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287656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 30张,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客观题,思维提升,品味关键词炼字题,赏析语言风格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通读诗歌。从标题、作者、正文到注释(如果有注释),要务求全面。看清诗歌的体裁、题材,撷取题目中的关键词。2.看准要求。这类题目往往是从“理解”“分析”“鉴赏”的角度设题。但更重要的是看清选正确还是选错误,是一项还是几项,是不是有“最恰当”之类的词语。3.细品选项。诗歌鉴赏选择项的设置,往往按照诗歌内容上的先后,逐联设题。要落实选项的内容在诗词中对应的语句,留意命题点在诗词中的位置,要注意是从语言、形象、手法还是情感角度设置,诗词中有无相应的关键词或提示点。4.学会排除。诗歌选择项的错误设置也存在望文生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错置、断章取义等问题,以及选项之间比较而言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些都要在准确、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巧妙排除,也可以带入原诗中,结合上下语句检验。
方式一 错解词语意思
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错项示例: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错用分析:“空”的意思是徒劳地、白白地。判别技法: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错项示例:《沙丘城下寄杜甫》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错用分析: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判别技法: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方式三 艺术手法辨析错误
池上早秋①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过潘二十岁③,何必更愁悲。【注】①唐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②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年迈体衰。③过潘二十岁:潘安32岁鬓生白发,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错项示例: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错用分析:颈联“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应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判别技法: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方式四 思想感情分析错误
错项示例:《池上早秋》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错用分析:“在格调上颇为相似”错。本诗悲凉甚至悲苦,“何必”又添无奈;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赞颂秋天的美好,两者极为不同。判别技法: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错项示例:《池上早秋》前六句写景,结尾抒发了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错用分析:忽视了注释中的“因病去职”“风干”,错解了作者的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料,内心忧苦”之情。判别技法:作品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忽视。
方式六 形象特点(景物气氛)概括不当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注】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错项示例: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漂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错用分析:意境特点“清新明亮”概括不当,应为“凄清孤寂”。判别技法: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体悟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
方式七 典故分析有偏差
错项示例:《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写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错用分析:“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判别技法: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
方式八 主旨意图理解有偏差
错项示例:《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错用分析:“不能回国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判别技法: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
方式九 语言风格表述不当
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比如《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将“凄清孤寂”表述为“清新明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池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D.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分析对比细推敲,巧用排除得结论。D项,“宠辱皆忘的态度”说法有误,“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闲适的情趣”分析错误。如不能明确答案,可以运用排除法。【答案】D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简要分析。
【解题指津】第一步:析本义。对所要鉴赏的关键字进行解释。“斗”意为“相斗”。“攒”意为“攒聚,聚集”。第二步:描情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第三步:说效果。本题主要从“描物”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答案】①斗,相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攒聚,聚集。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只需点明风格特点,不需列例证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对仗工整,富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整首诗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情感惆怅而不颓废。本诗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这几句笔墨虽淡,却营造出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最后两句通过听觉描写农民的劳动情绪,表现了他们乐天的性格,绘出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答案】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雨过至城中苏家【注】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解题指津】第一步:明技巧。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其中“花飞”对“柳拂”,“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而“柳拂”运用了比拟的修辞。第二步:释运用。本诗从视觉(红、绿)、嗅觉(香)、触觉(湿)等多角度进行了描写。【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二、解题示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请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第一步:明技巧。题干指明要求对这首诗的“叙述”“对比”手法特色进行赏析,属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题。第二步:释运用。①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本诗题为“采地黄者”,正文是采地黄者对当时年景、生活窘迫、采地黄的艰辛、卖地黄的悲戚遭遇的讲述,诗歌通篇都是自述。②从叙述的顺序来看,诗歌先写采地黄,再写卖地黄,属于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③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汇,属于纯客观叙述。第三步:析效果。①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采地黄者对自己辛酸遭遇的叙述也就更能给读者深刻的感受。②从叙述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使所叙述事件逐层深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③从叙述的特点来看,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技巧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的分类,小马过河,按题材,写作手法的分析,语言风格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技巧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的分类,小马过河,按题材,写作手法的分析,语言风格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的比较阅读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感知高考,错因分析,读题目明范围,读作者知背景,解题技巧,注意七个要点,常见情感类型,典型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