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段;
2.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
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建筑特征的独特论述。
【教学过程】
课前音画欣赏:
幻灯片展示中国著名古建筑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建筑特征;2.把握课文结构;3.感受传统文化。
三、预习检测
1.字音(略)
2.介绍作者梁思成
四、阅读思考
1.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
(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2.句中的“文法”、“词汇”和“文章”分别喻指建筑中的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从文章中的相应段落找到解释)
文法(第14段):建筑的惯例法式,建筑的风格手法。
词汇(第14段):建筑学上的门、窗、枋、厢房、庭院等。
文章(第15段):建筑
3.欣赏中国建筑,引导学生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展示一:(学生展示特征一、特征二)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个是个体建筑特征,一个是群体建筑特征。
展示二:(学生展示特征三、特征四、特征五)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结构特征(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斗拱的作用,举折、举架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木材结构和斗拱的作用)
展示三:(学生展示特征六、特征七、特征八、特征九)
明确:这是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介绍屋顶,着色,装饰部件,用材方面的装饰)
(多媒体辅助学生了解屋顶的装饰、建筑的大红着色、彩绘装饰、脊吻装饰、窗户装饰)
小结说明顺序:
按照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和外观装饰展开说明的。
4.(展示四)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中国建筑与中华文化的相关性。
明确:建筑中的“中庸之道”;建筑中的森严等级(以太和殿脊吻为例)等。
5.(展示五)西方建筑的特点
6.梁思成先生在文章的第18段“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
题”,怎么理解“可译性”?
明确:用“语言和文学”为喻,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五、拓展延伸
阅读材料,畅所欲言:
在强势的城市规划下,摩天大楼像雨季的洪水般涨过了老城南的头顶。南京老城南的躯体正暴露在大锤与推土机之下,拆迁工人们的钢铁机械对准了那些七架梁的木构大宅。死去的雕花门窗散落在倒塌的断壁与碎砖间,粗壮的梁木四处横陈,立向天空的几根残柱像巨型生物的残骸。曾被称为 “画船箫鼓”、“桨声灯影”的十里秦淮河畔,成片的河厅河房皆被夷为平地,只剩下几座省市级文保单位,茕茕孑立于瓦砾中。
思考: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怎样处理好建设新城市和保护古建筑的关系?
(学生讨论后发言)
明确: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观象。(梁思成)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梁思成)
六、课文结构(略)
七、课堂小结(内容、结构、语言)
八、当堂检测环节
九、推荐阅读:
梁思成作品:《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十、作业布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本解读,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步骤,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8*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作者,知背景,明文体,理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