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3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3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673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2021安徽)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
B. 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 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 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答案】C
2.(2021北京)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 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 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答案】D
3.(2021江苏苏州)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将60℃时210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KNO3晶体78.4g
【答案】D
4.(2021贵州铜仁)下图是 KC1、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
C.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 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KCl一定小于KNO3
【答案】C
5.(2021陕西)如图,室温下,盛水的烧杯内放置两支分别盛有等质量KNO3溶液和饱和石灰水的试管甲和乙,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后,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中溶液一定变浑浊B.甲中溶液一定变成饱和溶液
C.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D.甲、乙中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D
6.(2021山东)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见图Ⅰ),结合KNO3溶解度曲线(见图Ⅱ)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②、溶液④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①、溶液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②、溶液③的质量:③>② D.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答案】B
7.(2021四川)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KNO3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1,结合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的KNO3质量为41.6g
B.降温过程中KNO3溶液始终为饱和溶液
C.蒸发溶剂可将M点的溶液转化到N点
D.20℃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有KNO3 31.6g
【答案】A
8.(2021吉林)结合KN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减小
【答案】C
9.(2021广西贺州)如图是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由t2℃降到t1℃时,溶液的质量不变
B.P点表示t2℃时,KNO3溶液为不饱和溶液,NaCl溶液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NaCl的大
D.t1℃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A
10.(2021山东)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物质a的100g饱和溶液中含有25g物质a
C.t2℃时,分别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物质b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一定小于65g
【答案】D
11.(2021江苏)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采用升温的方法使乙烧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
B.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
C.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A
12.(2021四川乐山)已知20℃时CuSO4的溶解度为32g。20℃时,取一定质量某CuSO4溶液于烧杯中,按下图进行实验(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甲
B.丙中溶液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25
C.丁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CuSO4 50℃时的溶解度比20℃时的大
【答案】C
13.(2021甘肃)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t2℃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70g溶液
C.t3℃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答案】D
14.(2021四川)早在二十世纪初,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制纯碱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100g的Na2CO3饱和溶液中含溶质20g
B.t1℃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
C.t2℃时,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将t2℃的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有NH4Cl晶体析出
【答案】A
15.(2021四川眉山)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
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用30g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g80℃的硫酸钾饱和溶液
【答案】B
16.(2021广东)有关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S甲>S乙>S丙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
C.27℃时,往26g丙里加100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
D.33℃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答案】D
17.(2021广西梧州)KNO3、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1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
B.50℃时,Q点表示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比:KNO3>NaC1
D.20℃时,M点NaC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6%
【答案】B
18.(2021山西)某小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判断,如不考虑水分蒸发,最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B.②中加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有氢氧化钙析出
C.③中棉线上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34.3g
D.④中加入氢氧化钠前、后均为硫酸铜饱和溶液
【答案】B
19.(2021山东枣庄)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20.(2021河南)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B
21.(2021湖南株洲)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B.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C.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乙的质量分数变为20%
D.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丙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答案】C
22.(2021江苏扬州)Na2SO4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水能使NaCl溶液从不饱和变为饱和
B.20℃时,NaCl的溶解度比Na2SO4大
C.P点时,NaC1与Na2SO4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
D.将Na2SO4饱和溶液从30℃冷却至10℃,有晶体析出,溶液变为不饱和
【答案】B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
23.(2021长沙)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两种物质中,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3)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写一种即可)。
【答案】相等 ;甲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24.(2021贵州黔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
(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
(3)将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析出固体乙____g。
【答案】 (1) > (2) 1:2 (3) 10
25.(2021云南)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2)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的方法提纯A。
(3)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C; 降温结晶;
26.(2021湖南)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做答:
(1)P点的意义是______。
(2)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______g溶液,此时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5)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答案】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C; 75 ;饱和 ; B>A>C; 降温结晶
27.(2021山东东营)研究物质的溶解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下表是碳酸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属于_____物质(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
(2)由表中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______。
(3)小东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若使烧杯③中的溶液达到饱和,至少需再加入______g碳酸钠;升温至60℃时,烧杯④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4)20℃时,将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底部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底部的粉末减少,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该物质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______。
A.氢氧化钠 B.碳酸钙 C.硝酸铵 D.氯化钠
【答案】易溶; 先增大后减少(合理即可); 1.8 ;有晶体析出(只要含“有晶(固)体”或“有粉末”或“变浑浊”即可);A ; Na+、OH-、H2O(名称亦可)
28.(2021云南昆明)(1)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_____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_____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2)《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溶解、过滤等;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3)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10℃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
②若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③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由50℃降温到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氧气;20; 引流 ;滤液浑浊 ;不能; C ;降温结晶; C> B>A
29.(2021安徽)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______g水溶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写出1点即可)。
【答案】离子; Na、H ;蒸发;1000 ;作调味品(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0.(2021四川)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2)t3℃时,将20 g物质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答案】丙甲乙 ; 16.7%; 降温; bc
31.(2021天津)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面粉b.硝酸钾c.泥沙d.花生油
(2)下表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g。
②20℃时,将2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③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得到相应的A、B、C三种溶液,C中析出的氯化钾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_g。
【答案】b ;36.0; 68 ; 2
32.(2021湖北)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
(2)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
(3)50℃时,将80.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溶液的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 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 20℃时,向40.0g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0g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氢化钠溶液
D 40℃时,分别向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等量的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答案】45.8g ; 加溶剂/水(或“升温”“加KNO3的不饱和溶液”等); 18.5g ; ABD
33.(2021四川)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丙物质的溶解度:
(2)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任写一种);
(3)t2℃时,将一定质量的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完全溶解,再降温到t1℃,析出甲物质15g,则t2℃时,加入甲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
(4)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答案】=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45g ;乙>甲>丙
34.(2021湖北)下列是MgSO4和KCl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t2的范围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50-60B.60~70C.70~80D.80~90
(3)将t3℃时Mg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始终不变B先增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不变后减小E先不变后增大
【答案】甲 ; D ;D
35.(2021山东)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2℃时,将6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均为20g(合理即可);1:3 ;增加c(或蒸发溶剂); a>b>c
36.(2021黑龙江)如图是甲、乙、内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1℃时,将12克甲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____的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将t2℃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或相同或一样);1:5 ;降温结晶;丙、乙、甲(或丙乙甲或丙>乙>甲)
37.(2021海南)氯化钠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烧干海水变银山”是郭沫若对海南莺歌海盐场的赞美诗作。海水“晒盐”是通过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
(2)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创立“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制碱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产物中可作氮肥的是_______。
②产物中 NaHCO3比NH4Cl先结晶析出。请结合生产原理及图解释其原因:_______。
【答案】蒸发结晶 ;CO2; NH4C1 ;同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反应时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氯化铵大
38.(2021广西桂林)我们在生活和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水或溶液。
(1)硬水有害。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搅拌,若水样中出现较多泡沫,则水样为__________。家用净水器中活性炭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物质A溶解度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物质B溶解度。
②要从物质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其晶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_(填“冷却”或“蒸发溶剂”)结晶法。
③t2℃时物质A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肥皂水 软水 不能 等于 蒸发溶剂 33.3%
39.(2021辽宁抚顺)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2)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3)t2℃时,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1)丙>甲=乙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2:7 (4)丙>乙>甲(或丙乙甲)
40.(2021湖北黄石)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1)-(2)题。
(1)如图,在木块上滴几滴水,将装有某种固体的大烧杯放置于木块上,向大烧杯中加水进搅拌,结果木块上的水结冰了,则大烧杯内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氢氧化钠 D 蔗糖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别是____。
A 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 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3)(4)题。
(3)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4)为了将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有2-3个选项符合题意)。
A 加固体丙 B 加水 C 降低温度 D 蒸发浓缩
【答案】B C C AD
41.(2021辽宁铁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
(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_______(填“甲”、“乙”或“丙”)相似
(3)t3℃时,将40g甲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g。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
(5)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
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溶解度:乙>甲>丙B 溶剂质量:丙>乙>甲
C 溶液质量:乙>甲>丙D 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答案】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丙 80 蒸发结晶 BD
42.(2021湖北荆州)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g。
(2)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
(3)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将60℃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掉10g水,然后降温至t℃,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的质量:甲<乙
C.溶液的质量:甲>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答案】55.2 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首先达到饱和结晶析出 降温结晶 ABD
43.(2021内蒙古通辽)如图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俟晒结浮白,扫而复淋”。
(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__。
(2)经过多次“扫而复淋”,提高卤水浓度获得“上等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15%),用于煎炼海盐。
①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________g。
②从燃料利用角度分析,用获得的“上等卤水”而不直接用海水煎炼海盐的原因是___。
③将“上等卤水”在100℃恒温蒸发至刚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的组成为:150g溶液中含水100g、NaCl 39.8g、MgCl27.65g及其他成分2.55g。将150g此溶液降温至20℃,有_______g NaCl析出(溶解度见表)。此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MgCl2析出,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蒸发结晶 150 海水中氯化钠浓度低,浪费燃料 3.8 没有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4.8g氯化镁,而该溶液中氯化镁只有7.65g,能全部溶解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熟石灰
0.18
0.16
0.14
0.11
0.09
硫酸铜晶体
14.3
20.7
28.5
40
55
温度/℃
20
30
40
50
60
80
100
溶解度/g
21.8
39.7
48.8
47.3
46.4
45.1
44.7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MgSO4
33.7
38.9
44.5
50.6
54.6
55.8
52.9
52.2
KC1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温度/℃
20
60
100
溶解度/g
NaCl
36.0
37.3
39.8
MgCl2
54.8
61.3
73.0
专题15 溶解度和结晶-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溶解度和结晶-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 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 专题15溶解度和结晶,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1中和反应-【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1中和反应-【提分必备】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练真题(全国通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