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7.2 原子核的衰变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7.2 原子核的衰变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2原子核的衰变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一、选择题(共15题)1.“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其焦点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轻水堆还是重水堆.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Pu),这种钚239可由铀239(U)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 ( )A.2 B.239 C.145 D.922.中子n轰击锂核Li,轰击后生成氦核He和另一原子核X,则原子核X的中子数为A.1 B.2 C.3 D.43.2021年4月,日本决定将福岛核电站冷却废水排入海中,会造成海洋污染.核电站废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氚,氚会逐渐发生衰变,衰变方程为,x代表某种射线,下列关于该射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x是红外线 B.x是射线C.x是射线 D.x是射线4.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库仑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波尔利用氢原子能级量子化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从而创建了量子力学5.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装修污染已经被列为“危害群众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有关放射性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发出的α、β、γ三种射线的成分均为带电粒子B.每发生一次衰变,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减少4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所产生的D.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6.元素X是Y的同位素,分别进行下列衰变过程:,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与s是同位素 B.x与R原子序数相同C.R 的质子数不少于上述任何元素 D.R比S的中子数多27.发生放射性衰变变为,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与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四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11400年C.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的衰变8.关于原子核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快慢取决于环境温度的高低 B.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射线是电子流,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D.原子核衰变均会放出能量9.2021年3月23日,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的73份碳屑样本使用年代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其中4号坑最有可能属于商代晚期。发生的是衰变,半衰期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衰变产生的新核是B.释放的核外电子形成射线C.1g经过22920年有发生了衰变D.随着全球变暖,生物体中的衰变会加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大批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氢原子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D.对放射性物质施加压力,其半衰期将减少11.日本福岛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铯(Cs137),其半衰期约为30年。它在衰变时会辐射β射线和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铯137释放的β射线是由氦核构成B.铯137释放的γ光子能量大于可见光光子能量C.1g铯137经过60年后,铯137含量大约还有0.75gD.铯137和铯134具有相同的中子数12.衰变为的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与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古木在距今约为5700年前生命活动结束B.10个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C.衰变为过程中一定放出三种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的衰变13.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处能观察到大量的闪光点,B处能看到少数的闪光点,C处观察不到闪光点B.乙图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10.4 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C.丙图中用弧光灯照射原来就带电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张角变大,则锌板原来带负电D.丁图中1为α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很强,可消除静电14.碳14可以用来作示踪剂标记化合物,也常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在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初速度可以忽略的放射性碳14原子核,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经过相等的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a、b均表示长度,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可能为( )A.C→He+Be B.C→e+B C.C→e+N D.C→H+B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分割的B.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C.氢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两个氡原子核,经过3.8天,一定只剩一个氡原子核D.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二、填空题(共4题)16.放射性物质 和的核衰变方程为: 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________,X2代表的是________.17.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_____辐射.已知A、B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T1和T2,经过t=T1∙T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A:mB=___________________.18.卢瑟福在近代原子物理研究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被人们尊称为原子核之父。如图是1911年卢瑟福完成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根据此实验现象,他提出了________模型,从而否定了_______提出的“枣糕”模型:卢瑟福在1919年通过下图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1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得到质量数为17的氧的同位素原子核,由此发现了_________(填“质子”、“中子”、“电子”),这种粒子能穿过银箔打在荧光屏上,用显微镜观察到了闪光。请完成:得到该粒子的核反应方程_____。19.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衰变成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是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0mg的衰变后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0mg的经_____天衰变后还剩0.25mg.三、综合题(共4题)20.铋210的半衰期是5天,经过多少天后,20 g铋还剩1.25 g ?21.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 核俘获一个运动方向垂直于磁场速度大小为7.7×104m/s的中子,若发生核反应后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反应前后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核与另一种未知新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40:3.则:(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2)求产生的未知新粒子的速度.22.一个原来静止的锂核俘获一个速度为 ,的中子后,生成一个氚核和一个氦核,已知氚核的速度为,方向与中子的运动方向相反.(1)请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出氦核的速度v2.
参考答案:1.A2.B3.C4.C5.C6.B7.B8.D9.A10.B11.B12.A13.D14.A15.A16. 17.γ 2T22T118. 核式结构 汤姆孙 质子 19. 正电子() 20.20天21.(1);(2)1×103m/s22.(1)核反应方程:(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7.2 原子核的衰变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沪科版 (2019)7.2 原子核的衰变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沪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7.2 原子核的衰变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