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5《“性质、原理型”定性、定量综合实验》(含答案)
展开题型五 “性质、原理型”定性、定量综合实验
1.(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6月考前适应性考试)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Ⅰ.制备Na2S2O3·5H2O
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2S2O+I2===S4O+2I-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 mL。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
Ⅲ.Na2S2O3的应用
(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球形冷凝管 冷凝回流 (3)Na2SO4 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 BaCl2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 Na2SO4 (4)S2O+2H+===S↓+SO2↑+H2O (5)由蓝色变为无色 (6)18.10 ×100% (7)S2O+4Cl2+5H2O=== 2SO+8Cl-+10H+
解析 (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所以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
(2)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a为球形冷凝管,作用是冷凝回流。
(3)SO具有还原性,能被O2氧化为SO,所以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SO;硫酸根的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
(4)S2O与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S使产品发黄,离子方程式为S2O+2H+===S↓+SO2↑+H2O。
(5)滴定结束后,I2使淀粉变蓝,所以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无色变为蓝色。
(6)根据液面示意图,滴定起始时,液面读数为0,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 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 mL;产品的纯度=0.100 0 mol·L-1×18.10×10-3L×2M÷W×100%=×100%。
(7)Cl2被还原为Cl-,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
2.(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防腐和抗氧化作用。某同学对亚硝酸钠进行了相关探究。
(一)查阅资料
①亚硝酸钠(NaNO2)为无色、无味的结晶。
②HNO2是一种弱酸,酸性比醋酸略强,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I-氧化成I2。
③AgNO2是一种微溶于水、易溶于酸的浅黄色固体。
(二)问题讨论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2+,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发生中毒时,你认为下列物质有助于解毒的是______(填字母)。
A.鸡蛋清
B.胃舒平 [主要成分是Al(OH)3]
C.小苏打
D.维生素C
(2)由于亚硝酸钠和食盐性状相似,曾多次发生过将NaNO2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要区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你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测定
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a 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溶液。②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 mol·L-1 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 V mL。
(3)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滴定操作时,KMnO4溶液盛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达到滴定终点。
(5)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6)若滴定管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________。
答案 (1)血红蛋白中Fe2+被NO氧化为Fe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 D (2)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或酚酞溶液或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其他合理试剂均可) (3)烧杯、100 mL容量瓶 (4)酸式 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 (5)5NO+2MnO+6H+===5NO+2Mn2++3H2O % (6)偏大 偏小
解析 (1)由资料可知,亚硝酸根可表现出氧化性,所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会致使机体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原因是血红蛋白中Fe2+被NO氧化为Fe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若发生中毒时,服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如维生素C有助于解毒。
(2)由于亚硝酸钠和食盐性状相似,曾多次发生过将NaNO2误当食盐食用的事件。要区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可利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或根据资料,利用亚硝酸盐的氧化性或亚硝酸的弱酸性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需用的试剂是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氯离子)或酚酞溶液(亚硝酸根水解显碱性)或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把I-氧化成I2,碘遇淀粉变蓝)。
(3)上述实验①所需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之外还有烧杯、100 mL容量瓶。
(4)在进行滴定操作时,酸性和强氧化性的溶液要装在酸式滴定管中。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所以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高锰酸钾溶液稀溶液显红色,它被还原的产物几乎是无色的,所以可以用过量的一滴高锰酸钾溶液作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即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时达到滴定终点。
(5)为了测定某样品中NaNO2的含量,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称取样品a g,加水溶解,配制成100 mL溶液。②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02 mol·L-1 KMnO4标准溶液(酸性)进行滴定,滴定结束后消耗KMnO4溶液 V mL。
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2MnO+6H+===5NO+2Mn2++3H2O,因此25.00 mL样品溶液中,n(NO)=×n(KMnO4)=×0.02 mol·L-1×V×10-3L=5×10-5V mol,由此求得a g样品中,m(NaNO2)= 5×10-5V mol××69 g·mol-1=1.38×10-2V g,测得该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100%=%。
(6)若滴定管未用KMnO4标准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则管内残存的蒸馏水会把标准液稀释,导致标准液用量偏大,所以测定结果偏大;若滴定过程中刚出现颜色变化就停止滴定,此时还没有真正到达滴定终点,在临近滴定终点时,由于反应物浓度较小,所以反应速率较慢,则变红就停止滴定所用的标准液偏小,测定结果偏小。
3.(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试剂:酸化的0.5 mol·L-1FeSO4溶液(pH = 0.2),5% H2O2溶液(pH = 5)。
操作 | 现象 |
取2 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 |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 溶液变红 |
(1)H2O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 试剂:未酸化的0.5 mol·L-1FeSO4溶液(pH = 3),5% H2O2溶液(pH = 5)
操作 | 现象 |
取2 mL 5% 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 |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 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i.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 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 根据实验Ⅱ记录否定假设i,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验证假设ii:取Fe2(SO4)3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ii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Ⅱ相同,除了产生与Ⅱ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点)有关。
答案 (1) 2Fe2+ + H2O2 + 2H+ ===2Fe3+ + 2H2O
(2)Fe3+作催化剂,使H2O2分解成H2O和O2,2H2O2===2H2O+O2↑
(3)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
(4)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5)2Fe2++H2O2+4H2O===2Fe(OH)3(胶体)+4H+
(6)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
(7)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任写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其电子式为;根据现象,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Fe2+变为Fe3+,利用过氧化氢的氧化性,离子方程式为2Fe2++ H2O2+ 2H+ ===2Fe3++ 2H2O。(2)气泡是氧气,Fe3+作催化剂,使H2O2分解成H2O和O2,2H2O2===2H2O+O2↑。(3)SO的检验,具体操作是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 。(4)①反应前FeSO4溶液的pH=3,反应后溶液的pH=1.4,pH降低,说明产生了H+,故假设i不正确。(5)根据信息,得到红褐色胶体,此胶体为Fe(OH)3胶体,其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4H2O===2Fe(OH)3(胶体)+4H+。(6)如果用FeCl2代替FeSO4溶液,实验现象与Ⅱ现象相同, FeCl3+3H2OFe(OH)3+3HCl, 此反应是吸热反应,根据实验现象,H2O2是放热反应,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逸出HCl气体。(7)根据上述实验对比,反应现象与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有关。
4.(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
实验A | 条件 | 现象 |
加热 | i.加热后蓝色褪去 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 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 |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分析现象i、ii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
“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
Ⅰ: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实验1:测得溶液的pH≈5
实验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实验:
①产生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依据上述实验,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或离子)可能是________。
(5)结合化学反应速率解释实验A中现象i、现象iii蓝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I2 (2)加入碘水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 (3)溶液中存在平衡H++I-+HIOI2+H2O,加入硫酸,平衡右移,生成的碘与淀粉作用变蓝
(4)①Ag2O+2I-+2H+===2AgI↓+H2O ②同时除去I-和H+ ③HIO (5)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歧化较快,因而实验A中i步骤加热后碘歧化,蓝色褪去;而在iii中经过较长时间,淀粉水解完全,蓝色最终再次褪去
解析 (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I2。(2)“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淀粉,因此“现象a”是加入碘水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不变蓝)。(3)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这说明有碘生成或碘的浓度增大。这是由于碘溶于水发生类似于氯气和水的反应,即溶液中
存在平衡H++I-+HIOI2+H2O,加入硫酸,c(H+)升高,平衡右移,生成的碘与淀粉作用变蓝。(4)①产生黄色沉淀是碘化银,且溶液显酸性,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g2O+2I-+2H+===2AgI↓+H2O。②根据①的离子方程式可知Ag2O的作用是同时除去I-和H+。③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亚硫酸钠,然后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有碘生成。而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则推测滤液中含有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碘,可能是 HIO。(5)由于淀粉水解速率较慢,而碘在水中受热歧化较快,因而实验A中i步骤加热后碘歧化,蓝色褪去;而在ⅲ中经过较长时间,淀粉水解完全,因此蓝色最终再次褪去。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7《有机化学基础》(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7《有机化学基础》(含答案),共1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6《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6《物质结构与性质》(含答案),共7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4《“选择仪器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题: 高考压轴大题特训 题型04《“选择仪器型”定性、定量实验探究》(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