小鼠的存活率为100% ,而接种野生型菌株和回复株的小鼠于第15天全部死亡,说明ATP2基因(ATP合酶亚基编码基因)缺失后白念珠菌无法对小鼠造成致死性感染。
    【点睛】本题考察细胞代谢中ATP的产生,需要学生能够看懂图,并且结合课本知识点进行迁移运用,题目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题)如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
    B. c、d、e中不仅仅只含P元素
    C. 任何时候g键都比f键先断裂
    D. b中原子数C:H:O=1: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腺嘌呤;b是核糖;c、d、e均是磷酸基团;f、g是高能磷酸键。
    【详解】A、a是含氮碱基腺嘌呤,其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A正确;
    B、c、d、e均是磷酸基团,含有H、O、P三种元素,B正确;
    C、一般情况下, g键比f键先断裂,C错误;
    D、b核糖的分子式为C4H9O4CHO,其中原子数C:H:O=1:2:1,D正确。
    故选C。
    (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联考试题) 多酶片是一种促消化的药品,主要成分是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多酶片还具有分解脂质的功效,加速胆固醇的酯化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多酶片应整颗服用,防止唾液淀粉酶对多酶片水解
    B. 胃蛋白酶在肠道中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C.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D. 人体小肠黏膜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胰蛋白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多酶片”的双层结构应是依据“药物先进入胃,然后才进入小肠”来设计的,外层含有胃蛋白酶,内层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使其中各种酶能缓慢地释放出来发挥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多酶片应整颗服用,防止胃酸对多酶片的破坏,A错误;
    B. 胃蛋白酶在胃中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B错误;
    C.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C正确;
    D. 胰蛋白酶属于大分子物质,不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D错误。
    故选C。
    2. 钙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将Ca2+运出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钙离子泵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钙离子泵运输Ca2+的动力是浓度差
    C. 钙离子泵运输Ca2+属于协助扩散
    D.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不影响Ca2+的运输速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2021届江苏基地学校高三第一次大联考)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钙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说明钙离子泵催化ATP的水解,因此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A正确;
    B、钙离子泵的运输类型属性是主动运输,运输Ca2+的动力是水解ATP释放的能量,B错误;
    C、分析题文: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由于Ca2+的运输为主动运输,要消耗能量,所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供能不足,导致Ca2+的运输速率受到影响,D错误。
    故选A。
    (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不同,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 主要由光合作用提供
    C. DNA分子上具有限制性内切酶的多个位点,体现了酶的多样性
    D. 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3、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
    【详解】A、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二者的作用机理相同,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效果更为显著,A错误;
    B、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B错误;
    C、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细胞中被酶催化的底物类型的多样性,能说明细胞中的酶具有多样性,C错误;
    D、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D。
    (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而ATP能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TP中含有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
    B. 正常细胞中,ATP含量不高,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 在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会发生ATP的合成与分解
    D. ATP被称为能量通货,是唯一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
    2、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产生ATP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详解】A、ATP中含有一个腺苷、二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A正确;
    B、正常细胞中,ATP含量不高,ATP与ADP可进行相互转化,其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正确;
    C、在脱分化与再分化过程中,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同时细胞生命活动也需要ATP分解提供能量,C正确;
    D、ATP为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由ATP直接供能,但不是唯一的,少数由GTP、CTP和UTP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2. 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每片滤纸片上需附有等量的过氧化氢酶
    B. 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
    C. 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等量相同的滤纸片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实验装置用于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素,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水解,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遵循平行重复原则,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再计算平均值。
    【详解】A、滤纸上需附有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水解,A正确;
    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B错误;
    C、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C正确;
    D、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多个滤纸片,计算平均值,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分析实验装置图,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酶促反应速率可以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同时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10. 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测得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酶的数量必然提高反应速率
    B. 增加底物浓度必然提高反应速率
    C. 升高或降低pH必然降低反应速率
    D. 升高或降低温度必然降低反应速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受酶数量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详解】A、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和酶的数量,m点时,反应速率不会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故增加酶的数量可以提高反应速率,A正确;
    B、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底物浓度和酶的数量,m点时,反应速率不会再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B错误;
    C、此图已是最适pH,若升高或降低pH必然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反应速率降低,C正确;
    D、此图已是最适温度,若升高或降低温度必然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反应速率降低,D正确。
    故选B。
    【点睛】酶只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平衡的状态。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15. 下列关于ATP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由一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酶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C.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酶的合成 D. 酶可以为ATP的合成提供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1、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不稳定,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详解】A、ATP分子由一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A错误;
    B、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错误;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酶的合成,C正确;
    D、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但不能提供活化能,D错误。
    故选C。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34. 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的各种酶都含有肽键 B. 细胞生命活动都需ATP供能
    C. 核糖是某些酶和ATP的组成成分 D. 酶和ATP都不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发挥作用。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详解】A、酶的本质不都是蛋白质,有的酶本质是RNA,RNA中不含肽键,A错误;
    B、有的生命活动不消耗能量,如自由扩散,B错误;
    C、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本质是RNA,RNA中含有核糖,ATP中的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构成的,C正确;
    D、酶和ATP都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C。
    (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35. 有关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差速离心法,通常选用动物红细胞作制备细胞膜的材料
    B. 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某些蛋白质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 人成熟红细胞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葡萄糖的吸收
    D. 蛙红细胞与人成熟红细胞分裂时都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均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含有血红蛋白,这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故可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原料;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人成熟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发生分裂。
    【详解】A、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器膜、核膜,只有细胞膜这种膜结构,适宜做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A错误;
    B、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一些酶(蛋白质成分),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B正确;
    C、人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与细胞膜上的ATP水解酶无关,C错误;
    D、蛙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能发生遗传物质的复制与均分,但人成熟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能发生分裂,D错误。
    故选B。
    (2021届辽宁省朝阳市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8. 如图表示某校生物小组开展的“温度和作用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且存在单一自变量
    B. 该实验中酶活性的大小只能用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C. 不同温度条件下,该酶的活性在不同作用时间可以相同
    D. 该酶的最适温度随作用时间在40 ℃至60℃之间变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和PH等。
    【详解】A、该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但是自变量有两个:温度和作用时间,A错误;
    B、该实验中酶活性的大小也可以用底物的剩余量来表示,B错误;
    C、从图上看,不同温度条件下,该酶的活性在不同作用时间可以相同,C正确;
    D、作用时间在7min时,该酶的最适温度在20℃至40℃之间,D错误。
    故选C。
    (2021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大荔中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8.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 悬液中酶的浓度 B. H2O2溶液的浓度
    C. 反应体系的温度 D. 反应体系的p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
    【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
    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
    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
    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3. 某种酶可用于水解机体坏死组织、变性蛋白等,能够有效预防创面、切口感染,提高引流排脓效果,该酶是( )
    A. 胃蛋白酶 B. 肠淀粉酶 C. 胰脂肪酶 D. 胰蛋白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详解】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用于水解蛋白质的酶是蛋白酶。由于胃蛋白酶的最适pH在2左右,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在8左右,所以用于水解机体坏死组织、变性蛋白的酶是胰蛋白酶。
    故选D。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 下列生理过程中产生ATP的是( )
    A.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B. [H]与O2结合形成水
    C. 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正常的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2、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皆能产生ATP。
    【详解】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需要消耗ATP,A错误;
    B、[H]与O2结合形成水产生大量的ATP,B正确;
    C、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C错误;
    D、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会产生ATP,D错误。
    故选B。
    【点睛】识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福建省福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15. 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 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 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 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酶和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种类的差异性。激素主要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能通过提高或降低酶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率;生物体内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一定能产生激素;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可以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
    【详解】A、酶没有调节作用,只有催化作用,激素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
    B、生物体内所有的细胞都能产生酶,B错误;
    C、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激素的作用不一定是促进,有可能为抑制,C错误;
    D、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可以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D。
    (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19. 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评价,不合理的是( )
    A. 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B. 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C. 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 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酶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的特点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实验设计应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无关变量一致。
    【详解】A、缓冲液的pH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A正确;
    B、温度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适宜,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B正确;
    C、碘液遇淀粉变蓝,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变蓝色,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C正确;
    D、甲乙两组实验中除了有Cu2+和Cl-,还有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需要排除二者对实验的干扰,因此对照组还需要再设置一组排除硫酸根离子和一组排除钠离子干扰的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方案设置的对照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D错误。
    故选D。
    (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28.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B. 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 如果温度升高6 ℃,f点将往左下方移动
    D. 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该图是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a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是麦芽糖酶,在a的作用下,b水解成c和d,可知b是麦芽糖,c、d是葡萄糖。
    分析乙图:该曲线是酶促反应速率随麦芽糖量变化而变化的曲线,麦芽糖量少于f时,随麦芽糖量增加,反应速率增大,说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是麦芽糖的量;大于f点之后,麦芽糖量增加,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说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麦芽糖量,而是酶的数量。
    【详解】A、由题图可知:a是酶、b是底物,酶与底物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该模型可以解释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A正确;
    B、该曲线是酶促反应速率随麦芽糖量变化而变化的曲线,自变量是麦芽糖的量,限制e~f段上升的因素是麦芽糖的量,整个实验中不能设定“麦芽糖酶的量一定”,B错误;
    C、由题意知,该曲线是最适宜温度条件下的曲线,升高或降低温度,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下降,f点都会向左下方移动,C正确;
    D、麦芽糖与麦芽糖水解产物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是否发生水解,D错误。
    故选BD。
    (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理综生物)8. 如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点中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可明显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温度处理(℃)
    37
    100
    0
    3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4
    碘液
    2滴
    2滴
    2滴
    5
    现象
    X
    变蓝
    变蓝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若反应时间相对充分,请在表格中X处填写合适的内容:X______。操作步骤4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②能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低温抑制酶活性,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而高温使酶失活,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3). 温度 (4). 不变蓝 (5). 不可以 (6). 不能 (7). 温度对H2O2分解的速度有影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解析】
    【分析】
    根据低温和高温下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机理分析图中b、c两点温度变化时酶活性的变化;根据H2O2分解特点分析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原因;根据斐林试剂使用条件分析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中不能选择斐林试剂检测试验结果的原因。
    【详解】(1)图中c点时,酶的空间结构不变,升高温度,酶的活性会升高,反应速率会升高。b点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降低温度,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反应速率不会升高。即图中b、c两点中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可明显提高反应速率的是c,因为低温抑制酶活性,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而高温使酶失活,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2)①验证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唾液淀粉酶的适宜温度为37℃,若反应时间相对充分,37℃时淀粉被彻底水解,X处应不变蓝色。由于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加热,会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操作步骤4不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②由于H2O2分解速率本身受温度影响,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温度影响酶活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9. 如图为pH 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酶1活性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可能相同
    B. 酶2由 pH=9 转移到 pH=6 的环境中,活性上升
    C. 与酶2相比较,酶1更耐受酸性环境
    D. 任意温度条件下,pH=5 时,酶1 的活性高于酶2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看图可知:在最适PH值的两侧,有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A正确;
    B、过酸、过碱使酶变性失活,pH=9的环境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即使PH值恢复到最适,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将酶2由pH=9转移到pH=6的环境中,酶活性也不变,B错误;
    C、看图可知:与酶2相比较,酶1更耐受碱性环境,C错误;
    D、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高温环境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等于酶2,D错误。
    故选A。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25. 图的甲表示某种二糖被酶催化水解的模型,乙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催化速率与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甲的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B. 模型中c和 d是同一种物质,则该二糖是麦芽糖
    C. 若温度升高 5℃,乙图中f 点都将上移
    D. 限制 f-g 段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酶的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甲表示酶催化某种二糖水解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为酶,b为某种二糖,d、e为某种二糖水解的产物。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催化速率与糖量的关系图,其中e~f段酶的催化速率随糖量的增加而加快,g点时酶的催化速率最快;f~g段随着糖量的升高,酶的催化速率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受酶量(酶的浓度)的限制。
    【详解】A、甲模型中的a酶可与b某种二糖特异性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实现酶对相应底物的催化水解,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A正确;
    B、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形成的二糖,所以水解后形成的c和d是同一种物质(均为葡萄糖),B正确;
    C、图乙是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催化速率与糖量的关系图,如果温度升高5℃,酶的活性会降低,催化速率将变小,f点将下移,C错误;
    D、乙图中,g点时酶的催化速率最快,f~g段随着糖量的升高,酶的催化速率不变,说明糖量不是限制酶的催化速率的因素,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酶量,D正确。
    故选C。
    (吉林省吉林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32.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防疫部门常需要对食品中细菌含量进行检测。因为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大体相同,所以常利用“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 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进而再估算出细菌的
    数量。具体操作如下,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待测样品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③推算出细菌数量。
    (1)原理分析: ATP是生命活动的__________,在细胞中含量_________,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2)荧光素接受_______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 与氧发生反应,形成_________, 并且发出荧光。该过程的能量转换是由_______转化为光能。
    (3)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_______(填吸能反应或放能反应)相联系。
    【答案】 (1). 直接能源(物质) (2). 极少(或较少、非常少) (3). 正相关 (4). ATP (5). 氧化荧光素 (6).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7). 吸能反应
    【解析】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详解】(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中含量极少,ATP数量越多,提供能量越多,发光强度越大,即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正相关。
    (2)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由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3)根据分析可知,生物细胞中ATP的水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点睛】本题考查ATP的功能和实验分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9. 下列有关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制剂最好在最适的温度下保存
    B.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后都被灭活
    C.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
    D. 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与相应物质结合才能起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在细胞内产生,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能发挥作用;激素的化学本质不确定,有蛋白质类激素,如胰岛素,有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确定,激素需要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
    【详解】A、酶在低温条件下的空间结构比较稳定,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酶最好在低温下保存,A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改变,神经递质起作用后,可能被分解,也可能被回收,而激素是被灭活,B错误;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激素的种类主要包括蛋白质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神经递质除了有机物外,还有NO等无机物,C错误;
    D、酶要与底物结合才可以起作用,激素和神经递质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D正确。
    故选D。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27.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②低温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活性下降 ③酶具有催化性是因为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④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室外,人体酶活性将下降 ⑤活细胞产生的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活性降低。
    【详解】①酶的化学本质有蛋白质或RNA,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才在核糖体内合成,①错误;
    ②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②错误;
    ③酶催化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③错误;
    ④人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酶活性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④错误;
    ⑤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⑤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酶的概念、本质、作用和作用机理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28. 下列与酶相关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加入等量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H2O2酶和水,用于探究酶的高效性
    B. 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分别设置过酸、中性、过碱三组实验
    C. 用蔗糖溶液作为底物,分别加入蔗糖酶和淀粉酶,再加入碘液来探究酶的专一性
    D. 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的特点。温度和pH都能影响酶的活性。
    进行对照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确保单一自变量,其它无关变量不能影响自变量,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详解】A、酶和无机催化剂设置对照实验,才能体现酶的高效性,A错误;
    B、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需设置一系列pH梯度,而不是只设置三组,B错误;
    C、碘液能用于检测淀粉,但不能用于检测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因此该实验不能用碘液进行检验,可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错误;
    D、由于斐林试剂鉴别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不适合用斐林试剂检验,D正确。
    故选D。
    【点睛】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29.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物质A、B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C为物质A生成物质B这一反应提供了能量
    B. T2后物质B增加缓慢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所致
    C. 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酶的数量逐渐减少
    D. 适当升高反应温度,T2左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和图可知,T1时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为该反应过程提供能量,A错误;
    B、T2后物质B增加缓慢是底物A浓度逐渐降低所致,B正确;
    C、酶在反应前后,质和量都不变,因此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酶的数量不变,C错误;
    D、图为最适温度下测得的物质A、B浓度的变化曲线,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反应速度减慢,T2右移,D错误。
    故选B。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30. 某化学反应自然状态下进行到t1时加入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反应速率逐渐下降
    B. t2后酶的活性丧失
    C. 若提高温度,则t2会变小
    D. 该过程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详解】A、t1时加入酶,酶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但随着反应物浓度的降低,t1~t2反应速率逐渐下降,A正确;
    B、t2后酶促反应降为0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为0,不是酶的活性丧失,B错误;
    C、此时为酶的最适温度,若提高温度,则t2会变大,C错误;
    D、酶的高效性应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D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31.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甲、乙、丙三种微生物体内同一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如下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微生物丙
    B. 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
    C.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是微生物甲中的酶
    D. 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微生物种类,因变量为底物剩余量。根据底物剩余量可以判断三种微生物的酶的最适温度。
    【详解】A、在30℃条件下,乙的底物剩余量最少,酶活性最大,所以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应该是微生物乙,A错误; 
    B、由图可知,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B正确; 
    C、三种微生物的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均高,C错误; 
    D、低温影响酶活性的作用机理和强酸、强碱以及高温不同,因此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识记酶的作用机理,掌握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曲线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32.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B. 若细胞内离子浓度偏低,为维持细胞渗透压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D. 人在长时间饥饿时,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分解生成ATP的量与脂肪分解时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详解】A、ATP中的“A”表示腺苷,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A错误;
    B、离子的跨膜运输是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即需要消耗ATP,B正确;
    C、ATP与ADP在细胞中不断转化,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平衡,C错误;
    D、脂肪的C、H比例比葡萄糖高,耗氧多,释放的能量多,生产的ATP的量也较多,D错误。
    故选B。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33. 下图表示ATP-ADP的循环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

    A. ①属于放能反应,在细胞内与其他吸能反应密切联系
    B. 溶酶体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②过程提供能量
    C. 人在饥饿时,细胞内的过程①和②也能达到平衡
    D. 各种生物均能独立完成ATP-ADP的循环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是腺苷,由1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是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ATP水解形成ADP和Pi,ADP和Pi吸收能量又合成ATP,细胞依赖于ADP和ATP的相互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由题图可知,②是ATP水解过程,①是ATP合成过程。
    【详解】据图分析,①是合成ATP的过程,属于吸能反应,在细胞内与其他放能反应密切联系,A错误;溶酶体中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细胞中的ATP含量很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因此人在饥饿时,细胞内的过程①和②也能达到平衡,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于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和繁殖,因此病毒不能独立完成ATP-ADP的循环,D错误。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34. 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合成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B. ATP的合成只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 酶主要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也能合成酶和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
    2、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
    【详解】A、酶合成总一般与ATP的水解相关联,A错误;
    B、细胞质基质中也可以产生ATP,B错误;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酶主要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合成酶,D错误。
    故选C。
    (宁夏固原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中考试题)53. 多酶片是一种复方制剂,它主要是由胰酶、胃蛋白酶复合而成的一种药物,其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下:
    (性 状)本品为肠溶衣与糖衣的双层包衣片,内层为胰酶,外层为胃蛋白酶。
    (适应症)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注意事项)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易破坏,故服用时切勿嚼碎。
    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服用多酶片时不能嚼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多酶片为肠溶衣与糖衣双层包被,外层包被应为________(选填“肠溶衣”或“糖衣”)。糖衣以糖浆为主要包衣材料,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等作用;肠溶衣为一层特殊包裹物质,能很好保护胰酶不会在胃部被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备选材料用具:蛋白块若干,胃蛋白酶溶液,蒸馏水,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试管若干,恒温水浴锅,时钟等。
    实验步骤:
    ①取规格相同的5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1、2、3、4、5;
    ②向5支试管中分别注入5 mL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然后各加入5 mL胃蛋白酶溶液;
    ③将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5 min;
    ④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蛋白块;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否是胃蛋白酶催化所致,请提出实验改进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 胰酶会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中变性失活,且会被胃蛋白酶催化水解 (3). 糖衣 (4). 胃液不能水解破坏肠溶衣 (5). 观察5支试管中蛋白块体积变化,并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6). 增加一组不加酶的对照实验,观察蛋白块的变化
    【解析】
    【分析】
    1、酶是在活细胞中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酶活性受到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高温、强酸、强碱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活性降低。
    【详解】(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胰酶的适宜pH是7.0左右,而胃中pH为1.5左右,胰酶会在胃部的酸性环境中变性失活,且会被胃蛋白酶催化水解,因此服用多酶片时不能嚼碎。
    (2)多酶片为肠溶衣与糖衣双层包被,糖衣以糖浆为主要包衣材料,有一定的防潮、隔绝空气、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等作用,肠溶衣为一层特殊包裹物质,能很好保护胰酶不会在胃部被破坏。因此外层包被应为糖衣,肠溶衣不会在胃部被破坏的原因是胃液不能水解破坏肠溶衣。
    (3)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胃蛋白酶活性,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进一步完善实验步骤为:
    ①取规格相同的5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l、2、3、4、5;
    ②向5支试管中分别注入5mL一系列pH梯度的溶液,然后各加入5mL胃蛋白酶溶液;
    ③将试管置于37℃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5min;
    ④向5支试管中各加人等量且适量的蛋白块;
    ⑤观察5支试管中蛋白块体积变化,并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
    (4)为进一步确认上述实验中,蛋白块的消失是否是胃蛋白酶催化所致,应该增加一组不加酶的对照实验,观察蛋白块的变化,若蛋白快不消失,则蛋白块的消失是胃蛋白酶催化所致,否则不能说明。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被的特性,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能根据实验目的判断实验的变量,并能根据实验的原则完善实验步骤,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3. 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下列与酶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B. 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底物与酶混合后再调节温度
    D. 呼吸酶基因是否表达不可作为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PH过高或过低以及温度过高都能使酶变性失活,但温度过低时,酶不会失活。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影响,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它们都不适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详解】A、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生物体内外都有催化活性,A错误;
    B、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实验组加酶液,对照组加等量无机催化剂,B错误;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应该分别将酶和底物放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然后再将相同温度条件下酶和底物混合,C错误;
    D、呼吸酶基因是管家基因,它在每一个细胞中都会表达,不可作为判断细胞是否分化的依据之一,D正确。
    故选D。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4. 下列与酶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斐林试剂能验证酶的专一性
    B. 加热和加过氧化氢酶能促进过氧化氢水解的原因相同
    C. 酶在任何条件下的催化效率都高于无机催化剂
    D. 底物的量一定,增加酶的浓度能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及产物的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使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等。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A、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斐林试剂能验证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可以和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水解是因为给化学反应提供的化学能,而酶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
    C、酶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失活,所以可能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低,C错误;
    D、因为底物的量一定,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酶的浓度能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产物的量,D错误。
    故选A。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5.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甲、乙、丙三种微生物体内同一种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如下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微生物丙
    B. 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
    C.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是微生物甲中的酶
    D. 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微生物种类,因变量为底物剩余量。根据底物剩余量可以判断三种微生物的酶的最适温度。
    【详解】A、在30℃条件下,乙的底物剩余量最少,酶活性最大,所以在30℃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应该是微生物乙,A错误; 
    B、由图可知,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B正确; 
    C、三种微生物的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均高,C错误; 
    D、低温影响酶活性的作用机理和强酸、强碱以及高温不同,因此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识记酶的作用机理,掌握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并结合曲线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6. 图甲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相关酶的催化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送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b代表蔗糖
    B. 所有酶都含有N元素,酶能够为底物提供能量从而让反应更容易进行
    C. 图乙中若g点时反应体系温度升高,产物不再增加
    D. 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进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甲:图甲表示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应为酶。
    分析图乙: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蔗糖酶的催化速率与蔗糖量的关系。ef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逐渐加快;fg段,随底物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不变,原因是酶的含量是有限的。
    【详解】A、蔗糖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甲图中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b代表蔗糖,A正确;
    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是为底物提供能量,B错误;
    C、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酶的催化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乙图中若g点反应体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下降,但是反应还在进行,产物还会增加,增加的缓慢而已,C错误;
    D、由于酶的催化反应条件比较温和,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进行,D错误。
    故选A。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7. ATP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较多
    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O2充足时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C. 酵母菌只有在缺氧的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中才能形成ATP
    D. 生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
    1、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
    2、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在O2充足时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详解】A、ATP在细胞内含量不高,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转化速度较快,A错误;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在O2充足时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正确;
    C、细胞质基质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不管是否缺氧,其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C错误;
    D、生物体内ADP转化成ATP所需要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D错误。
    故选B。
    (宁夏石嘴山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63. 回答下列蛋白质酶的相关问题:
    (1)酶活性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酶活性是指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蛋白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被蛋白酶完全水解,理由是_____。
    (2)某同学欲探究pH对某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_____(过氧化氢酶或淀粉酶),为什么不选择另一种酶的原因是_____。
    (3)现有一种蛋白酶提取液,分别以蛋白质和淀粉为底物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图1曲线,图2为同等条件下,分别在蛋白质和淀粉溶液中加入酸后得到的结果。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酶与酸在催化作用上的不同点是_____。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通常不应选择蛋白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_____。

    (4)研究者将蛋白酶通过酶工程改造后加入洗衣粉中,发现比普通洗衣粉的去污能力强。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只添加了蛋白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理由是_____。
    【答案】 (1).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 (2). 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3). 不能 (4). 蛋白质酶是蛋白质,与试剂发生反应 (5). 过氧化氢酶 (6).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7). 酶具有专一性,而无机催化剂没有 (8). 酸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9). 不能 (10). 油渍属于脂质,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无法去除油渍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3、分析图1加入蛋白酶,淀粉剩余量不变,蛋白质减少,证明酶的专一性;图2:蛋白质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被分解,含量下降。
    【详解】(1)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而酶催化效率更高。蛋白质被蛋白酶完全水解后,但是蛋白酶仍然存在,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因此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被蛋白酶完全水解。
    (2)若探究pH对某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过氧化氢酶,不能选择淀粉酶,因为淀粉酶水解的底物是淀粉,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3)识图分析可知,图1加入蛋白酶,淀粉剩余量不变,蛋白质减少,证明酶的专一性,图2中蛋白质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被分解,说明无机催化剂没有专一性,根据图示可知,酸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因此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通常不应选择蛋白酶作为研究对象。
    (4)衣服上的油渍化学本质属于脂质,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用含蛋白酶的洗衣粉无法去除油渍,因此不能选择只添加了蛋白酶的洗衣粉进行洗涤油渍。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和酶的特性,理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把握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含义和表现,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点结合题意解决问题。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9.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具有高效性,但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B.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D. 酶不一定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详解】A、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A正确;
    B、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B正确; 
    C、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条件,离开活细胞,只要条件适宜,酶也可以发挥作用,C错误; 
    D、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其中RNA与双缩脲试剂不发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C。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42.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_____;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_____。
    (2)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使过氧化氢酶失活的pH范围是_____。
    (3)实验一中氧气产生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_____ 。
    (4)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 _____。(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pH为 _____的条件。
    【答案】 (1). 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 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 (3). 酶的含量不同 (4). 底物(或H2O2)消耗完了 (5). 小于2大于11 (6). 低温 (7). 7
    【解析】
    【分析】
    实验一: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一种是萝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另一种是Fe3+,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由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加入萝卜提取液的实验先达到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二:该图是多因素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横轴表示pH,pH是一个自变量,则另一个自变量是酶的数量,因变量是酶促反应速率,剩余量越大,说明酶促反应速率越小。
    【详解】(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胡萝卜提取液(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氧气更多,说明其降低反应活化能效果更明显;
    (2)已知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提取液中酶的含量不同。两条曲线说明该酶的最适宜PH值在7左右,而小于2和大于11的PH值会使酶失活;
    (3)实验一最终加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产生O2的量相同,不再增加是底物反应完了;
    (4)酶在高温下失活,低温活性被抑制,因此一般选择低温、pH为7的条件保存。
    【点睛】本题考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9. 下列关于ATP和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叶肉细胞在光下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均与ATP的合成反应相关联
    C.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
    D. 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呼吸强度较大,所以ATP的合成速率大于水解速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详解】A、叶肉细胞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正确;
    B、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大多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但有的吸能反应不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比如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等,另外ATP也不是细胞内唯一的高能磷酸化合物,B错误;
    B、暗反应消耗[H]和ATP,故叶绿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伴随ATP含量的减少,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伴随ATP含量的增加,C错误;
    C、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ATP的合成速率与水解速率都比较高,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D错误。
    故选 A。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10.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理由是他们发现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机制。研究发现, 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2 进入组织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产生ATP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线粒体中被利用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水、氧、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H]是还原型辅酶I(NADH)的一种十分简化的表示方式。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详解】A、O2进入组织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属于自由扩散,A正确;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会生成ATP,B正确;
    C、癌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因此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
    D、癌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产生的(NADH)比有氧呼吸少得多,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掌握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6. 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
    组别






    蛋白酶
    蛋白酶
    淀粉酶
    淀粉酶
    淀粉酶
    反应物
    蛋白质
    淀粉
    蛋白质
    淀粉
    麦芽糖

    A. 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 B. 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
    C. 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 D. 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
    【答案】B
    【解析】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①和③对比,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紫色,A错误;②和④对比,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用碘液检测,B正确;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淀粉酶能被蛋白酶水解,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但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专一性实验验证,验证考查考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力。
    (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7. 某实验室新近研制出一种X酶,为测出X酶的最适温度,有人设置了a、25℃、b(已知:a低于25℃低于b)三种温度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此三种温度下的X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据此可推测X酶的最适温度
    A. 一定在25℃左右 B. 一定在a~25℃之间
    C. 一定在25℃~b之间 D. 低于a或高于b或在a~b之间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高温下酶的活性较低甚至失活,最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
    详解: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失活。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设置了a、25℃、b(已知:a低于25℃低于b)三种温度进行实验,结果是三种温度下X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若三种温度差异不大,则最适宜温度可能高于b,也可能低于a;若三种温度中a与b的差异较大,则a与b可能分别位于最适宜温度的两侧,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温度与酶的活性之间的关系,明确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的先增加后降低的,因此在最适宜温度的两侧有若干个酶活性相同的对称点。
    (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8. 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核苷三磷酸(NTP)参与核酸合成等多种生理过程,其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TP可以为DNA复制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B. NTP、dNTP以及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都为C、H、O、N、P
    C. 用32P标记ATP的α位的P,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
    D. 若X表示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dNTP可作为体内DNA分子复制的原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苷三磷酸(NTP)是一种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由一个碱基、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核糖组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脱氨核苷三磷酸(dNTP)是一种含有三个磷酸基团的核苷酸,由一个碱基、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脱氧核糖组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DNA分子的合成原料。
    【详解】A、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可以为DNA复制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A正确;
    B、NTP、dNTP和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正确;
    C、ATP是腺苷三磷酸,由一个腺嘌呤、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核糖组成,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RNA的合成原料之一,因此用32P标记ATP的α位的P,作为RNA合成的原料,可使RNA分子被标记,C正确;
    D、若X表示OH,该结构代表的物质N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可作为体内RNA分子复制的原料,D错误。
    故选D。
    (2021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2.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 高温、过酸和过碱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C.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D. 细胞内的酶可以来自食物,也可在细胞内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详解】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A 错误;
    B、高温、过酸和过碱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这种失活不可逆,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活,B正确;
    C、酶是催化剂,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不会被降解,C 错误;
    D、细胞内的酶只能在细胞内合成,不能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的酶是大分子,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D 错误。
    故选B。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11.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pH、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其他条件适宜时,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 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D. 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
    【答案】C
    【解析】
    【分析】
    曲线甲: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因此该段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和酶的活性。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并不失活,pH值过低酶失活,据此判断,乙曲线代表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丙曲线代表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甲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在A点提高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将降低,B点限制反应速率的是底物浓度,不是酶浓度,故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A错误;
    B、图中E点代表酶的最适温度,H点代表酶的最适pH,B错误;
    C、酶的保存应该在最适pH、低温下保存,D是低温、H点是最适pH,C正确;
    D、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当用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时,高温时反应速率不会为零,D错误。
    故选C
    【点睛】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11月质量检测)12.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一类标志酶——腺苷酸激酶,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腺苷酸激酶催化1分子ATP分解伴随着2分子ADP生成
    B. 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C. 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
    D. 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ATP水解一般与吸能反应有关,ATP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有关。
    【详解】A、ATP分子含3个磷酸基团, ADP含2个磷酸基团,AMP含1个磷酸基团,腺苷酸激酶能催化1分子ATP脱掉2个磷酸基团,因此腺苷酸激酶催化1分子ATP分解伴随着2分子ADP的生成,A正确;
    B、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会释放能量,因此腺苷酸激酶催化该反应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B错误;
    C、腺苷酸激酶能促进ATP的水解,故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与ADP的平衡维持有关,C正确;
    D、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故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D正确。
    故选B。
    【点睛】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上学期期中)19. 如图甲是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pH=b时,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B. 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
    C. pH=c时,E点为零
    D. 淀粉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图中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淀粉的水解曲线,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但产生的麦芽糖的量不变,到达平衡点的时间延长,A正确;
    B、当pH=a时,酶的活性降低,但产生的麦芽糖的量不变,到达平衡点的时间延长,B正确;
    C、当pH=c时,酶的活性为0,反应不能进行,E点为0,C正确;
    D、当淀粉的量增加时,产物的量增加,E点上移,到达平衡点的时间右移,D错误。
    故选D。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上学期期中)20.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 悬液中酶的浓度 B. H2O2溶液的浓度
    C. 反应体系的温度 D. 反应体系的p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
    【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
    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
    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
    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
    故选B。
    【点睛】
    (福建省莆田市七中上学期期中)25.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较耐热,但在pH为3.6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 ℃条件下15 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小麦种子、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后60 ℃水浴加热2 min。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X

    Y

    Z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二:用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70 ℃水浴15 min后迅速冷却。
    四:另取4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各加2 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4支试管40 ℃水浴10 min。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40 ℃水浴10 min。
    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 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步骤一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___________。
    (4)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第________步骤进行改变。
    【答案】 (1). 2 mL斐林试剂 (2). 60 ℃水浴加热2 min后 (3). α­淀粉酶催化效率 (4). 0.6 (5). 0.4 (6). 0 (7). 是否存在还原糖 (8). 三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1~4号中溶液总量为4ml,为了保证各试管中试剂量相等,表中X应为0.6ml、Y应为0.4ml、Z应为0ml.实验的步骤三中,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这样β-淀粉酶已经失活,但α-淀粉酶较耐热,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向E、F试管分别加入的是2 mL斐林试剂,并在60℃水浴条件下加热2 min。
    (1)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而本实验的步骤三中,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70℃水浴中15min,这样β-淀粉酶已经失活,但α-淀粉酶较耐热,仍具有生物活性,所以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催化效率。
    (2)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所以各个试管中液体的总量要相等,则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0.6mL、0.4mL、0mL。
    (3)实验中B试管起对照作用,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是否存在还原糖。
    (4)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活性较强,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因此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步骤三进行改变,即排除α-淀粉酶的干扰。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上学期期中)6.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AK),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AMP上而形成ADP。该过程需要有Mg2+的参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MP在细胞中可作为合成RNA的原料
    B.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 AK发挥作用时有高能磷酸键的形成
    D. 线粒体中ATP合成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为A-P~P~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详解】A、AMP也叫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正确;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正确;
    C、AK发挥作用是AMP形成ADP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高能磷酸键,C正确;
    D、线粒体中ATP水解的速率取决于AK的活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ATP的作用和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 的结构式。明确ATP 水解,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形成ADP,再断裂一个高能磷酸键形成AMP,反之亦然。
    (海南省海口市四中上学期期中)22.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的高
    B.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仅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
    C. 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pH下长期保存
    D. 和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的作用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的特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在低温、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的活性会下降,甚至失活,此时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的高,A错误;
    B、酶的专一性是一种酶仅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B错误;
    C、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最适pH下长期保存,C.错误;
    D、和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的作用原理相同,均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酶作用的专一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对酶作用的专一性,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机制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6. 有关能源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短跑前运动员常服用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B. ATP、DNA和RNA中均含有腺嘌呤
    C. 有氧条件下,蓝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D. 给叶面施肥时,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该细胞吸收叶面上的离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ATP是生物体内直接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生物体内由于有各种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同时又有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因此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详解】A、葡萄糖不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葡萄糖中的能量要氧化分解,转变为ATP中的能量,才能被细胞利用,A错误;
    B、DNA和RNA中均含有含氮碱基腺嘌呤(A),ATP中的A是腺苷,腺苷=腺嘌呤+核糖,故ATP中也含有腺嘌呤,B正确;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
    D、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吸收矿质元素,D错误。
    故选B。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9. 生物科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下列叙述不够科学、完善的是( )
    A. 大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B. 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在染色体DNA上,且呈线性排列
    C. 生殖隔离的形成都要经历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DNA上,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叶绿体、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少量基因。
    3、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物种形成的一般方式是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再产生生殖隔离,但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处理获得多倍体时,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产生生殖隔离。长期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存在地理隔离,二者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
    【详解】A、大多数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A正确;
    B、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在染色体DNA上,且呈线性排列,B正确;
    C、生殖隔离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地理隔离,但多倍体的形成不需要经历地理隔离,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C。
    (浙江省宁波市上学期选考适应性考试)8. 某种酶催化作用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 底物活化所需的能量是由酶提供
    C. 该酶在催化过程中形状不发生改变
    D. 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能体现酶的专一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少数是RNA。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
    【详解】A、由图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是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错误;
    C、该酶在催化过程中形状结构会发生改变,C错误;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不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A。
    【点睛】
    (浙江省山水联盟高三12月联考)14. 下列关于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不一定会失去生物学活性
    B. 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黏合
    C. α-淀粉酶是一种耐高温酶,适合在50—75℃温度下保存
    D. 在解离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加入纤维素酶有利于提高解离的效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
    2、DNA连接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起连接作用,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3、DNA聚合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起作用。
    【详解】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就不一定会失去生物学活性,如酶与底物结合的时候,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反应完成后,酶和底物脱离,酶的构象又会恢复,A正确;
    B、DNA连接酶能够将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与载体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缝隙黏合,形成磷酸二酯键,B错误;
    C、低温抑制酶的活性,当温度上升,酶的活性可恢复,因而酶适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C错误;
    D、在解离根尖分生区细胞时加入的是解离液(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而不是纤维素酶,D错误。
    故选A。

    (2021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0月)摸底考试生物试题)1. 酵素本质上是酶的别称。目前市场上盛行的保健品酵素由水果和糖分发酵而成,商家宣称吃这种酵素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延年益寿,百病不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素在人体细胞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取
    B. 酵素能够在机体内催化生理反应并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
    C. 用酵素保健品代替正常饮食不会造成营养不良
    D. 人体摄人的酵素类物质一般情况下不会进入内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酵素是酶的别称,一般酶具有催化作用,本质是蛋白质或RNA,酶可在活细胞中合成,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
    【详解】A、酵素本质是酶,酶可以在人体细胞内合成,A错误;
    B、酶只具有催化的作用,不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调借代谢的信息,B错误;
    C、酵素只是酶,不能满足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需求,长期缺少正常食物的摄入会导致营养不良,C错误;
    D、人体摄入的酵素是大分子的物质,会在消化道被分解,一般情况下不会进入内环境中,D正确;
    故选D。
    (2021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二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2.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 悬液中酶的浓度 B. H2O2溶液的浓度
    C. 反应体系的温度 D. 反应体系的p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
    【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
    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
    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
    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
    故选B。
    (2021届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3. 图为反应物A生成产物P的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假设酶所处的环境条件最适,对于图中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

    A. ad段表示无酶催化时该反应的活化能
    B. 若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下降10℃,则ab段会缩短
    C. 若把酶改成无机催化剂,则图中b点位置会下移
    D. bc段表示酶为底物提供的活化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酶催化作用的机理,分析题图曲线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酶促反应机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ac段表示在无催化剂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A错误。
    由于该酶所处的环境条件为最适条件,故将有酶催化的反应温度下降10℃,酶活性下降,导致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程度下降,b点上移,ab段会缩短,B正确.
    由于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所以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错误.
    bc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A生成物质P反应发生需要的活化能,D错误.
    【点睛】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bc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
    (2021届新疆喀什巴楚县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4.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_____,少数是_____。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特点是_____ 、_____、作用条件温和。
    (2)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在_____达到最高,限制反应速率继续增高的原因是_____。
    (3)若此反应是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最适温度是37 ℃,倘若温度降低到零度,最大反应速率比图中B点高还是低?_____。
    【答案】 (1). 蛋白质 (2). RNA (3).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 (4). 高效性 (5). 专一性 (6). B点 (7). 酶的数量有限 (8). 低
    【解析】
    【分析】
    1.该图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自变量为反应物浓度,因变量为酶催化的反应速率。
    2.分析曲线,B点之前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底物与酶接触的更充分,使反应速率加快,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继续增高的因素主要是反应物浓度;当达到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B点以后,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继续增高的原因是除反应物浓度以外的其它因素,例如酶的量、pH值等。
    【详解】(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加快化学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酶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2)据图可知:B点之前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当达到B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B点后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变化,此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除了反应物浓度以外的其它因素,例如酶的数量有限。
    (3)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倘若温度降低到零度,酶的活性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B点下移。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酶的本质、催化化学反应的机理、酶的特点以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并能结合题图分析作答。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5. 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慢后快
    C. 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浓度降低导致的
    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
    【详解】A、T1时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由图可知,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减慢的原因是底物减少),B错误;
    C、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A减少而导致的,C正确;
    D、根据题意,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则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T2值增大,D正确。
    故选B。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6.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
    C. 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
    D. 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能够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
    2、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详解】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恰好能和底物分子结合,A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B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因此,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C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8,将其加入到pH10的溶液时,胃蛋白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使酶失活,D正确。故选A。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7. 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
    B. 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应
    C. ATP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糖的氧化反应是细胞呼吸过程属于放能反应,A正确;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碳反应,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即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B正确;
    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水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故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的纽带是ATP,C正确;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过程需消耗能量,属于吸能反应,D错误。
    故选D。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8.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 悬液中酶的浓度 B. H2O2溶液的浓度
    C. 反应体系的温度 D. 反应体系的pH
    【答案】B
    【解析】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
    【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
    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
    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
    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
    故选B。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9.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细胞内还有与ATP结构类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用途较为广泛。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TP分子能在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的催化下水解
    B. CTP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后的产物能作为合成DNA分子的原料
    C. G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不一定伴随GTP的水解
    D. UTP是三磷酸尿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TP在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催化下会水解,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CTP与ATP的结构类似,因此CTP中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后得到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该物质是合成RNA的原料,B错误;
    C、GTP的合成常伴随放能反应,而吸能反应不一定伴随GTP的水解,也可能是ATP、CTP等的水解,C正确;
    D、根据ATP的结构可知,UTP是三磷酸尿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D正确。
    故选B。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0.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在特异的结合并切割特定的mRNA后,核酶可以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以发生紫色反应
    B. 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核酶的高效性
    C. 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D. 核酶与催化底物相结合时候,有氢键的形成, 也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与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只有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酶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且不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核酶的催化性,若要体现核酶的高效性,需要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B错误;核酶具有热稳定性,但在高温条件下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核酶的活性会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核酶mRNA之间有氢键的形成,切割mRNA分子时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核酶可以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再根据题意作答。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试生物试题)11. 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 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 将pH为13的溶液调到pH为7后试管中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D. 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实验时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A正确;
    B.在pH为3和9时两只试管中的淀粉剩余量相同,但pH为3时,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酸也会促进淀粉水解,而pH为9时只有酶的催化作用,所以两种pH下酶的催化效率应该是不同的,即pH为3和9时酶的活性不同,B错误;
    C.pH为13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再将pH调为7时,反应速率不变,即淀粉含量基本不变,C正确;
    D.pH为1的时候淀粉酶失活,此时只有酸在促进淀粉水解,而此时的水解效果比在pH是7时淀粉酶降低的活化能要低,因此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D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特性。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2.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斐林试剂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详解】A、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
    B、过氧化氢受热会加快分解,不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一般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
    C、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该设计不能得出实验结论,C错误;
    D、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催化可溶性淀粉溶液水解,应该用碘液检测,因为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温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此外,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会水解,故一般不用淀粉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错误。
    故选B。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3. 如图1为ATP的结构,图2为ATP 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 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此反应与吸能反应紧密联系
    C. 细胞内ATP与ADP快速转化体现了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 图1框内部分是HIV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之一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1是ATP的结构,其中A是腺嘌呤碱基,五边形表示核糖,P是磷酸基,“-”是普通化学键,“~”是高能磷酸键;图2是ATP水解和合成过程,向右表示ATP水解过程,向左是ATP合成过程,酶1是ATP水解酶,酶2是ATP合成酶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图1中“A”代表腺嘌呤碱基,A错误;
    B、图2中的反应向右进行时,是ATP水解,常伴随着吸能反应的进行,B正确;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C正确;
    D、图1框内部分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HIV病毒增殖所需的原料之一,D正确。
    故选A。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4.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
    A. 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C.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D. DNA 连接酶可连接 DNA 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答案】BC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本身在反应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详解】A、酶只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
    B、胰蛋白酶分解动物组织细胞表面蛋白质,从而使细胞分散开,获得单个细胞,B正确;
    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C正确;
    D、DNA 连接酶连接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BC。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15. 分析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纵坐标中_____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 ______ (填“上移”或“下移”)。
    (2)乙图中160 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
    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则曲线上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y轴可表示_____________。曲线bd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ab (2). 上移 (3). 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 (4). 在最适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5). 酶促反应速率 (6). 酶浓度的限制
    【解析】
    【分析】
    【详解】(1)酶的作用机理是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甲图纵坐标中ab段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不如酶的高,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少,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b在纵轴上将上移。
    (2)由于酶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所以乙图中160 min时,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
    (3)①对于曲线abc,若x轴表示pH,过酸、过碱均会导致酶变性,活性下降,曲线上b点表示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催化效率)最高。②对于曲线abd,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在酶浓度一定的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相关,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受酶浓度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16. 下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B. 该酶通过为底物RNA提供活化能来加快反应
    C. pH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催化效率
    D. 该酶与底物间碱基配对方式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作用的底物也是RNA,作用的结果是使RNA上某位置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两段RNA。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酶的本质为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是提供活化所需的能量,B错误;
    C、酶发挥作用的条件较温和,pH会影响酶的空间结构,酶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催化效率,C正确;
    D、碱基配对方式是不变的,不能体现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C。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17. 实验人员从热泉地带的某种细菌中分离出一种耐高温的蛋白质酶M,并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酶M的活性,结果如图所示。曲线①为M在各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为酶M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 30℃和100℃时酶M空间结构改变不具催化作用
    B. 80℃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pH和底物浓度
    C. 酶M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80℃
    D. 酶M催化反应时将温度控制在60-70℃效果最佳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3、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详解】A、30℃时,酶M空间结构相对稳定,未发生改变,A错误;
    B、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B错误;
    C、酶M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80℃,酶M的保存温度最好是30℃,C错误;
    D、在60~70℃,酶M不仅活性较高,残余活性也较强,是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D正确。
    故选D。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18. ATP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有氧呼吸分解1g脂肪比分解1g糖原产生的ATP多,原因是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低于糖原
    B. 细胞需要能最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
    C. ATP的放能过程不需要水的参与
    D.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并不是来自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
    1、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碱基和3个磷酸组成,其中“A代表腺苷”,“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ATP水解掉1个磷酸是ADP,水解掉2个磷酸是AMP,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2、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是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形成ADP和Pi,释放其中的能量,供给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细胞对ATP的需要量很大,依赖于ATP与ADP的快速转化满足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
    【详解】A、细胞有氧呼吸分解lg脂肪比分解1g糖原产生的ATP多,原因是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高于糖原,A错误;
    B、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教材P89原话),B错误;
    C、ATP的放能过程是ATP的水解过程,需要水的参与,C错误;
    D、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来自于光反应产生的ATP,D正确。
    故选D。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19. 下列有关细胞中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在缺氧和有氧的条件下,其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B. 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合成ATP时,都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 真核细胞内能发生ATP与ADP相互转化,原核细胞中不能发生
    D. 原核细胞内能发生ATP与ADP相互转化,真核细胞中不能发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内,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能产生ATP;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细胞内的ATP含量很少,细胞需要的ATP的量很大,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产生ATP,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正确;
    B、细胞质基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不需要消耗氧气,B错误;
    C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以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所以都能发生ATP和ADP的转化,CD错误。
    故选A。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9月月考生物试题)20.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在细胞内外均能起催化作用
    B.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催化作用的原理不相同
    C.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随唾液进入胃中后不能发挥作用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
    【详解】A、适宜条件下酶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催化作用,A正确;
    B、酶与无机催化在发挥催化作用时,都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催化作用的原理相同,B错误;
    C、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中性,到了胃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使唾液淀粉酶失活,故失去催化作用,C正确;
    D、酶可以作为催化剂,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被相应的酶分解,如唾液淀粉酶到了胃液中会被胃蛋白酶分解,D正确。
    故选B。
    (浙江省绍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生物试题)21. 利用新鲜士豆片催化H2O2分解的实验(如图),产生的现象及推测正确的是( )

    A. 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证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
    B. 改变土豆片的大小,不会改变气体产生的速率
    C. 一段时间后气泡不再产生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 可通过增减土豆片的数量来探究酶的浓度对催化速率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和图解可知,该实验是探究酶的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土豆中含过氧化氢酶,自变量是土豆块数量不同(过氧化氢酶浓度不同),因变量是注射器内产生的气体量。
    【详解】A、高效性是酶与无机催化剂比较而言,本实验没有设计无机催化剂的对照,故不能证明H2O2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
    B、新鲜土豆片中含过氧化氢酶,改变土豆片的大小,相当于改变了酶的数量,故会改变气体产生的速率,B错误;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已经消耗完,而不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C错误;
    D、土豆片含有过氧化氢酶,故可通过增减土豆片的数量来探究酶的浓度对催化速率影响,D正确。
    故选D。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如图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 该酶的活性大小受温度的影响
    C. 该酶催化的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和断开 D. 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分析题图:图示表示某酶的作用模式图,该酶能和底物RNA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说明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详解】A、该酶能和底物RNA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说明其化学本质是RNA,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该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
    C、该酶能和底物RNA间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由此可见催化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经过酶促反应后,酶与底物RNA分离,此时有氢键的断开,C正确;
    D、酶具有专一性,该酶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水解,D正确。
    故选A。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届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

    相关试卷

    (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04 酶和ATP(含解析):

    这是一份(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04 酶和ATP(含解析),文件包含第9课《我和我的家》课件pptx、第9课《我和我的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

    这是一份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228页。

    专题16 种群和群落-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

    这是一份专题16 种群和群落- 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分类汇编(1月刊),共6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