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同步训练习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同步训练习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1页
    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同步训练习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2页
    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同步训练习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同步训练习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过关检测(A卷) 同步训练习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年),共8页。
    第二章过关检测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川西林盘形成的背景有(  )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人多地少,耕地不足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  )拆迁合并,扩大林盘的规模 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 保护性建设,留存文化遗产 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1.C 2.C【解析】1题,由材料可知,川西林盘主要分布在川西平原上,地形平坦,该区植被生长旺盛,外层水渠农田占地面积最广,耕地面积广大,可以推断该区域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正确;气候温和,物种丰富与川西林盘的形成无关,错误;川西林盘最内层为居住院落,从图中可以看出林盘与林盘的居住院落具有较大的空间间隔,每个林盘外围都有水渠农田所环绕,因此每个林盘的居住院落相对封闭,应当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错误,正确。第2题,发挥川西林盘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保留其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原型的前提下进行,不能盲目地进行拆迁合并、扩大规模,错误;集中布局会破坏其原有的分布结构,建设规模化的小区也会破坏其原有的聚落特色,错误;可以进行保护性的建设,留存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适度发展乡村旅游业,发挥区域特色。故选C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完成第3~5题。3.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出优势是 (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4.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城(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C.道路环形放射,街道相连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5.北京市区交通拥堵时有发生,但无法借鉴特克斯县城设计八卦布局的原因是北京 (  )A.深受皇家文化影响B.气候湿润,城区被河流分隔C.缺乏易经文化传播D.市区多山地,地势起伏较大【答案】3.B 4.C 5.A【解析】3题,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城,B项正确;虽沿河分布,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水运并不便利,C项错误;森林茂密与风景优美并不是建城的突出优势,AD两项错误。故选B项。第4题,由材料及图可知,特克斯县城设计成八卦布局的形式,街道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C项正确。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是著名古都,深受皇家文化影响,市中心方格布局历史悠久,故A项正确。我国东部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考察了所在城镇,提出了该城镇进一步规划的建议。下图为研学小组绘制的该城镇简图,据此完成第6~7题。6.甲、乙、丙功能区可能为(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B.办公区、仓储物流区、居住区C.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D.居住区、办公区、中央商务区7.研学小组对城镇规划的建议,合理的是 (  )A.①处建设优质化工园区B.②处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区C.③处建设普通居住区D.④处建设城镇防护绿地【答案】6.A 7.D【解析】6题,甲位于城镇中心,为商业区;乙占地面积最大,为居住区;丙位于城镇外围,靠近交通线,为工业区。第7题,处建设优质化工园区会污染城区大气;②处位于流经城镇河流的下游,不适合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区;③处位于风景区,不适合建设普通居住小区;④处位于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适合建设城镇防护绿地。下图是某城镇从中心城区到远郊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9题。8.该城镇2010年与2020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  )远郊区地价升值幅度高于中心城区 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2020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镇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蔬菜种植基地 高新技术开发区 大学城 美术馆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8.C 9.B【解析】8题,2020年的地价整体高于2010年,说明地价整体上涨了;2020年远郊区的范围向外延展了,说明城市规模扩大了。第9题,蔬菜种植基地的付租能力较低,不能使近郊区形成地价峰值,而美术馆则一般位于中心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对环境要求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并有一定的付租能力,所以宜布局在近郊区,并能形成地价的峰值。读城镇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第10~11题。10.下列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镇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M时段,城镇化发展较快B.P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C.N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D.N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11.缅甸、中国和德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  )A.MPNB.MNPC.MMND.PPN【答案】10.C 11.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分析,MPN分别对应城镇化进程的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结合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可知,M时段城镇化发展缓慢,N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P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缅甸城镇化水平很低,目前处于初期阶段,即M时段;我国目前处于中期阶段,即P时段;德国是发达国家,目前处于后期阶段,即N时段。城镇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镇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镇群绿心,探索城镇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城镇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第12~13题。12.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A.公园绿地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D.交通枢纽13.打造长江中游城镇群绿心将会(  )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增强城镇热岛效应C.出现城镇空心化现象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答案】12.B 13.D【解析】12题,城镇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镇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园艺苗圃,公园绿地不属于产业活动。故选B项。第13题,打造长江中游城镇群绿心,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地貌形态,缓解城镇热岛效应,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城镇空心化现象,故选D项。下图为某城镇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14.图中城镇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 (  )A.Ⅱ B.Ⅲ C.Ⅳ D.Ⅴ15.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  )A.Ⅱ B.ⅢC.Ⅳ D.Ⅴ【答案】14.B 15.C【解析】14题,工业规模越大,环境问题越突出,读图可知,在阶段,城镇中心工业规模最大,环境问题最突出。第15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城镇工业布局都呈现由城镇中心向郊区转移阶段,对应图中阶段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第16~18题。16.2001—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人均城镇用地面积(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呈增加趋势D.呈减少趋势17.据上图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2011年我国(  )A.城镇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镇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镇18.为解决图示城镇化问题,我国应该(  )A.加快中小城镇向大城市的转化B.避免城镇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镇人口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答案】16.C 17.D 18.B【解析】16题,读图可知,2001—2008年,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故人均城镇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17题,读图可知,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为2%~8%,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迁入。第18题,图示反映的城镇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镇用地的盲目扩张。下图中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桥梁的典型代表。读图,完成第19~20题。19.造成不同地区桥梁结构、造型、风格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经济水平的差异C.文化特点的差异D.政治历史的差异20.下列关于图中桥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桥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山区B.乙桥桥拱的设计主要考虑美学价值C.丙桥的主要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D.丁类桥梁的主要功能为艺术功能【答案】19.A 20.C【解析】铁索桥建在西南峡谷地区中;酒桥建在江南水乡中,要考虑行船、防洪水等因素;卢沟桥在北方平原地区;风雨桥是建在河流上连接两岸侗寨的桥,现在已成为旅游景观。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条件)导致桥梁建设的难度、造型、风格的选择都有差异,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桥梁最早的功能都是沟通河流两侧的交通,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等因素,使桥梁打上时代文化的烙印。现在的卢沟桥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21.7分)下图为某城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哪些?3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居住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答案】1)南风或偏南风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位于城镇的边缘地带。3C4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解析】第(1)题,该地工业区位于城镇的北部和西部,因此盛行南风或偏南风才不会污染居住区空气。第(2)题,可从交通和位置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位于城镇几何中心附近的C地,交通便捷,人流量大,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第(4)题,高级居住区需要优美的环境,可从风向、河流、周围环境等角度分析。22.8分)下图为某地区城镇规划图,城镇综合体是集居住、办公、餐饮、文化一体的城镇生活空间。1)该城市拟在①②③④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结合图形分析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2)该城市拟在甲、乙中选一处规划建设化工园,请判断选址地区并说明其选址的合理性。3)丙处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简要说明该项目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哪些作用。【答案】1)位于主城区外围,地价相对较低;交通干线附近,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出行。2)甲处。位于城镇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对城镇空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水陆交通便利。3)推动郊区城镇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镇居民生活。(任答两点)【解析】第(1)题,该城市拟在①②③④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其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可以从地价、交通等方面分析。第(2)题,化工园选址要考虑风向、河流、交通等。第(3)题,读图分析可知,丙处远离城镇中心,处于郊区,未开发土地面积广,发展空间大;在丙处建设城市综合体,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郊区城市化,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带动郊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人口向第三产业流动;方便城镇居民生活。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为解决老城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首都巴黎在其东郊建设马恩河谷新城(下图)。该新城的(巴黎之门)、(莫比埃谷)、(比西谷)、(欧洲谷)四个分区先后建于不同历史时期,各具特殊职能,分工明确。马恩河谷新城以快速交通为城市轴线,城市建设用地被绿地分割,形成葡萄串状不连续的组团状空间布局形态。时至今日,该城市建设依旧被誉为现代新城建设典范1)新城建设是解决大城市病的主要措施。据此推测巴黎老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2)说明马恩河谷新城被誉为现代新城建设典范的原因。31992年,占地2 000公顷的迪士尼乐园在马恩河谷新城(欧洲谷)区建成。分析迪士尼乐园布局在该地的主要原因。【答案】1)人口过多;住房拥挤;用地紧张;就业困难等。2)各区各具职能,分工明确,减少恶性竞争;以城市快速交通为轴线,加强区域间联系;以绿地分隔城市建设用地,美化环境(减轻污染)。3)地处巴黎城区,客源充足(市场广阔);有轨道交通、铁路和高速公路联系,交通便捷;该区地价便宜,满足迪士尼乐园布局要求。【解析】第(1)题,巴黎老城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人口过多、住房拥挤、用地紧张、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马恩河谷新城各区各具职能,分工明确,可以减少恶性竞争;以城市快速交通为轴线,加强区域间联系;以绿地分隔城市建设用地,美化环境(减轻污染)。这种布局减轻了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被誉为现代新城建设典范。第(3)题,迪士尼乐园布局在该地的原因主要从客源市场、交通、地价等方面分析。24.13分)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2)乙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                    等特点。 3)丙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                            等特点。 4)丁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了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    为主。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             【答案】1)南方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2)西北 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3)黄土高原 气候冬冷夏热,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4)内蒙古高原 游牧 不断发展、变化的【解析】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民居。北方降水少,房屋多平顶;南方降水多,房屋多斜顶;黄土高原冬冷夏热,黄土直立性强,因地制宜修建了窑洞;蒙古族以游牧为主,形成了便于拆解、移动的蒙古包。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