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共18页。
A.分子很小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
2.(2021•天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高精准度的铷原子钟,如图为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是Rb
C.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
3.(2021•河东区校级二模)硒是制造电子元件的重要材料,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所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硒原子的中子数是34
C.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D.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4.(2021•河西区二模)铟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铟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49B.核外电子数为114
C.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D.属于非金属元素
5.(2021•西青区二模)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镧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镧原子核内不一定有57个质子
C.镧的元素符号是La
D.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g
6.(2021•滨海新区二模)海水中富含氯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氯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7.(2021•河北区模拟)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原子序数为16B.硫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8.(2021•费县一模)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其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9.(2021•北辰区二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2021•河东区校级二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只能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离子不能构成物质
B.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C.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是因为汞原子能热胀冷缩
D.1L芝麻和1L黄豆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11.(2021•西青区二模)某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2021•南开区三模)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同时所得的氢气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B.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22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没有变化
D.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13.(2021•河北区二模)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14.(2021•河东区一模)化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的变化,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〇”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C.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
15.(2021•和平区二模)我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当前,空间站核心舱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做助燃剂,这是由于( )
A.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氧分子之间有空隙
C.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液氧中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2021•天津)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 (填“氧原子”或“氧分子”)。
(2)如图是钠、镁、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 。
②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 。
(3)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2021•北辰区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Y表示的是 。
(2)图二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m的值为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图三中溴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四中 (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5)图四中A表示钾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溴化钾的化学式 。
(6)在氯化钠、汞、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18.(2021•和平区二模)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1)如图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D中的X= ,C粒子的符号为 。
②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③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D.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19.(2021•南开区三模)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中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1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3)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M的数值为 ,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的序数相同,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0.(2021•天津二模)我国生产的氮化镓在5G通信中的应用前景无量,可用于制造性能强大的新一代微芯片。如图A是镓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是镓原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镓的凝固点很低,放在手心里很快融化,如同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镓属于 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
(2)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其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 (填“阳离子”、“阴离子”)。
(3)镓和氯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1.(2021•南开区二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 。
(2)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 。
②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蘑菇等食物中富含硒。硒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硒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③镁与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相同。
22.(2021•河东区一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石墨;⑤甲烷;⑥生石灰中,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6)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23.(2021•河东区校级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寻找规律,填入如图1序号所对应的空白① 。
(2)图2是A、B、C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①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的有 (填字母);
②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
(3)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4)若“”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 (填化学符号)。
24.(2021•河东区校级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元素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25.(2021•河北区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图1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①图1中字母a代表 ,字母b代表 。
②在铁、氧气、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图2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F、Cl、Br三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②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实验室可通过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制得氯气,生成物为氯化锰(MnCl2)、氯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下列关于Br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溴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5
B.溴原子容易得1个电子形成Br﹣
C.溴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6.(2021•河东区校级模拟)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A属于 (金属/非金属)元素。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 (填字母),原因是 相同。
(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
27.(2021•河东区二模)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2)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有关的几种粒子结构示意,回答以下问题:
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②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数不同。
③以上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写序号)。
④氯化钠是由 (填序号)两种粒子构成的;氯气是由 (写化学符号)构成的。
28.(2021•河东区一模)如图1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x=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5)化学性质稳定的粒子是 (填序号)。
(6)已知,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氟化钙的化学式 。
202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题练1-分子、原子、元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答】解: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故选:B。
2.【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Rb,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4,而不是中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4,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49为质子数而非中子数,铟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15﹣49=66,选项说法错误;
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2,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铟,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镧,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57,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镧的元素符号是La,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8.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硫,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磷,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其单质是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的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磷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A.分子、原子与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选项说法错误;
B.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选项说法正确;
C.水银温度计能指示温度是因为汞原子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选项说法错误;
D.芝麻和黄豆是宏观的物质,1L芝麻和1L黄豆混合后体积小于2L,不能说明分子存在间隔,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1.【解答】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在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还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图中有四种分子,所以宏观表示了四种物质,选项说法正确;
D.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催化剂¯2H2O+CH4。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4):44=2:11,选项说法错误;
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涉及到的氢气、二氧化碳、水和甲烷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解答】解:A.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并没有与水发生反应,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
14.【解答】解:由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说法正确;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看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2:1或1:2,说法错误;
C、过程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D、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说法正确。
故选:B。
15.【解答】解:A、用液氧做助燃剂,是利用液氧中氧分子的助燃性,与分子运动没有关系,故A错;
B、用液氧做助燃剂,是利用液氧中氧分子的助燃性,与分子之间有空隙没有关系,故B错;
C、用液氧做助燃剂,是利用液氧中氧分子的助燃性,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没有关系,故C错;
D、用液氧做助燃剂,是利用液氧中氧分子的助燃性,液氧中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助燃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解答】解:(1)构成氧气的粒子是氧分子。
故填:氧分子。
(2)①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12﹣2﹣8=2。
故填:2。
②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溴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溴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
故填:得到;NaBr。
(3)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
故填:2CO+O2点燃¯2CO2。
17.【解答】解:(1)分子、离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填:原子;
(2)图二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m的值为2+8+6=16;该粒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多于4个,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填:16;得到;
(3)由元素名称的偏旁“氵”可知,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4)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粒子B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
(5)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溴元素显﹣1价;由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钾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因此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Br;故填:KBr;
(6)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填:汞。
18.【解答】解:(1)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8=2+8+X,X=8;C粒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有18个电子,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离子符号为Cl﹣;故填:8;Cl﹣;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粒子B和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故填:B、C;
③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2)A.由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石”字可知,硒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一个硒原子中有34个质子,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4﹣2﹣8﹣6=18,说法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说法正确。
故选:ABCD。
19.【解答】解:(1)D所示粒子的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金属;
(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图1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C;粒子A是氦原子,氦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故填:B、C;A;
(3)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图中M的数值为37;铷原子的核外有5个电子层,所以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故填:37;五。
20.【解答】解:(1)由元素名称的偏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31﹣2﹣8﹣18=3,其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带有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故填:3;阳离子;
(3)镓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带有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镓元素显+3价,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所以镓和氯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GaCl3;故填:GaCl3。
21.【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填:离子;
(2)①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由氟和镁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MgF2,故填:19.00;MgF2;
②硒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硒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非金属;最外层电子数;
③镁与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因为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相同,故填:质子数。
22.【解答】解:(1)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干电池电极。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4)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6)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故答案为:(1)④;(2)①;(3)②;(4)③.(5)⑤;(6)⑥。
23.【解答】解:(1)①是原子,是因为原子能够构成物质,能够构成分子,也能够变成离子。
故填:原子。
(2)①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的有AC,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故填:AC。
②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B,是因为它们核内质子数相等。
故填:AB。
(3)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汞;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故填:汞;水分子。
(4)若“”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H2。
故填:H2。
24.【解答】解:(1)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故填:原子;分子;
(2)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而元素种类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故填:A;
(3)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7=2+8+x,x=7;故填:7;
②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③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5.【解答】解:(1)①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所以a代表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填:原子;核外电子;
②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填:CuSO4;
(2)①F、Cl、Br三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②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制得氯气,生成物为氯化锰(MnCl2)、氯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填: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③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5,选项说法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形成Br﹣,选项说法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溴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所以溴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6.【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图A所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15;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CD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3)B、C两种微粒分别是镁离子、氯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氯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MgCl2。
故答案为:
(1)115;金属;
(2)CD;质子数;
(3)盐;MgCl2。
27.【解答】解:(1)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其化学符号为H2;故填:H2;
(2)①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故填:11;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
③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粒子①④的最外层均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所以①和④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①④;
④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粒子①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④是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氯分子表示为Cl2;故填:①④;Cl2。
28.【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故填:20;
(2)D是18号元素——氩元素,在氩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8=2+8+x,x=8;故填:8;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B和C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C;
(4)A粒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B粒子的最外层也有7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
(5)C和D的最外层均为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故填:C、D;
(6)钙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形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所以钙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氟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所以氟化钙的化学式为CaF2;故填:CaF2。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D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6分子、原子、元素关系③,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6分子、原子、元素关系②,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6分子、原子、元素关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