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1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2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3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4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5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6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7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08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品悟古诗词的炼字炼句 课件36张,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品悟动词,当堂训练,复习上一讲,品悟形容词,品悟形容词一,品悟形容词二,拓展训练,品悟数量词,品悟叠词,品悟副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首诗,是由一些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名词以生动形态的,常常是动词。 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一个好的动词可使一句诗甚至一首诗灵动起来。因此动词的提炼,也就成了中国古代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亮整首诗,能使意象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感;能化虚为实,形象生动,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 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怨”字。 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笛声的哀怨,又写出了吹笛人对朝廷不关心边疆士卒的怨恨。
    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的“穿”、“拍”、“卷”。 “穿”,化静为动,动态感毕现; 用“拍”而不用“击”“打”,形容有面积、更有气势; “卷”不用“激”“掀”,显得形态比较美,且与下文“江山如画”对应。
    夜泊钱塘 茅坤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请赏析颈联中“迸”“入”的妙处。 “迸”字很有力度,诗人看树叶坠落,好似树叶也因难以承载离别之情而落下,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重。 “入”字,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诗人的乡愁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无休无止。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1分),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1分),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与心情的愁苦(1分)。
    早 发   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6分)(1)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2)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行”之“早”有关。(3)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行”之“早”。
    诗歌中的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的产生往往都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这类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而且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炼字,不仅炼形,还炼声、炼意,在形容词上表现更为典型。   古代诗词中所炼的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
    一是对形容词自身语境意义的解释。此种情况下形容词的运用,能使语言的表意更加深刻、委婉、形象。 如王之涣《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孤”字。 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又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重”“迟”二字。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人雨,振翅不速;含蓄而深沉地写出了离愁别绪,用意精深。
    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诗眼分别是“咽”、“冷”。 1.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2分) 2.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青松茂密,似乎显得阴冷。(2分) 3.“咽”“冷”两字绘声绘色(听觉与视觉结合)、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衬出诗人本身禅寂的心境。(2分)
    二是表颜色的形容词用于句首和句末,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且大多能表现心情。使表意凝练、含蓄、传神、鲜明,韵味无穷。 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红”“火”“绿”“蓝”。 这些色彩绚烂的词语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机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
    二是表颜色的形容词用于句首和句末,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且大多能表现心情。使表意凝练、含蓄、传神、鲜明,韵味无穷。 又如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櫻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时,能使情感的表达畅快淋漓。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落职。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花,以翠叶,用借代手法含蓄不直露,又形象鲜明。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描写花朵的多姿,“叠”凸显了枝叶的茂密。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表面看是惜花惜春之情,实质词人沿袭《诗经》《楚辞》等传统,以香花喻君子,而摧残香花的“风”“日”则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从而赋予该词以伤感的色彩。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登高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望庐山瀑布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③。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③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
      首联数字的运用很巧妙,请分别分析其作用。(4分) "七千里"极言被贬路途之远,"二毛人"写自己垂垂老矣,"十八滩"写滩多险大,"一叶身"写自己孤独凄苦的漂泊之境;(2分) “七千里”“十八滩”与“二毛”“一叶”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将诗人晚年被远谪的艰难处境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2分)
      从第三联的描写推断全诗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首颔两联悲泣忧愤,颈尾两联感情有变化。颈联写了劲风鼓帆,如腹怀胎,水急船快送客远去;雨水暴涨,载舟前行,消减了水流石上的波纹;诗人的眼光能关注到这些景象,说明情感发生了变化,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诗上半篇的低沉凄凉一扫而空。本诗由两联悲泣忧愤转为惬意达观。
    诗歌中的叠词,可以是动词的重叠,如“寻寻”“觅觅”;也可以是形容词的重叠,如“冷冷”“清清”;可以是数量词的重叠,如“千千”“万万”;也可以是拟声词的重叠,如“嘈嘈”“切切”。 形容词叠词: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萧萧”展现的是一种凄凉之景,表达的是一种凄凉之情。又如明代高启《黄氏延绿轩》“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中“葱葱”写出了春雨后溪边树木苍翠茂盛的样子,“靡靡”则写出了江边杂草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两个叠词的运用,使诗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杳杳寒山道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任选一联,赏析这首诗运用叠字的艺术效果(6分)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具有幽暗的色彩感(2分);“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2分)。首联营造了冷森的意境,让人顿觉寒气逼人(2分)。 “啾啾”言有声,以声衬静(2分);“寂寂”言无声(2分);颔联动静结合(2分)。 “淅淅”写风的声音(2分);“纷纷”写雪的飞舞状(2分);颈联听觉与视觉相结合(2分)。 “朝朝”、“岁岁”表现出时间的悠长(2分),突出长期不见阳光、不知时序变化的孤寂(2分)。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2分)。
    在古典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如南北朝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中“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副词“空”“已”就活画出了诗人送友人未遇后的怅然若失的情状。
    鹧鸪天·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1分)。“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1分明),饱含愁苦与无奈(1分)。
    1.品 悟 动 词2.品悟形容词3.品悟数量词4.品 悟 叠 词5.品 悟 副 词
    破阵子·远眺【明】徐允贞 万里孤峰匝地,一弯新月如钩。点点寒鸦争晚树,片片轻帆落远洲。黄昏犹倚楼。 暮雨又归南浦,潮声惊满长楸。玉笛只悲征客梦,小艇才闻渔夫讴。风吹无限愁。
    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5分) 2.词人所说“无限愁”具体包含了哪些愁绪?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1.简要赏析“黄昏犹倚楼”一句中“犹”字的妙处,并分析这句话在词中的作用。(5分) “犹”,“仍然”“还”的意思(1分), 既表明倚楼时间之久(1分),也暗示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难于排遣(1分)。紧扣题旨/或照应题目、点题(1分),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语言之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点一炼字,找找炼字,找准诗眼,题点二炼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炼字炼句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炼字炼句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歌语言 炼字+炼句课件68张: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歌语言 炼字+炼句课件68张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